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先秦出土文献助动词研究综述

2017-03-29万佳俊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17年5期
关键词:秦简殷墟助动词

万佳俊

(东北师范大学 文学院,吉林 长春 130024)

先秦出土文献助动词研究综述

万佳俊

(东北师范大学 文学院,吉林 长春 130024)

助动词是汉语中的一个特殊词类,在传世文献和现代汉语中均已得到深入研究。但学者对出土文献中的助动词一直未进行系统研究,对殷墟甲骨文中是否已经存在助动词有争议;现证实西周金文时期确已存在助动词,但学界对助动词的具体认定和数目存在争议;战国时期出土文献助动词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楚简帛方面;此外,部分学者对先秦时期文献中的某个专门助动词进行了历时研究。通过梳理发现,学者对秦简助动词的专门研究较少,而此类研究对梳理助动词的产生和发展,进行与传世文献的对比等方面有重大意义。

殷墟甲骨文;西周金文;战国时期;助动词

助动词一直以来就是汉语中一个备受争议的词类,许多学者对不同时期的助动词进行了整理和研究。上古和中古汉语助动词的研究对象主要是传世文献,出土文献的逐渐现世拓展了助动词研究的新领域。本文主要总结学界对殷商至先秦时期出土文献中助动词的研究成果,试图在此基础上寻找助动词研究新方向。

马建忠在《马氏文通》中提出“助动字”,最早对助动词这一词类进行了界定[1]。章士钊先生在《中等国文典》中把“字”换成了“词”,第一次明确使用“助动词”这个名称[2]。而最早对“助动词”这一词类的概念作系统阐释的是陈望道的《文学书官话》,他在该著中称其为“帮助言”[3]。后来,“助动词”衍生出多种其他名称,其中影响最大的是“能愿动词”,最早见于《暂拟汉语语法教学系统》;其他还有:陈承泽《国文法草创》中的“限制副字”[4]、高名凯在《汉语语法论》提出的“能词”[5]、周法高在《中国古代语法·造句篇》中提出的“助谓词”[6]、陈望道在《文法简论》中使用的“衡词”[7]、日本汉学家太田辰夫在《汉语史通考》中使用的“补动词”[8]等。

在助动词研究中,最常使用的名称是“助动词”和“能愿动词”,其他名称几乎已经被淘汰。“助动词”是从语法角度来命名的,而“能愿动词”是从语义角度来命名的。助动词除了包括“可能”“意愿”的含义,还有其他含义,比如“应当”。使用“能愿动词”这一名称不能概括全部含义,因而本文采用“助动词”这一名称。

我们按照殷墟甲骨文时期、西周金文时期、春秋战国时期以及整个先秦时期进行分类,逐一介绍出土文献助动词研究已经取得的成果。

一、甲骨文时期助动词研究成果

对于殷墟甲骨文时期是否已出现助动词,学者们持有不同观点。认为殷墟甲骨文时期还未出现助动词的学者有刘翔、杨逢彬等。刘翔在《商周古文字读本》中认为,“甲骨文中无助动词。……助动词产生似乎为进入西周以后的事。”[9]杨逢彬在《殷墟甲骨刻辞词类研究》中曾言:“在殷墟甲骨刻辞中,我们尚未发现能愿动词。”[10]

然而大多数学者认为在殷墟甲骨文时期已经存在助动词,并且举出了有力的例证。张玉金认为殷墟甲骨文时期只有“克”一个助动词[11],即甲骨文中过去释为“骨”的那个字。裘锡圭先生在《说“□凡有疾”》中对此亦有提及,他赞同徐富贵的观点,认为“肩”字古训为“克”,即“肩同有疾”,意为能分担王疾,因为古人认为尊贵者的祸咎能移给臣下。这里的“克”在语义上强调“能够”,表示可能,是证明殷墟甲骨文中助动词已存在的证据[12]。

陈年福在《甲骨文动词词汇研究》中认为甲骨文已出现了“异”“克”“可”三个助动词[13]273。

对于“异”,裘锡圭先生在《卜辞“异”字和诗书里的“式”》中讨论过,可知“异”在当时已具有助动词用法[14];但陈年福认为“克”“可”词例较少,尚须其他材料论证[13]。

郭凤花在《甲骨文谓宾动词研究》中认为甲骨文中有“克(可能)”“可(可以)”和“异”三个助动词,其中“异”存争议。这种说法与陈年福言论较为相似,皆认为甲骨文中有“异”“克”和“可”三个助动词,但两者存在争议处和确定处正好相反[15]。

武振玉在《两周金文助动词释论》中述及殷墟甲骨文时期的助动词时,认为“克”为助动词,但“可”有待商榷[16]。

黄天树在《殷墟甲骨文助动词补说》中首先将甲骨文助动词分为三类:第一类,为表示可能的“克”“肩”“可”;第二类,为表示应该的“宜”;第三类,为表示意愿的“若”。他第一次将表示应该的“宜”和表示意愿的“若”看作助动词,即第一次在殷墟甲骨文中添加了应该类和意愿类助动词,所举的例证较有说服力。黄天树还认为,“肩”是甲骨文时期专有的助动词,到西周时期消失;与先秦其他时期相比,殷墟甲骨文时期的助动词数量较少[17]。

陈年福认为,殷墟甲骨文“克”“可”作为助动词的词例较少,难以确定它们的助动词地位[13],但黄天树[17]和郭凤花[15]恰好举出多个例证对此证明。结合三人观点,可以确定“克”在殷墟甲骨文中可用作助动词。

对于“可”,于省吾的《甲骨文字诂林》[18]、方述鑫的《甲骨金文字典》[19]、陈年福的《甲骨文动词词汇研究》[13]160中均认为可以表示“可以”的含义,但未说明词性,所举多是“可”单独作谓语的例子。唯陈年福举有“□可用于宗父甲,王守佑”一例。从其断句看,似可视为助动词。然而庄惠茹在《两周金文助动词词组研究》中认为类似用法仅此一例,难以断言其是助动词[20]。

通过对已有研究成果的整理,确定殷商甲骨文已经存在助动词,有“克”“异”“可”“肩”“若”“宜”六个。

二、西周时期助动词研究成果

管燮初的《西周金文语法研究》是全面研究金文语法的第一部专著,认为助动词有表示意志的含义,有动词作用,但不单独作谓语,只用作连动式谓语修饰非中心成分。据其总结,西周时期的助动词有“能”“可”“克”“义”“龛”五个[21]。

庄茹惠在《两周金文助动词词组研究》中认为,两周金文中出现的助动词分为三类:可能类、意愿类和应该类。可能类助动词有“可”“克”“能”“今”“龛(戡)”;意愿类助动词有“敢”“欲”;应该类助动词有“义(宜)”“尚(当)”。一共九个助动词[20]。

张玉金在《西周汉语语法研究》中提出,助动词是用在动词或者形容词前面表示可能性、必要性和意愿性的词,有“能”“敢”“克”“可”“义”“龛(戡)”“肯”七个[22]。

武振玉在《两周金文助动词释论》中认为,两周金文中确定存在助动词,但数量和出现频率不同,分为三类。能可类有“克”“能”“龛(堪)”“可”“敢”;事理类有“义(宜)”;意志类有“敢”。与传世文献相比,有同有异,可为传世文献的研究提供参考[23]。

黄天树在《殷墟甲骨文助动词补说》中比较了殷商甲骨文时期到西周金文时期助动词的变化,总结了以下三点:第一,助动词是发展变化的,殷商甲骨文曾有的助动词如“肩”等,到西周金文时期消失了;反之,甲骨文没有的助动词,如“能”“龛(堪)”“(膺)”“尚(当)”“义(宜)”“谷、俗(欲)”和“敢”,在西周时期金文中产生。第二,在时代越早的文字体系里,助动词的数量较少。第三,殷墟甲骨文时期的助动词可以省去动词单独使用,而在西周金文时期中不可,说明殷墟甲骨文时期中的助动词还处于萌芽阶段[17]。

寇占民在《西周金文动词研究》中认为西周金文有十个助动词,第一类表可的有“可”“能”“龛(堪)”和“克”;第二类表应当的有“义(宜)”“(应)”和“尚(当)”;第三类表意愿的有“敢”“俗(欲)”和“谷(欲)”。寇占民遵从朱德熙的观点,把助动词与后面的动词看作动宾关系[24]。

1981年,管燮初研究西周时期助动词时,没有把“义(宜)”算作助动词。他的观点是:借用“宜”来表示“义”的应当较少,出土文献只见一例,传世文献中也少之又少,因为“宜”在先秦时期处于发展初期,直到两汉时期才开始大范围应用[21]。2008年,黄天树新添加“(膺)”“谷、俗(欲)”作为助动词,并同意庄惠茹的意见,将“尚(当)”划为助动词,后来“(膺)”作为助动词的观点也为寇占民所赞同[17]。

对于助动词“龛”,管燮初[21]、庄惠茹[20]和张玉金[22]认为和“戡”通假,武振玉[16]、黄天树[17]和寇占民[24]认为和“堪”通假。史墙盘中使用“龛”字,《尚书·周书》中出现的“戡”字表达的均是“堪”的含义。

通过整理西周时期助动词已取得的研究成果,认为西周时期有“能”“可”“义”“今”“龛(堪)”“戡(堪)”“敢”、“谷(欲)”“俗(欲)”“义(宜)”“尚(当)”和“(膺)”12个助动词。

三、战国时期助动词研究成果

雍苑苡在《楚简帛助动词研究》中研究了楚简中的助动词系统,认为楚简中有“可”“可以”“能”“克”“得”“可得”“足”“足以”“敢”“欲”“肯”“愿”“当”“宜”和“用”15个助动词,625个用例。该文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切入,微观上以意义为基础,从可能、意愿、应当三个角度对楚简帛中的助动词进行分类;宏观上以句法、语义、语用三个平面理论为基础。这是首次对出土文献助动词作专门研究的论文,对研究出土文献和传世文献助动词的对比语法有重要意义[25]。

有关秦简助动词,还没有学者作过系统整理。但某些著作中有所涉及,如魏德胜在《〈睡虎地秦墓竹简〉语法研究》中将“助动词+动词”结构视为偏正结构,从词类范围的角度将“助动词”划分到修饰词一类,认为在其中起修饰中心语的作用,并将“可”“当”“得”和“敢”视为助动词[26]。吉仕梅将“可”“可以”“敢”和“得”视为助动词[27]。论文方面,有王锳的《云梦秦墓竹简所见某些语法现象》,其中提到助动词“当”和“得”[28]。

四、先秦助动词历时研究成果

马慧在《先秦时代“得”的语法化》中,从语义和句法两个角度分析了“得”是如何从及物动词“获得、得到”的含义转化为助动词“能够”的含义的,这是“得”字发展史上的第一次重要演变。她分析得出了两个原因:一是从“行域”到“知域”的隐喻作用;二是由“得”在句法结构中的位置类推,“得”在其中的句法位置与“主语+助动词+谓词”结构中“助动词”的句法位置重合[29]。

李明在《汉语助动词的历时演变研究》中研究了历史阶段的助动词系统,其中殷墟甲骨文时期和西周金文时期所选的研究对象是出土文献材料,所以本文只参考这两个时期的研究内容。李明认为在殷墟甲骨文刻辞中,能基本确定的助动词是“克”和“肩”,表达客观条件下的可能性;在西周金文时期,新出现了“能”“可”“宜”三个助动词,但是使用例子较少;在殷墟甲骨文及西周金文时期中,助动词系统还很不完善,情态意义主要是由语气副词承担[30]。

在助动词的划分上,李明同意胡裕树、范晓在《动词研究》中把助动词分为表能力、意愿与表示必要、可能、许可两类的观点,认为这两类词与句中其他成分有不同的联系,起着不同的作用。这两类意义词所属的词类也不同,胡裕树、范晓把前者划出助动词,归入动词;而把后者看作助动词[31]。把助动词分为四类:认识类、道义类、条件类、估价类。认识类表示说话者对事件或状态真实性的推测;道义类表示说话者认为施事者可以、应当或需要实施某种行为;条件类与上面两类存在交叉,但可以独立出来;估价类助动词表示对人或者事物价值的估计。

以上是对先秦时期出土文献中助动词研究的总结,可以看出许多学者在此领域已经取得丰硕成果,这为今后对此领域的深入研究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在出土文献助动词的研究上,殷墟甲骨文时期、西周金文时期已经取得了许多成果,春秋战国时期的研究成果较少,主要以雍苑苡的《楚简帛助动词研究》为代表[25]。由此可以看出,对春秋战国时期出土文献助动词的研究仍然有很大空间。

如果再进行先秦时期出土文献助动词的研究,我们可以选定研究秦简中的助动词。原因如下:首先,秦国文字是上承殷墟甲骨文、西周金文,下至汉魏隶书、楷书的重要文字环节,在中国语言学史上是重要的过渡文字,具有不可忽视的地位;其次,有大量的秦简资料,如睡虎地秦简、龙岗秦简、周家台秦简、放马滩秦简、里耶秦简、狱麓秦简等。通过此类研究,我们可以系统地分析秦简中助动词的特点,比较秦、楚简和同时期传世文献中助动词用法的差异,进行秦简和殷墟甲骨文、西周金文中助动词的历时比较研究,以达到全面认识先秦时期出土文献中助动词的目的,对助动词在整个先秦时期的发展历程作全面分析总结,从源头上探讨助动词。

[1]马建忠.马氏文通[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183-189.

[2]章士钊.中等国文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1925:56.

[3]陈望道.文学书官话[M].北京:商务印书馆,1925:176.

[4]陈承泽.国文法草创[M].北京:商务印书馆,1922:223.

[5]高名凯.汉语语法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234.

[6]周法高.中国古代语法[M].台北: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59:216.

[7]陈望道.文法简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71.

[8]太田辰夫.汉语史通考[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1:74.

[9]刘翔,陈抗,陈初生,等.商周古文字读本[M].北京:语文出版社,2004:273.

[10]杨逢彬.殷墟甲骨刻辞词类研究[M].广州:花城出版社,2003:77.

[11]张玉金.甲骨文语法学[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1:1.

[12]裘锡圭.说“□凡有疾”[J].故宫博物院院刊,2000(1):6-12

[13]陈年福.甲骨文动词词汇研究[M].成都:巴蜀书社,2001.

[14]裘锡圭.卜辞“异”字和诗书里的“式”[J].中国语言学报,1983(1):212-229.

[15]郭凤花.甲骨文谓宾动词研究[D].重庆:西南师范大学,2003.

[16]武振玉.两周金文助动词释论[J].殷都学刊,2008(4):114-117

[17]黄天树.殷墟甲骨文助动词补说[J].古汉语研究,2008(4):36-40.

[18]于省吾.甲骨文字诂林[M].北京:中华书局,1996:2632.

[19]方述鑫.甲骨金文字典[M].成都:巴蜀书社,1993:353.

[20]庄茹惠.两周金文助动词词组研究[D].台南:国立成功大学,2003.

[21]管燮初.西周金文语法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182.

[22]张玉金.西周汉语语法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133.

[23]武振玉.两周金文助动词释论[J].殷都学刊,2008(4):114-117

[24]寇占民.西周金文动词研究[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09.

[25]雍苑苡.楚简帛助动词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4.

[26]魏德胜.《睡虎地秦墓竹简》词汇研究[M].南京:华夏出版社,2003:247.

[27]吉仕梅.秦汉简帛语言研究[M].成都:巴蜀书社,2004:179.

[28]王锳.云梦秦墓竹简所见某些语法现象[J].语言研究,1982(1).

[29]马慧.两周金文助动词释论[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06(5).

[30]李明.汉语助动词的历时演变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6:97.

[31]胡裕树,范晓.动词研究[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95:256-259.

2016-12-10

万佳俊(1993- ),女,硕士研究生,从事汉语言文字学研究。

H131

A

2095-7602(2017)05-0087-04

猜你喜欢

秦简殷墟助动词
从推量助动词看日语表达的暧昧性
助动词的用法
殷墟随葬乐器补议
遥望殷墟——音乐考古与商代史
云梦睡虎地秦简,让秦史“活”起来
维吾尔语助动词及其用法
语法学堂 助动词怎么"助"?
殷墟
秦简“识劫 案”发微
送你一片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