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手法结合针灸治疗颈椎小关节错缝60例临床观察

2016-06-21江竻稳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6年9期
关键词:中医针灸

江竻稳

广东省连平县人民医院,广东 连平 517100



手法结合针灸治疗颈椎小关节错缝60例临床观察

江竻稳

广东省连平县人民医院,广东连平517100

【摘要】目的:观察手法结合针灸治疗颈椎小关节错缝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20例颈椎小关节错缝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理疗、药物治疗、颈椎牵引等方法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给予中医针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住院时间和生活质量评分的差异。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为75.0%,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SF-36各维度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理疗、药物治疗、颈椎牵引的基础上使用中医针灸治疗颈椎小关节错缝效果突出,能促进患者康复,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中医;针灸;小关节错缝;颈椎牵引

颈椎小关节错位(Cervical dislocationcn,CD)又称颈椎小关节功能紊乱,是指颈椎骨与骨之间位置发生微小改变,中医描述为“骨错缝、筋出槽”。若不及时治疗可诱发颈椎间盘突出,给患者生活造成严重影响[1]。针灸是中医的特色治疗手段,通过经络、腧穴的传导作用来治疗疾病,在广大群众中信赖度颇高。治疗颈椎小关节错位常用的理疗、药物治疗等方法疗效欠佳,笔者引入手法结合针灸治疗,选取120例颈椎小关节错缝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旨在探讨中医针灸治疗颈椎小关节错缝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11月至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120例颈椎小关节错缝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入选标准:①符合颈椎小关节错缝的临床诊断标准:X检查颈椎生理弧度变直、双边征、椎体后缘线在某节段不连续[2]。患者年龄不超过70岁;②患者同意参与本次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③排除精神疾病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0例。研究组男、女各30例,年龄42~67岁,平均年龄(56.73±8.07)岁;病程1~7年,平均病程(4.61±0.87)年。对照组男29例;女31例,年龄41-68岁,平均年龄(57.17±8.91)岁,病程2~8年,平均病程(5.12±0.91)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给予手法治疗、颈椎牵引等治疗。手法治疗:病人坐正,头部前倾30°,使用食指和中指置于下颌骨上边缘以夹持面部,使用拇指按压患者横突处。使用SCJ-I型颈椎牵引椅(盛昌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牵引重量根据患者自身情况设定为7~14kg。

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进行中医针灸治疗。针灸穴位包括:颈夹脊、足三里、悬钟、大椎、曲池、天宗、身柱、阳池、肾俞、阳陵泉等。进针得气后施平泻平补针法。选取颈夹脊、足三里、悬钟、大椎、曲池等穴位中的3个,天宗、身柱、阳池、肾俞、阳陵泉穴位中的2个,每天1次,1周为1疗程。若患者出现头痛头晕,加针灸太阳、百会;手指麻木者加合谷。

两组患者均治疗3周后观察疗效。

1.3评价标准

1.3.1疗效评价治愈:X线检查颈椎位置完全恢复正常,不良反应完全消失,患者生活恢复正常;有效:X线检查颈椎位置明显恢复,不良反应减少;无效:X线检查颈椎位置无明显改善[3]。

1.3.2生活质量评价使用SF-36量表评价生活质量,共分为生理功能(PF)、生理职能(RP)、躯体疼痛(BP)、总体健康(GH)、活力(VT)、社会功能(SF)、情感职能(RE)、精神健康(MH)八个维度,每项满分100分[4]。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组内治疗前后计量资料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为75.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 [例(%)]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2.2两组住院时间比较研究组患者住院时间为(23.7±5.6)d,对照组为(30.5±6.1)d,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研究组SF-36各维度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分,±s)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3讨论

颈椎的关节突比较低,关节囊比较松弛,可以滑动,其稳定性较差,比较容易出现错缝现象,颈椎小关节错缝是一种临床常见疾病。研究表明,造成颈椎小关节错缝的因素较多,主要包括肌肉痉挛、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等,这些因素可能导致关节活动超出正常范围,颈椎小关节失衡[5]。颈椎小关节错缝不易完全治愈,容易反复发作。主要症状表现为肩颈痛麻、头痛、心慌,不及时治疗会导致颈椎病发生[6-7]。牵引是临床治疗颈椎小关节错缝的主要措施,通过解除颈部肌肉痉挛缓解疼痛,使椎间孔与椎间隙增大,解除椎动脉压迫,有利于血液循环,改善钩椎关节,调整错位,恢复关节功能。中医针灸是祖国医学中一种历史悠久的治疗方法,主要是对人体的相关穴位进行适当刺激,疏通血脉以达到治疗疾病的效果[8]。对肩颈痛麻患者,主要针刺风池、大椎、风府、肩井等穴位。对于阴天发作错缝患者,针刺与灸疗同时进行,效果更佳。对头痛患者,主要针刺天柱、风府等穴位;偏头痛患者主要针刺丘墟、头维等穴位;前头痛患者主要针刺上星、合谷等穴位。在进行针灸治疗的同时对患者进行适应性指导,对解除疼痛,加速康复有重要意义[9]。研究表明,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注意颈部的保护、注意睡眠体位和姿势对康复有积极意义[10]。本研究结果表明: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P<0.05),住院时间比对照组短(P<0.05),研究组SF-36各维度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说明了中医针灸治疗颈椎小关节错缝的积极疗效。

综上所述,手法结合针灸治疗颈椎小关节错缝疗效突出,能促进患者康复,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梁家伟,李国准,李家裕,等.手法治疗颈椎小关节错缝的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2008,46(32):82-83.

[2]雄智.中西医结合治疗颈椎病[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87.

[3]卢天达.针灸联合推拿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50例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2013,22(16):80.

[4]王琦,翟佳滨.推拿手法治疗颈椎小关节紊乱48例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2012,21(11):1866.

[5]彭桂艳.中医针灸治疗颈椎小关节错缝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6(4):82-83.

[6]耿永波,王艳秋,田量.人工牵引配合手法复位治疗颈椎小关节错缝[J].光明中医,2013,28(9):1876-1877.

[7]韩刚.70例颈椎小关节错缝患者的中医针灸治疗疗效分析[J].甘肃科技,2014,30(18):131-132.

[8]陈发祥.手法治疗颈椎胸椎小关节错缝并颈肩背肌筋膜炎22例[J].湖北中医杂志,2000,22(2):45.

[9]王宏刚.中医针灸疗法在颈椎小关节错缝治疗中的应用及效果[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7(17):175-177.

[10]范志勇,王卫强,钟荣芳,等.寰枢关节错缝所致颈性眩晕的诊断及手法治疗[J].颈腰痛杂志,2012,33(5):367-369.

【中图分类号】R24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6)09-0079-02

(收稿日期:2016.03.15)

猜你喜欢

中医针灸
面向未来的中国医学——针灸篇
针灸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应用
Efficacy of acupuncture on treating obesity and adipose-incurred illnesses
Acupuncture as a potential approach to improving the health of women with obesity
中医针灸的发展与传承
糖尿病患者的中医饮食护理相关问题分析
中医英译的误译现象探析
社区中医干预初产妇产后焦虑及抑郁的效果
关于中西医结合治疗乳腺增生病38例临床观察
针灸配合中药治疗黄褐斑6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