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深度参与模式”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以《外国新闻传播史》课程为例

2016-06-21贾文思

现代语文 2016年5期
关键词:深度教学法课程

◎贾文思



“深度参与模式”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以《外国新闻传播史》课程为例

◎贾文思

“深度参与模式”系列教学法相关研究在国内教育学界尚属全新的课题领域,其理论基础源于目前国际上普遍倡导的参与式教学方法(Participatory Teaching Method)的相关原理。在国际前沿领域,“参与式教学”这一提法由来已久,最初发端于上世纪国际NGO组织,是一种师生共同推进教学的形式。参与式教学过程是指运用科学的方法,在民主、宽容的课堂环境中,使受教育者在明确的教学目标指导下,积极主动、具有创造性地介入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从而接受教育、获取知识并发展能力。

一、从理论到实践:一种新的诠释

作为近代教育人本主义思潮的产物,“参与式教学”有着深厚的理论基础。除成人教育原理、“合作学习理论”、“建构主义理论”、效果评价等教育学发展核心理论外,还包括心理学的内在激励和外在激励关系理论,弗洛姆的期望理论等。教学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将参与式教学方法具体归纳为:课堂讨论、头脑风暴、角色扮演、游戏和模拟教学、案例分析、辩论、与他人在特定环境内练习生存技能、音频或视频活动,决策图或问题树等。20世纪90年代以来,该方法在西方高等教育机构中逐渐普及开来。参与式教学法于上世纪末开始引入我国,率先在医学、健康学和MBA等专业培训与学历教育中展开,而后扩展到各类学科的教学中,很多学者在理论与实践层面进行了积极地探索与研究。现有关参与式教学法的研究,除了从理论上阐述参与式教学法的内涵、特点、理论依据、主要形式、教学效果外,大部分均是结合某门课程的教学实践,谈参与式教学法的具体运用,即具体的实施形式、实施过程或实施经验。

笔者在对该理论体系的全面调查研究基础之上,对其实际效能及可操作性予以充分论证,并结合新闻史学类课程自身特点及教学规律,开创性地将其发展为“深度参与模式”系列教学法,进而应用到新闻专业本科阶段的教学活动之中。在教学实践中,深度参与模式可以说没有现成以供参照的蓝本,因此整个研究过程不拘泥于刻板形式,反而更注重实际授课效果,受教者对新闻史学课程的兴趣提升度和深度参与状态成为衡量课堂效果的主要指标。在对新闻史长达十年的讲授及教学理论研究过程中,“深度参与系列教学模式”得到不断发展完善,并部分地应用到东北财经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学科基础必修课程——《外国新闻传播史》的实际讲授环节中,通过对2010级、2011级和2012级新闻专业本科班的三轮授课试点,均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从形式到内容:一种新的解读

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深度参与状态”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自觉性为要旨,重教学过程、重课堂应用、重持久体验、重实际效果,鼓励大胆探索,培养创新意识和进取精神。基于教师“主导参与”和学生“主权参与”相协调的基本研究思路,努力实现教学目标的和谐统一性;教学氛围的宽松性;师生关系的高度平等性;教学主体的深度参与性;教学内容的开放延展性;教学形式的灵活多样性等目标。

首先,在课程内容建设方面,选取《外国新闻传播史》为样本,以其教学相关环节作为研究平台,实现了“深度参与模式”相关原理与新闻专业本科阶段基础必修课程的有机融合。从专业类别来看,新闻史学类课程属专门史的范畴,课题对其在新闻传播理论、实务、史学三大领域中承前启后的基础地位及与其他类学科间的横向关联性予以充分关注,以史论结合的全新研究视角,在对传统的编年、国别教学体例及其有限效果进行全面反思基础上,对国际前沿理论界倡导的“带有一定解释色彩的文明史”予以深度解读与重新评估。

其次,在革新教学思路方面,改变了以往教学中只重教轻学的传统做法,使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有机结合起来。以外新史课程中的“历史人物演绎法”为例,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构建者;形成教师当“导演”,学生当“主角”的模式。再以课程中独创的“课堂互动分组讨论法”为例,学生自由选题、自由组合,自己动手研读资料、查阅索引、撰写研究论文并积极展开交流和讨论,从单纯抄录员的被动角色变成主动的探索者。

再次,在改进教学方法方面,灵活多样的实施形式是深度参与模式的灵魂,亦是本课题研究对教学方法积极探索的体现。课题突破现有硬件条件的限制,打破了过去静态、封闭型的教学过程,显示了动态性的教学过程,使课堂的意义得以延伸,“深度参与状态”变为课堂常态,激发学科活力和学科兴趣。通过“关键词点拨法”、“新闻人物述评”、“教学影片观摩与研讨法”、“微史料深度分析法”等等一系列实践环节的创新性尝试,以尊重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为前提,不断加大加深学生对《外国新闻传播史》课程的热爱和深度理解。

最后,在教学效果方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活跃课堂气氛、增强学生交流表达能力、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调查显示,深度参与行为模式开阔了学生的眼界,拓宽了学生的思路,发展了学生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和创造性;学生对课程的满意度、出勤率和参与度提高了,随之学生的专业素质和创新能力也获得了明显提升;通过加大对平时成绩的考核力度,注重平时素质的训练,学生互相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写作能力、言语表达的能力、研究创新能力都有较为明显的提升。

三、从方法到应用:一种新的路径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方法是通过整合课题组成员搜集的资料、数据,分类汇总,提炼出深度参与模式的基本框架(包括理论内核、实施方案、现存局限、如何改进等)。该方法突破传统课题的定性研究体例,有效结合现有的实验资源,确立以内容分析为主要方式的研究思维模式,在试行“深度参与教学模式”的专业和年级(2012级新闻本科教学班)选取调查样本,并在课题组的指导下,由学生自发组成研究团队,自主进行实验方法的设计、组织设备和材料、从事资料搜集,进行数据整理和分析处理、撰写总结报告等工作,以培养学生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兴趣和能力。

在理论研究层面,“深度参与”教学模式是一种基于复杂、开放、丰富和多元系统之上的现代课程范式。学生在学习中通过参与信息的共享和批判性反思,对知识进行再组织来构建其意义,以教师为主导,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生本互动,进而建构知识,生成智慧、能力和新的问题。其研究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培养学生关注现实、关注人类发展的科学新闻史学观点。

在教学实践层面,主要任务和目标是在具体授课环节中,通过深度参与模式系列教学法的试点与具体实施,观测研究课题的实际效果,并对其进行归因分析,将整个教学周期精细化。

(一)引入期(1-4周)主要引入基础概念及相关范畴,提升学科兴趣阶段。(方法:案例法、关键词点拨法等)案例法具体指的是将课程体系中的相关案例在甄别环节后应用于研讨环节的教学法,关键词点拨法则是通过设定课程重点词汇以加深记忆的方法,二者在引入期可以配合使用,达到有效切入知识点加深印象的预期效果。

(二)展示期(5-10周)通过对新闻人物和新闻事件演示和展示,在还原史实基础上,加深记忆与理解。(方法:历史人物演绎法、教学影片观摩法等)在精选的教学影片观摩环节之后,除了布置相关书面文论类作业之余,还可以在教学硬件条件允许的情况之下,有计划地布置将期间重要的历史人物以演绎的手法加以表现,可以分组进行也可以指定表演,以生动的形式展现历史人物生活的背景时代原貌。

(三)提升期(11-16周)深入挖掘新闻事件、人物背景信息,纳入理性分析。(课堂互动分组讨论法)在提升期的重要任务是提升学生对所学知识点的深度理解,在互动分组讨论之后,一般会形成核心观点,以集中发言的形式加以归纳总结进而达到加强理解的效果。

(四)转化期(17-18周)培养史论结合思维,推动实际能力的转化。(方法:微史料分析法、新闻人物述评法等)微史料分析法可以将宏大的知识点有机分解,而新闻人物述评恰恰符合以人物为核心的教学新论思路,是常规考核的有效方法。

四、从分析到结论:一种新的认知

如果说,以往对于参与式教学法教学效果的认识还停留在理论分析层面,认为都是根据某门具体课程的教学实践总结出来的,教学参与方法零散,对教学效果进行测量的研究显得比较单薄,不成系统,深度不够,应用性及普适性不强,运用定量分析法进行的研究更加薄弱,会影响参与式教学法的应用与推广。那么深度参与模式则超越了对“课堂上的收获”的狭隘理解,更关注在新闻专业领域教学体现出来的独有特点和规律,与其他同类型研究相比,课题在理念层面上,以“授业”为主的“课堂”变成以“求知”为主的“学堂”已成为一种相当具有代表性的“执行动机”。譬如对新闻史实的深度理解和重新阐释,更注重培养学生史论结合思维模式的培养和生成。在这里,收获不仅包括认知方面的结果(概念原理的体系)以及认知策略的完善,也应该包括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改变、丰富与提升。

“深度参与模式”系列教学法来自一线的改革实践,整个研究过程的展开,充分体现建构性、生成性和多元性这三大基本特征,是对宏大课改出发点和广阔现实的深思,是对教师碎片化教学现场经验的整理,是对课程由构想转向实践的一种有益尝试,当然期间的个别理论及方法还有待时间的检验。

参考文献:

[1]陈华.参与式教学法的原理、形式与应用[J].中山大学学报,2001,(06).

[2]苏文平.参与式教学法在本科教学中的实践创新[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

(贾文思 东北财经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116025)

基金项目:(东北财经大学2015年校级教学研究项目“‘深度参与模式’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的课题成果,项目编号:YY15011。东北财经大学新闻传播学院2015教学研究项目“参与式多元教学法与新闻专业本科生学科兴趣提升相关度研究”课题成果。)

猜你喜欢

深度教学法课程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深度理解一元一次方程
批注式阅读教学法探究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实施“六步教学法”构建高中政治高效课堂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深度观察
深度观察
深度观察
高中数学实践教学法的创新策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