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先秦文学教学的困境与对策

2016-06-21◎王

现代语文 2016年5期
关键词:古代文学教学学生

◎王 轶



先秦文学教学的困境与对策

◎王 轶

中国古代文学是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最重要的课程,然而近年来学生对该课程的兴趣和重视程度逐渐下降,尤其是先秦文学,学生普遍认为学习难度大、趣味不足。如,据《古代文学教学创新与大学生能力建设》调查,46%的本科生、51%的研究生认为先秦文学较难懂;对于喜爱的古代文学作品类型,只有10%的本科生、23%的研究生选择先秦散文,14%的本科生选择两汉魏晋南北朝文学;赞同增加先秦文学课时的本科生仅有18%。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先秦文学教学面临如此尴尬境遇,如何解决先秦文学当下的困境呢?

一、先秦文学教学处境困难的原因

(一)先秦文学自身的特点导致其学习难度大、趣味不足

先秦文学首要特点是文史哲不分的文化综合形态,有些文学作品是史学或哲学著作,但其富有浓厚的文学意味。文史哲融合一体,致使了解作品中蕴涵的相关文史哲知识成为理解作品思想内涵、分析艺术特点的前提,无疑增加了学生学习的负担和难度,削弱了学习兴趣。对教师而言,不仅要对文史哲融会贯通、有宽广的学术视野,还要在补充史实背景、梳理思想渊源时深入浅出、条理清晰,更要做到主次分明、合理安排课堂时间,这无疑增加了授课难度。

先秦文学第二个特点是语言古朴典雅、深奥难懂。先秦文学作品使用的是上古汉语,生僻字词较多,许多字词的用法、意义与现代汉语乃至唐宋以来的古白话文存在较大差异,语法也与现代汉语语法有很多不同之处,这给学生造成极大的阅读障碍。如韩愈曾称《尚书》“周诰殷盘,诘屈聱牙”;“书楚语,作楚声,纪楚地,名楚物”的楚辞,文辞华美多采,因文中所用的楚地方言、名物较为冷僻,使得楚辞成为学生公认阅读难度最大的文学作品;即使语言简朴自然的风诗,也存在阅读障碍,如《诗经·周南·芣苢》:

采采芣苢,薄言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之。

采采芣苢,薄言掇之。采采芣苢,薄言捋之。

采采芣苢,薄言袺之。采采芣苢,薄言襭之。

全诗虽仅12句,48个字,但其中1个名词“芣苢”,2个语气助词“薄”、“言”,6个动词“采”、“有”、“掇”、“捋”、“袺”、“襭”都是学生中学时期没有接触过的,如果不弄清楚它们的含义,分析鉴赏诗作就无从谈起。

(二)先秦文学是中国古代文学的起点和源头,先秦文学教学是古代文学教学的开端和基础,在先秦文学阶段学生承担了双重学习任务

先秦时期是中国古代文学的发生期和初创期,也是我国文化传统和文学传统的奠定期,在思想内容、题材、典故、艺术技巧、艺术流派、文学形式、审美风格、语言修辞等方面,先秦文学对后世文学有着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因此,学好先秦文学是学好后世历代文学的基础。不仅如此,在古代文学教学过程中,学生最先接触的就是先秦文学,学习先秦文学知识、作品的过程,也是逐渐了解本门课程特点、教学目的、教学模式,摸索学习方法,培养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过程,可以说学生对于古代文学的第一印象来自于先秦文学。“从这个意义上说,先秦文学的教学具有为研究中国文学打基础的作用。无论是文字训诂,还是思想主张,抑或是结构文章的方式和技巧,都具有某种立纲定向的作用。”如仅就教材而言,当前高师院校中文专业中国古代文学课程通用的是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袁行霈主编的《中国文学史》和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朱东润主编的《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袁版文学史强调文学本位,“将文学置于广阔的文化背景之中,翔实地描述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历程”,书中涉及文学理论、文学批评、文学鉴赏等多门学科知识,使用的话语系统、词语典故、概念、专有名词等也大都是学生中学时期没有接触过的。此外,袁版文学史还存在对作家生平、思想、经历、社会文化背景等介绍相对简略,条理不够清晰,持论时有前后不能呼应,知识点错误、疏漏等不足之处。而朱东润主编的作品选使用繁体字排印,注释较为简单。这些都是学生在学习先秦文学阶段要逐渐克服和适应的。

(三)教学对象的古代文学知识面窄、基础薄弱,对古代文学兴趣不足,文学鉴赏能力、审美能力、逻辑思辨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较弱

先秦文学的教学对象一般是大一或大二学生,他们入校时间较短,还没有系统学习与古代文学相关的专业知识和理论。中学时期又以应试教育为主,古代文学教学以单篇作品为主,而且重点在于字词句的疏通和作品的串讲,缺少对作品文化的、历史的和美学的把握;以硬性的知识灌输为主,不仅缺少对学生审美和鉴赏能力的培养,甚至扼杀了学生原有的文学感受力和领悟力。进入大学后大部分学生没能从应试教育中形成的学习观念、学习方法中摆脱出来,面对高校相对轻松、自由的学习环境,放松了自我要求,加之专业兴趣不浓厚,许多学生在学习古代文学过程中只是被动接受课堂上讲授的知识,缺少主动、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不复习、不预习、不思考,在课余读古代文学作品更是鲜有之。如,据《古代文学教学创新与大学生能力建设》调查,本科生中25%课余不读古代文学作品,32%偶尔会读,读作品的只有42%,但是,其中38%的学生是为了完成作业或应付考试才在课余读古代文学作品。

当代大学生是“读图的一代”,普遍存在着对传统文本阅读的惰性和对图像阅读的依赖性。图像阅读虽形象、直观、轻松、愉悦,却束缚了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弱化学生的阅读能力、语言运用能力,降低对文本阅读的兴趣、敏感性和思维深度,十分不利于古代文学的学习。此外,当代大学生受到实用主义、功利主义思潮影响,普遍把能否就业、能否找到一份好工作作为选择专业和学习的唯一标准,他们对“与现实距离远”、“不切合实用”的古代文学乃至中文专业本身兴趣缺然。而且,为就业计,他们往往把大量时间、精力用在了考证、校园活动、兼职等方面,分配给专业知识学习的时间、精力少之又少,更不用提花费大量时间、精力,宁心静志细细阅读、体悟古代文学经典作品了。

另外,在当前先秦文学教学中广大教师普遍采用的仍是“满堂灌”和“填鸭式”的传统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单一、落后,而科研又占据了他们大量的时间精力,无暇钻研教学、锤炼教学技能;加之课时压缩、大班上课,高等院校中文专业为中学语文教师的培养目标计,在课程设置上强调讲解经典作品,与中学教学内容多处重复等多重因素,导致学生对先秦文学更加不感兴趣。

二、摆脱先秦文学教学困境的对策

(一)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

中文专业中的各门课程是一个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有机整体,应根据各门课程的内容、特点和不同时代学生的特征安排授课顺序,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鉴于先秦文学需要综合运用古代汉语、综合文化知识、文艺理论等多种专业知识的特点,在开设古代文学课程之前,应先开设古代汉语、学术思想史或文化史、哲学史、文学理论等课程。古代汉语课程主要讲授字形、字音、字义、语法等,解决的是如何读懂古籍的问题,虽然也讲解作品,却侧重于文字训诂。先上古代汉语,可以解决阅读先秦文学的语言文字障碍,降低先秦文学的学习难度,减少作品教学中的文字训诂环节,避免与古代汉语课内容重复,相对增加先秦文学授课时间。而在先秦文学之前开设学术思想史或文化史、哲学史等课程,则可以让学生对中国学术、文化有较为宏观和全面的认识,增加学生的综合文化知识储备。文学理论等课程的开设,则为分析、鉴赏文学作品提供必要的理论支持。

此外,在开设先秦文学及相关必修课的同时,也可以适当开设一些选修课作为补充,如《诗经》《楚辞》、先秦诸子散文、先秦史传文学等经典文学作品导读。这可以帮助对古代文学有兴趣的同学进行更深入地学习,弥补课时压缩、作品分析过少的不足,也可以帮助有志考研的同学尽早确定方向,夯实基础。

(二)开展研究性教学

“课前预习——课堂讲授——课后练习”是古代文学普遍采用的教学模式,然而,由于学生对古代文学兴趣不足,缺乏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而教师忙于科研,又缺少相应的奖励机制刺激,承认该部分工作量疏于督促,课前预习、课后练习环节难以真正实现,古代文学教学实际变成了“满堂灌”、单一的课堂结构。“大学并不是贩卖毕业证书的机关,也不是灌输固定知识的机关,而是研究学理的机关。所以,大学的学生并不是熬资格,也不是硬记教员讲义,是在教员指导下自动地研究学问的。”诚如蔡元培先生所言,增强中文专业学生对古代文学课程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实现既传授知识又培养学生的文学审美能力、逻辑思辨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和研究性学习能力的教学目标,莫过于在先秦文学教学中开展研究性教学。笔者在先秦文学教学实践中采用了下列方法:

1.当堂设置问题。在讲解新内容前,根据课程内容和研究热点设置相关问题,让学生边听课边思考,课程讲解完后回答问题,以此培养学生的主动思考能力和总结归纳能力。如在讲解李斯《谏逐客书》前,笔者首先给学生提出三个问题:(1)文章每段文字讲了哪些内容?为了说明什么观点?(2)本文从哪几个时间层面展开论述的?(3)本文反映出一个人的心理?这是谁的?什么样的心理?这三个问题不仅有助于学生深入了解《谏逐客书》的逻辑结构,也锻炼了学生的逻辑思辨和总结归纳能力。此方法尤其适用于学生在中学阶段已经接触过的经典作品。如《诗经·周南·关雎》是先秦文学作品选教学中的第一首作品,学生在中学时期已经学习过,对该诗的主题、思想内容、艺术手法等十分熟悉,因此,大学时期再次学习这首作品往往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和重视。为此,在讲授这篇作品之前,笔者给学生提出了两个问题:《关雎》作为一首爱情诗为什么能作为三百篇之首并在文学史上享有崇高的地位?怎样在大学里谈恋爱?第一个问题考察的是《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风格、抒情主人公及其爱情的特点,属于“新瓶装旧酒”,以新颖的角度切入,综合分析阐述这些问题。第二个问题旨在挖掘《关雎》的当代意义,通过问题一的答案对学生进行爱情教育,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爱情观。问题提出后充分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回答问题环节也积极踊跃,课后学生反映对《关雎》有了全新的看法,对其“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风格、抒情主人公及其爱情的特点等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

2.布置课前预习环节。根据下次课程中将要研究的问题,给学生布置作品阅读任务,课堂讲解结束后,组织学生围绕问题展开讨论。设置的问题一般是与授课内容相关的研究热点或教师个人研究成果。如袁行霈《中国文学史》在介绍先秦叙事散文时,曾多次强调:“《左传》有的叙事记言,明显不是对历史事实的真实记录,而是出于臆测或虚构”,“(《国语》)有虚拟的情节”,“《战国策》中,不是史实,出于虚构依托的内容颇多”,作者对于自己心仪、倾慕的人物“不惜脱离史实,以虚构和想象进行文学性描写。……至于在具体描写中,虚构的手法更为普遍,也更进一步”。史传容许部分虚构是当前学界通行的观点,也是较有争议的观点和研究热点。因此,笔者结合本人研究成果设计了“史传文学虚构问题”这一研究性问题,在课前布置学生阅读“春秋三传”中“鉏麑行刺”、“骊姬夜泣”、介子推母子间的对话等文本以及钱钟书《管锥编》中关于史传虚构问题的论述和“新历史主义”的相关研究论文,在讲解完先秦散文的相关知识后组织学生展开讨论。这不仅提高了学生的文本阅读量,也为他们理解我国史传文学提供了新的视角,更有利于培养学生大胆质疑、小心求证和逻辑思辨的能力。

3.讲解与作品相关的研究选题,以此丰富学生的古代文学知识,培养学生的总结归纳能力。如《诗经·秦风·蒹葭》是创造“企慕情境”的经典之作,因此,在讲授这首诗歌时,笔者不仅介绍了“企慕情境”的概念,还讲解了“中国诗歌中的企慕情境”这一问题;而在讲授《九歌·山鬼》时,则设置了“中国古代诗歌女性描写的发展演变”问题,把中国历代诗歌中女性描写手法、特点介绍给学生;在讲《庄子·逍遥游》时,则介绍了中国文学中的鲲鹏意象。这不仅丰富了学生的古代文学知识,也增加了学生的诗歌阅读量,为学生提供了新颖的阅读视角。

最后,研究性教学模式还有助于提升教师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研究性教学模式的实施,使得教师角色从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转变为“设计者、引路人、推进者”,要求教师必须了解本学科最新科研和学术动态,不断提高自身的科研能力、创新能力,取得更多的科研成果,用自身的发展和创新充实、完善教学,胜任“设计者、引路人、推进者”的角色。

(三)恰当运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教育手段

一些学者认为,古代文学课堂教学的构件是文字、语言,而不是声音与活动图景,因此,古代文学教学不适宜采用多媒体技术。然而,笔者多年的先秦文学教学实践证明,恰当合理地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优化先秦文学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首先,在先秦文学教学中运用多媒体,不仅适应了读图时代大学生的阅读习惯,也符合中国的学术和文化传统——图文并置是先秦典籍的特征之一。如《周易》就是文辞与图像并存,《山海经》本以图画为主,文字只是对图画的解说。图、书并读也是历代学者治学的优秀传统。郑樵的《通志略·图谱略》曾说:“古之学者为学有要,置图于左,置书于右;索像于图,索理于书。”陶渊明《读山海经》亦云:“泛览周王传,流观山海图。”先秦文学本身也无法割裂与音乐的关系。如《周易》卦爻辞乃是殷周歌谣,《诗经》中的作品是诗乐舞三位一体的,楚辞则改编、借鉴了楚地歌谣。

其次,高质量的多媒体课件不能是纯文本,更不能简单地将word文档当成课件使用,而是集文本、图片、音频、视频等为一体,构建一个声形交融、光色并作的立体化的媒体世界,给学生以多重感官刺激。如前所述,历史文化背景是先秦文学教学的重点、难点,如在这一教学环节插入相关图片资料,将单纯的听觉接受转换成听觉、视觉的双重接受,可以让教学内容更形象直观,降低教学难度,节省教学时间,提高教学的单位容量。如屈原多次流放的经历是屈原生平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仅凭口述往往是教师费尽唇舌、事倍功半,学生却云山雾罩不明就里。而在这一教学环节中用多媒体展示《屈原流放图》,教师只需稍作解释,就轻松解决了这一教学难题,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在作品分析鉴赏环节,插入诗文朗诵、吟诵或传统音乐等音频、视频文件,则可以为鉴赏创设情境,帮助学生更好地体悟诗歌的情感内蕴,激发他们对意境的想象,培养他们的文学感受力和领悟力,增强对文本的阅读兴趣。这对于学生普遍存在阅读障碍的先秦诗歌尤为适用。

最后,合理运用多媒体技术,要求我们既不能简单地用课件替代黑板,也不能过分追求感官刺激,把课件做得过分花哨,插入过多的图像、声音,喧宾夺主,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课件内容要均衡,信息量不能过大,否则容易造成学生视觉和审美疲劳,降低学生对教学内容的记忆效果,削弱听课兴趣。合理运用多媒体技术,还要做到主次分明,教学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多媒体技术只是教学的辅助手段,不能让多媒体主导教学。

参考文献:

[1]曾大兴,纪德军主编.古代文学教学创新与大学生能力建设[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刘周堂.古代文学教学中的文史哲相融问题——谈先秦文学的教学[A].第一届全国高校中国古代文学科研与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上海:三联书店,2003.

[3]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4]高平叔.蔡元培教育论集[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7.

(王轶 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 241000)

基金项目:(安徽师范大学本科教学质量提升项目)

猜你喜欢

古代文学教学学生
高校古代文学教学“问题意识”探究一一以《诗经》为例
韩国古代文学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与实践探析
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中国古代文学学科简介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赶不走的学生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学生写话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
聪明的学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