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深入挖掘课本例、习题,促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

2016-06-21上海市嘉定区疁城实验学校孙玉侠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6年1期
关键词:菱形四边形矩形

上海市嘉定区疁城实验学校 孙玉侠

一、案例背景

例、习题教学是课堂教学的主要环节,是整个教学活动的重要部分,切实加强各类型例、习题的教学,对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培养能力有很重要的作用。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若能对课本例、习题进行适当的深化和改革,恰当地进行引深和改革,恰当地进行引深与推广,通过对问题的思考、推理、论证、变换等,不仅能开拓学生的解题思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能有效地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质量。

二、情境描述

以下是在八年级下学期有关四边形的内容时的片段。

已知四边形ABCD四边的中点分别为点E、F、G、H,度量四边形EFGH的边角和,你能发现什么结论?改变四边形ABCD的形状,还能得到类似的结论吗?这个结论对所有的四边形ABCD都成立吗?我开展教学过程的是:观察—度量—猜想—推理论证—变式发展—归纳小结。

师:观察并猜想四边形EFGH的形状?

生:平行四边形。

师:你能尝试证明你所得结论的正确性吗?

生:(完成证明过程)

师:改变四边形ABCD的形状,变为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等腰梯形,还能得到同样的结论吗?你能确定这个结论对所有的四边形ABCD都成立吗?刚才你们的推理论证,关键抓住了什么?

生:连接对角线,把四边形问题转化为三角形问题来解决。

归纳:连接任意四边形各边中点所得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师:接下来,我们进一步探究,连接矩形ABCD各边中点所得的四边形EFGH是何种平行四边形?

生:四边形EFGH是菱形。

师:如果四边形EFGH变为矩形EFGH呢?若四边形ABCD变为正方形ABCD呢?若变为等腰梯形ABCD呢?

生:……

师:刚才你们的推理论证,关键抓住了什么?

生:还是连接对角线,把四边形问题转化为三角形问题来解决。

归纳:连接矩形(菱形、正方形、等腰梯形)各边中点所得的四边形是菱形(矩形、正方形、菱形)。

师:下面,我们放开条件探索,连接何种四边形ABCD各边中点所得的四边形EFGH是平行四边形?

生:任意四边形ABCD。

师:所得的四边形EFGH是矩形、菱形、正方形、等腰梯形呢?

通过三个层次的探究,充分利用好一道题目,对一个典型例题多角度的分析,对解题方法进行深入挖掘和研究,同一个题目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研究,可以得到不同的启迪,因而可用不同的解法,进而延伸解题的思维触角,不仅锻炼了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

一道例题,从多角度、多手段、多途径入手,可得到多种不同的思路,广阔寻求多种解法,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

三、分析与反思

教学中深入挖掘课本例、习题,对典型的例、习题深入挖掘其典型的应有的教学价值,对提高课堂教学实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要研究设计例、习题的教学,真正发挥例、习题应有的教学价值,首先应理解其深刻的用意,在例、习题所要求的教学知识或方法基础上,充分挖掘它的内涵和外延,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改造或拓展,以满足高层次教学的需要。

(一)对解题方法进行深入挖掘和研究,做到一题多解,培养学生思维的开放性和灵活性

在教学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证明一课时,通过撕纸试验,探索说理论证的方法,比如把分散的三个角“搬”到一起,从而构成一个平角。或者抓住把三个角“搬”到一起,让三个顶点重合在一个顶点处,两条边形成一条直线,以便利用平角定义,又或是抓住“把二个角‘搬’到一起”,让三个顶点同在一条直线上,以便利用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这一性质等。通过对一道例题一题多解的教学,即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也使学生善于从多角度多方位去探索同一问题,寻求更好的解证方法,有助于开阔解证问题的思路,提高解证问题的解证应变能力,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已有知识的潜在能力,使学生克服思考问题的片面性。

(二)变换例题、习题的条件或结论,做一题多变,多题归一,培养学生思维的严密性

事物的相互联系构成运动,而运动本身有着固有的规律。要抓住变化的规律,就要教会学生善于抓住不变的根本,又要善于灵活地在变化中认识、处理和解决问题。在例、习题教学中我们经常采用变换条件或者变换结论、改变图形等方式,这种一题多变的训练方法对学生难以掌握的重要问题,可以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通过一题多变,让学生体会思维的广阔性、灵活性,有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探究精神。

有些例、习题的解决的方法有类似之处,甚至有些题目题设条件相同,只是要证明的结论的表现形式不同而已,因此进行多题一讲不仅可以使学生感觉到某些知识点的核心之处,只要将它的内涵与外延挖掘彻底,能够灵活运用就可以了,从而使学生学习数学更有信心。

课本中每一个例、习题的设置都有着特点目的和作用,我们不仅要紧扣课本、认真钻研课本,突出课本基础知识的作用,更要突出课本例、习题数学思想方法和潜在功能的挖掘,指导学生在回归课本基础上,对课本典型问题进行延伸、推广,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

猜你喜欢

菱形四边形矩形
改进的菱形解相位法在相位展开中的应用
两矩形上的全偏差
圆锥曲线内接四边形的一个性质
化归矩形证直角
四边形逆袭记
4.4 多边形和特殊四边形
从矩形内一点说起
数学潜能知识月月赛
菱形数独2则
菱形数独2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