氢溴酸加兰他敏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血管性痴呆的效果观察
2015-08-07郭江渊李进联郭爱廷
郭江渊 李进联 郭爱廷
[摘要] 目的 观察氢溴酸加兰他敏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血管性痴呆的效果。 方法 选取2009年1月1日~2014年12月31日收治的120例血管性痴呆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氢溴酸加兰他敏联合依达拉奉治疗,对照组单纯给予氢溴酸加兰他敏治疗,两组疗程均为4周。通过治疗前后MMSE、ADL、HDS的评分变化,评定两组的治疗效果。 结果 治疗组、对照组治疗后的MMSE、HDS评分升高,ADL评分降低(P<0.01或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治疗后的MMSE评分增高(P<0.05),HDS评分明显增高(P<0.01),ADL评分明显降低(P<0.01),且不良反应较少。 结论 氢溴酸加兰他敏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血管性痴呆有较好的效果且安全性好,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 血管性痴呆;依达拉奉注射液;氢溴酸加兰他敏注射液
[中图分类号] R749.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5)05(c)-0082-04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effect of galanthamine hydrobromide combined with edaravone treating vascular dementia. Methods 120 patients with vascular dementia treated from January 1,2009 to Decemeber 31,2014 were selected and the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reatment group and control group,treatment group was given galanthamine hydrobromide combined with edaravone,whil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simple galantamine hydrobromide,two groups was treated for 4 weeks.Change of MMSE,ADL,HDS score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was used to evaluate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two groups. Results MMSE,HDS score was significantly improved respectively,ADL score was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in treatment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after treatment (P<0.01 or P<0.05).Compared with control group,MMSE score was improved (P<0.05),HDS score was significantly improved (P<0.01) and ADL score was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after treatment in treatment group (P<0.01) with fewer adverse reaction. Conclusion galanthamine hydrobromide combined with edaravone treating vascular dementia has better effect and safety.It is worthy of clinical promotion and application.
Edaravone and Galantamine hydrobromide therapy of vascular dementia has better curative effect and the security is good, and is worthy of promotion and use.
[Key words] Vascular dementia;Edaravone injection;Galanthamine hydrobromide injection
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是痴呆的一种常见类型,是指各种脑血管因素导致的脑实质损害引起脑功能障碍而产生的获得性智能损害综合征,是由于脑血管疾病和脑血管的病理改变引起缺血、缺血缺氧性或出血性脑组织病变导致的认知功能障碍[1],是我国中老年人群的多发病、常见病之一。欧美地区Alzheimer痴呆居老年期痴呆发病的首位,在中国、日本等亚洲国家,VD的发病居老年期痴呆的第一位[2],除高发病率外,还因其预后相对好,治疗途径广泛,且在一定程度上可进行预防,故而引起的临床关注相对较多。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的老龄化,老年性痴呆的发病有增多趋势。本研究中,作者收集了山西省晋城市疾控中心附属太行医院、山西省晋城市心脑血管病医院的120例典型病例进行研究,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9年1月1日~2014年12月31日山西省晋城市疾控中心附属太行医院、山西省晋城市心脑血管病医院收治的120例血管性痴呆患者,患者均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CCMD-3),即器质性智能损害是慢性进行性的智能损害综合征,包括记忆、思维、定向、理解、计算、学习能力、语言及判断等认知功能障碍,偶尔以情绪控制和社会功能的衰退为前驱症状,意识清醒,常影响日常生活[3]。均经过简易的认知功能评估,包括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MSE)<26分,日常生活活动量表(ADL)>16分,长谷川痴呆量表(HDS)<10分。120例患者均行头颅CT或MR检查,38例进行了SPECT检查,其中多灶性脑梗死49例,腔隙性脑梗死7例,大脑半球大面积脑梗死20例,脑出血12例,皮层下动脉硬化性脑病32例。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86例,其中男性46例,女性40例,平均年龄(66.2±3.5)岁,病程平均(10.2±3.8)个月。对照组:34例,男性19例,女性15例,平均年龄(67.6±2.2)岁,病程平均(8.9±5.7)个月。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治疗组给予氢溴酸加兰他敏注射液5 mg(上海旭东海普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1020672),肌内注射,2次/d,同时给予依达拉奉注射液30 mg(吉林省辉南长龙生化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80592)加入100 ml生理盐水中稀释后静脉滴注,30 min内滴完,2次/d。对照组单独给予氢溴酸加兰他敏注射液5 mg肌内注射,2次/d。4周为1个疗程,一般治疗观察1个疗程。实验室检查包括肝功能、肾功能、心电图、脑电图等检查。
1.3 诊断方法
1.3.1 影像学检查[4]
1.3.1.1 头颅CT检查 可发现导致血管性痴呆的单发或多发性低密度病灶,以及脑室扩大、脑沟增宽、皮质变薄等脑萎缩改变。
1.3.1.2 头颅MR检查 较CT更容易发现延髓、脑干、小脑等部位较小的梗死灶,可发现额叶、颞叶和海马萎缩;还可发现白质脱髓鞘的长T2信号;基底节、丘脑以及脑干的重金属离子沉积异常信号等,可进行痴呆的病因诊断鉴别。
1.3.1.3 脑功能和代谢检查 SPECT和PET属于脑功能成像技术。局部脑血流显像在梗死发病时即可显示。多呈不对称性脑血流减低或缺损。
1.3.2 常用痴呆量表
1.3.2.1 HDS HDS日本常模规定总分<10分为痴呆;10~21.5分为可疑痴呆。上海对痴呆的划分值[5]为文盲组<16分,小学组<20分,中学或以上组<24分。
1.3.2.2 MMSE 共30个评分条目,通常情况下若患者的MMSE评分≤26分,就可以判断其患有痴呆或其他认知损害的疾病。受教育程度与痴呆也有所不同,认为[6]文盲组≤19分,小学组≤22分,中学或以上组≤26分,可考虑存在认知障碍。
1.3.2.3 ADL 共14个项目,其中IADL 8项,PSMS 6项。最高分56分,<16分为完全正常,≥16分有不同程度的功能下降,≥22分为明显的功能障碍。
1.4 疗效判定
参考田金洲等[5]文献中使用的有关疗效判定标准,疗效指数=(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治疗前积分×100%,通过MMSE积分计算,疗效指数≥50%为显效,疗效指数≥20%为好转;疗效指数<20%为无效;疗效指数>-20%为恶化。
1.5 统计学处理
用FOXPRO软件建立数据库,用SPSS13.0软件统计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效果的比较
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9.5%,对照组为61.8%,两组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2.2 两组治疗前后MMSE、HDS、ADL评分的比较
治疗组治疗前后的MMSE、HDS评分显著增高,ADL评分显著降低(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的MMSE、HDS评分增高,ADL评分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治疗后的MMSE评分增高,HDS评分明显增高,ADL评分明显降低(P<0.01)(表2)。
2.3 两组的不良反应情况
两组均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治疗组、对照组在治疗前、后实验室检查均无明显变化。治疗组出现恶心、头痛、头晕14例,1周后自觉症状减轻,没有影响正常治疗观察。
3 讨论
VD是老年人最常见的痴呆类型之一,发病率仅次于阿尔茨海默病(AD),可能在某些人群中超过AD。关于VD的发病机制迄今尚未完全明了,存在几种学说,如神经生化机制、细胞和分子机制、炎性机制及遗传机制等,主要病理改变为脑实质内多发性小动脉硬化或小动脉壁玻璃样变性,在此基础上发生腔隙性梗死。反复多发性腔隙性梗死的累积效应最终导致VD的发生。发作次数越多,痴呆的发生率越高,病情越重,最终成为全面的严重智力衰退。有研究[7]表明,脑内的乙酰胆碱是迄今为止发现的与认知功能障碍关系最为密切的一种神经递质。
有关VD的诊断标准,国内无公认的标准,但临床诊断大致包括3点:①必须肯定为痴呆;②必须有与痴呆发病有关的脑血管病,并有影像学检查结果证实;③除外其他痴呆的病因,在与AD鉴别时可采用Haehinski的缺血评分表,若得分≥7分可以判定为VD,而<4分则可以判定为AD,但两种痴呆有时可以合并存在,称混合型痴呆,约占15%。根据Erkinjuntti的描述,可将VD分为以下临床亚型:①Binswanger病;②腔隙状态;③系统性低灌注;④多发性脑卒中,但大多数学者将VD分为以下5种临床类型:①多梗死性痴呆;②大面积脑梗死性痴呆;③关键部位单一梗死性痴呆;④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⑤出血性痴呆。临床上以多梗死性痴呆最常见,有作者[8]认为,多发性脑梗死是导致VD最主要的原因,痴呆与梗死总体积有关。近年来,有人认为重要功能部位的梗死比体积更重要,故称之为“要害性梗死”,如优势侧丘脑、颞叶中下回等部位的梗死易引起痴呆的发生。
VD是具有明确致病因素或病因的一类疾病,是目前唯一可预防的痴呆类型,越早防治获得的疗效可能更好。据有关文献[9]报道,目前尚无肯定的治疗方法可以改善整个病程。加兰他敏[10]的分子式是C17H21NO3,分子量为323.8145,具有可逆性胆碱酯酶抑制作用,是一种重要的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其特点是易透过血-脑脊液屏障,对中枢神经有较强的作用,能促进条件反射的形成和改善记忆功能[11],具有抑制胆碱酯酶和调节中枢尼古丁受体而增加胆碱能受体神经传导的双重作用。有文献[12]报道,加兰他敏对于改善痴呆症状有明确效果,机制推测为增加海马乙酰胆碱含量来改善痴呆症状,本研究对照组治疗前后痴呆症状也有改善。依达拉奉的分子式是C10H10N2O,分子量为174.20,是一种新型的机制明确的自由基清除剂(脑保护剂),据文献[10,13-15]报道,依达拉奉具有清除自由基、抑制脂质过氧化的作用,能降低丙二醛(MDA)和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降低细胞凋亡率,可以抑制脑细胞、血管内皮细胞和氧化损伤,常用于脑梗死,可改善急性脑梗死所致的神经症状、日常生活能力和功能障碍。从本研究可以看出,加兰他敏联合依达拉奉可以显著提高乙酰胆碱含量,较之单独应用效果肯定,且治疗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在治疗过程中,也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表明依达拉奉联合加兰他敏对VD的安全性,可供临床同道参考。
[参考文献]
[1] Korczyn AD,Vakhapova V,Grinberg LT.Vascular dementia[J].J Neurol Sci,2012,322(1-2):2-10.
[2] 张振馨,Zahner GE,Roman GC,等.北京、西安、上海和成都地区痴呆亚型患病率的研究[J].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2005,5(3 ):156-157.
[3] 吴浩,蔺慧芳.痴呆的诊断和鉴别诊断[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1:21.
[4] 王智光,苏应龙,韩晓东,等. 痴呆及其影像学诊断[J].实用医学影像杂志,2005,6(2):116-118.
[5] 田金洲,韩明向,涂晋文,等.血管性痴呆的诊断、辨证及疗效判断标准[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0;23(5):16.
[6] 吴浩,蔺慧芳.老年痴呆的社区防治与护理[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1:54.
[7] 肖增平,吉爱国.老年痴呆的发病机制及治疗研究进展[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8,28(1):95-97.
[8] 李玉贞.血管性痴呆的发病机制、诊断及防治[J].中国医学文摘·内科学,2000,21(5):669-671.
[9] 张蓓,吴海琴,张海雄.血管性痴呆的神经生化机制[J].国外医学脑血管疾病分册,2005,13(9):672-675.
[10] 《中国国家处方集》编委会.中国国家处方集(化学药品与生物制品卷)[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0:48,52.
[11] 冼明健,江先娣,杨职,等.加兰他敏对血管性痴呆患者记忆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临床康复,2004,8(16):3022-3024.
[12] Malouf R,Birks J.Donepezil for 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J].Cochrane Database Syst Rev,2004,(1):CD004395.
[13] 王蔚,丁新生,肖杭,等.依达拉奉对原代海马神经元缺氧复氧损伤的保护作用[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27(4):389-393,封4.
[14] 李剑宏.依达拉奉联合醒脑静治疗脑出血疗效观察[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2,12(5):51-52.
[15] 周和超,陈兴贵,王镇南,等.依达拉奉联合丹参粉针治疗鼻咽癌放疗后脑损伤的近期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2014,52(22):42-44.
(收稿日期:2015-02-27 本文编辑:许俊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