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益气活血祛风汤治疗慢性荨麻疹52例临床观察

2016-06-21谭伟雄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6年8期
关键词:慢性荨麻疹

谭伟雄

广东省开平市第二人民医院外科,广东 开平 529300

益气活血祛风汤治疗慢性荨麻疹52例临床观察

谭伟雄

广东省开平市第二人民医院外科,广东开平529300

【摘要】目的:观察益气活血祛风汤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用药不同将82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30例,口服金蝉止痒胶囊;观察组患者52例,口服益气活血祛风汤。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IgE水平,观察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用药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停药后的复发率。结果:经过6周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2.69%,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周后,观察组的IgE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停药2月后,观察组复发率为7.69%,对照组复发率为1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活血祛风汤能明显降低慢性荨麻疹患者血清IgE水平,改善免疫功能,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关键词】慢性荨麻疹;益气活血祛风汤;IgE

荨麻疹是指由于各种因素导致皮肤、黏膜小血管暂时性炎性充血而产生的一种局限性水肿反应[1],病程超过6周者称为慢性荨麻疹。慢性荨麻疹发病机制复杂,I型变态反应为其主要发病机制之一,正常人血清IgE含量较少且稳定,但患者血清IgE含量在Ⅰ型变态反应中则明显增高[2]。慢性荨麻疹临床表现为迁延顽固,采用抗组胺治疗效果较差,复发率较高。本研究通过益气活血祛风汤来治疗慢性荨麻疹,观察其对患者血清IgE的影响及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8月至2014年8月来本院就诊的慢性荨麻疹患者82例,将82例患者按照用药不同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52例)。对照组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19~61岁,平均年龄(32.44±5.8)岁;病程1~11年,平均病程(3.14±1.8)年。观察组中男30例,女22例,年龄18~62岁,平均年龄(31.29±4.6)岁;病程1~10年,平均病程(3.20±1.5)年。两药物组性别、年龄等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纳入与排除标准临床诊断参照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3]制定的《荨麻疹诊疗指南(2007版)》的诊断标准:风团反复发作,持续6周以上;风团大小不等,伴瘙痒,几乎每天发生;少数表现为间歇性发作。纳入标准:年龄18~70岁,符合上述临床诊断,2周内未服用激素及抗组胺药物,常规检查无其他器质性病变,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合并有心脑血管、肾、肝疾病及精神性疾病者,哺乳期及妊娠期妇女。

1.3治疗方法对照组患者口服金蝉止痒胶囊(重庆希尔安药业有限公司生产;准字Z20090396;0.5g/粒),成分:金银花、栀子、黄芩、苦参、黄柏、龙胆、白芷、白鲜皮、蛇床子等。6粒/次,3次/d。治疗时间为6周。

观察组患者口服益气活血祛风汤,组方:山栀10g,白芍20g,茯苓20g,益母草20g,白蒺藜20g,白鲜皮20g,丹皮10g,当归10g,柴胡10g,白术10g,桂枝10g,防风10g,白僵蚕10g,甘草6g。取上述中药一剂,加水煎煮,取药汁200ml分早晚2次服用,各100ml。每日一剂,治疗时间为6周。

1.4观察指标

1.4.1血清IgE水平检测统计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IgE水平,血清IgE检测按ELISA试剂盒的说明书进行(上海酶联,批号:ml065332)。

1.4.2疗效判定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4]。疗效分为未愈、好转、治愈三个等级。未愈:风团及痰痒无明显改善,或消退不足30%;好转:痰痒等症状减轻,风团消退30%以上或消退后复发间隔时间延长;治愈:风团消退,临床体征消失,不再发作。总有效率=(好转例数+痊愈例数)/总例数×100%。

1.4.3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两组头晕、胃肠反应、嗜睡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1.4.4复发率比较两组患者停药两个月后复发率。

2结果

2.1治疗前后血清IgE水平情况治疗6周后,两药物组相比治疗前均有所降低,且观察组IgE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两组治疗前后血清IgE

水平情况

组别例数治疗前治疗后观察组52164.29±21.08118.61±16.92#Δ对照组30169.54±20.36136.05±20.12Δ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与治疗前比较,ΔP<0.05。

2.2两组治疗效果比较经过6周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2.69%,优于对照组的7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例)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2.3不良反应在治疗过程中,两组均出现了不良反应。观察组发生不良反应的有7例,其中头晕2例,胃肠道反应4例,嗜睡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46%;对照组发生不良反应的有6例,其中头晕1例,胃肠道反应3例,嗜睡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4停药2个月后两组复发情况比较停药2月后,观察组有4例复发,复发率为7.69%;对照组有5例复发,复发率为16.67%。观察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慢性荨麻疹患者经抗组胺药物治疗后易复发,是由于抗组胺药治是通过阻滞受体或肥大细胞脱颗粒、阻滞嗜碱性细胞释放炎症介质来改善症状的[5-6],但不能有效改善胃肠道屏障功能,而导致抗原物质继续被吸收,变态反应持续存在。益气活血祛风汤是自拟方,方中有山栀、白芍、茯苓、益母草、白蒺藜、白鲜皮、丹皮、当归、柴胡、白术、桂枝、防风、白僵蚕、甘草等药物。有研究显示[7-8],益气活血祛风中药具有保护肠黏膜屏障和抗过敏功能。本研究显示,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著优于对照组。这可能是由于益气活血祛风汤具有活血祛瘀、和营消风的功效;金蝉止痒胶囊则具有清热解毒,燥湿止痒的功效。两组药物都能有效改善皮肤瘙痒症状。停药2月后,观察组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这可能是由于益气活血祛风汤有健脾养血的功效,方中的茯苓、白术有健脾益气,当归、白芍补血柔肝,益母草养血活血,使疗效更持久。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6周后,观察组IgE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说明益气活血祛风汤能抑制变态反应。

综上所述,益气活血祛风汤能明显降低慢性荨麻疹患者血清IgE水平,改善免疫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毕志刚,范卫新,顾军,等.荨麻疹诊疗指南(2007版)[J].中华皮肤科杂志,2007,40(10):591-592.

[2]RapinJR,WiemspergerN.Possiblelinks between intestinal permeablity and food processing:a potential therapeutic niche for glutamine[J]. Clinics (Sao Paulo), 2010,65( 06):635-643.

[3]闫学文.益气养血祛风法治疗慢性荨麻疹探析[J].天津中医药,2012,29(04):365-366.

[4]张敏,李桂珍,宋蒙蒙,等. 慢性荨麻疹患者血清二胺氧化酶活性和总IgE检测及意义[J].天津医药, 2011,39(06):514-516.

[5]张宇伟.疏风除湿、清热凉血法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2011,03(08):23,25.

[6]王德旭,张炜,苏东宝,等.银屑病患者血清食物变应原特异性IgE、IgG的检测[J].中华皮肤科杂志,2013,46(10):744-745.

[7]孙跃民,欧阳树,周治平,等.活血祛风汤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20(15):1857-1858.

[8] 刘亚辉.清热祛风活血汤治疗荨麻疹42例[J].河南中医,2014,34(03):479-480.

【中图分类号】R275.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6)08-0057-01

(收稿日期:2016.02.29)

猜你喜欢

慢性荨麻疹
慢性荨麻疹的中医研究概况
祛风汤联合左旋西替利嗪治疗阴血不足型慢性荨麻疹疗效观察
评价咪唑斯汀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
探析精细化护理对慢性荨麻疹患者治疗效果影响
和平地区慢性荨麻疹过敏原测定临床分析
金蝉止痒胶囊联合依巴斯汀片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分析
西替利嗪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观察
西替利嗪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治疗慢性荨麻疹的效果分析
卡介菌多糖核酸治疗慢性荨麻疹临床效果研究
复方甘草酸苷合弗雷他定治疗慢性荨麻疹75例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