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有效教学到高效课堂:走向教学的根本性变革

2016-06-22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张楚强

成才 2016年6期
关键词:效能课堂发展

■ 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张楚强



从有效教学到高效课堂:走向教学的根本性变革

■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张楚强

正当中小学迷茫在课改实验的深水区,“高效课堂”吹来一阵清风,广大中小学校长、教师们纷纷响应,大家都“动”起来了,观摩课、研讨会……接踵而至。不论是主动的“动”,还是被动的“动”,大家都争先恐后把“高效课堂”作为最重要的“教学原则”写进区域、学校的教改、课改文件中,一些学校网页上满是高效课堂的研讨会、课堂录像、科研论文和课题成果,许多报纸杂志登载了不少文章。可以说:高效课堂正席卷广大中小学,有关研究成果、论文琳琅满目。

然而,走进一些学校的课堂,遗憾地看到:有些公开课、观摩课“只见”学生“不见”老师,看起来十分热闹,一课下来学了啥、解决了什么问题谁也说不出,这样的课堂“中看不中用”;有些学校推行程式化教学,不论学科、不论内容一律按照“1234”来上课,“千课一样”尽管“叫好”却不“叫座”;某些教师和管理者把围着“纲”反复“讲、练、考”到“每个人都会做”的——功利化教学说成高效教学;某些文章所言高效课堂的成果、模式、策略其实并不高效,有的实在是低效,甚至是无效、负效。有鉴于此,笔者认为亟需为高效课堂正本清源,校正认识误区,明确行动路线,将课堂真正导向高效,使本轮教改、课改破茧成蝶。

一、正确理解和把握高效课堂的内涵是实现课堂高效的前提

所谓高效课堂,是高效性(型或的)课堂教学的简称,指的是高效能、高效益、高效率的课堂教学方式方法,与低效能、低效益、低效率的课堂教学方式方法相对立。其中,课堂效能体现课堂的内在品质,是课堂诸要素的综合反映,课堂效益和效率则是课堂效能的外在“表现”,即:高效能是课堂最根本的高效,高效益、高效率是高效能课堂的必然结果。

1.“高效课堂”是一种先进教学理念。高效课堂以面向每一个学生为前提,以促进每一个学生的生动活泼、健康成长、全面和可持续发展为宗旨,通过建构科学性、教育性和实践性协调统一的课堂,使每个学生在每一课堂都获得最大限度的进步、发展。从专业角度讲,这里的进步、发展是指: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无知、知之甚少到知之甚多,从不会到会,从模仿到创造;在情意上,从害怕到热爱,从平平常常到感兴趣、有特长,从无所谓到愿意为之努力奋斗。所谓“最大限度”,就是要突破某些课堂、教学止步于“有收获、有进步、有提高”,而是把“收获更多、进步更大、提高更快”作为课堂理想去追求。进步和发展没有止境,高效是相对的,没有最高,只有更高。在高效课堂里,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和谐统一、协调发展,教师与学生都积极的、主动的、创造性的投身于教和学的双边活动中,学生能获得最多的知识、技能,身心素质得到充分培育,实践能力和创造性思维得到充分发展,同时还获得最佳学习体验,教师也得到充分进步。在这样的课堂上,师生平等,不存在绝对权威,教师不是知识、真理的化身,是学生成长、发展的导师、伙伴。

2.高效课堂是一种高效教学策略。教学策略是完成教学工作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研究成果数不胜数。虽然国内外学者对教学策略的界定有分歧,但共识是明确的——实施教学过程的思想观念、方法途径、技术手段三方面的优化集成。教学策略有多种多样,不同的价值观,教学策略的目标、途径与方式方法是不同的,在教与学的交互上,其形态和结果也迥然各异。高效课堂作为一种崭新的教学策略,与一般性教学策略截然不同:首先,高效课堂的课堂观是人本、科学和发展,把课堂教学看成是一门科学,把人的健康和发展作为课堂高效的核心价值。其次,高效课堂的工作重心是“高效”——在任何教学环境条件下,都要充分遵循青少年心理发展规律和教学规律,尽可能地运用一切合理的途径方法和适宜的技术手段,使每个学生都获得最大限度地进步、发展。即:高效是在课堂目标、内容、进度和教学方式、方法上把科学性、教育性、实践性充分协调、统一。第三,高效课堂作为教学策略的要领是通过建构高价值课堂引领教学的根本性变革——让每个学生在每一课堂上生动活泼、健康成长、全面和可持续发展。

3.高效课堂是一种理想化课堂范式。把每个学生最大限度的发展、进步作为课堂追求的理想和终极目标,这是说高效课堂有目标定向,却没有固定的行为模式。从本质上讲,课堂的有效与无效、高效与低效,是一个关于“学生发展”的问题,而发展的问题需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用发展的思想去分析,用发展的方法去解决,不会有一成不变的模式、路径、策略。再者,学生的发展是基于学生特质的个性化发展,从时间上讲有当下发展的需求和终身发展的目标,从内容上讲有知识、技能的掌握,有品德、能力和素质的培养,有态度、习惯和行为的养成,还有经验、方法的积累。能称之为高效课堂,学生的发展、进步不限于知识的掌握、技能的习得和行为习惯的养成,还要针对社会需求和变化去发展特长、素养、能力;既要促进学生完成当下的发展目标(如升学就业等),还要对学生长远目标(如生涯规划等)的实现有较大影响。因此,必须突破传统课堂的桎梏,站在更高层次——生命发展的层次上,用“高效”来建构课堂,期望教学成为让学生充满活力的高能加速器,高效课堂有别于其他课堂的根本区别就在于此。

什么是高效课堂?简而言之,就是有高价值的课堂。“高效课堂”源自“有效教学”,但远高于“有效教学”。“有效教学”将课堂定位于“有效、有用”,即“有价值”。但“高效课堂”以每个学生在每一课堂上生动活泼、健康成长、最大限度地发展、进步为宗旨,课堂理应“很有用”“相当有效”,即“有高价值”。可以说:从“有效教学”走向“高效课堂”是教育价值观经历一次质的飞跃。

二、实现课堂高效的三个要件

我们知道,杠杆要发挥作用须有三个要件:支点、力臂(杠杆)和着力点。支点及支撑的地面要足够坚硬稳固,否则在重压下支点会破碎,支撑的地面会塌陷。力臂(杠杆)本身要强,不能刚发力,力臂就断裂;长度要适宜,否则严重影响力的传递效果。着力点十分关键,搞不好可能发生翻转,甚至伤害到被撬物品。同理,实现课堂高效也有三个要件:

1.切实转变课堂观念是实现课堂高效的支点、石基。必须牢固树立以学定教、教学契合(师生关系默契,教与学双边活动协调配合)、健康发展的课堂观,切实摒弃“以教定学、教学割裂、分数至上”的传统课堂观。“教”以“学”为基,研究“教”是为了更好地指导“学”。学生和教师是课堂之本,用科学发展的理念对待课堂,通过建立课堂共同体,让教与学最大程度地契合,既要凸显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的高度,又要充分把握真实课堂脉动的规律。

2.激发师、生的能动性是实现课堂高效的力臂、杠杆。有三点值得一提:一是要营造师生相互悦纳的校园氛围。相互悦纳是高效的第一步,教师要愉快接纳学生,不论他或她的成绩高低、习惯好坏、有无特长及家庭情况如何,只要他或她是一名学生,作为教师不得嫌弃差生、优待好生,正视每个学生,他们都有优点和缺点、都有发展潜力和学习困难;学生、家长要认同和赞赏教师,不能凭感觉或道听途说而对教师说长道短或故意责难,学校、管理部门要引导家长、社会正确对待教师的长短处。二是重视课堂情绪调节和教学情境创设。有研究表明,师生态度乐观、情绪积极和教学情境适宜,其课堂普遍高效。好情绪会相互感染,因此,教师首先要自信、乐观、豁达、积极。想学好是每个孩子都有的天性,但意志薄弱、不能持久、怕苦畏难是每个学生都存在的问题,因此教师须创设适宜的教学情境,这不仅激发学习兴趣、提振学生情绪,也能融洽师生关系、促进学生思维发展,进而提高学习效能。三是建构无歧视性课堂,实施差别化教学。高效课堂的宗旨是让每个学生在每一课堂都获得充分的进步、发展,但是每个学生的学习基础、能力、兴趣、情绪和态度都不一样,唯有真正做到面向每一个学生,尊重每一个学生的差异,有针对性地实施教学,课堂才能真正高效。

3.“课堂双主”是实现课堂高效的着力点。学生是“学习主体”,教师是“课程主导”,二者不可或缺、相辅相成。“课程主导”并非“你主我从、你说我听”,而是要充分发挥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引领者、监督者、保障者的作用,创设适宜的学习情境,努力激发学习主动性、积极性,让每一个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学习活动。“学习主体”也不是想干吗就干吗、想怎么学就怎么学,而是要充分发挥学习主人公责任感、使命感——课堂上能集中精力,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和答问、勇于质疑;课前能主动预习、发现和提出问题;课后能及时温习、认真作业、积极应用所学,并进行拓展性学习。主导、主体是课堂教学的两个侧面,互为因果、相互促进、紧密配合。当然一次课上,某一边弱一点甚至暂时缺位是可能的,但此前或此后另一边活动也会突出一些。这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高效课堂的教与学是可分的,短时看可能存在一先一后、一多一少,但长时看、整体看,二者紧密联系、高度契合,不存在一强一弱、一主一从。

三、建设高效课堂的基本思路、策略

好的理念,还需积极行动去配合才能成功,建构高效课堂要有具体的行动途径和方法。在这方面,许多学校进行了积极研讨、尝试,有从改革课堂模式出发希望能建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有以改革课堂评价入手旨在创建高效课堂评价体系,还有从教学策略着力提出许多高效的教法、学法……,应该说这些探索都有效、有益。然而,教育改革不同于其它领域的改革,其改革的每一步都影响广泛且重大,因此,我们力求建构高效课堂的所有方案和行动都是科学的、合理的、高效的。基于此,笔者还想强调几点:

1.实现课堂高效的前提和最佳途径是提高课堂效能。从物理属性看:课堂效能包括人(教师与学生)的能动性、物(教室、教材、教辅、设施设备)的效能、组织(教学目标内容、教学安排过程、教学方式方法)的效能、机制(环境创设、管理制度、激励机制)的效能。从非物理属性看:课堂效能是由“教的效能”、“学的效能”和“教和学契合的效能”三者有机合成。课堂效能并非单一因素决定的效能,是一种多因素相互作用的合成效能,其关键因素有:课堂(教学)目标、学习任务(或教学内容)、教师和学生的情意、教与学的方式方法、教学过程及资源利用、学习结果。在我国,课堂教学目标和学习任务通常由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预定,但是教师仍然要根据学情来设定具体可行的课堂目标,如一部分学生定高一点,另一部分学生定低一点;同样,教师要根据学生实际差异来确定具体的学习任务。与课堂目标、学习任务相比,教师与学生情意相通,适合于每个学生特点的学法和教法,简明实用的课堂流程,充分而有效的课程资源,恰当的师生、生生互动研讨,生动有趣的学习体验,能直接转化成学生素质与能力的学习结果,这些就是高效能课堂的具体表现。

2.课堂高效的重中之重是实现“高效的学”。“学”是课堂的第一要务,“教”的一切目的、行动都服务于“学”。虽然课堂效能是“教的效能”、“学的效能”和“教和学契合的效能”的集成,但核心是“学的效能”。让每个学生都能能动地、高效地学习是高效课堂的唯一标准。教的起点源自学的基础,教的目标指向学的结果,教的方式方法服从于学的方式方法,教的流程和资源基于学生内化所学建构新的知识、技能的需要。因此,无论是教育管理者,还是施教者,他们的所有想法、行动、策略都应着力于提高“学的效能”。

3.建构高效课堂的重要抓手是不断提高课堂教与学的契合程度。“学”是“教”的目标和结果,“教”是“学”的向导和保障,教与学双边活动的联结点是课堂——中央处理器。要让中央处理器实现高效,那么教与学须相向而行、高度契合——教师和学生的愿景、态度、情绪、目标等必须高度一致,“教”的预设、生成、留白等与“学”的起点、发展、体验等高度关联,教师施教——讲、演、查、评等系列行动的同时学生也在聚精会神的学——眼、手、脑都在付诸看、听、做、想等系列相关行动。课堂观察显示:课堂效益实质上是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所做功的加和,双方都做有用功,加和后课堂效益显著增加,如果一正一负则课堂效益大为减小。判断师生双方是否做有用功的标志是“教”与“学”双边活动能否高度契合,契合程度越高,双方合力,功效加倍;反之契合程度越低,双方对立,功效抵消。在高效课堂上,教师与学生的能动性被充分激发,教与学高度契合的课堂,双方的目标、情意、行为都相向而行,都做有用功,因此,其课堂效益和效率得以最大化扩展。可见,最能体现课堂是否高效的特征函数是“教”与“学”双边活动的契合程度。

4.建立每课反馈与反思日志机制。及时反馈和经常反思是高效课堂的监督、保障,学生的学、教师的教向预期目标的发展,需要依赖反馈和反思进行调控。反馈越及时,信息越真实;反思越精细,调控越高效。在此,笔者有四点建议:一是老师应及时批改作业和开展阶段检测,并根据有关情况和问题调整课堂内容、进度和教学方式方法,不使问题积累;二是每一节课预留3、5分钟用来做课堂反馈,可以答疑、小测验、课堂练习,或者与学生交流和问卷,征询学生对课堂目标、内容、难度、进度、设备及活动安排的意见与建议;三是针对部分学生和学习内容,教师做一些学习“病历”,以便及时掌握学情、分析学习动态,进而有的放矢。四是培养师、生经常反思的习惯。高效课堂需要师生具备反思意识,特别是教师应撰写反思日志。要求每一位教师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日常教学行为,持续追问自己:什么样的课堂才是高效的?我今天的课堂是高效的吗?有没有比我更高效的课堂?还可以从哪方面改进?……学生通过反思,固化学习经验、方法,查找问题与不足;教师通过反思,提高教学责任感,改进教学方式方法,提高备课和辅导的效度。

5.提供“半熟”的内容,让学生养成质疑的习惯。新课程明确提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然而调查发现:这一要求至今仍未得到真正落实。究其原因是我们的课堂没有给学生独立思考、怀疑批判、钻研领悟和自由表达的机会。研究表明:长时间给成人喂食别人过度咀嚼的食物会使人的消化功能退化。同理,对高年级学生来说,教师对学习内容过度讲解和训练,虽强化了记忆能力,但不利于学生自学、钻研、领悟能力的培养,而学习不仅需要记忆,更需要钻研、领悟,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因此,教师应适当提供“半熟”的内容,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学、钻研,逐步培养自学方法、领悟能力,最终实现“由教到不教”。此外,学生对教师所教的内容、观点和方法,不是全盘认可,也不照单全收,而应持怀疑的态度,敢于追问、反问和发表不同意见。对教师如此,对教材、书刊和学术权威都是如此,在尊重和吸纳的基础上,质疑、批判并改进、创新。可以说:“半熟”的内容和质疑的习惯是高效课堂走向成熟的标志。

6.恰到好处地运用信息技术和现代设施设备。科技进步促进教育发展,这是不争的事实。但是信息技术和好的设施设备用得不好可能适得其反,见过不少非常时尚的课堂——教师用上了音视频、电子白板等多媒体,学生都配了ipad,然而课堂效果并不理想。传统的教学用具、课程资源和教学方式方法在一些地方能发挥意想不到的作用,实践证明:在视频上展示理科实验远不如师生同台做实验让学生印象深刻,投影仪上的立方体无论有多强的立体感总不如教师用六个小棒子做成的立方体更加直观……,教师通过做教具、一步一步演示、绘声绘色的讲解和教学现场的体验,一点点渗透思想方法、学科精神,这是许多时尚设备无法企及的。这就是说,提高课堂效能,好的设施设备固然有用、有利,但并非不可或缺,恰到好处地把现代与传统有机结合,高效课堂就可能水到渠成。

7.从实际工作角度说,高效课堂是以减负增效为切入口,杜绝负效、无效,力避低效,强化有效,追求高效。切实摒弃重率(升学率)轻人(人的发展)、重智轻德、重知识轻能力、重结果轻过程的陈腐思想观念,合理精简繁、难、偏、旧、怪的教学内容,努力扬弃填鸭式、程式化、功利化、应试化的教学方式方法,充分尊重和满足学生个性成长的需要,认真研究和预见社会发展的需求,全力激发师生的能动性,科学运用信息技术和现代教育设施设备,优化组合课程资源,积极探索多种多样的启发性教学和探究性学习方式、方法,确保每一课堂能让每个学生获得最多的进步和发展。

高效课堂的基本思想是人本、科学、发展,事实上,这也是建设高效课堂的基本原则。

总之,高效课堂追求的是高价值的教育,其理想目标是让每个学生在每一课堂获得最大限度的发展、进步。然而,学生的发展、进步和社会需求一样,是与时俱进的,因此,高效课堂建设的终极策略就是通过不断提高课堂的价值追求去实现课堂高效,从而破解本轮教改、课改的困局,拓出一片蓝天白云、绿树茵茵的崭新天地。建设高效课堂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课堂效能、效益、效率的提升只有更高,没有最高。

责任编辑郑占怡

猜你喜欢

效能课堂发展
迁移探究 发挥效能
甜蜜的烘焙课堂
美在课堂花开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同时多层扩散成像对胰腺病变的诊断效能
充分激发“以工代赈”的最大效能
翻转课堂的作用及实践应用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