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季晚稻不同稻桩高度对二化螟残留虫量的影响
2016-06-21谢士杰吴华新赵丽稳沈群超
谢士杰,吴华新,赵丽稳,王 立,沈群超,翟 婧
(1.慈溪市农业监测中心,浙江慈溪 315300;2.宁波市种植业管理总站,浙江宁波 315012)
单季晚稻不同稻桩高度对二化螟残留虫量的影响
谢士杰1,吴华新1,赵丽稳2,王 立1,沈群超1,翟 婧2
(1.慈溪市农业监测中心,浙江慈溪 315300;2.宁波市种植业管理总站,浙江宁波 315012)
摘 要:通过研究单季晚稻不同稻桩高度对二化螟残留虫量的影响表明,稻桩高度与残留虫量呈正相关关系,稻桩越短残留虫量越少。本试验中以离地5 cm高度稻桩残留虫量最少,但考虑到离地5 cm高度与离地7 cm高度二化螟残留虫量差异未达到极显著,且大部分田间实标平整度不能保证离地5 cm收割安全,建议一般田块收割离地高度7~10 cm为宜。
关键词:稻桩高度;二化螟;残留虫量
文献著录格式:谢士杰,吴华新,赵丽稳,等.单季晚稻不同稻桩高度对二化螟残留虫量的影响[J].浙江农业科学,2016,57(6): 881-882.
二化螟属鳞翅目螟蛾科昆虫,是我国水稻上为害最为严重的常发性害虫之一。水稻在分蘖期受其为害,造成枯梢、枯心苗;在穗期受害,造成虫伤株和白穗,一般年份减产3%~5%,严重时减产3成以上[1]。近年宁波地区二化螟的发生范围、发生量和发生程度有明显上升趋势,虫源基数增加是为害逐年加重的根本原因,主要与双酰胺类药剂的高抗性有关[2],从而导致虫源田显著增加[3],加重了防控的压力。关于二化螟抗药性研究较多[4],但在稻桩等实际操作方面研究较少。随着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机割面积所占比例不断上升。2015年,慈溪市机割面积所占比例已达95%,收割机田间实际收割离地高度7~40 cm,差异极大,其中10~20 cm稻桩大概占50%,40 cm以上占15%。为此,笔者在浙江慈溪选用冬闲免耕田进行收割高度对二化螟残留虫量影响研究,以期获得当前生产条件下最适收割高度,方便指导农户使用。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试验地点在慈溪市横河镇马堰村二化螟常年发生较重田块。冬季免耕田,收割前种植单季晚稻,品种为宁81。
1.2 处理设计
2015年12月31日,即二化螟越冬前,通过人工修剪设稻桩离地高度5,7,10,15,20和40 cm等6个处理,以稻桩离地高度40 cm为对照,每处理重复4次,每小区100 m2,随机区组排列。
1.3 二化螟越冬调查
二化螟越冬调查方法按照《水稻二化螟测报调查规范》(GB/T15792—200X)越冬调查部分,冬前调查为2015年12月31日,冬后调查时间为2016年2月28日,记录各小区二化螟残留虫量。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稻桩高度对二化螟残留虫量影响
越冬前调查66.7 m2试验区虫源基数平均为343条。由表1可知,越冬后不同稻桩高度二化螟残留虫量相互间存在较大差异。其中,稻桩离地高度20和15 cm处理的二化螟残留虫量较稻桩离地高度40 cm处理分别减少24.2%和53.72%,虫量极显著低于40 cm的对照处理,两处理间也存在极显著差异,并极显著高于5,7,10 cm处理;稻桩离地高度10和7 cm处理的二化螟残留虫量较稻桩离地高度40 cm处理的分别减少72.07%和75.27%,两处理间无显著差异。稻桩离地高度5 cm处理的二化螟残留虫量比稻桩离地高度40 cm处理减少81.12%,显著低于稻桩离地7 cm处理,极显著低于10,15和20 cm处理。
表1 不同稻桩高度对二化螟残留虫量的影响
2.2 不同稻桩高度与二化螟残留虫量的关系
剥秆调查表明,稻桩内残留虫量与稻桩离地高度呈正相关关系(图1),线性回归方程为Y= 2.274 2 X+9.233 4(R2=0.923 4),相关性较高,说明稻桩越高,残留虫量越高。
3 小结与讨论
二化螟主要越冬场所为稻秆和稻茬[5-6],采取不同措施改变二化螟的越冬场所对防治二化螟具有积极意义。高度较低的稻茬保温性差,且易被春季田间积水覆盖,从而导致二化螟越冬因越冬场所恶化或丧失而死亡,而高度较高的稻茬保温性相对较好,春季田间积水很难没过,二化螟有足够的空间来躲避雨水威胁,从而导致冬前和冬后二化螟越冬存活率高[7],虫源基数增加。
在不使用化学农药,不增加农户人力、物力投入的前提下,通过降低收割高度减少二化螟残留虫量可作为二化螟综合治理的重要手段。除极少量老式收割机外,当前大部分新型收割机可调节收割高度。收割高度离地越低,田间二化螟残留虫量越少。但考虑到田块间平整度差异,除平整度极好的田块可尝试收割高度调至离地5 cm,甚至新型收割机离地3.3 cm的极限高度外,一般较平整田块控制在7~10 cm为宜。
图1 不同稻桩高度与二化螟残留虫量关系
参考文献:
[1] 吴降星.病虫识别与防治图谱[M].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
[2] 顾国伟,凌小明,应小军,等.余姚地区二化螟抗性水平及防治药剂筛选[J].浙江农业科学,2016,57(2): 229-230.
[3] 邓朝银.齐泥割晚稻减少二化螟虫源[J].湖南农业,1997(10): 15-16.
[4] 张扬,王保菊,韩平,等.二化螟抗药性检测方法比较和抗药性监测[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2014,37(6): 37-43.
[5] 陈晓娟,何树林,夏琼.四川省水稻螟虫的越冬研究[J].西南农业学报,2010,20(1): 83-86.
[6] 黄水金,刘剑青,秦文婧,等.二化螟越冬幼虫在稻株内的分布及其控制技术研究[J].江西农业学报,2010,22 (11): 91-93.
[7] 吴生伟,彭兆普,蒋桂芳,等.晚稻收割方式和稻茬处理对二化螟越冬的影响[J].湖南农业科学,2014(4): 48-51.
(责任编辑:张瑞麟)
中图分类号:S435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0528-9017(2016)06-0881-02
DOI:10.16178/j.issn.0528-9017.20160626
收稿日期:2016-03-03
作者简介:谢士杰(1973—),男,浙江慈溪人,农艺师,本科,从事农作物病虫害测报工作,E-mail: 95206866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