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气词语内含程度量的考察
2016-06-23高娟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文学院湖北武汉430205
高娟(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文学院,湖北 武汉 430205)
语气词语内含程度量的考察
高娟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文学院,湖北 武汉 430205)
摘要:程度与语气之间的关系密不可分,其中以语气词语为研究对象,考察其内含的程度量:一是从不同语气类型出发,考察语气副词、语气词、助动词在不同语气中体现出不同的语义强度;二是从整个语气范畴出发,考察语气副词、语气词、助动词表达信、疑的程度不同;三是从语用意义上,不同语气副词、语气词、助动词强调的程度不同。
关键词:语气副词;语气词;助动词;程度量
一、语气副词显现的程度
语气副词附加在语句之上表达说话人对话语真实性的态度或意见,是表达语气的方式之一,可以看作是语气范畴的典型成员之一。
(一)语气副词的语义强度。
语气副词的语义强度即语气副词本身所显示出的程度量的不同,考察的是语气副词本身的词义。齐沪扬首次谈到语气副词的语义强度并认为:典型的语气副词在意态意义上的差别,也可以像助动词那样用语义强度等级表示出来:[1](p223)
肯定等级 还是 当真 一定0 0 .5 1否定等级 难道 毕竟 简直0 0 .5 1
齐沪扬先生只是略微谈及语气副词的语义强度,对我们研究语气副词的语义强度有很大的启发作用。我们以齐沪扬《现代汉语语气成分用法词典》里所列举的205个语气副词为考察对象,按照语气副词所显示的词义和语气功能进行划分,分别考察语气副词在表达陈述语气、疑问语气、祈使语气和感叹语气时内含大致相同语气意义的语气副词的程度量。对《现代汉语语气成分用法词典》中的语气副词进行归纳统计,可以用在不同语气类型中的语气副词分布如下:
表1 语气副词在不同语气类型中的分布情况
语气副词常用在陈述和感叹语气中,疑问语气次之,祈使语气最少。除“莫非、难道、难不成、岂、千万、何必、何不、敢是、别是”极个别专门用于疑问句或感叹句的语气副词外,大多数语气副词都能用在陈述语气中。语气副词按照其在陈述语气中的意义,又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别,如表示猜测、程度、否定、肯定、建议、庆幸等。根据语气副词分布的数量,我们主要考察表达程度、否定、猜测、肯定四个方面的语气副词所显示的程度量。
表达程度意义的语气副词是指语气副词内含程度的意义,如“刚(刚)”表示勉强达到某种程度;“多么”用在陈述语气中表达任何一种程度;“好”用在陈述语气中表示数量多或时间久;“怪”表示程度很高;“竟”用在陈述语气中表示程度进一步加深;“简直、几乎”用在陈述语气中表达的程度很高。按照这些程度副词本身内含的程度量,在陈述语气的表达中可以将其划分出大致的等级序列:
刚(刚)/刚好/刚巧﹤多么﹤好、怪﹤ 竟 ﹤何等/几乎/简直/太(程度适中) (程度广)(程度高)(程度加深) (程度极高)
(1)西班牙的年夜饭是:新年到,吃葡萄,十二粒,刚刚好。(CCL)
(2)这个短短的句子刚巧包含了从A到Z全部26个字母。(CCL)
(3)自从十六岁参军,从战士到班长、排长、连长、营长,他每战必定立功,可也永远不骄傲自满。他的荣誉心多么大,谦逊心也多么大。(老舍《无名高地有了名》)
(4)小谭把碎电线扔在洞里,一步跨到班长身旁:“给我!班长!”班长的脸扁,眼睛很长,眼珠子总得左右移动好几次才能定住。好容易定住眼珠,他又干又倔地问:“干吗?”(老舍《无名高地有了名》)
(5)他知道自己的谎言编制的并不高明,可是老人竟自相信了,也就不必再改编。瑞丰看出点棱缝来,心中很不高兴,向大哥提出质问。(老舍《四世同堂》)
(6)济南的秋冬,风倒很少,大概都留在春天刮呢。有这样的风在这儿等着,济南简直可以说没有春天;那么,大明湖之春更无从说起。(老舍《大明湖之春》)
语气副词依据语义可以进行程度量上的等级划分,这是语气副词在表达程度意义这一方面体现出的不同语义强度。语气副词表达否定意义也可以体现出不同语义强度,这里的否定意义既包括本身表达否定意义的语气副词如“未必”、“未始”,也包括专用于否定句的语气副词,如“并”、“又”、“根本”“万万”等,统归为表达否定意义的语气副词。在陈述语气中表达否定意义的语气副词可以划分出不同的等级序列:
倒/未必/未始﹤并/又 ﹤压根儿/根本﹤何曾/何须﹤切切/万万﹤万/绝/决/断(断)(委婉否定)(加强否定) (坚决否定)(完全否定)(反问否定)(劝诫否定)
(1)他俩都是湘西人。不过,这倒无关紧要。更重要的倒是二人都年轻,都是团员。闻季爽上过小学,有点“文化”。(老舍《无名高地有了名》)
(2)就这么办了,从明天起,我就调嗓子。然后,我就走遍了各处,给工人唱,给老百姓唱;乡下人一年也未必听到一回玩意儿。(老舍《方珍珠》)
(3)他的文化程度相当的高,社会经验与部队经验也都丰富,可是,他并不因此而轻看营长。对贺营长,他时时处处表示出尊敬。(老舍《无名高地有了名》)
(4)及至他们表示中国也有过岳飞和文天祥等英雄人物,他最初只眨眨眼,因为根本不晓得他们是谁。(老舍《正红旗下》)
(5)洋人化的中国人说,李静之下地狱,是新教育被赵姑母战败的证据。不对!新教育何曾向赵姑母摆过阵!(老舍《老张的哲学》)
(6)主人好客手抓羊,乳酒酥油色色香,祝福频频难尽意,举杯切切莫相忘。(老舍《草原》)
(7)他们在背腹受敌的地方,多咳嗽一声,就会全局失败!战士们也更进一步地体会到,这一战斗的确是要打得精密准确,绝不许粗枝大叶!(老舍《无名高地有了名》)
表达猜测意义的语气副词从无确信度的委婉猜测到完全肯定性猜测,共分为以下几个序列:
不见得/没准儿﹤好像/像/似/似乎/仿佛﹤差不多/约莫/大抵/大概/大约/盖/(无确性度猜测) (确信度较低猜测) (确信度较高猜测)﹤或(则)/说不定/要/该/恐怕/看来﹤想来/想必/铁定/指定/准/准保/横是/定然(接近肯定,但不完全肯定猜测) (完全肯定性猜测)
(1)是的,若是当初大姐婆婆知道二哥的底细,大舅做媒能否成功便大有问题了,虽然他的失败也不见得对大姐有什么不利。(老舍《正红旗下》)
(2)胖菊子挣脱了他的拥抱,他恨得直咬牙。哈!她到底是祁家的人,没准儿还打算回祁家去,好嫁给瑞全!(老舍《四世同堂》)
(3)在这时候,人好像已被那些小块块们给迷住了,冷热饥饱都不去管,把一切卫生常识全抛在一边。(老舍《小型的复活》)
(4)不管二姐说什么,中间都夹着麻雷子与二踢脚的巨响。于是,大姐的婆婆仿佛听见了:亲家母受了煤气。(老舍《正红旗下》)
(5)按照北京的老规矩,过农历的新年(春节),差不多在腊月的初旬就开头了。“腊七腊八,冻死寒鸦,”这是一年里最冷的时候。(老舍《北京的春节》)
(6)天空阴沉,应该要下雪了。
(7)我都想过了,这是呀,把千百年来的老习惯打破一下,重新安排安排,多么有意义呀!卫默香恐怕不那么简单!(老舍《女店员》)
(8)这个人已经有点中了病!我心中很难过了。可是,我一想结婚刚三个多月,她就逃走,想必她是真受不住了;想必她也看出来,这个人是无希望改造的。(老舍《牺牲》)
(9)穆女士看了看钟,已经快九点了,她消了点气,不为别的,是喜欢自己能一气睡到九点,身体定然是不错;她得为社会而心疼自己,她需要长时间的睡眠。(老舍《善人》)
无确信度猜测即说话者心中没有一定的依据,仅对事实的凭空猜测;确信度较低猜测和确信度较高猜测都是说话者的主观看法,差别只是在于主观判断上的强弱;不完全肯定猜测和完全肯定猜测是说话者依据一定的客观事实或规律作出的猜测,有较强的说服力,基本或完全接近事实的猜测。
表达肯定事实意义的语气副词,按照肯定强弱可以分为以下不同等级序列:
或许/未尝/也许﹤的确/难免/算是/确实﹤当真/诚然/到底/根本/一准/绝对/明明/(委婉肯定) (一般肯定) (强烈肯定)
(1)钱默吟以老邻居的资格来看过他,他心中更加腻烦。他觉得只有赶快答应了日本人的要求,造成既成事实,或许能心静一些。
(2)黄庆元:经理倒是很关心大家,想送给大家足够的猪肉白菜,包饺子吃。后天不就是大年三十了吗?(老舍《春华秋实》)
(3)他承认自己有缺欠,可是也知道自己的价值。他不小看别人,可也知道自己的确有资格去担当艰巨的任务。(老舍《无名高地有了名》)
(4)幸而枝子的最高处还挂着几个未被小顺儿的砖头照顾到的红透了的枣子,算是稍微遮了一点丑。(老舍《四世同堂》)
(5)发完了脾气,她就半睁半闭着小眼,偷偷瞟家里的人,仿佛是在道歉,求大家原谅她,她不会说:“眼下这么艰难,我不该发脾气。”她的眼神里确实有这个意思。(老舍《四世同堂》)
(6)李定国:政府是真圣明!真圣明!我没脸,我收过他的钱!林辉你不丢脸!那根本是他陷害你。(老舍《春华秋实》)
(7)本来吗,采取别人家的制度学识最容易像由别人身上割下一块肉补在自己身上,自己觉得只要从别人身上割来一块肉就够了,大家只管割取人家的新肉,而不管肌肉所需的一切养分。取来一堆新知识,而不晓得研究的精神,势必走到轮环教育上去不可。(老舍《猫城记》)
(二)语气副词的信疑程度。
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是一个未知到已知的过程,而且认识事物的程度也是由浅到深逐步增加的过程。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来看,语言是人们对事物的认知在语言中的投影,因而语气副词由疑到信的不同程度的变化也是符合人们的认知规律的。语气副词本身也是一个渐变、非离散的连续统,我们依据其在语气范畴内表达信疑程度的不同大致分为以下几个序列:完全疑问、疑信参半、信大于疑、完全确信。完全确信包括完全肯定和完全否定,指在语义上无疑义的语气副词;信大于疑包含基本肯定或基本否定,即语气副词所表示的语义基本但不完全确定,含有疑惑的语义成分在内,但是依据一定的客观事实或主观情理使得这种疑惑的语义成分所占比重很小;完全疑问是指用于疑问句的语气副词用在句中表达深究的语气,希望听话者作出回答;疑信参半在这里并不是指信疑的程度完全各占一半,而是这类语气副词多用来表达主观估量,没有一定的客观依据,使得这种主观估量的信疑程度没有定数,即包含信的语义成分也包含疑的语义成分,我们统称为疑信参半。以齐沪扬《现代汉语语气成分用法词典》中的205个语气词为参考对象,按照以上等级序列归纳如下:
完全疑问的语气副词有“到底、究竟”等,如:
(1)“你放心吧,”母亲安慰父亲,“他既来了,就一定没挑了眼!定大爷是肚子里撑得开船的人!”“他到底听谁说的呢?”姑母又追问一次。(老舍《正红旗下》)
(2)陈老先生心中有点慌,事情太顺当了恐怕出毛病!孟宝斋究竟是何等样的人呢?(老舍《新时代的旧悲剧》)
疑信参半的语气副词有“莫非、难道、不定、或许、没准儿、兴许、也许、约莫”等,如:
(3)钱先生不是问过他,认识不认识牛教授吗?干什么这样问呢?瑞宣想不明白。莫非牛教授要作汉奸?不能!不能!(老舍《四世同堂》)
(4)要是他去了日本,而瑞全又给抓起来杀了,他岂不就可以放心大胆地回来,太太平平地当他的局长了吗?再说,没准儿,他在日本兴许还能弄个日本老婆呢,那他岂不就成了日本的皇家女婿啦?(老舍《四世同堂》)
信大于疑的语气副词有“像、似乎、好像、差不多、大半、多半、几乎、简直、看来、想必、想来”等,如:
(5)在朝鲜龙岗里,我看见,一条壕沟里有三千多口死尸,多半是妇女小孩!妇女小孩招惹过谁?也都教美国鬼子给杀了!(老舍《无名高地有了名》)
(6)他不想和老妻诀别,他想她应该了解他;她受苦一世,并无怨言;他殉难,想必她也能明白他的死的价值。(老舍《四世同堂》)
完全确信的语气副词有“必定、必须、的确、定、断(断)、非、非得、分明、概、敢情、根本、果然、果真、横是、决、绝、绝对、明明、千万、切切、确实、实在、势必、万(万)、万一、一定、准”等,如:
(7)战士们只觉得面前是一个英雄,一个营长,一个阶级弟兄,一个真朋友,一个可爱可敬可信靠的人。每逢由战士们那里回来,他必定和娄教导员“对一对账”。(老舍《无名高地有了名》)
(8)“学徒,来不及了!谁收我这么大的徒弟呢?我看哪,我就当鸽贩子去,准行!鸽子是随心草儿,不爱,白给也不要。”(老舍《正红旗下》)
语气副词在语气范畴中依据信疑程度的不同也能划分出一定的等级序列,但是这种划分相较于语气副词在不同语气类型中的语义强度的划分来说是相对粗略的,原因在于:一是语气副词表达的信疑程度是相对其他语气副词而言的,没有统一的客观标准,无法划分出相对精确的等级序列;一是大多数语气副词都有多个义项,且用在不同语气类型中会有不同程度的差别,语气副词在整个语气范畴中的等级划分忽略了语气副词在不同语气类型中的语义差别这一点,不那么精确。但是语气副词在语气范畴中的疑信程度是程度与语气相关性最直观、最根本的体现。
(三)语气副词的强调程度。
语气副词作为附加在话语之上表达主观性态度的语言形式之一,对句子语气的表达必有或强或弱的影响,我们把语气副词对句子语气影响的这种功能统称为强调功能。依据强调程度的不同可以进一步区分为正向强调和负向强调,正向强调即是增加原有句子的语气,负向强调即是减弱原有句子的语气。这里的负向强调是一种委婉语气的表达。语气副词的强调程度与语气副词的信疑程度一样,都是从整个语气范畴出发,二者的区别在于角度不同。语气副词的信疑程度是从词语的语义出发,考察语气副词内含的信疑语义程度的强弱,而强调程度是从语气副词的语用出发,考察语气副词内含语用表达效果的强弱。可以对语气副词做如下大致的区分:正向强调(强调语气)的语气副词有“必得、毕竟、并、不愧、定、定然、都、断、断断、断然、多亏、反倒、反而、反正、何必、横竖、简直、竟然、偏、岂、也、一定、准”等;反向强调(委婉语气)的语气副词有“别是、不妨、不过、不见得、不免、倒、是、好歹、或许、恐怕、未尝、未免、未始、无妨、无非、也许、约莫、还”等。正向强调和负向强调都是基于句子原有语气上的增减,因而语气副词强调程度的划分必须有一定的参照标准,可以从两个方面鉴别:一是语气副词本身,即使用语气副词的句子和不使用语气副词的原句在语气上的差别,如:
(1)遇着你这么个不懂事的孩子,简直要把人气死。
(1’)遇着你这么个不懂事的孩子,要把人气死。
(2)她爱藏东西,有时候藏得甚至连自己都找不到。
(2’)她爱藏东西,有时候藏得连自己都找不到。
(3)如果你平时太忙,抽不出时间上课,不妨试一下“在线辅导”。
(3’)如果你平时太忙,抽不出时间上课,试一下“在线辅导”。
(4)好歹凑够了钱,快些把借的钱还了吧!
(4’)凑够了钱,快些把借的钱还了吧!
例(1’)(2’)是不加语气副词的句子,句子不含语气副词是一般语气强度的陈述句,例(1)(2)是加了语气副词“简直”、“甚至”的句子,句子表达的语气明显比原句要强,是强语气程度的陈述句。例(3’)(4’)是没有加语气副词的一般语气程度的陈述句和祈使句,例(3)(4)是加了语气副词“不妨”、“好歹”的句子,句子表达的语气明显要比原句委婉。二是语气副词中相对应的反向副词也显现出不同的强弱程度,这类情况较为特殊。具体如下:
(1)昆明冬暖夏凉,四季如春,气候就比咱们这儿好。
(1’)昆明冬暖夏凉,四季如春,气候比咱们这儿好。
(2)他那块表才是名牌。
(2’)他那块表是名牌.
(3)他吃了两碗饭就不吃了。
(4)他吃了两碗饭才不吃了
例(1)(2)语气副词“就”、“才”单独使用与上一种情况类似,与不用语气副词的原句比较,语气程度增强,是正向强调的语气副词。例(3)(4)中的“才”和“就”可以看作是语气副词中的一对反向副词。沈家煊把“就”看成是“正向词”,相关值大于参考值;把“才”看成是反向词,相关值小于参考值。[2](p168)这里的参考值与上文的参考对象不同,不是与不含语气副词的原句比较,而是把句中的语义成分“两碗饭”作为参考对象。这样一来,“就”就是正向强调的语气副词,“才”就是反向强调的语气副词。因而参照标准不一样,得出的结果就不同。语气副词中相对应反向副词这类情况不多,可以看作是一种特殊的情况,大多数语气副词的强调程度还是按照第一种参照标准来划分的。
二、语气词显现的程度
语气词是表示语气的虚词,常常用在句中或句末停顿处表示种种语气。语气词的数量相对有限,大多是对语气词的列举,齐沪扬在《现代汉语语气成分用法词典》中归纳出现代汉语31个语气词,我们对语气词的考察重点不在于语气词的范围和数量,而是语气词所显现的不同程度的差别,以齐沪扬归纳的31个语气词为研究对象,考察不同语气词所显现的不同语义强度、信疑程度、强调程度。
(一)语气词的语义强度。
语气词的语义强度即分别在陈述、疑问、祈使、感叹四种语气类型中考察语气词的语义所显示的不同语气强度。但是语气词的意义相较于语气副词来说更加空灵,不容易把握而且大多数需要结合一定的语句才能表达相应的语气,因而在每种语气类型中选取较为典型的意义的来考察。从齐沪扬先生的归纳中可以看出,语气词在不同语气类型中的分布如下:
表2 语气词在不同语气类型中的分布情况
语气词与语气副词的分布具有类似的特点,陈述语气、感叹语气中分布最广,疑问语气次之,祈使语气中最少。陈述语气中的语气词主要用于对话语事实的肯定,如“吧”表达说话人对事情不太肯定的语气;“罢了”“就是了”表达对事情的肯定,有把事情往小里说的意味;“呗”表达明显不需要多说的事实;“喽”“啰”表达肯定的语气;“的”表示加强对事实的确认;“来着”表达强调的语气。根据以上语气词在陈述句中表达对事实肯定意义的不同程度可以划分为以下等级序列:
吧﹤罢了/而已/便了/就是了﹤呗/嘞/喽/啰﹤的/来着/嘛/呢(不太肯定) (委婉肯定) (一般肯定) (强调肯定)
(1)他会这么选择,也是可以理解的吧。
(2)这只是我个人的一点儿心得体会罢了。
(3)他们想去,就让他们去呗。
(4)现在雾还大得很,飞机起飞还早啰。
(5)留学生都觉得写汉字挺难的。
(6)我昨天头疼来着,肯定是没睡好。
语气词用在疑问语气中大多表达疑问,如“呢”“呐”用在疑问句中表示深究的语气;“的”用于疑问句中,加强对疑问点的确认;“来着”用来表示询问忘记或不太清楚的事;“啦”“了”表示对新情况的询问;“吧”表示询问的同时带有揣测的意味;“喽”“啰”表示对已知信息的求证;“不成”“就是了”用反问表否定。“深究”表达的疑问程度最深;“一般疑问”是不含主观判断仅仅表达疑问信息;“猜测”主观上有一定的判断但没把握,希望得到答案,疑问程度减轻;“求证”主观上的把握很大,但仍希望得到肯定的答案,疑问程度进一步减轻;“反问”是用疑问的形式表达肯定或否定的意义,仅具有形式上的疑问,在意义上则是确定的,不含疑问信息。根据以上语气词在疑问语气中表达意义的程度不同,可以分为以下几个等级序列:
呐/呢/似的/的﹤啊/啦/来着/了﹤ 吧 ﹤喽/啰﹤不成/就是了(深究) (疑问) (猜测)(求证) (反问)
(1)你今天几点钟来的?
(2)你这是怎么说话呐?没大没小的。
(3)为什么不让我试试?我哪一点比不上万方呢?
(4)对不起,你要的是什么来着?
(5)你考到哪个学校去啦?
(6)她是你的大学同班同学吧?
(7)这么说,这酒我是非喝不可喽?
(8)孩子走不动,你抱着不就是了?
语气词用在祈使语气中的数量十分少,而且意义不统一,在这种情况下对祈使语气中语气词的研究不再细分意义来考察其程度量上的差别,而是考察语气词在表达请求、建议、命令等不同程度的祈使语气上的差别,即表达“请求”的祈使语气相对较弱,是弱祈使语气的表达;表达“命令”的祈使语气相对较强;表达“建议”的祈使语气居中。按照语气词表达的不同程度的祈使语气,可以归类如下:
啊﹤吧/好了﹤嘛/哟/嘞/啰/喽/﹤哪(请求) (建议) (命令)
(1)你们等等我啊!
(2)他以前是医生,让他试试吧!
(3)你想说什么就尽管说好了。
(4)有什么意见尽管提,不要有什么顾虑嘛!
(5)你别后悔哟!
(6)留神,这回别把饭煮糊喽!
(7)这么好额工作,你可得好好干哪!
语气词用于感叹句中的数量与陈述句差不多,但是意义较为单一,用于感叹句的语气词大多表达高程度的语气,如“嘞”、“喽”、“啰”、“嘛”、“呢”、“似的”、“着呢”等,仅有个别语气词表达感叹语气的程度相对较弱,如“罢了”、“的”、“呐”等,但这只是在感叹句中而言,若与陈述语气相比较,用在感叹语气中的语气词都属于强程度语气词。
(二)语气词的信疑程度。
语气词的信疑程度是指将语气词置于整个语气范畴而言,考察语气词从表示真性疑问到高确信度的不同程度等级序列的研究。不考虑语气词在不同语气类型中的意义,仅仅是针对语气词本身表达的信疑程度而言。“完全疑问”是指表达疑问程度较深,用于深究的疑问语气的语气词;“疑信参半”或“疑大于信”两种说法看似不同,但表达的内涵意义却是一致的,都是真性疑问,只不过在表达疑问时,由于“信”的程度无法通过形式标准衡量而作出的大致区分;“信大于疑”或“低确信度”也是不同说法却内涵一致的表达,二者都是假性疑问,内含一定的主观看法,但是这种主观看法的把握性程度不一;“完全确信”或“高确信度”都是用来表达对事实的确定。根据语气词在语气范畴中表达信疑的不同程度,可以分为以下几个序列:
(完全确信/高确信度) (较高确信度)(一般确信度)呢/的/罢了/呗/而已/好了/着呢/就是了/也罢﹤ 喽/啰 ﹤ 了/啊 ﹤吧(低确信度)(委婉疑问)(一般询问) (完全疑问)﹤啦/来着﹤ 吗 ﹤呐/呢/似的
(1)他知道你来了,想看看你呢。
(2)她儿子好着呢!
(3)快点儿吧,再不去就晚喽!
(4)再过两天就要放暑假了!
(5)每天都要工作,很累吧?
(6)四嫂,钱哪儿去啦?
(7)谁叫你们不好好吃饭来着?
(8)你们能送货上门吗?
(9)那么,您到底想买什么呢?
(10)我们来看你,你干嘛好像不高兴似的?
“委婉疑问”到“完全疑问”是“疑大于信”的部分,“完全确信”到“低确信度”是“信大于疑”的部分,各自表达信疑的程度都是渐变的,因而在程度的表达上不能完全分开。“疑大于信”的部分可以根据疑问的程度进一步分为“委婉疑问”、“一般疑问”和“完全疑问”;“信大于疑”的部分可以根据确信度的高低进一步分为“低确信度”“一般确信度”“较高确信度”和“高确信度”几个阶段,“低确信度”含有主观猜测成分在内,但这种猜测的把握不大;“一般确信度”表达对事实的确定;“较高确信度”表达对事实有较大把握的确定;“完全确信度”表达对事情的完全确定。没有对语气词在各种语气类型中进行详细的考察,只是基于整个范畴的研究,选取的只是最基本、最常用意义作为划分的对象,因而语气词在语气范畴中信疑程度不同等级的划分是粗略的。
(三)语气词的强调程度。
语气词与语气副词一样是表达语气的虚词,但是与语气副词比较而言,语气词的意义更加空灵,可以理解为附加在句子之上表达种种语气。这些不同语气从强调的角度来看可以分为正向强调和负向强调,正向强调就是指语气词的使用增加了句子原有的语气;负向强调就是指语气词的使用减弱了句子原有的语气。按照强调程度的不同,语气词可以分为:正向强调(强调语气)的语气词“不成、的、来着、喽、嘛、呢、似的、着呢”等;负向强调(委婉语气)的语气词“罢了、吧、而已、就是了”等,如:
(1)东西已经到手,还怕它飞了。
(1’)东西已经到手,还怕它飞了不成!
(2)珠穆朗玛峰并非“生来”就是这么高。
(2’)珠穆朗玛峰并非“生来”就是这么高的。
(3)刚才我逛街,没听见手机响。
(3’)刚才我逛街来着,没听见手机响。
例(1)—(3)都是不含语气词的句子,表达一般陈述语气,例(1’)—(3’)是包含语气词的例子,例(1’)相较于(1),语气词“不成”的使用使得句子变成反问句,增加了肯定形式表达否定的意义;例(2’)相较于例(2),语气词“的”的使用,加强对事实“珠穆朗玛峰并非‘生来’就是这么高”的肯定,即加强肯定事实语气;例(3’)相较于例(3),语气词“来着”加强对事实“刚才我逛街”的强调,即加强强调事实语气。
(4)其实,这些无非是中国人的民间风俗习惯。
(4’)其实,这些无非是中国人的民间风俗习惯罢了。
(5)那还是听你的。
(5’)那还是听你的吧。
(6)我不过说说,你怎么还记着哪?
(6’)我不过说说就是了,你怎么还记着哪?
例(4)—(5)都是不含语气词的例子,仅为一般的陈述句或疑问句,例(4’)—(5’)是包含语气词的例子,例(4’)相较于例(4),例(6’)相较于例(6),语气词“罢了”、“就是了”有把事情往小里说、轻里说的意味,即减轻句子表达的语气;例(5’)相较于例(5),语气词“吧”表示对事情“我还是听你的”委婉肯定,一定程度上也减弱了句子表达的语气。
语气词的强调程度与信疑程度一样,都是从整个语气范畴入手,没有对语气类型进行分类研究,因而是相对粗略的划分,如语气词“嘛”既可以用于正向强调也可以用于负向强调:
(7)小强的日子过得不错嘛!
(8)紧张是正常的,这不是第一次登台嘛。
(9)肖老师思考了很久,才说道:“要各自多做自我批评嘛。”
“嘛”用在例(7)、(8)感叹句和陈述句中,表示事实或道理显而易见,加强确信的语气;而用在例(9)祈使句句中,表示期望、请求或劝阻,起到缓和语气的作用;“嘛”用在不同类型的语气中的强调程度不同。我们对语气词的强调程度的研究是基于语气范畴的整体研究,强调程度的划分也是相对而言的。
三、助动词显现的程度
(一)助动词的语义强度。
助动词的语义强度即助动词在不同语气类型中表达某种语义时所显示的程度量的差别。助动词在不同语气类型中的分布如下:
表3 助动词在不同语气类型中的分布情况
助动词在不同语气类型中的分布与语气副词和语气词略有区别,陈述语气居多,疑问语气次之,感叹语气的数量少于疑问语气,祈使语气的数量最少。几乎所有的助动词都可以用于陈述语气,助动词用于陈述语气表达的意义多样化,但主要的语义功能有两种:意愿和可能的表达。杰弗里·利奇和简·斯瓦特威克曾在《交际英语语法》对“可能性的程度”和“意愿强烈程度”有过细致的划分:“意愿可以分四类,按‘强烈程度’由弱而强顺次排列,为愿意、愿望、打算、坚持,意愿的最强表现是坚持己见,或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3](p231)“可能性程度等级的一端是‘不可能性’,另一端是‘肯定性’或‘逻辑上的必然性’;在它们之间还有几个等级:可能性、或然性、不大可能性等等。”[3](p206)我们对可能性和意愿性程度的划分以此为参考:意愿性的强弱程度由弱到强可以分为愿意、愿望、打算、坚持;可能性的强弱程度由弱到强可以分为可能性、或然性、肯定性。在可能性的强弱程度划分上略有区别,原因在于助动词除了极个别如“忍心”、“配”、“好意思”等常用于否定语言形式之外,或如“懒得”“犯不着”等常用于表达否定意义之外,其他助动词大都表达肯定的意义,因此在程度量的划分上,只考察肯定义的程度量级。助动词在陈述语气中表达意愿性的程度量,可以划分为以下不同等级序列:
愿意/甘于/肯﹤情愿/希望/高兴/乐得/乐意/乐于﹤想要/要/得/应该/企图﹤必(愿意) (愿望) (打算) (坚持)
(1)他愿意去帮她买东西。
(2)他甘于做一名志愿者。
(3)我情愿在家里睡觉,也不想去看那样的电影。
(4)我高兴睡多久就睡多久。
(5)这家公司发展前景好,我乐意在这里工作。
(6)他想要成就一番大事业。
(7)我想好好准备明天的考试。
(8)她每次来杭州都必吃西湖醋鱼。
“愿意”表达作某事的意愿;“愿望”表达想要做某事、希望做某事的意愿,比“愿意”主观能动性的程度略高;“打算”表示有做某事的计划打算,这种意愿已处于付诸实践的计划之中,主观能动性的程度增加;“坚持”表示坚持己见,做某事的意愿的坚决性,主观能动性的程度最高。
助动词在陈述语气中表达可能性的程度量,可以划分为以下不同的等级序列:
可能﹤可以/准许/允许﹤会/得以/能/能够(可能性) (或然性) (肯定性)
(1)我毕业了以后,可能回家乡工作。
(2)这个房间可以容纳数百人。
(3)这个路口准许机动车掉头。
(4)他上了三个月的学就会查字典了。
(5)现在的世界得以飞跃前进,全靠自动化。
(6)儿子大了,能够独立思考问题了。
“可能性”用来表示事情发生的可能性,主观上是不确定的;“或然性”用来表达事情发生的或然性,主观上是肯定的,但肯定的语气略弱;“肯定性”用来表达事情发生的肯定性,主观逻辑上必然,是对事情的完全肯定,语气较强。
助动词与语气副词和语气词不一样,语气词和语气副词都能在一定程度上表达传信和传疑的程度,因而能从整个语气范畴入手考察语气副词和语气词的信疑程度,而助动词的作用不是用来传达信疑程度的差别,而是用来“说明人们对事物的态度,即说话人对所说内容真实承担何种责任和承担责任的程度,”[4](p59)助动词一般又称作能愿动词,不存在信疑程度的差别。
(二)助动词的强调程度。
助动词的强调程度是基于整个语气范畴的研究,也可以分为正向强调和负向强调两种。正向强调是增强语句的原有语气;负向强调是减弱句子的原有语气。助动词的主要功能是辅助动词表义,在强调句子语气上的程度不如语气词那样明显,但通过对比还是能划分出正向强调和负向强调两种:正向强调(强调语气)的助动词有“必、配、情愿”等;负向强调(委婉语气)的助动词有“可能、懒得、免不了”等,如:
(1)你必能不负众望,胜利归来。
(1’)你能不负众望,胜利归来。
(2)只有长辈才配说这种话。
(2’)只有长辈才说这种话。
(3)为了集体的利益,她情愿放弃个人的利益。
(3’)为了集体的利益,她放弃个人的利益。
例(1’)—(3’)是不含助动词的句子,例(1)—(3)是内含正向强调的助动词,例(1)较于(1’)而言,强调主观坚信的程度,增强了强调的语气;例(2)较于(2’)而言,强调“长辈说这种话”的资格,可以看作是增强强调语气;例(3)较于(3’)而言,强调了“她”的主观意愿。
(4)天太热,我懒得逛街。
(4’)天太热,我不想逛街。
(5)看到孩子心事重重的样子,家人免不了会担心。
(5’)看到孩子心事重重的样子,家人会担心。
例(4’)—(5’)是不含或替换为其他助动词的例子,例(4)—(5)是内含负向强调的助动词例子,例(4)相较于(4’)而言表达了不愿做某事的消极态度,属于委婉意愿的表达;例(5)相较于(5’)来说,内含主观上的预测,对发生的事情有一定的心理准备,因而语气表达上显得委婉。
参考文献:
[1]齐沪杨.语气词与语气系统研究[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
[2]沈家煊.不对称和标记论[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9.
[3]张婉琼.交际英语语法[M].葛安燕,译.北京:北京出版社,1987.
[4]马庆株.汉语动词和动词性结构[M].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2.
责任编辑邓年
·法律园地
作者简介:高娟(1984—),女,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文学院讲师。
基金项目:湖北省方言文化研究中心科研开放基金一般项目(2015FYY001)前期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H0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477(2016)04-015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