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初中物理教学中创造思维的培养

2016-06-24樊常娥

读与写·下旬刊 2016年6期
关键词:思维品质创造性创新

樊常娥

摘要:本文阐述了学生培养创造思维能力的几点原则,并从物理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思维的主体性、重视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和训练、改革课堂教学与实验教学、开展课外活动等方面论述了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途径。

关键词:创新;思维品质;创造性;探索的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6-0271-01

当今世界,知识经济初露端倪,国家之间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到底是教育的竞争,所以当今时代需要一大批能适应未来社会要求的创造型人才。江泽民同志说:"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这段讲话特别强调了创新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创造性思维是指有创见的思维,即学生改组自己所学知识,产生新颖成果的思维。创造性思维表现为丰富的想象力和联想力、认识现实世界的能力、综合抽象的能力和敏锐的理解力,它能充分发挥人们从纷乱的事物中分析、研究、发现规律和寻求解决方法的潜能。因此,在物理教学中,要注意设计和引导学生的创造性活动,并以相应的创造性思维熏陶、发展他们的创新意识。

1.培养创造思维能力的几点原则

1.1 主动性原则。教师在教学中要给学生施加积极的引导和影响,使学生处于主动、活泼的状态,从而引起学习的要求,激发学习的动机。

1.2 首创性原则。创造性思维是一种打破常规的、新颖的、与众不同的独创性思维。它除了具有一般思维的特征之外,还有最突出的两点:新颖性和独创性。因此,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必须激励学生发表独特、首创的见解。

1.3 求异性原则。创造性思维不仅要培养聚合性思维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为了达到某一目标而寻找出尽可能新的具有独创性的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从而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这就表现为求异性的特点。

1.4 多样性原则。例如,在证明大气压强时,可用吸管吸饮料观察,还可让学生回顾生活中的一些实例,如吸盘的特点、打开桔片爽盖子时的响声。给学生提供一定的信息,让学生依据信息,广开思路,充分想象,为达到某一目标寻找出尽可能多的解决问题的思路或方法,这就必然表现出"多样性"的特点。

2.打破"思维定势",培养发散思维

发散思维(也称辐射思维)是思考者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全部信息,从不同角度、沿不同方向,进行各种不同层次的思考,多触角、全方位地寻求与探索新的多样性的方法及结论的开放性思维。

在物理教学中,通常是教师按照教材固有的知识结构,按照单向思维方式,从题目的条件和结论出发,联想到已知的定律、公式和性质,只从某一方向思考问题,采用某一方法解决问题。应该说这种方式是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但是长期按照这种方式去思考问题就会形成"思维定势"。学生只会按照教师所讲、书上所写去机械模仿,使物理教学仅成为单纯知识遗产的传递和前人思维方式的继承,严重制约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因此,在物理教学中逐步培养学生用发散思维去思考问题,启发学生一题多思、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等解题方法,强调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引导学生从不同方位、不同角度寻找解题方案,防止照猫画虎、生搬硬套。例如测物质的密度是一个重要的实验,在对密度实验进行复习时,可以设计这样的实验:现有天平、量筒、烧杯、水,如何测量一块橡皮泥的密度?实验方法是显而易见的。待学生回答后,教师可继续设问:若提供的器材是天平、烧杯、足量的水,如何测量一块橡皮泥的密度?此时学生按惯性思维觉得橡皮泥的体积不可测量而无法回答,教师这时要不失时机地启发学生橡皮泥的体积可否用所给的水的体积来替代。结果许多学生想出了实验步骤。在此基础上,教师再设疑:若所给器材是弹簧测力计、烧杯、水,如何根据浮力测量橡皮泥的密度?也可更进一步设疑:只有量筒、水,如何利用浮力测量一块橡皮泥的密度?此题始终围绕着以密度作为中心,以体积作为突破口,结合多种知识作纵向、横向联系,使学生尝试到用发散思维方法从多个方面思考问题的全新感觉,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提高了思维能力。

3.在物理教学中适当地创设物理情境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在物理教学中,单纯的知识讲述与记忆是非常枯燥的,而物理规律与概念的理解更是抽象的。如何把这些枯燥又抽象的知识,变得生动有趣、具体而又好理解,并且能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这就需要设置适当的物理情境,让学生在物理情境中去感受、去理解、去联想、去创造。

4.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一种延续,它形式多样、生动有趣,学生容易接受,非常乐意参加。创造力和创新思维的培养是这些活动的核心,它不仅要求有全新解决问题的思路,而且还要有把思路变成现实的本领。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还提倡一系列的精神。

综上所述,培养创造性的思维能力,除了主要表现上述几点外,还要培养学生敏锐的洞察力、独特的知识结构、活跃的灵感和挫折忍耐力,它们都是创造性思维的相关因子。我们只要根据心理学原理,从创造性思维的整体性、相关性及主要特征等方面加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可以得到显著发展的。

参考文献:

[1] 戴忠恒 心理与教育测量.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2] 许国梁 中学物理教学法.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3] 乔际平 物理学习心理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4] 张大昌 新课程理念与初中物理课程改革.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猜你喜欢

思维品质创造性创新
创造性结合启示的判断与公知常识的认定说理
《文心雕龙》中的作家创造性考辨
媒介运营管理者应具备的一种新的思维品质
提升学生对数学的喜爱度
在“教学做合一”中优化思维品质 提升创新能力
儿童文学翻译中的创造性叛逆
保持创造性的29个方法,每天看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