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教学渗透法制教育的案例研究
2016-06-23韦福
韦福
摘 要: 随着初中化学与人们的生活越来越紧密,人们也越来越重视法制教育的渗透。由于法律是约束行为的最好手段,人们在不断创造效益的同时,也在破坏我们的环境,利用化学和法律来帮助改善我们的环境是很有必要的。本文主要针对贵州省龙安县第二中学化学教育,对其法制教育的渗透现状、两个典型的教育案例进行了介绍和分析。
关键词:初中化学 渗透法制 案例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6)04-0228-02
一、化学教学渗透法制教育定义和方式
作为初中教学的主要组成部分,化学学科不仅是一门实验性学科,同时也与社会生活紧密相连。也正是如此在开展初中化学教学时,也应重视起法制教育的渗透。化学学科是一把双刃剑,如果误用就会对社会和他人造成危害,例如化学试剂的可燃性、爆炸性、腐蚀性等;但是如果能够正确运用并且与法制教育相结合,将会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状态,例如将化学科学与环境保护有关的法律制度相统一。现代初中化学教学法制教育的渗透方式呈现多样化,但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将法制教育渗透与课堂教学相结合;二是利用实验教学,使化学教学法制教育渗透更深入人心;三是课外教学促使学生主动学习法制教育。
二、安龙县第二中学化学教学渗透法制教育现状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教育观念的不断更新,很多地区已经开始重视起教学与法制之间的联系,这其中也包括了贵州省安龙县第二中学。我校创办于1972年,有着较为悠久的办学历史,其理化生实验室设施齐全、设备完善。但是据我校化学教学法制教育的渗透现状来看,其还未达到现代教育的要求,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我校学生未能完全认识法制教育的重要性,并且其缺少专门的法制教育教材;其次学校配备的法制教学教师数量有限,未能有效帮助学生理解化学学科与法制教育之间的关系;最后与法制教育有关的课程开展较少,有关化学法制教育的报告会也是少之又少。
三、安龙县第二中学化学教学渗透法制教育案例分析
1.“水资源保护”案例分析
1.1课题开展现状
水资源是我国关注的重点之一,由于工业化的发展,水污染状况十分严重,为了让第二中学的学生在学习化学科目时,也能学习到水资源保护的相关法律。目前贵州省安龙县第二中学化学教学渗透法开展了“水资源保护”的课题,但是其在开展的过程中存在流于形式的问题,在学习目的和学习方法上目标不够明确,为了提高学生对于水资源保护的重视程度,本文将给出适当的建议。
1.2具体内容
1.2.1确定学习目的
“水资源保护”与我们生活联系紧密,所以学习“水资源保护”这一课题十分重要。通过化学实验的方式确定污染水体中所含对人体有害的物质,从而认识水体污染的严重性和防止水资源破坏的迫切性。该课题的开展和学习目的是为了学生了解水的相关性质和重要性,以及目前水体污染的状况,最为重要的是要了解有关水资源保护的制度和政策。
1.2.2明确学习方法
首先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等媒介帮助学生进入主题,可以将我国节水标志以PPT的形式展示给学生,通过图片和提问的方式引入新课。课题的讲解主要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学生阅读书上的段落,了解水的性质和作用;第二部分则是主要介绍我国当前水污染的现状,让学生了解水体污染的概念和原因,并通过化学实验了解污染的水体中所含有害物质的种类;最后提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的相关内容,教给学生相关的法律知识,增强他们的法律意识。从而让学生在生活中认识到水资源的重要性,同时也要帮助学生树立水资源保护的法律意识,利用法律手段来保护我们日益稀少的水资源。
2.二氧化碳的案例分析
2.1课题开展现状
由于二氧化碳是导致温室效应的罪魁祸首,并且其与人类所必须的空气息息相关,从二氧化碳入手,既能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也能帮助学生认识到二氧化碳的危害性。就目前贵州省龙安县第二中学关于该课题的开展现状来看,其存在形式单一的问题。这主要体现在第二中学在化学实验课上只单单依靠教师的讲解,而忽略了实验的重要性。法制渗透教育也相对薄弱,需要进一步的加强。下文将会对课题的开展,给出可塑性的建议。
2.2具体内容
2.2.1明确学习目的
首先学校应让学生需要通过实验的方式,在提高动手能力的同时,了解二氧化碳的相关性质、化学用途。最为重要的是二氧化碳与温室效应之间的联系,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的相关内容。只有明确了这些理论知识,学生才能更好的投入到课题中去,从而达到学生了解二氧化碳,认识到二氧化碳的危害性,学会保护环境、减少二氧化碳气体排放的目的。
2.2.2确立学习方法
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以PPT的形式向学生展示贵州织金洞的美景,从而引出二氧化碳的话题,让学生的注意力渐渐被吸引。教师可以向学生分发实验器材,通过几组实验让学生了解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例如可以采用将二氧化碳气体缓慢地倾倒入烧杯中的实验,观察得出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将一个收集满二氧化碳气体的软塑料瓶中装入大约1/3的水,随后旋拧紧瓶盖、不断振荡,观察实验现象得出二氧化碳溶于水的结果;第三个实验取滴有石蕊试剂的试纸三张,其中一个放入装满二氧化碳的瓶子内,其他两个分别喷上些许水、将喷上些许水的试纸放入装满二氧化碳的瓶中,观察得出二氧化碳气体与水发生了反应,生成了一种显酸性的物质的实验结果。
最后向学生提问二氧化碳与我们生活的联系,并从生活的实际案例中介绍二氧化碳对我们生活的影响。总结一些防治温室效应的科学方法,充分认识大气污染防治的必要性。教师应帮助学生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的相关内容,培养一定的法律素养。在生活中就应该积极了解关于大气污染防治法的相关法律常识,在维护自己权利的同时,也要保护好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
结束语
初中化学的学习不仅要重视理论知识,更为重要的是其与我们生活与生产之间的必然联系。我们在不断发展的同时,也要充分重视环境保护的必要性。法律是可以保护我们所居住环境的最好手段,利用所学的化学知识学以致用,不断提高自己的法律意识,将法制与化学相结合更好地造福我们的社会。
参考文献
[1]宋梅. 初中化学教学渗透法制教育的案例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14.
[2]崔建华. 初中化学教学中的法制教育渗透[J]. 中华少年,2015,11:42.
[3]刘晓琴. 初中化学教学中生态文明教育的渗透[D].苏州大学,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