惯性迁移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运用
2016-06-22周远洲郑思珍
周远洲 郑思珍
2011版《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指出,“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效果主要体现在学生运动技能的习得、体能的增强等方面,教师要认真研究学习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保证教学的有效实施”。有效的体育课堂教学,不仅要精心备课,还需要有效、有针对性的教学手段和策略,惯性迁移教学法是小学体育教学中,尤其是在途中跑教学中非常有效的教学手段之一。笔者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总结了一些经验和做法。
一、惯性迁移
迁移在心理学上也称学习迁移或训练迁移,指在一种情境中获得的技能、知识或态度对另一种情境中技能、知识的获得或态度的形成产生影响。根据巴甫洛夫高级神经活动学说理论,运动技能的形成规律是“泛化过程—分化过程—巩固过程”,最终达到动作自动化。教育学中也指出,学习者通过练习从感知系统与运动系统低层次的协调关系向高层次的协调关系发展过程中,通过设置的“条件”,形成运动技能动作定式,从而迁移到高度自动化。
惯性是物体固有的一种属性,它可以使物体保持其现有的状态。惯性迁移教学,通过设置一定的作业条件,让学生将初步形成的运动技能依靠身体的惯性迁移到后续的练习中,从而达到运动机能的高度自动化,继而实现掌握该项运动技能的目标。为了让学生更好更快地掌握体育技能,教师需要构建一定的具有限制性且指向性非常明确的有效作业条件,学生在“既定条件”下练习,达到熟练掌握技能的程度,通过“惯性”迁移到无条件的练习中。通过惯性迁移,学习者可以在有限的时间内学得更快、更好,并在适当的情境中主动、准确地应用原有经验,防止原有经验的惰性化。
二、短跑途中跑的技术分析
短跑是最能体现速度和力量素质的田径项目,在短跑的起跑、加速跑、途中跑和冲刺几个技术环节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途中跑技术。途中跑的任务就是继续发挥和保持加速跑后取得的最高速度,在保持最佳步幅的同时,保持最快步频,动作要自然、轻松、协调,保持直线性和稳定性。根据途中跑的动作技术进行分析,其要求是:身体端正稍前倾,以肩为轴,大臂带小臂前后有力摆动;前脚掌着地,后蹬充分;大腿带动小腿,有力地向前摆动。因此,加快步频、增大步幅,是提高途中跑速度的决定性因素。
三、惯性迁移在小学短跑途中跑教学中的应用
研究表明,步幅和步频是影响短跑途中跑速度的关键。如果步频不变,步幅越大,速度就越快。因此保持步频不变,适当增大步幅,可提高短跑途中跑速度。在利用惯性迁移开展短跑途中跑教学时,通常分三个步骤进行:1.条件作业,2.有形惯性迁移,3.无形惯性迁移。具体做法如下:
1.条件作业
开始练习时,教师在场地上利用海绵条,设计三条分别为1.2米、1.4米、1.6米宽,15米长的跑道,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步幅自主选择宽度,海绵条的间距比步长宽10~20cm,练习快速跑。学生通过反复练习,提高自己的蹬摆能力,增加自己的步幅。在低宽度的跑道上练习稳定后,可以到高一级宽度的跑道上练习,从而不断增大自己的步幅。
2.有形惯性迁移
在条件作业练习时,学生通过反复练习,能很好地保持一定的步幅跑进。然后,将跑进的距离加长,在最后一道海绵条后,再向前跑进15米,不再设置海绵条。学生在前15米仍然进行条件作业的跑进,利用惯性将前15米的步幅、步频迁移到后续的无条件的15米快速跑练习中,关键在于技能的保持。经过反复练习,学生能较好地掌握在既定条件下,保持最佳步幅进行跑进。
3.无形惯性迁移
在有形惯性迁移练习到一定熟练程度后,取消所有的预设条件,将学生安排至跑道,进行50米练习,将有条件练习时形成的步幅迁移到无条件的练习中,强化途中跑的步幅和步频,巩固和提高途中跑的技能。
四、惯性迁移教学的注意事项
一是“作业条件”要符合两个规律,即:体育教学规律和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教师在学生已有“经验”基础之上,应引导学生向正确的途中跑动作技术方向发展,引发学生积极思考,激发学生进行再创造,不仅有利于强化学生理解途中跑技术的正确概念,而且有利于学生的技能学习从泛化到自动化的过渡,从而实现正迁移。如果学生的能力根本无法达到设立的“作业条件”,不仅会使其破坏途中跑技术的正确规格,还会形成错误的动作方法,起不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二是在利用惯性迁移教学时,每个阶段不是一蹴而就的,都需要经过较长时间的训练,在步幅提高后相对稳定的情况下再进行下一环节的训练。如果过早进入下一环节,学生的步幅没有得到巩固和加强,会破坏自己的节奏,甚至减小步幅,从而影响跑进的速度。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市雨花台区实验小学善水湾分校 江苏省南京市西善桥中心小学)
责任编辑:万永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