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陈情表》“行年四岁”注释商榷

2016-06-21林玉婷

现代语文 2016年5期
关键词:年岁陈情表古书

◎林玉婷



《陈情表》“行年四岁”注释商榷

◎林玉婷

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五《陈情表》中“行年四岁”课本注释为“年龄到了四岁。行年,经历的年岁”。戴建华在《<陈情表>语词札记》里认为“李密四岁,谈何‘行年’?自云‘年纪到了四岁’,亦殊不得体”。徐时趁在《高中语文教材文言文注释问题研究——以苏教版教材为中心》中说“把‘行’译为‘经历’属望文生义”。柳春蕊《鲁教版高中语文文言文注释研究》也认为“把‘行’译为经历有问题”。三人均认为这里的“行”应该作“将”讲,“行年四岁”译为“将近四岁”更合适。笔者考察古书中的“行年”用例后,认为《陈情表》中的“行年”还是应该解释为“经历的年岁”。

古书中“行年”表示“经历的年岁”的例子很多,如《晋书》:“臣虽学不稽古,敏谢仲舒,颇亦闻道于先师,且行年五十有九,请为殿下略言耳目之所闻见,不复能远论书传之事也。”《后汉书》:“行年八十,蒙恩得在机密,当以死报。”《宋史》:“吾以书生再任边垒,行年七十,抑又何求,独欠一死尔。”《太平御览》:“吾得为人,是一乐也;以男为贵,吾得为男,二乐也;人生有不免于襁褓,吾行年九十五矣,是三乐也;贫者士之常,死者民之终,居常以待终,何不乐也?”例文中“行年”后跟的数字均属大数,戴建华认为“此类‘行年’解释为‘经历的年岁’固无不妥,而李密四岁,谈何‘行年’?”戴建华作出这样的结论难免有些武断。翻阅古书,不乏如下用例,《册府元龟》:“臣闻昔有颛顼行年十二而治天下,秦项橐七岁为圣人师,繇此观之,印不肖年不稚矣。”《逸周书》:“太子晋行年十五,而臣弗能与言。”《华阳国志》:“巴郡虞显妻杜兹,十八适显,涪郭孟妻敬杨,行年十七适孟。”《战国策》:“设为不嫁,行年三十,而有七子,不嫁则不嫁,然嫁过毕矣。”《宋史》:“吾行年三十,立节循名,被服先王,究穷<六经>。”《新唐书》:“朝廷九品无葭莩亲,行年三十,怀志洁操,未蒙一官,不能陈力归报天子。”十二、十五、十七、三十不是大数,但也用了“行年”,难道都要解释为“将近”吗?戴建华或是认为只有岁过半百,才有资格谈“经历”,谈“行年”。但是《汉语大词典》中“经历”有“犹经过”的义项,举的是宋司马光《乞罢保甲状》:“自教阅保甲以来,河东、陕西、京西盗贼,已多至敢白昼公行入县镇,杀官吏,官军追讨,经历岁月,终不能制”的例子。可见,“经历的年岁”可长可短,并不如戴建华所说的那样,只有经历的年岁久,“大龄”才配谈“行年”。

古书中还有诸如《梁书》:“少敦孝,行年三十余,犹班衣受稷杖,动至数百,收泪欢然。”《瘳忘编·序》:“予行年二十余,颇踔厉欲有为,而精神短浅,忽忽病忘,每恐其沦胥以溺也”的例子,又如严复《与熊纯如书》:“鄙人行年将近古稀,窃尝究观哲理,以为耐久无弊,尚是孔子之书”。假设后跟小数的“行年”都作“将近的年数”讲,那将与例文中的“余”、“将近”构成语义重复。《淮南子》:“故蘧伯玉行年五十,而知四十九年非。”《清稗类钞》:“若本朝年岁,则仆以顺治二年生,兄以顺治元年五月入大清,仅差十余月耳。唐诗曰:‘与君行年较一岁’称兄自是古礼,君何过责耶?”涉及到具体的年岁差,再说“将近”是欠妥的,所以例文中“行年”的“行”解释为“将近”是不合适的。

《汉语大词典》“行年”的解释有三种:1.经历的年岁,指当时年龄。2.指将到的年龄。3.流年。《汉语大词典》“行年”第二义项的用例:《南齐书•武帝纪》:“诏曰:‘始终大期,贤圣不免,吾行年六十,亦复何恨……’是日上崩,年五十四。”清李调元《剿说》卷二:“《水经注》:‘吕望行年五十,卖食棘津。’行,将也……行年,犹云年将,倒文也。”由上下文“六十”和“五十四”的不合推出的“行”作“将近”讲,再有清人的注佐证“行”的“将近”义。纵观《陈情表》全文,没有具体的数字信息可以推算出“行年四岁”是“接近四岁”。所以还是应该沿用旧注,“行年四岁”直译为“经历了四年”或意译为“四岁时”,相比“将近四岁”,“四岁时”与上文的“生孩六月”(六个月大的时候)衔接更为顺畅。

以往的论述焦点都放在了四岁足不足以谈“经历”,这是由“经历”一词自带的“沧桑”感所造成的误解,所以为了消减矛盾和便于理解,课本的注释应该加上《汉语大词典》“行年”第一义项后面的“指当时年龄”。

参考文献:

[1]戴建华.《陈情表》语词札记[J].语文学习,2007,(06).

[2]徐时趁.高中语文教材文言文注释问题研究[D].延吉:延吉大学,2010.

[3]柳春蕊.鲁教版高中语文文言文注释研究[D].吉林:东北师范大学,2013.

[4]中华书局.二十四史[M].北京:中华书局,2013.

[5]李昉.太平御览[M].北京:中华书局,1998.

[6]王钦若.册府元龟[M].北京:中华书局,2012.

[7]皇甫谧.帝王世纪世本逸周书古本竹书纪年[M].济南:齐鲁书社,2010.

[8]常璩.华阳国志[M].济南:齐鲁书社,2010.

[9]刘安.淮南子[M].北京:中华书局,2012.

[10]徐珂.清稗类钞[M].北京:中华书局,2010.

[11]刘向.战国策[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林玉婷 广西师范学院 530299)

猜你喜欢

年岁陈情表古书
我和古书
古书
双赢的智慧——《陈情表》个性解读
《野隐好读上古书》(美术作品)
黄河
《陈情表》何以能打动晋武帝
后来我们在朋友圈里活得牛哄哄,可我更怀念在一起傻呵呵的年岁
《陈情表》新读
少年宋慈
东晋年岁,靡丽一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