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肝吸虫病对相关生化指标的影响及早期诊断指标的探讨分析

2016-06-23张秀明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16年10期

李 莎,胡 兵,张秀明

(中山市人民医院检验医学中心,广东中山 528400)

·论著·

肝吸虫病对相关生化指标的影响及早期诊断指标的探讨分析

李莎,胡兵,张秀明

(中山市人民医院检验医学中心,广东中山 528400)

摘要:目的探讨肝吸虫病患者的性别、年龄及相关生化指标的特征,并探讨嗜酸性粒细胞百分率(EOS%)联合γ-谷氨酰转肽酶(GGT)对可疑肝吸虫卵感染者的早期诊断是否具有临床诊断意义。 方法以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中山市人民医院检验医学中心粪便镜检出肝吸虫卵的患者共1 679例为观察组,回顾性统计其性别、年龄,白细胞计数(WBC)、嗜酸性粒细胞(EOS)、EOS%、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和GGT等指标。另同期随机选取635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分析并比较两组性别、年龄及相关生化指标的差异。 结果肝吸虫病检出率中男性远高于女性,其高发年龄段集中在40~69岁,尤以50~59岁和60~69岁组居多;观察组的WBC、EOS、EOS%、ALT、AST和GGT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1 679例肝吸虫病中,734例出现EOS%增高,992例出现肝功能异常(其中GGT升高者为619例),EOS%和(或)GGT升高者为1 075例,而EOS%和GGT同时升高者只占271例。 结论40~69岁男性是肝吸虫病的易感人群,对于临床上不明原因的EOS%升高和(或)肝功能异常者应高度警惕肝吸虫卵感染,可多次送检粪便,从而提高肝吸虫卵的镜检率,降低漏诊率。

关键词:肝吸虫病;EOS%;GGT;易感人群;镜检率

华支睾吸虫病(又称肝吸虫病)是由华支睾吸虫(又称肝吸虫)寄生于人体肝内胆管,引起胆汁淤积、肝损害的寄生虫病,主要由进食未熟的含有肝吸虫囊蚴的淡水鱼、虾所引起[1]。肝吸虫病对人体危害极大,不仅可诱发急慢性胆囊炎、胆结石、胆管炎、阻塞性黄疸等疾病,严重者可引起肝硬化、肝癌、胆管癌等[2-3]。2009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将其列为Ⅰ类致癌因子[4]。本研究通过统计并分析广东省中山地区肝吸虫病患者的性别、年龄,白细胞计数(WBC)、嗜酸性粒细胞计数(EOS)、嗜酸性粒细胞百分率(EOS%)、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和γ-谷氨酰转肽酶(GGT)等指标,探讨EOS%联合GGT对可疑肝吸虫卵感染者的早期诊断是否有临床提示意义。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以 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本院检验医学中心粪便镜检出肝吸虫卵的患者共1 679例为观察组,另同期随机选取635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其中观察组男1 333例,女346例,年龄20~92岁,平均(58.4±12.8)岁。对照组男405例,女230例。年龄18~94岁,平均(56.7±15.9)岁。所有病例均排除血液、炎症及肝炎等相关疾病。

1.2研究方法回顾性统计并分析观察组和对照组血常规中WBC、EOS、EOS%等指标,肝功能中ALT、AST、GGT等指标。探讨各项指标在可疑肝吸虫卵感染的早期诊断中的提示意义。

1.3指标检测和标准WBC、 EOS、 EOS%水平的检测,所用仪器为Sysmex 2100全血细胞分析仪(日本);ALT、AST、GGT水平的检测,所用仪器为Cobas 8000生化分析仪(美国)。EOS%的参考值为0.5%~5.0%,轻度升高为5.0%~10.0%,重度升高为10.0%以上。EOS的参考值为(0.05~0.50)×109/L,轻度增多为(0.50~1.50)×109/L;中度增多为(1.50~5.00)×109/L;重度增多为5.00×109/L以上。

1.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因计量资料呈偏态分布且方差不齐,组间比较用秩和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肝吸虫病性别及年龄分布情况肝吸虫病检出率中男性远高于女性,其中男性占79.39%(1 333/1 679),女性占20.61%(346/1 679);肝吸虫病的高发年龄段集中在40~70岁(共1 240例),占73.85%,以50~59岁和60~69岁组较多。见表1。

表1  肝吸虫病的年龄分布(n=1 679)

2.2观察组和对照组WBC、EOS、EOS%水平的比较观察组EOS%在正常范围内的为945例,轻度升高为483例,重度升高为251例;对照组分别为586例、45例、2例。观察组EOS值正常范围内的为1 235例,轻度增多为404例,中度增多为40例,重度增多为0例;对照组分别为625、10、0、0例。对观察组和对照组WBC、EOS、EOS%水平进行比较,观察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WBC、EOS、EOS%水平的比较

2.3观察组和对照组ALT、AST、GGT指标比较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ALT、AST、GGT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肝功能异常者为992/1 679,其中GGT升高者(619/1 679,36.87%)远远高于ALT(189/1 679,11.26%)、AST(263/1 679,15.66%)所致肝功能异常者,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GGT在反映肝吸虫卵感染所致的肝功能异常者方面更敏感。EOS%和(或)GGT升高者1 075例,绝大多数肝吸虫病在病程中有一过性或持续性EOS%、GGT升高。但EOS%联合GGT升高者仅有271例。

3讨论

肝吸虫病主要分布于东亚和东南亚地区,世界范围内肝吸虫的感染人口估计达3 500万人,中国感染者约为1 500万人[5],已成为肝吸虫病危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在我国感染率居前3位的是广东、广西、黑龙江。由于广东地区人们有喜食生鱼的习惯,近年来肝吸虫病的感染率有明显上升趋势[6]。广东省抽样调查结果显示1990、1998、2002~2004年肝吸虫病的感染率分别1.82%、4.08%、5.36%[7],2008年肝吸虫卵的感染率为5.35%[8]。肝吸虫病的EOS明显增多,其水平可作为流行地区肝吸虫卵感染的监测指标之一[9]。对于临床中见到肝功能反复异常的患者,尤其以GGT升高为主者,在排除常见疾病后,还应该检查是否存在或合并肝吸虫感染[10]。

广东省是我国重要的淡水鱼产区,也是肝吸虫病的流行地区,其人群感染率居全国之首。中山市地处珠江三角洲,是肝吸虫病的重度流行地区。长期流行和爆发肝吸虫病的主要原因有两点:第一是流行地区喜爱生食或半生食鱼虾等饮食习惯;第二是肝吸虫病的急性期症状不明显或缺乏特异性、隐性或慢性感染期的早期诊断技术有所欠缺。

目前诊断肝吸虫病应用最普遍的方法仍是粪便检查[11]。但肝吸虫卵是目前所发现寄生虫卵中体积最小者,传统的光学显微镜检查易漏检。多次粪便送检可以明显提高镜检阳性率。医生不能盲目对每个患者都进行多次送检粪便查找肝吸虫卵,所以通过分析肝吸虫病的血液学检查指标,筛选出对其感染有指示意义的指标非常有临床意义。

寄生虫感染所致的EOS增多主要是由Th2细胞产生的IL-5所致,EOS参与针对寄生虫感染的免疫反应主要是通过其释放细胞毒性颗粒状内容物来杀死寄生虫[12]。在排除其他会导致EOS%升高的疾病如过敏性疾病、皮肤病、血液病、高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综合征等,EOS%升高应高度怀疑肝吸虫卵感染。

肝吸虫病所致的肝功能异常者中以 GGT 升高为主,占36.87%,与李玉香等[13]、曾雪梅等[14]、温少磊等[15]报道一致,提示GGT与肝吸虫病之间可能存在着一定的关系。但肝吸虫致使GGT升高的具体机制目前尚不太清楚。在排除肝炎等相关疾病后,反复GGT 升高应高度警惕肝吸虫卵感染。

经统计分析,1 679例肝吸虫病中,EOS%和(或)GGT升高者为1 075例。40~69岁男性若反复出现EOS%和(或)GGT升高者可以将其列为肝吸虫卵感染的高危人群,可考虑多次行粪便送检。故EOS%和(或)GGT升高可以作为肝吸虫卵感染的可疑早期诊断指标。

本次回顾性研究不足之处其一是未统计总胆红素(TB)、直接胆红素(DB)、总胆汁酸(TBA)等肝胆功能指标。其二是若要说明EOS%联合GGT对肝吸虫病的实际临床意义,还需统计住院患者EOS%和(或)GGT升高者中检出肝吸虫卵的阳性率。

鉴于目前健康体检项目很少做粪便常规检查,故在做血常规和肝功能检查时,建议对EOS%和(或)GGT升高者可多次粪便送检,该方法是提高肝吸虫卵检出率最有效、简便的方法。在确诊肝吸虫病后进行化学药物(吡喹酮)驱虫治疗可达满意效果;所以准确快速地诊断肝吸虫病显得尤为重要。在肝吸虫感染的防控方面,大力开展健康人群肝睾吸虫的普查普治工作,尤其是有食鱼史的人群,对于保障人群的健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健康宣教方面,首先要广泛开展肝吸虫病防治的宣传教育,提高人群对肝吸虫病的认知度和防病意识,逐步养成健康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从源头上减少感染人群;其次要积极寻找提高肝吸虫病的早期诊断技术是减少其漏诊、误诊的关键。

参考文献

[1]杨绍基,任红.传染病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2]黄嘉殷,方小衡.华支睾吸虫感染与肝胆疾病的关系[J].热带医学杂志,2010,10(2):226-228.

[3]Shin HR,Oh JK,Masuyer E,et al.Epidemiology of cholangiocarcinoma:an update focusing on risk factors.[J].Cancer Sci,2010,101(3):579-585.

[4]Young ND,Campbell BE,Hall RS,et al.Unlocking the transcriptomes of two carcinogenic parasites,clonorchis sinensis and opisthorchis viverrini[J].PLoS Negl Trop Dis,2010,4(6):e719.

[5]Lun ZR,Gasser RB,Lai DH,et al.Clonorchiasis:a key foodborne zoonosis in China[J].Lancet Infect Dis,2005,5(1):31-41.

[6]何丽洁,邹学华,陈良贵,等.2 032例华支睾吸虫病B超检查肝胆的临床分析[J].热带医学杂志,2004,4(5):606.

[7]方悦怡,陈颖丹,黎学铭,等.我国华支睾吸虫病流行区感染现状调查[J].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2008,26(2):99-103.

[8]方悦怡,张贤昌,吴军,等.广东省人体重要寄生虫病流行现状调查与分析[J].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2008,3(12):933-935.

[9]郑珍香,闫鞍民.肝吸虫病患者嗜酸性粒细胞水平分析[J].中外医疗,2013,32(23):72-73.

[10]唐海鸿,童光东.反复肝功能异常,需要警惕肝吸虫感染[J].肝博士,2014(1):27-28.

[11]Hong ST,Fang Y.Clonorchis sinensis and clonorchiasis,an update[J].Parasitol Int,2012,61(1):17-24.

[12]姬鹏宇,李娜,杨帆,等.嗜酸性粒细胞功能与疾病研究进展[J].热带医学杂志,2014,14(3):397-401.

[13]李玉香,杨秀云,李雪松,等.171例华支睾吸虫病患者临床资料分析[J].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2012,7(9):707-708.

[14]曾雪梅,梁江明,韦利玲.广西重点人群华支睾吸虫病感染状况分析[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5,25(11):s1848-1850.

[15]温少磊,李炜煊.肝吸虫病导致临床生化指标改变的探讨[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3,34(8):1039-1040.

Study of the influence of clonorchiasis on the related biochemical indexes and its early early diagnosis indicators

LiSha,HuBing,ZhangXiuming

(MedicalLaboratoryCenterofZhongshanPeople′sHospital,Zhongshan,Guangdong528400,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 analyze the clinical and laboratory features of clonorchiasis and to investigate the significance of combining EOS% and GGT in early diagnosis of patients with suspected infection of the liver fluke eggs.MethodsThe data of 1 679 patients with clonorchiasis were collected and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which included gender,age,WBC,EOS,EOS%,ALT,AST and GGT,and 635 cases of healthy subjects during the same period as control group.Then the differences of the indicator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ere statistically analyzed.ResultsThe detection rate of liver fluke disease in males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of females,and the incidence of the intection was high in the age of 40 to 69 years,especially in the 50 to 59 years and 60 to 69 years group.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the level of WBC,EOS,EOS%,ALT,AST and GGT were higher in the clonorchiasis group,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The level of EOS% increased in 734 patients,and abnormal liver function was noticed in 992 cases.1 075 cases exhibited either a higher level of EOS% and (or) GGT levels.Only 271 cases exhibited a simultaneous higher level of EOS% and GGT levels.ConclusionThe 40 to 69 years old males are the susceptible population for clonorchiasis.People experiencing unexplained clinically rise of EOS% levels and (or) abnormal liver function should be highly alert to liver fluke eggs infection.Repeated inspection of feces can improve liver fluke eggs microscopic rate and reduce the misdiagnosis and missed diagnosis of clonorchiasis.

Key words:clonorchiasis;EOS%;GGT;susceptible population;microscopic rate

DOI:10.3969/j.issn.1673-4130.2016.10.0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4130(2016)10-1332-03

(收稿日期:2015-11-21)

作者简介:龙璠,女,主管检验师,主要从事生化免疫方向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