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清末、民国时期天津师范教育制度的发展

2016-06-21王慧王羽

天津市教科院学报 2016年2期
关键词:发展阶段近代师范教育

王慧,王羽



论清末、民国时期天津师范教育制度的发展

王慧,王羽

[摘要]师范教育系“群学之基”,关乎整个教育事业的发展。近代天津师范教育制度肇端于1903年严修创办的教师补习所与教员研究所,在清末、民国时期的一系列社会变革中经历了萌芽初兴、稳步发展、调整完善和重创重建四个阶段,表现出了明显的阶段化特征以及区域教育特色。近代天津师范教育研究在天津地方教育史研究中占据重要地位,对现阶段师范教育制度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关键词]近代;天津;师范教育;发展阶段

近代天津作为“京畿门户”,其师范教育制度的产生既受清末内忧外患的政治环境以及中西思想文化激烈碰撞的影响,也离不开近代中国师范教育发展浪潮的推动,更得益于天津近代教育发展的内在需求以及区域教育家的共同努力。随着清末民国时期社会的不断变革以及近代教育的不断发展,天津师范教育制度的发展经历了萌芽初兴、稳定发展、调整完善和重创重建四个阶段。

一、萌芽初兴阶段(1903-1909年)

1902年7月,教育家严修赴日游历,参观了日本学校后深感普及教育是国家富强之根本,而教育的普及离不开师资的培养,于是,归国后即着手筹建教师培训机构。1903年,他创办了教师补习所与教员研究所,虽然这只是一所短期在职培训性质的机构,但却开启了天津师范教育的先河。随着师范教育的萌芽,各级各类师范教育机构如雨后春笋般大量涌现,具体情况详见下表:

资料来源:根据政协文史资料、天津基础教育志、静海县志等资料整理

这一时期师范教育制度发展的特点:

(一)初步建立了师范教育制度体系

此间成立的12所师范教育机构,纵向层级上覆盖了初级和优级师范学堂;横向类型上涵盖了普通师范、幼儿师范、音体特科以及女子师范学堂;培养形式灵活多样,既有职前培养,也有在职培训,构建了阶段明显、类型多样的独立的师范教育体系。

(二)办学主体公、私结合

天津最早成立的两所师资培训机构都是私人创办。随着新学制的颁行,政府逐渐成为师范教育的另一办学主体,师范教育办学显现出公私结合的特征。师范学堂经费主要源于府州道县的财政拨款,而讲习所、传习所等短期师资培训机构及幼师培养机构多为个人捐资办学。可以说,天津近代师范教育的产生是自下而上的,这与当时政治经济环境及兴学热潮有关,更得益于严修、陈宝泉、刘宝慈、李琴湘、胡家琪等一批教育家的远见与践行,还有以袁世凯为代表的地方官员的鼎力支持,上下联动掀起了师范教育的办学热潮。

(三)深受日本影响

天津早期师范办学深受日本影响,照搬日本经验,大量延聘日本人及留日归国生任教员。如1905年严修创办保姆讲习所时,在课程设置上几乎照搬了日本的做法;1908年成立的体操音乐讲习所,初期延聘留日学生李侨任管理,学校还聘请了村岗祥太郎、齐滕传寿等日籍教师。

(四)新旧糅合

虽然最初的师范教育机构是为培养新型师资而创设,但与传统教育有难以割舍的联系,一方面,在课程设置上体现为近代西方科学与封建伦理并存;另一方面,优级师范学堂学生毕业之后奖励出身,与科举功名挂钩,体现了进步性与封建性融合,新旧教育糅合。

二、稳定发展阶段(1910-1927年)

由于政局混乱、教育经费短缺,这一时期天津师范学堂在数量上稍减,很多传习所被迫停办,如北洋师范学堂于1911年撤销改建天津直隶高等商业学堂。但从总体来看,天津师范教育基本保持了稳定发展的局面。

这一时期,师范学校成为办学主体。1910年,北洋女师学堂附设小学,1913年8月,北洋高等女学堂归并该校,成为该校附属女子中学。1914年7月,天津劝学所设立蒙养园,作为附属蒙养园。1916年1月更名为直隶第一女子师范学校。另外,1912年,直隶省第一师范学堂改为直隶省立第一师范学校,1914年,将民立第45小学划归该校附属小学第二部,1920年,又迁回北洋师范学堂旧址并加以扩充。这两所师范学校的发展规模在全省名列前茅,几乎占了直隶的半壁江山,以1911年和1918年的数据为例,两校教职员人数占直隶师范学校教职员总数的50%还多,学生数约占全省师范学堂学生总数的37%,经费支出占全省师范学校总支出的45%,且教职员、学生以及经费数量都有所增长。

为弥补小学师资的不足,1910年,直隶省学务公所开办单级师范讲习所,学制1年;为改造旧塾师,1915—1916年间,天津各区纷纷建立私塾教员传习所,之后部分县又开办教育讲习所,经费自筹;为配合推广白话文,1924年10月,静海成立师范国语讲习所,培训县内在职教师100余人,此间,公、私立学校纷纷添设师范专业,如1924年1月,天津私立河东中学增设师范班;[1](195)1926年,天津县教育局在民立第四女子小学校附设女师范一班,学制3年;1921年上半年中第一学区增设了师范机构5个:其中单级教员讲习所、国话教员传习所、体育讲习所、手工教员传习所,均设在劝学所内,私立贞淑女子师范讲习所,设在贞淑小学校内。[2](996)1922年直隶师范学校(含养成所与传习所)共有28所,笔者根据现有资料统计,其中位于天津辖区的有10所,约占直隶师范学校的36%,超过了同期福建、安徽以及湖北等省师范学校的总数。

这一时期师范教育制度发展的特点:

(一)逆势稳定发展

辛亥革命胜利后,政局不稳甚至军阀混战,民生凋敝,教育投入严重不足,1922年新学制颁行前后,全国师范教育处于混乱状态,但天津师范教育并未因此停滞不前,而是稳定发展。民国五年11月全国教育行政会议各省区报告汇录载:“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中期直隶共有省立师范学校6所,男四女二,而天津占据两所,男一女一,且办学状况稳定。”师范教育机构类型多样,除师范学校外,还有国语讲习所、单级师范讲习所、私塾教员传习所、体育讲习所、手工教员传习所以及女子师范讲习所等。究其原因,除政府重视外,与大力开展普及教育有关,培养义务教育师资为师范学校的发展提供了强劲驱动力。同时,这一时期师范教育的层次有所提升,重心转向培养中学师资。

(二)课程设置日趋专业化

主要表现在一是增加国语课程,取消经学课程,改修身课为公民课,改体操课为体育课,凸显德智体三育并举的教育目的;二是丰富了师范教育专业课程,在心理学、教育学之外,增加了各科教学法、教材研究法以及教育统计学知识,并将教育实习纳入学科课程,强调了师范教育的实践性。

(三)学校管理日趋规范化

第一,调动教职员积极参与管理,如第一师范等校的教职员代表参与中等以上学校教职员联合会的索薪活动;[3]第二,建立师范毕业生服务制度,对师范毕业生采取了分派服务的管理方式,对于借故规避服务者,则令学生家属将学费及在校所需各费照数偿还。

(四)私立女子师范教育发展迅速

五四运动后,女子教育愈发受到重视。由于经费拮据,官立女学发展困难,私立女师迅速崛起,先后成立了圣功女子学校师范班、私立贞淑女子师范讲习所。随着幼儿教育的发展,女子师范增设保姆科、女师及女师讲习所附设蒙养院,兼顾培养幼儿师资,这是天津成立较早的幼儿师资培训机构。

三、调整完善阶段(1928-1937年)

这一时期天津师范教育不断调整的原因有两个:一是天津行政建制以及行政隶属关系的不断调整,导致师范教育的管理机构与相关职能部门发生变化;二是国民政府先后颁行了《师范学校法》(1932)、《师范学校规程》(1933)、《师范学校课程标准》(1934)等法规,在此基础上,天津市制定了《教育局工作计划》、《义务教育实施计划草案》、《津市教款保委会规程》及《市立学校职教员养老金规程》等,相应地也对师范教育办学进行了调整与规范。

1928年直隶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改为河北省立师范学校,1934年又更名为河北省立天津师范学校。1929年,增设河北省立女子师范学院,这是天津境内第一所高等师范院校,1930年,该校与直隶省立第一女子师范学校合并,成立河北省女子师范学院,包括本科和专科两个培养层次。同年又成立了天津市立师范,先后设置师范本科、本科职业班、教育学班、完全师范科、幼稚师范科、义务师范科、初级中学班、小学教师进修班、图书馆学班和讲经班等,并附设实验小学、幼稚园各1所,对缓解天津市小学师资数量不足,提高小学教师的教学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

20世纪20年代中后期,平民教育的重心开始向农村转移,乡村师范学校纷纷涌现,当时天津辖区内的乡村师范学校有武清乡村师范学校、静海县乡村师范学校。1933年前后县立乡村师范纷纷改为简易师范,学制由3年改为4年,办学地址多在当地寺庙。这一时期,市教育局还开办了音乐体育传习所(1928)和保姆传习所[3],与师范院校一起共同承担着各类师资的培养与培训。

这一时期师范教育制度发展的特点:

(一)建立了较为完整的师范教育体系

师范教育布局日趋合理,形成了在教育层次上贯穿中等师范教育和高等师范教育、在培养类型上包含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在培养模式上涵盖正规教育和非正规教育、在学校分布上覆盖城市和乡村的较为完整的师范教育体系。

(二)政府主要承担了发展师范教育的责任

这一时期,公立师范教育机构成为办学主体,到30年代,由省立、市立以及简易师范学校几乎承担了各级各类师资培养的全部任务。政府落实责任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加大教育经费投入,师范教育办学经费主要来自政府拨款,市立师范学校由市政府拨款,各县简易师范一般由县府财政支持。如1930年市立师范学校经费72,000元,占全部事业经费的9.6%,占学校教育事业费的13.2%。[1](249)二是建立了经费保障体系,为了避免出现北洋政府时期教育经费开支混乱的现象,天津成立了教育经费保管委员会,并制定了《天津市教款保管委会规程》,改变了以往经费管理混乱、收支不明的状况,保障教育经费独立并不得被挪用,为师范教育的稳步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和经费保障。

(三)管理更加严格规范

这一时期,各级各类师范院校都建立了严格的管理制度,建立了以校长负责制为核心、由校务会议共同决策的组织管理体制;教师任职、薪酬待遇、退休保障以及学生的学习、考核、待遇、义务等都严格执行《师范学校法》;此外,还实行毕业会考制度,由社会局成立会考委员会进行监管,保证了毕业生的质量,规范了教师入职资格。

(四)师范教育承担社会教化职能

在培养师资的同时,师范院校还积极推广社会教育。如1935年女子师范学院在大经路院外运动场内建筑教室一座,开设妇女民众学校,招收附近失学妇女,由教育系学生前往实习教授以家事、生计、文艺、卫生、公民等各种教育。[4]女师附小、市立师范学校在推广义务教育、免费培训在职教师等方面也做了大量工作,表现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

四、重创与重建阶段(1938-1949年)

1937年“七七事变”后,日军全面侵华。天津沦陷后,河北女子师范学院向后方转移,1938年10月,女师师范部于河北省立女子中学校址(今海河中学)复课;省立天津师范学校停课,后于1939年前后在双庙街太阳宫复课,1942年并入天津市立师范学校。市立师范学校在沦陷后被日本满洲铁道株式会社圈占,1938年2月,伪市教育局在省师旧址恢复天津特别市市立师范学校,并办有附属小学,承担着培养本地师资的主要任务,但大多数师生都有反抗情绪,一些师生秘密参加了地下抗日组织。沦陷期间,大多数县级简易师范学校相继停办,1941年,伪津海道教育科开办了杨村简易师范学校,建校时有学生144人,教职员15人,1947年始招学生。

抗战胜利以后,师范教育得以喘息。河北省立天津师范学校在原校址(新开河)复校;到1948年该校已发展到有教员35名,学生共11个班401人。1945年,邓庆澜着手恢复市立师范,到1948年该校已有8个班399名学生,教职员35名。1946年,原国立国术体育师范专科学校在天津北站河北体育场建校,1947学年度第一学期,有教职员60人,学生246人,到1948共有学生300多人。1948年内战爆发使师范教育试图恢复的势头再次被打压,教育发展陷入新的困境。1948年10月,市立师范学校成立了护校委员会,保护学校财产,保存了天津师范教育的主要力量。天津解放后,市军管会文教部接管了该校,时有在校学生10个班共351人,教职员53人。

这一时期师范教育的特点:

(一)师范教育遭受重创

战乱使天津师范教育遭到严重破坏,学校纷纷转移、停办、停课,校舍、图书、设备大量损毁,学校数、学生数锐减,据民国三十四年度第二学期中等学校毕业生统计数据显示,1945年,天津中等教育阶段包括省立、市立以及私立(包括已备案和未备案)中学、职业学校、师范学校共计学生3811人,其中师范学校人数总计只有56人;而师范学生统计中,简易师范人数为0。[5]受战乱影响,这一时期天津师范院校始终未能恢复到战前水平。

(二)师范教育工具化特征明显

抗战时期,日伪政府组建师范学校的目的是为了推行其价值观,进行文化扩张,开展奴化教育,师范学校的组织管理由日本教习控制,教育内容增设精神训练,教学方法照搬日本学校,日本教员充当各科顾问,这些都使得师范教育沦为政治的附庸,沦为充当日伪政府进行思想钳制及政治统治的工具。

(三)师范教育在抗战中坚守了社会责任

在抗战以及内战时期,在校的师范生体现了高度的自主性与革命性,学生的反帝国主义、反独裁的活动从未停止。解放战争时期,市立师范学校的地下党员通过组织读书会——野草社联系了一批进步学生,发动学生参加反饥饿、反内战的活动。其次,这也表现为师范学校师生的教育责任感,正是因为他们对师范教育的执着与热忱,使得抗战胜利后师范学校得以恢复、发展,为新天津师范教育的重建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天津市地方志编修委员会办公室.天津通志—基础教育志[Z].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0.

[2]天津市地方志编修委员会办公室,天津图书馆.《益世报》天津资料点校汇编(一)[Z].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01.

[3]天津市地方志编修委员会办公室,天津图书馆.《益世报》天津资料点校汇编(二)[Z].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01:1011.

[4]天津市地方志编修委员会办公室,天津图书馆.编.《益世报》天津资料点校汇编(三)[Z].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1042.

[5]天津档案馆.民国三十四年度第二学期中等学校毕业生数统计(J0110-1-001457-035)[Z].1945.

责任编辑:刘升芳

[作者简介]王慧,天津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主要从事中国近代教育史研究;王羽,天津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研究生,主要从事中国近代教育史研究(天津300387)。

[中图分类号]G659.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277-(2016)02-0021-03

猜你喜欢

发展阶段近代师范教育
“美育视域下的音乐师范教育教学价值重构”学术研讨会线上召开
高举师范教育大旗 服务乡村教育振兴——天水师范学院创新办学模式纪实
我国近代师范教育思想发展研究综述
试论师范教育与教师教育共存之可行性
“六经皆史料”:“六经皆史”论的近代诠释及其意蕴
近代中国社会的爱国主义问题(1840—1911)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政府角色转换探析
唐代皖南诗歌探究
苏州商团历史沿革略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