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江苏邳州梁王城遗址西周墓地发掘简报

2016-06-24南京博物院徐州博物馆邳州博物馆

东南文化 2016年2期
关键词:圆唇灰陶墓主

南京博物院 徐州博物馆 邳州博物馆



江苏邳州梁王城遗址西周墓地发掘简报

南京博物院徐州博物馆邳州博物馆

内容提要:梁王城遗址位于江苏省邳州市戴庄镇李圩村西,位于京杭大运河东岸,北邻山东省,共计发现西周墓葬71座,兽坑12座,其中马坑10个,牛坑、狗坑各1个。墓葬均为竖穴土坑墓,墓向以东西向为主,有的可能有葬具,有一定数量的腰坑;有21座墓葬出土了典型陶器,随葬品的组合以单鬲或鬲、簋、豆、罐(罍)的组合为主,不见鬲、罐组合或单罐组合,还出土有典型的周式鬲。墓葬的形制与随葬品特征揭示,这批西周墓葬应该是殷遗民墓葬,直接来源为殷墟文化。

关键词:江苏邳州梁王城遗址西周竖穴土坑墓殷遗民殷墟文化周式鬲

梁王城遗址位于江苏省邳州市戴庄镇李圩村西(图一),南距市区37公里,北约3公里即为山东省。遗址处在京杭大运河(明万历三十二年公元1604年开通的中运河)东岸,东南约1公里为胜阳山和禹王山,西南约2公里为望母山。中心地理坐标为东经117°47 629,北纬34°30 713,高程24~28米。

遗址的文化堆积深厚,内涵丰富,最深处达5米。地层堆积从早到晚依次有大汶口文化层、龙山文化层、西周文化层、东周文化层、北朝—隋文化层以及宋元文化层等。遗址中共计发现西周墓葬71座、兽坑12座,集中分布于发掘区的南、北两片。其中北区发现墓葬28座、兽坑7座(图二);南区发现墓葬36座、兽坑3座(图三);两区之间零星分布7座墓葬及2座兽坑。现分区介绍典型墓葬及兽坑。

图一// 梁王城遗址地理位置图

一 北区墓地

墓葬28座,均为竖穴土坑墓。墓坑长1.62~2.55、宽0.36~1.16、深0.1~0.66米,大多数墓葬的宽度不及长度的二分之一,显得窄长。墓向以东南者最多,有19座;次为东者4座,东北者2座,西南、西北及北者各1座。有单侧熟土二层台的2座。墓底有腰坑的2座,坑内均殉狗;有5座墓坑底部残留板灰,推测可能有葬具。葬式以仰身直肢葬为主,个别为屈肢葬和非正常埋葬。单人葬26座,成年合葬墓1座,成年女性与婴儿合葬墓1座。出土随葬品的墓葬有14座,随葬品数量在3件及以下者11座,9件者2座,12件者1座。随葬品陶器有鬲、簋、豆、罍、罐,贝、蚌类装饰品较多。

发现清理兽坑7座,其中马坑5座,牛坑和狗坑各1座。兽坑平面呈圆形或椭圆形,墓坑较浅,都遭到周围灰坑、墓葬或晚期地层不同程度的破坏,破坏部分的骨架多已散失,未被破坏部分的骨架保存较好,除S7马颈部出土一枚铜箭镞外,坑内未见其他随葬品。

1.墓葬

M25[1]位于T11(ⅣT4003)南壁中部,开口于第7层下,打破第8层和生土,被H153、H154打破。方向105°。长方形竖穴土坑墓,墓坑口长2.3、宽0.68、深1.27米,填土为灰褐色土,土质松软。墓坑内发现木质棺材痕迹,单棺,棺木已朽,棺痕仅剩头部两边,宽0.34、残长0.36米。单人仰身直肢葬,头向东南,面向西南。人骨保存较完整。经鉴定,墓主为男性,年龄35~39岁。随葬品3件,陶簋、鬲及残豆盘各1件,其中簋、鬲置于墓主头部,残豆盘置于墓主右脚踝处。在清理完人骨后,在墓底中部发现一腰坑,长0.98、宽0.37、深0.18米,坑内殉一狗,狗头向西,后腿蜷曲(图四)。

图二// 梁王城遗址西周墓地北区平面图

陶鬲1件。M25:2,夹砂灰褐陶,素面。侈口,尖唇,宽沿,腹微鼓,联裆,三足较瘦。口径13.8、高15.2厘米(图五:1)。

陶簋1件。M25:1,泥质灰陶。敞口,卷唇,斜腹微鼓,腹较深,矮圈足。沿下饰两周凹弦纹,下腹部处饰一周凹弦纹。口径18.4、底径9.2、高12.4厘米(图五:2)。

残豆盘1件。未修复。

M26位于T11(ⅣT4003)中部,开口于第6层下,打破第7层,被J6、H152、H164打破。方向109°。长方形竖穴土坑墓,墓坑口长2.2、宽0.56、深0.2米。填土为灰褐色土,土质较硬。单人仰身直肢葬,头向东南,面向西南。人骨保存较好。经鉴定,墓主为女性,年龄20~23岁。随葬品3件,陶豆、鬲、罍各1件,置于墓主头部(图六)。

陶鬲1件。M26:2,夹砂灰陶。侈口,方圆唇,束颈,弧腹,联裆,裆部略瘪,袋足,足尖捏成短柱状。颈下饰绳纹不及足尖。肩、腹部各有一道弦纹抹光。口径12.2、高11.4厘米(图七:1;彩插一:1)。

陶豆1件。M26:1,泥质灰陶。口微敛,尖圆唇,深盘,圈足较高。盘身与圈足中部各饰有三道凹弦纹,盘身弦纹上饰三个等距分布的泥饼。口径13.6、足径11.4、高13.4厘米(图七:2;彩插一:2)。

陶罍1件。M26:3,泥质灰陶。侈口,平沿,束颈,鼓肩,弧腹,平底。沿下至腹部共饰有六组旋纹,肩部饰三排交错的泥饼,肩腹最大径处饰一对条形小耳。口径12.3、底径8.4、高14.2厘米(图七:3;彩插一:3)。

M27位于T12(ⅣT3903)的北隔梁内,开口于第6层下,打破M33、S5、S6。方向94°。长方形竖穴土坑墓,一端略宽,一端略窄,长2.05、宽0.5~0.6、深0.66米。墓坑东侧有单侧熟土二层台,台长0.6、宽0.25、高0.22米。墓葬填土为灰褐色,土质松软,夹有炭屑及烧土颗粒。坑内人骨一具,为仰身直肢葬,头向东,面向北,双手抱于腹部,双脚并拢。经鉴定,墓主为女性,年龄30~35岁。随葬器物共9件,其中陶器7件,计有陶罐1件、豆2件、鬲2件、簋1件、小钵1件,置于墓主头部的二层台上;水晶饰2件,置于墓主左手腕处(图八)。

图三// 梁王城遗址西周墓地南区平面图

陶鬲2件。M27:4,夹砂灰陶。侈口,斜平沿,沿面有一道凹槽,束颈,弧腹,分裆较低,袋足,足尖柱状。腹部满饰细绳纹,腹中部饰一道弦纹将绳纹隔开。在肩腹部饰三个鸡冠状扉棱堆饰。口径14.6、高11.3厘米(图九:1)。M27:9,夹砂灰褐陶,侈口,折沿,束颈,分裆较低,袋足,足尖为疙瘩状。颈部饰粗疏的绳纹,颈部以下饰较细的绳纹,中以一道弦纹抹光隔开。口径16.8、高14.0厘米(图九:2)。

陶簋1件。M27:5,夹砂灰陶。侈口,方唇,折沿,弧腹,喇叭状宽圈足。腹中下部饰细绳纹,圈足饰一道凹弦纹。口径20.8、足径16.0、高17.5厘米(图九:3)。

陶豆2件。M27:2,泥质灰陶。直口微敛,斜平沿,浅盘,直腹,圈足较高。盘身饰四道细凹弦纹,圈足饰三道细凹弦纹。口径16.5、足径12.3、高15.4厘米(图九:4)。M27:3,夹砂灰陶。口微敛,方圆唇,浅盘,直腹,高圈足。盘身饰一道凹弦纹,圈足饰两道凹弦纹。口径12.6、足径10.2、高16.2厘米(图九:5)。

陶罐1件。M27:1,夹砂灰陶。侈口,卷唇微敛,束颈,鼓肩,弧腹,平底微凹。口径13.8、底径11.3、高16.2厘米(图九:6)。

小陶钵1件。M27:8,泥质灰陶。侈口,弧腹,底近平。口径3.0、高1.5厘米(图九:7)。

水晶饰2件。

M27:6,通体磨制较光滑,两端残断,断面为六棱体。残长4.3、宽1.3厘米(图九:8)。

M27:7,平面不规则状,四周磨损,断面略呈梯形。残长2.8、残宽1.6厘米(图九:9)。

M29位于T12(ⅣT3903)西壁,开口于夯土台基下,打破M35和第7层。方向197°。长方形竖穴土坑墓,长1.7、宽0.6、深0.22米。墓葬填土为灰褐色土,夹有炭屑及烧土颗粒。单人仰身直肢葬,头向西南,头骨移位置于左侧股骨处,面向北;左侧肩胛骨及肱骨、尺骨不见,似被斜着砍下,右侧尺骨向上卷曲,其余部分骨架正常。经鉴定,墓主为男性,年龄20~23岁。墓内随葬器物仅1件陶鬲,置于墓主胸部右侧(图一〇)。

陶鬲1件。M29:1,夹砂灰褐陶。侈口,圆唇,束颈,裆部较高,三空锥状足。颈部以下施绳纹及足尖,腹中部饰一周弦纹抹光。口径13.0、高14.6厘米(图一〇:1)。

M31[2]位于T12(ⅣT3903)东部,部分在东隔梁内。开口于第6层下,打破H248和第7层。方向97°。长方形竖穴土坑墓,长2.55、宽0.74、深0.35米。墓葬填土为灰黄色花土,土质软。单人仰身直肢葬,头向东,面向南。在左侧肱骨上部发现朱砂痕迹。墓主为成年人,性别不详。墓内随葬品共9件,其中陶器8件,贝串饰1件;另在墓葬填土内发现骨针1件。陶器均置于墓主头部,计有豆2件、罐2件、簋2件、鬲1件以及小陶环1件,每件陶容器内都有动物骨骼,有鸡、鱼、猪、狗等。贝串饰由数枚小贝壳组成,上有小穿孔穿成一串,挂在颈上,垂于腹前,趾骨处也放置贝,可能为脚串饰(图一一)。

图四// M25平、剖面图1.陶簋 2.陶鬲 3.残豆盘

图五// M25出土器物1.陶鬲(M25:2)2.陶簋(M25:1)

图六// M26平、剖面图1.陶豆 2.陶鬲 3.陶罍

陶鬲1件。M31:4,夹砂黑陶。侈口,折沿,圆唇,弧腹,瘪裆,空锥状足,足尖略呈疙瘩状。肩部以下饰细绳纹及足尖,肩腹部饰一道弦纹抹光。口径14.4、高13.0厘米(图一二:1;彩插一:4)。

陶簋2件。M31:3,泥质灰褐陶。侈口,折沿,方唇,深弧腹,喇叭状圈足。腹中部饰竖绳纹。口径21.2、足径13.8、高16.2厘米(图一二:2;彩插一:5)。M31:6,夹砂灰陶,侈口,折沿,方唇,弧腹较深,喇叭状宽圈足。腹部饰竖绳纹。口径21.5、足径16.4、高17.5厘米(图一二:3;彩插一:6)。

陶豆2件。M31:1,泥质灰陶。直口微侈,方唇,腹壁较直,喇叭形圈足较矮。盘腹饰三道细凹弦纹,圈足饰四道较粗凹弦纹。口沿下堆贴4个对称的泥饼。口径13.6、底径11.4、高13.4厘米(图一二:4)。M31:5,夹砂灰陶。敛口,圆唇,浅盘,盘腹较直,盘底折收,喇叭状高圈足。豆柄中部饰两道凹弦纹。口径13.5、足径10.5、高14.7厘米(图一二:5;彩插二:1)。

陶罐2件。M31:2,泥质黑皮陶。侈口,平沿、方唇,束颈,鼓肩,弧腹,平底。通体有轮制痕迹。口径14.7、底径11.7、高17.4厘米(图一二:6;彩插二:2)。M31:7,泥质灰陶,整器不甚规整。侈口,斜沿,圆唇,束颈,弧肩,弧腹,平底。肩部饰凹弦纹,下腹部饰细、绳纹。口径12.8、底径5.6、高16.0厘米(图一二:7;彩插二:3)。

图七// M26出土器物1.陶鬲(M26:2)2.陶豆(M26:1)3.陶罍(M26:3)

图八// M27平、剖面图1.陶罐 2、3.陶豆 4.陶鬲 5.陶簋 6、7.玉饰件 8.小陶钵 9.陶鬲

小陶环1件。M31:8,泥质灰陶。上径3.0、下径3.6、高1.8厘米(图一二:8)。

骨针1件,墓葬填土中出土。M31填土:1,上端扁平,至末端收束成尖锥状,断面呈圆形。长13.9厘米(图一二:9)。

M34位于T15(ⅣT3902)中部偏西北,开口于夯土台基下。打破H246和第7层。方向87°。长方形竖穴土坑墓,坑口长2.05、宽0.68、深0.66米。墓坑东侧有单侧生土二层台,台宽0.36、高0.25米。墓葬内填土为深褐色土,土质松软。墓坑内人骨一具,仰身直肢葬,头向东,面向上,右手屈肘置于腹部。经鉴定,墓主为女性,35~39岁。随葬品12件,其中陶器3件,为豆、簋、罐各1件,置于墓坑东部的二层台上;骨笄1件,置于墓主腹部;贝壳8件,置于墓主的颈下、腹下及足部(图一三)。

陶簋1件。M34:1,泥质灰褐陶。侈口,短沿外折,尖圆唇,颈微束,深弧腹,圈足较高。颈部饰两道凸弦纹,圈足中部饰一道凸弦纹,腹部饰凌乱的细绳纹。口径21.7、足径12.5、高16.8厘米(图一四:1;彩插二:4)。

陶豆1件。M34:2,泥质灰陶。口微敛,尖圆唇,浅盘,盘壁微折,喇叭状高圈足。腹部饰一道凸弦纹,柄部饰两道凸弦纹。口径14.2、足径11.4、高14.6厘米(图一四:2;彩插二:5)。

陶罐1件。M34:3,泥质灰陶。敛口,圆唇,无颈,鼓肩,腹斜收为平底。口径5.2、底径7.8、高11.8厘米(图一四:3;彩插二:6)。

骨笄1件。M34:4,笄身与笄帽分开,笄身细长,末端残断,断面为圆形;笄帽捉手呈伞状,其下加工出一个圆形台面,台面中部内凹,与笄身顶端突出处相契合。笄身残长21.0、笄帽高4.4、通高25.4厘米(图一四:4)。

M36位于T12(ⅣT3903)西南,开口于夯土台基下,打破第7、8层,被M35打破。方向98°。长方形竖穴土坑墓,长2.4、宽0.84、深0.55米。墓葬填土为灰褐色土,土质较硬,夹有炭屑及烧土颗粒。墓坑内发现木质棺材痕迹,单棺已朽,长2.1、宽0.36~0.48、残高0.35米。棺内人骨架一具,仰身直肢葬,头向东,面向北,双手曲肘置于腹部。经鉴定,墓主为成年人,性别不详。墓内随葬品3件,其中陶器2件,为罐、簋各1件,置于墓坑东部的棺外侧;骨镞1件,置于墓主小腹部(图一五)。

陶簋1件。M36:1,泥质灰褐陶。侈口,沿外折,尖圆唇,深弧腹,高圈足。沿下2道凹弦纹间饰9个均等分布的三角形刻划纹,下腹部饰2道凹弦纹,圈足上饰1道凹弦纹。内壁留有轮修痕迹。口径20.4、足径11.6、高17.0厘米(图一五:1)。

图九// M27出土器物1.陶鬲(M27:4)2.陶鬲(M27:9)3.陶簋(M27:5)4、5.陶豆(M27:2、3)6.陶罐(M27:1)7.小陶钵(M27:8)8、9.水晶饰(M27:6、7)

陶罐1件。M36:2,泥质灰陶。侈口,圆唇,高束颈,斜肩,鼓腹,下腹弧内收,平底。口径10.0、底径8.2、高13.4厘米(图一五:2)。

骨镞1件。M36:3,利用动物骨骼磨制而成,一面内凹,断面呈不规则四边形。长6.2、宽1.7厘米(图一五:3)。

M43位于T12(ⅣT3903)西部,开口于夯土台基下,打破第7、8层,被H236打破。方向93°。长方形竖穴土坑墓,长2.45、宽0.55~0.66、深0.72米。墓内填土为灰黄色花土,土质较硬,夹有炭屑及烧土颗粒。墓坑内发现木质棺材痕迹,单棺已朽,棺南壁置双层木板,棺长2.3、宽0.41~0.55、残高0.23米。棺内人骨架一具,仰身直肢葬,头向东,面向北,双手曲肘抱于腹部。经鉴定,墓主为女性,年龄25~35岁。墓内随葬陶鬲1件,置于墓坑东壁下的木棺上(图一六)。

陶鬲1件。M43:1,夹砂灰褐陶。侈口,斜折沿,方圆唇,束颈,鼓腹,弧裆,空锥状足。颈以下饰细绳纹至足尖。口径14.4、高14.2厘米(图一六:1)。

图一〇// M29平、剖面图及出土陶鬲1.陶鬲(M29:1)

M45位于T15(ⅣT3902)西北角,部分伸入T14(ⅣT4002)内,开口于夯土台基下,打破H252、被H220打破。方向约95°。长方形竖穴土坑墓,残长0.9、宽0.36~0.5、深0.26米。墓葬填土为灰黄色土,土质松软,夹有炭屑及烧土颗粒。墓坑内发现人骨架一具,头骨及上肢骨被破坏不存,仅存部分下肢骨,头向东。随葬陶簋、豆各1件,因墓葬被H220扰乱,簋、豆的出土位置已不知(图一七)。

图一一// M31平、剖面图1、5.陶豆 2、7.陶罐 3、6.陶簋 4.陶鬲 8.陶环

陶簋1件。M45:1,泥质灰陶。敞口,宽折沿,沿面内凹,方唇,深弧腹,喇叭状圈足较高。腹饰2道弦纹,圈足饰1道弦纹。口径22.8、足径11.8、高16.5厘米(图一七:1)。

陶豆1件。M45:2,釉陶豆,器表釉已剥落殆尽。口微敛,圆唇,浅盘,弧壁,喇叭状圈足。盘壁饰2道凹弦纹,柄部饰2道凸弦纹。口径16.4、足径11.0、高14.4厘米(图一七:2)。

M46位于T12(ⅣT3903)近南壁,开口于夯土层下,打破第7、8层,被H221打破。方向97°。长方形竖穴土坑墓,墓底残长1.5、宽0.37、深0.5米。墓葬填土为灰褐色土,土质较硬,夹有炭屑及烧土颗粒。墓坑内人骨架一具,仅存部分下肢骨,仰身葬,头向东,面向不明。经鉴定,墓主为成年人,性别不详。随葬品为1件陶罍,置于墓主腹部右侧(图一八)。

图一二// M31出土器物1.陶鬲(M31:4)2、3.陶簋(M31:3、6)4、5.陶豆(M31:1、5)6、7.陶罐(M31:2、7)8.小陶环(M31:8)9.骨针(M31填土:1)

陶罍1件。

M46:1,泥质黑陶。侈口,圆唇,束颈,溜肩,折腹,下腹斜收,平底。颈、肩部饰五道细凹弦纹,肩部堆贴4个泥饼及2个小纽,腹部一周饰14个刻划三角纹,下腹部饰1道凹弦纹。口径6.0、底径4.0、高8.4厘米(图一八:1)。

图一三// M34平、剖面图1.陶簋 2.陶豆 3.陶罐 4.骨笄;①-⑧贝壳

2.兽坑

S1(马坑)位于ⅣT3903(T12)的中部,开口于夯土台基下,打破S3及第7层。平面近圆形,坑壁较直,底部不平。直径1.92~2.03、深0.43米。填土为灰褐色,土质疏松,夹杂草木灰颗粒。坑底埋一具较完整的马骨,头向东北、吻部向西北,四肢向西侧卧。马首稍向上侧扬,前肢弯曲并拢,后肢分开稍弯曲。马骨下有植物纤维痕迹,可能用草席之类裹于马身。马骨除尾部稍残缺外,其余部分保存尚好(图一九)。

S2(牛坑)位于ⅣT3802西南角,向西延伸入T15。S2开口于第6层下,打破第7层,叠压于S7上。平面近圆形,直壁,平底。直径2.2、深0.25~0.4米。填土为灰褐色土,土质疏松,坑底铺有一层草木灰,应是将坑挖好后,底部烧灼后使用。坑底埋有一具较完整的牛骨,头向东北,吻部向西北,头部残缺较甚,牛角仅存一支,面骨破碎。四肢向西侧卧,前肢弯曲,分布较散乱,后肢分开稍弯曲(图二〇)。

图一四// M34出土器物1.陶簋(M34:1)2.陶豆(M34:2)3.陶罐(M34:3)4.骨笄(M34:4)

二 南区墓地

墓葬36座,均为竖穴土坑墓。墓坑长0.9~2.5、宽0.33~0.87、深0.1~0.9米。墓向以东北者最多,有9座;次为东者8座;再次为东南者6座,南与西南者均为5座,西北者3座,西者1座。有单侧二层台的2座,四周均有二层台的1座。墓底有腰坑的4座,坑内均殉狗;有7座墓坑底部残留板灰,推测可能有葬具,其中M169和M178的棺底为弧形。葬式以仰身直肢葬为主,俯身葬4座,屈肢葬3座,葬式不详5座。均为单人葬。出土随葬品的墓葬有13座,随葬品数量在3件及以下者8座,5件者1座,4件者2座,14件者1座。随葬品陶器有鬲、簋、豆、罍、罐,贝、蚌类装饰品较多。

发现清理兽坑3座,均为马坑。兽坑平面呈长方形或圆角长方形,墓坑较浅,坑内骨骼均保存基本完好。坑内未见遗物出土。下面仅介绍典型墓葬。

M165位于ⅢT4909中部略偏南,开口于第6层下,打破第7a层。方向108°。长方形竖穴土坑墓,墓坑口长2.2、宽0.5~0.6、深0.2米。填土为灰褐色花土,土质紧密略硬,含烧土颗粒。墓坑东侧有单侧熟土二层台,台宽0.32、高0.1米。墓坑内人骨架一具,仰身直肢葬,头向东南,面向东北,骨架保存较好。经鉴定,墓主为男性,年龄24~26岁。随葬品2件,为陶鬲、罍各1件,置于墓主头部的二层台上。墓主的盆骨及左侧胫骨处散落有零星蚌壳(图二一)。

图一五// M36平、剖面图及出土器物1.陶簋(M36:1)2.陶罐(M36:2)3.骨镞(M36:3)

图一六// M43平、剖面图及出土器物1.陶鬲(M43:1)

图一七// M45平、剖面图及出土器物1.陶簋(M45:1)2.陶豆(M45:2)

陶鬲1件。M165:1,夹砂灰褐陶。敞口,折沿,弧腹微鼓,联裆,空锥状足。口沿下饰绳纹及足尖,肩部一道弦纹抹光。口径17.8、高15.4厘米(图二一:1)。

陶罍1件。M165:2,泥质灰黑陶。口近直,圆唇,短颈,鼓肩,弧腹,平底。肩、颈、腹各饰两道凹弦纹,肩部饰2个泥饼。口径8.4、底径7.0、高12.4厘米(图二一:2)。

图一八// M46平、剖面图及出土器物1.陶罍(M46:1)

M169位于ⅢT4909西南,开口在第6层下,打破第7a层。方向97°。长方形竖穴土坑墓,墓坑口长2.5、宽0.48~0.65、深0.25米。墓坑内发现有木质棺材痕迹,棺底为弧形,单棺已朽,仅余板灰痕迹。长2.08、宽0.4~0.46、高0.1米。棺内人骨一具,仰身直肢葬,头向东,面向北,骨架保存较好。经鉴定,墓主为男性,年龄18~20岁。随葬陶器4件,为簋、鬲、罐、罍各1件,均置于墓主头部的棺外侧,在墓主下颌、颈部、盆骨、足部附近还散落有贝壳和蚌壳。清理完人骨架及随葬品后,在墓主身下发现一椭圆形腰坑,长径0.54、短径0.35、深0.07米。坑内殉一只狗,狗身蜷缩,狗身旁发现蚌壳一只(图二二;彩插三:1)。

图一九// S1平、剖面图

图二〇 // S2平、剖面图

图二一// M165平、剖面图及出土器物1.陶鬲(M165:1)2.陶罐(M165:2)

陶鬲1件。M169:3,夹砂灰褐陶。敞口,尖圆唇,折沿,弧腹,分裆,袋足,矮柱状实足尖。肩部以下饰交错绳纹。口径16.4、高14.8厘米(图二三:1;彩插三:2)。

陶簋1件。M169:1,泥质灰褐陶,器表略发红。敞口,圆唇,宽折沿,弧腹较深,圈足较矮。圈足上有1道凹弦纹。口径23.5、足径13.7、高16.4厘米(图二三:2;彩插三:3)。

陶罐1件。M169:2,泥质灰陶。侈口,尖圆唇,卷沿,矮颈,圆肩,弧腹较深,平底微凹。口沿以下满饰竖绳纹。口径9.7、底径10.6、高15.2厘米(图二三:3;彩插三:4)。

陶罍1件。M169:4,泥质灰陶。侈口,方唇,折沿微凹,折肩,鼓腹,平底微凹。颈、肩部饰数道凹弦纹,肩部饰十个泥饼,呈两行交错分布。口径10.8、足径7.2、高15.5厘米(图二三:4)。

图二二// M169平、剖面图1.陶簋 2.陶罐 3.陶鬲 4.陶罍;①-⑦蚌壳 ⑧⑨贝壳

M171位于ⅢT4809中部偏北,开口在第6层下,打破第7a层。方向185°。长方形竖穴土坑墓,墓坑口长1.4、宽0.6、深0.14米。坑内填土为青灰色土,土质松软,夹杂少量的炭屑。坑内人骨架一具,仰身直肢葬,头向西南,面向不详,骨骼纤细。经鉴定,墓主为约2岁的孩童。随葬品为1件陶鬲,置于墓主头部(图二四)。

图二三// M169出土器物1.陶鬲(M169:3)2.陶簋(M169:1)3.陶罐(M169:2) 4.陶罍(M169:4)

陶鬲1件。M171:1,夹砂灰褐陶。敞口,方唇,折沿,筒形腹,联裆,空锥状足。腹部饰竖绳纹。口径15.4、高15.2厘米(图二四:1)。

M173位于ⅢT4809西北角,开口于第6层下,打破第7a层。方向105°。长方形竖穴土坑墓,墓坑口长2.2、宽0.87、深0.2米。墓坑东侧有单侧生土二层台,宽0.4、高0.15米。坑内填土为青灰色,土质松软,夹有炭屑。坑内人骨一具,仰身直肢葬,头向东南,面向西南,骨架保存较好。经鉴定,墓主为17~19岁的女性。随葬品4件,为陶簋、鬲各1件,罐2件,均置于墓主头部的二层台上(图二五;彩插三:5)。

陶鬲1件。M173:2,夹砂灰褐陶。侈口,方唇,折沿,束颈,鼓腹,联裆,裆部较瘪,空锥状足。沿以下饰绳纹至足尖,肩部饰2道弦纹抹光。口径15.4、高13.0厘米(图二五:4;彩插三:6)。

陶簋1件。M173:4,泥质灰褐陶。敞口,尖圆唇,沿外折,深弧腹,圜底,矮圈足。腹部饰两道凹弦纹,弦纹下饰斜向粗绳纹。口径20.4、底径10.0、高15.4厘米(图二五:3;彩插四:1)。

陶罍2件M173:1,泥质灰陶。侈口,圆唇,唇面一道凹槽,鼓肩,弧腹,平底稍内凹。颈部饰2道凹弦纹,肩部饰1道凹弦纹,肩腹交接处饰2道凹弦纹,肩部饰三个交错分布的泥饼。口径10.8、底径7.8、高14.3厘米(图二五:1)。M173:3,泥质灰陶。侈口,尖圆唇,平沿,束颈,折肩,深弧腹,平底微内凹。颈部饰1道凹弦纹,肩部饰2道凹弦纹,下腹交接处饰1道凹弦纹。口径10.6、底径7.2、高17.0厘米(图二五:2;彩插四:2)。M177位于ⅢT4909东南部,开口于第6层下,打破第7a层。方向10°。长方形竖穴土坑墓,墓坑口长2.0、宽0.6~0.7、深0.6米。墓内填土为灰褐色土,土质紧密,内含黄褐土颗粒。单人仰身直肢葬,头向东北,面向西北,骨架保存状况较好。经鉴定,墓主为35岁左右的女性。墓内随葬陶簋、鬲各1件,置于墓主头部;在墓主盆骨下腹置蚌壳和兽骨各1件(图二六)。

图二四// M171平、剖面图及出土器物1.陶鬲(M171:1)

陶鬲1件。M177:2,夹砂灰褐陶。敞口,圆唇,折沿,束颈,鼓腹,联裆,裆内瘪,空锥状足。器腹饰绳纹不及足尖。口径14.2、高13.0厘米(图二六:2)。

陶簋1件。M177:1,泥质灰陶。敞口,方唇,平沿微凹,深弧腹,圜底,矮圈足。器腹饰2组凹弦纹,每组2道,其间饰11个三角刻划纹,下腹饰粗疏的绳纹。口径26.0、足径13.4、高17.0厘米(图二六:1)。

M178位于ⅢT4909西南部,开口于第6层下,打破第7a层。方向125°。长方形竖穴土坑墓,墓坑口长2.3、宽0.7、深0.2米。坑内填土为灰褐色土,土质坚硬,内含黄褐土颗粒。发现木质棺材痕迹,棺底弧形,单棺已朽,仅余板灰痕迹。棺长2.1、宽0.5、高0.12米。棺内人骨架一具,仰身直肢葬,头向东南,面向南。经鉴定,墓主为50岁左右的男性。墓主右上肢骨缺失。随葬品为一件陶鬲,置于墓主头部的棺外侧(图二七)。

陶鬲1件。M178:1,夹砂灰褐陶。侈口,方唇,折沿,联档,裆内瘪,空锥状足。器腹饰绳纹不及足尖,肩部1道弦纹抹光,器身还有抹光形成的不规则的三角纹饰。口径15.6、高14.6厘米(图二七:1)。

M181位于ⅢT4811西北角,部分压在北隔梁下。位于第7a层层面上。方向96°。长方形竖穴土坑墓,墓口长2.1、宽0.63~0.7米,墓底不平,深0.1~0.2米。坑内填土为灰褐色,土质疏松。墓坑内发现木质棺材痕迹,单棺已朽,仅剩板灰痕迹。棺内人骨架一具,仰身直肢葬,头向东,面向上,墓主腹部压有2块石头(图二八:2),骨架保存一般。经鉴定,墓主年龄15~18岁,性别不详。墓内随葬陶豆1件,置于墓主头部(图二八)。

陶豆1件。M181:1,泥质灰黑陶。直口微敛,尖圆唇,浅盘,喇叭状高圈足。盘壁外侧及柄中部各饰有两道凹弦纹。口径14.6、足径12.0、高14.2厘米(图二八:1)。

M183位于ⅢT4910中部略偏东南,开口于第6层下。方向195°。长方形竖穴土坑墓,墓口长2.48、宽0.45~0.5、深0.4米。坑内填土为褐色,土质坚硬,内含黄土颗粒。墓坑内发现木质棺材痕迹,单棺已朽,仅剩板灰痕迹。棺内人骨架一具,仰身直肢,头向西南,面向上,骨架保存较差。经鉴定,墓主年龄45~50岁,性别不详。随葬陶器4件,鬲、鬶、豆、罐各1件,均置于墓主头部。1件贝壳置于墓主前胸(图二九)。

陶鬲1件。M183:2,夹砂黑褐陶。敞口,圆唇,折沿,束颈,腹微鼓,裆较低,空锥状足,足尖残。腹部饰稀疏绳纹不及足尖。口径13.7、残高12.8厘米(图二九:2;彩插四:3)。

陶簋1件。M183:1,泥质灰黑陶。敞口,方唇,唇面微凹,鼓腹,矮圈足。腹部饰有2道凹弦纹,其间饰有10个刻划三角纹。口径20.7、足径12.4、高15.8厘米(图二九:1;彩插四:4)。

图二五// M173平、剖面图及出土器物1、2.陶罍(M173:1、3)3.陶簋(M173:4)4.陶鬲(M173:2)

陶豆1件。M183:4,泥质灰陶。敛口,圆唇,浅盘,盘壁弧鼓,高圈足。盘壁外侧及柄部各饰有2道凹弦纹。口径12.8、足径10.6、高14.4厘米(图二九:3;彩插四:5)。

陶罍1件。M183:3,泥质灰陶。直口微敛,圆唇,平沿,束颈,折肩,弧腹内收,平底内凹。肩部饰3道凹弦纹,肩腹交界处及下腹部各饰一道凹弦纹,其间饰11个刻划三角纹。口径14.4、足径10.8、高21.0厘米(图二九:4;彩插四:6)。

M186位于ⅢT4608东部,开口于第7a层下,打破第8、9层。方向70°。长方形竖穴土坑墓,墓坑口长2.26、宽0.7、深0.7米。墓坑四侧均有熟土二层台,东、南、西、北分别宽0.2、0.18、0.05和0.1米,台高0.2米。墓葬填土为青灰色土,土质疏松。墓坑内人骨架一具,仰身直肢葬,头向东北,面向东南。经鉴定,墓主为男性,年龄18~19岁。墓内随葬陶簋、鬲各1件,鬲置于头部,簋置于头部的二层台上,鬲的边上置蚌壳1只。提取完人骨及随葬品后,在人骨下方发现一长方形腰坑,长0.77、宽0.37、深0.2米。坑内殉一只狗,狗头向西南,后肢蜷曲(图三〇)。

图二六// M177平、剖面图及出土器物1.陶簋(M177:1)2.陶鬲(M177:2);①兽骨 ②蚌壳

陶鬲1件。M186:2,泥质灰褐陶。侈口,圆唇,束颈较高,弧腹略直,裆较高,裆部略瘪,空锥状足。器身饰细绳纹不及足尖。口径13.8、高14.0厘米(图三一:1)。

陶簋1件。M186:1,泥质灰陶。敞口,圆唇,唇面内凹,弧腹略折,矮喇叭形圈足。肩部饰两道凹弦纹,其间饰细网格纹,腹中部饰一道凹弦纹。口径21.6、足径11.5、高15.2厘米(图三一:2)。

M210位于ⅢT4911北部,开口于第6层下。方向187°。长方形竖穴土坑墓,墓口长1.8、宽0.7、深0.3米。填土为灰褐色,土质疏松。墓坑内人骨架一具,似被扰,仅剩余部分肢骨,葬式不明,头向南,面向不明。经鉴定,墓主约35岁,性别不详。墓坑内随葬品2件,为簋、罐各一件,置于墓主两腿间(图三二)。

陶簋1件。M210:1,泥质灰黑陶。敞口,圆唇,弧腹,圜底,圈足较高。肩、腹及圈足处各饰2道凹弦纹。口径22.8、足径15.2、高18.2厘米(图三二:1)。

陶罐1件。残碎无法修复。

三 南、北两区之间的墓葬和兽坑

图二七// M178平、剖面图及出土器物1.陶鬲(M178:1)

南北两区之间,零星分布着M54、M55、M56、M66、M80、M198和M203等7座墓葬,以及S8、S9 等2座兽坑。其中M55、M56为典型的非正常死亡;M54和M198为屈肢葬;M203和M66被破坏,骨骼不全;此6座墓皆无随葬品;M80为正常埋葬的墓葬,且出土随葬品3件。两座兽坑分别为猪坑和羊坑。

图二八// M181平、剖面图及出土器物1.陶豆(M181:1)2.石块

1.墓葬

M55位于ⅢT4205内,开口于第7层下。方向140°。该墓未发现墓坑,似将人骨平地掩埋。人骨架一具,俯身屈肢葬,头骨缺失,双手并齐,置于背部,双腿并齐,弯曲于盆骨,似为捆绑所致。本墓未发现随葬品(图三三)。

M66位于ⅢT4602内,开口于第6层下,被H355打破。方向95°。该墓未发现墓坑,似将人骨平地掩埋。人骨架三具。自北向南编号分别为1、2、3。1号人骨只保存部分下颌骨和脊椎骨,葬式不明;2和3号人骨均为俯身葬,头向东,面向下,仅保存有头骨及部分脊椎骨、上肢骨(图三四)。

M80位于ⅢT4805内,开口于第6层下,打破H424。方向90°。长方形竖穴土坑墓,墓口长2.4、宽0.6米,墓底西低东高,深0.7~0.9米。墓葬内填土为灰褐色,土质较硬,含烧土颗粒。墓坑内人骨架一具,仰身直肢葬,头向东,面向北。骨架保存较好。经鉴定,墓主为24~26岁男性。墓坑内发现随葬品3件,为陶簋1件、豆2件,均置于墓主头部(图三五)。

陶簋1件。M80:1,泥质灰褐陶。敞口,方唇,折沿,沿面微凸,鼓腹较浅,喇叭状高圈足,足为后接,足、腹交接处缝隙明显。唇部一周凹槽。口径23.8、足径15.1、高20.6厘米(图三五:1)。

图二九// M183平、剖面图及出土器物1.陶簋(M183:1)2.陶鬲(M183:2)3.陶豆(M183:4)4.陶罍(M183:3)

图三〇 // M186平、剖面图1.陶簋 2.陶鬲;③兽骨

陶豆2件。M80:2,泥质灰黑陶。侈口,尖圆唇,平沿,盘壁较直,柄较高,喇叭状圈足。盘壁外侧及圈足均施较为密集的弦纹。口径13.8、足径9.8、高13.2厘米(图三五:2)。M80:3,泥质灰黑陶,侈口,尖唇,平沿,盘壁较直,柄较矮,喇叭状圈足。盘壁外侧及圈足均施较为密集的弦纹。口径13.5、足径9.5、高12.0厘米(图三五:3)。

图三一// M186出土器物1.陶鬲(M186:2)2.陶簋(M186:1)

2.兽坑

S8(猪坑)位于ⅢT4102北部,开口于第6层下,打破M54、第7层。平面为椭圆形,直壁,平底。南北径为1.76、东西径为1.32,深0.22米。填土为青灰色花土,夹杂黄色土斑及炭屑、烧土颗粒。坑内发现两具猪骨架:南部一具保存较完整,为成年猪,头部向东,吻部向东,上肢弯曲,下肢较舒展;北部为一具幼猪个体,骨架较为零散。坑内分布有大大小小石块,石块上皆无人类加工痕迹,坑北部立一块较大石头,边上嵌两块稍小的石块,似有一定用途(图三六)。

四 结语

1.年代71座墓葬中,有21座墓葬出土了典型陶器。根据墓葬的层位和出土陶器的特征,我们可将这21座墓葬大致分为三组:第一组包括M25、M29、M34、M46、M171、M43、 M169、M177、M181、M183和M186等11座墓。这些墓中,鬲有素面联裆、绳纹联裆和绳纹分裆三种。素面联裆鬲仅1件,整体近长方体,沿下角较大,袋足瘦长;绳纹联裆鬲整体近长方形,沿下角较大;分裆鬲袋足宽肥,足尖为矮柱状。簋的腹较深,圈足较矮,器腹除施绳纹及旋纹外,还流行三角划纹、网格纹。豆的口部内敛,盘壁弧鼓,外壁饰稀疏的旋纹。罍的制作较精致,盛行在肩腹部饰三角划纹、弦纹及堆贴泥饼。第二组包括M26、M36、M165、M173、M210、M27、M31、M45、M178等9座。这些墓中,绳纹联裆鬲整体近方形,沿下角较小;分裆鬲足尖呈小疙瘩状;素面鬲不见。簋的腹部变浅外鼓,圈足增高,三角划纹及网格纹极少或不见,流行旋纹和绳纹。豆的口部近直或外侈,折盘,外壁所饰旋纹较多,且贴泥饼。罍的制作趋于简化粗糙,三角划纹少见,多见旋纹和泥饼。有各种类型的罐。第三组仅M80一座。不见鬲、罐、罍。簋的腹部外鼓趋浅,圈足瘦高;豆的口部外侈,外壁旋纹密集。

图三二// M210平、剖面图及出土器物1.陶簋(M210:1)2.陶罐

图三三// M55平、剖面图

图三四// M66平、剖面图

我们将这些陶器与西安丰镐地区和河南洛阳地区、安阳地区以及鲁东南地区等地的西周墓葬进行比较,可以发现:

(1)梁王城第一组中的分裆鬲(M169:3、M27:9)与河南安阳刘家庄北地(抗震大楼)[3]M85:1(图三七:1)等分裆鬲的形制较为接近,分裆较高,大袋足,足尖呈矮柱状;梁王城第一组中的联裆鬲为周式联裆鬲,与陕西张家坡西周墓地出土的周式鬲[4](M166:4)(图三七:2)形制接近,整体呈长方形,沿下角较大,绳纹拍印稀疏且略浅。梁王城第一组中出土的陶簋,短沿外折,深弧腹,矮圈足,器身盛行网格纹、刻划三角纹、绳纹及弦纹等,与陕西沣西97SCM[5]M4:8(图三七:6)、张家坡67SCC[6]M33:1(图三七:7),洛阳东关[7]M88:1(图三七:8),山东滕州前掌大[8]M128:14(图三七:9)等遗址出土陶簋的形制基本一致。上述各地点的遗迹单位经分期排队,年代大致在西周早期。另梁王城遗址第一组出土的罍,制作精巧,流行刻划三角纹及泥饼,显然是沿袭了殷墟四期陶罍的特征,年代与之不会相差太远。因此,综上所述,梁王城遗址西周墓葬第一组的年代大致可定为西周早期。

图三五// M80平、剖面图及出土器物1.陶簋(M80:1)2、3.陶豆(M80:2、3)

图三六// S8平、剖面图

(2)梁王城第二组中的联裆鬲,器身整体近方形,沿下角较小,绳纹深且规整,施至足尖,与张家坡M376:2(图三七:3)、洛阳北窑[9]M146:1(图三七:4)、前掌大M103:23(图三七:5)等形制较为接近。簋外折的沿变宽,器腹略浅,圈足变高,与张家坡M370:2(图三七:10)、刘家庄北地(抗震大楼)M104:6(图三七:11)以及前掌大M15:7(图三七:12)等同类器形制基本一致。豆为侈口,直壁,折腹,豆柄宽矮,与刘家庄北地(抗震大楼)M79:5(图三七:13),形态接近,略晚于前掌大M25:1(图三七:14),后者折壁还不太明显,柄也较粗。罍(或罐)折肩或圆肩,肩腹部多施旋纹和泥饼,形态同刘家庄北地(抗震大楼)M81:6(图三七:15)以及张家坡M279:3(图三七:16)等。上述各地点的遗迹单位经分期排队,除前掌大M15及M25为西周中期偏早外,余均为西周中期,因此梁王城遗址西周墓葬二期的年代也基本与之接近。

图三七// 其它地区出土西周时期的鬲、簋、豆、罐、罍1.刘家庄北地鬲(抗震大楼)(M85:1)2.张家坡鬲(M166:4)3.张家坡鬲(M376:2)4.北窑鬲(M146:1)5.前掌大鬲(M103:23)6.沣西簋(97SCMM4:8)7.张家坡簋(67SCCM33:1)8.东关簋(M88:1)9.前掌大簋(M128:14)10.张家坡簋(M370:2)11.刘家庄北地簋(抗震大楼)(M104:6)12.前掌大簋(M15:7)13.刘家庄北地豆(抗震大楼)(M79:5)14.前掌大豆(M25:1)15.刘家庄北地罍(抗震大楼)(M81:6)16.张家坡罍(M279:3)17.侯家庄南地簋(M13:2)

(3)梁王城第三组墓葬仅一座,出土簋1件,豆2件,形制较为特殊,其他地区少见。从簋的腹部弧浅、圈足瘦高来看,与安阳侯家庄南地[10]M13:2(图三七:17)的簋形态略接近,只是后者腹部为弧直壁折收,圈足呈台状,年代为西周晚期。考虑到器物发展的逻辑性,可将梁王城遗址西周墓葬三期的年代定为西周晚期偏早。

2.文化特征与族属

这批墓葬从形制来看,墓向以东西向为主,有一定数量的腰坑,随葬品的组合以单鬲或鬲、簋、豆、罐(罍)的组合为主,不见鬲、罐组合或单罐组合。部分联裆鬲的绳纹不施至足尖,足尖常见刮削或打磨痕迹,有一定数量的分裆鬲;簋、罍多施刻划三角纹、网格纹、旋纹、泥饼等装饰;豆的数量较多等。这些都是典型商遗民墓葬的特点。周人墓葬的风格,如墓向以南北向为主,墓底几乎不见腰坑,随葬品以单鬲、单罐或鬲、罐组合为主;联裆鬲的绳纹常施至足尖,簋多饰绳纹;罍、豆极少见,盛行各类高颈折肩罐等,在梁王城的这批西周墓葬中很少见,仅见的也只有联裆鬲的整体风格与周人联裆鬲比较接近。因此,梁王城遗址出土的这批西周墓葬,应该是殷遗民墓葬,其直接来源为殷墟文化。

终商一世,商王朝对东方大致有两次东进浪潮,第二次东进即为考古学上的殷墟文化期,商王朝势力几乎囊括了除胶东半岛以外的整个海岱区[11]。梁王城遗址位于海岱区最南端,受商文化影响和控制最弱。但在遗址中仍清理出不少商代灰坑,西周地层中也发现少量的商代遗物,且这些遗物时代多为殷墟文化一期,由此可见,至迟在殷墟文化早期,遗址所在的沂沭泗水流域,就已有商人在此活动。

至殷墟文化四期至商末,商夷关系恶化,殷商开始大规模征人方。其中,耗时最长、规模最大的一次对人方的征伐在帝乙、帝辛时期。乙辛时期卜辞所见“十祀征人方”,是甲骨征伐类卜辞中记载最多,最详细的一次战役,其所涉地点主要有大邑商、雇、嘉、商、亳、永、攸、危、杞等,尽管这些地点对应现在何处仍有争议,但大体范围在今淮河以北地区,自河南安阳至郑州、商丘、安徽宿州、淮北一线。帝辛征伐人方时距商灭已不远。梁王城这批商遗民墓葬,既有可能是商都被攻破以后,之前在本地活动的商人从此滞留,也有可能是战争中少数将士或被俘虏、或叛逃,将梁王城遗址作为落脚聚居点之一(因为梁王城遗址所在的今邳州市戴庄镇李圩村,与上述征人方之范围所去不过百余公里),随后便于此地栖息居住下来。当然,从墓葬中还出土典型的周式鬲看,这批殷遗民墓葬仍不排除是周初迁来此地,甚至可能与周初分封有关。上述假设要得到进一步的证实,还需要更多考古材料的支持。

领队:林留根

执笔:张雪菲程卫胡颖芳

[1][2]南京博物院、徐州博物馆、邳州博物馆:《邳州梁王城遗址2006~2007年考古发掘收获》,《东南文化》2008年第2期。

[3]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队:《河南安阳殷墟刘家庄北地殷墓与西周墓》,《考古》2005年第1期。

[4]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张家坡西周墓地》,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9年。

[5]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丰镐工作队:《1997年沣西发掘报告》:《考古学报》2000年第2期。

[6]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沣西发掘队:《1967年长安张家坡西周墓葬的发掘》,《考古学报》1980年第4期。

[7]余扶危、叶万松、李德方:《洛阳东关五座西周墓的清理》,《中原文物》1984年第5期。

[8]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滕州前掌大墓地》,文物出版社2005年。

[9]洛阳市文物工作队:《洛阳北窑西周墓》,文物出版社1999年。

[10]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队资料,转引自李宏飞:《安阳地区西周时期考古学文化分期研究》,《南方文物》2014年第3期。

[11]高广仁:《海岱区的商代文化遗存》,《商文化论集》,文物出版社2003年。

(责任编辑:朱国平;校对:毛颖)

Brief Excavation Report of the Western Zhou Toms at the Liangwangcheng Site in Pizhou, Jiangsu Province

(Nanjing Museum Xuzhou Museum Pizhou Museum)

Abstract:The excavation conducted at the Liangwangchang Site located in the west of Liwei village in Daizhuang, Pizhou, Jiangsu Province, east to the Beijing-Hangzhou Grand Canal and north to Shandong Province, revealed 71 tombs and 12 animal pits in total. All the tombs are vertical earthen pits, some with waist pits, some with burial furniture, and 21 of them were excavated with potteries in typical shapes. The burial potteries from each tomb were either with solo li-s, or grouped with li-s, gui-s, dou-s, and lei-s; no group with li-s and lei-s or solo lei-s was seen. The typical Zhou-styled li-s were also found. The structure and form of these tombs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burial objects indicate that they belonged to the Yin migrants with the original root in the Yinxu Culture.

Key words:Pizhou, Jiangsu; Liangwangcheng Site; Western Zhou; vertical earthen pit; Yin migrants; Yinxu Culture; Zhou-styled li

中图分类号:K871.3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6-04-12

猜你喜欢

圆唇灰陶墓主
山东日照市马庄遗址周代墓葬发掘简报
探究天津东丽博物馆藏张贵庄战国灰陶器
澄迈福安窑出土瓷器鉴赏
一件夏代灰陶象鼻盉的再修复
辽宁法库叶茂台七号辽墓的年代及墓主身份
论圆唇在声乐教学中的效果
一件西晋灰陶兽的再修复
安徽泗县新石器时代中期遗址的调查与研究
“梳妆楼”墓主考浅析
陶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