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手机微信+项目工作法”在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2016-06-21徐海兰

广西教育·B版 2016年4期
关键词:项目教学法

【摘 要】分析“手机微信+项目教学法”的优势,以“组装计算机”为教学案例,探索“手机微信+项目教学法”在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手机微信 项目教学法 组装计算机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4B-0106-02

互联网技术与手机技术的发展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便利,也给教育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如QQ、微信等在学生生活中的应用十分普遍,很多学生在课堂内外玩手机,老师对此深感头痛。目前,课堂上很多教师的教学方法还主要是采用老师讲、学生听的方式,学生参与的时间少,接受的东西多,不能消化,容易厌学。因此,对于学生在课堂玩手机,教师可以在教育方面进行改进,让学生“玩”手机变成“用”手机,把手机的使用变得合理化、规范化、学科化、趣味化,使其优势充分发挥,促进教育的有效性,回归学生为主体、老师引导为辅的本质,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他们懂得如何去学,如何去解决问题,如何去创造价值。

一、“手机微信+项目教学法”的优势

手机具有以下特点:体积小,携带方便;能够进行正常的通话,发短信;具备无线接入互联网的能力;可以日程记事,进行任务安排,还有多媒体应用,浏览网页;可以安装很多应用程序,聊天互动,娱乐消遣,在生活上提供了便利。因此,很多学生都喜欢“玩”手机。

项目教学法是职业教育中非常普遍而有效的教学方法之一,是以学生为主体,与企业实际岗位任务流程紧密结合的教学方法。它通过真实的工作项目,模拟岗位工作人员,运用专业知识、操作技能,团队协作最终完成工作项目(任务)。

“手机微信+项目教学法”是教师把手机微信这个互联网工具与项目教学法相结合,充分发挥手机在教学平台上的优势,应用于项目教学中的项目导入、项目分析与分工、项目实施、项目评估等教学环节,以新颖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以丰富教学资源,开拓学生思维,促进学生学习自主性,以互联网的优势,使教学的课内与课外有机结合,提高教学成效,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二、“手机微信+项目教学法”在教学中的应用案例

“手机微信+项目教学法”在教学中的应用可采取以下策略:一是引导学生合理使用手机,利用手机上的应用程序进行学习;二是老师可以利用手机上的社交工具,比如微信,营造老师和学生之间的学习氛围;三是制作课程放在线上,让不懂或者缺课的学生通过线上再次学习;四是组建自己的线上教学平台,可以与同科组的教师更进一步地探讨研究;五是关注学生学习状况,研究学生的需求,引导学生学会线上线下共同学习。下面以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中的“组装计算机”教学项目为案例,探索“手机微信+项目教学法”在教学中的应用。

(一)在微信群中布置项目任务。首先,老师要求班里的同学都安装微信,并把他们都加为微信好友,组建一个班级微信群,把他们都加进群里。在上这节课的前一周,老师就在群里给同学们布置这一周的学习任务。学习任务是模拟真实的企业工作岗位:“如果你是宏星电脑公司的技术人员小王,10月3日那天上午,有位顾客要购买一台组装机,作为小王的你该如何帮顾客选购计算机各硬件,如何动手组装一台计算机?”

(二)在微信群里分组、讨论,制订计划。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由分组,成立项目小组(4-5人),确定好每组的组长。组长再创建一个微信群,把组内的成员拉入群内,小组内进行讨论。根据老师提供的计算机硬件资料(这些硬件都是由十多台完整的不同型号的计算机拆装下来的各个部件),填写“计算机配置单”,要求各硬件组装后能兼容,性能达到理解水平。

(三)关注微信公众平台,进行实训前的线上学习。“计算机配置单”通过后,要关注任课老师创建的微信公众平台,进行线上学习。微信公众平台里,设置了两大菜单,一个是“组装视频”,另一个是“维护技巧”。“组装视频”菜单内是计算机各硬件的组装视频。包括有“在主板上安装CPU”、“在主板上安装内存”、“在机箱内安装电源”、“把主板安装到机箱内”、“安装硬盘”、“插好键盘、鼠标、电源和显示器等的连接”。这些视频是老师之前拍摄好的,再通过影视后期制作软件分成各个部件的安装视频。每个视频的播放时间在十分钟内,便于理解和记忆。

(四)制订实训方案。学习完毕后,每组填写一份“计算机组装方案”,方案内容要写出组内各成员具体的分工、在组装过程中使用到的工具、组装计算机的步骤,列出组装过程中要注意的事项及相关的安全措施。

(五)在实训室进行组装。各组根据制定好的“计算机配置单”,由组长准备好需要的工具,到老师处领取计算机各个硬件,包括主板、CPU、电源等。然后根据“计算机组装方案”,分配好各个成员的具体分工,严格按照之前拟定的组装流程进行硬件的组装。组长负责组织与协调组内成员分工合作。在计算机组装过程中,如果遇到了问题,先在组内进行讨论。如无法解决,再请教老师。在整个过程中,每个安装步骤都要在确定好的时间内完成,以确保整个安装流程的顺利进行。在这期间,老师用手机把某些精彩画面拍下来,课后与学生进行分享。

(六)创新课堂评价与激励方式。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这次的实训操作,老师制定了一套合理的评价标准。首先,由组内的各成员先对自己进行自我评价,说说在整个实训过程中自己熟练的部分和不足的部分。然后再由组长进行组内互评、组间互评。最后,老师对各学生进行一个全面的综合评价,并引导学生共同讨论组装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和解决的方法。在微信群里,老师把组装期间拍摄下来的相片放在群里分享,让同学们看到自己认真专注的一面,为了奖励同学们的积极努力,还发了几个小额红包。

三、体会与反思

第一,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手机互动,学生与教师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多了一份沟通,在课堂上掌握不了的知识点通过群交流和微信公众平台的教学视频再次学习,快速解决问题,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二,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手机微信+项目教学法”不仅培养了学生的专业能力,还培养了学生的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具体表现在学生分工更明确,工作协调能力,独自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能力,以及创新能力更强。

第三,提高了教学质量。手机微信其实就是互联网中的一部分,除了微信,还有腾讯QQ课堂、白板技术、弹幕班会、反转课堂、慕课等教育模式。在互联网的推动下,老师应该因材施教,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尤其是采用基于“手机+”的信息化教学,提升了教学质量。比如,语文老师通过QQ群分享学生的作文,共同讨论,互相勉励,让学生都喜欢上了写作文;生物老师把所见到的植物拍摄下来,放到QQ群里给同学们去认识、了解。

第四,提升了教学成效。手机给我们带来便利,也可能给教师的教学管理带来烦恼。有效地应用“手机微信+项目教学法”,可以生动我们的课堂,但如果教学组织与管理不当,也可以破坏我们的课堂教学效果。因此,教师要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创新水平,给学生带来新的、有趣的教学理念,但也不能面面俱到,对于手机的监管还是存在一定的难度。为了做好这方面的管理,部分学校正在努力开发自己的教学资源平台和手机端的APP软件,用来达到提升课堂效率、管理效率。

总之,中职教育工作者应该紧随互联网时代的步伐,认识互联网带来的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不断更新教育方法,利用它的优势去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和实操能力。

【参考文献】

[1]课堂教学改革如何借力“互联网+”[N].湖南日报,2015-06-11

[2]顾俊琪.互联网+与学样课堂教学深度变革[J].盐城市教育科学研究院,2015(10)

【基金项目】2014年度广西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二级立项项目“基于‘工作室的计算机应用专业教学研究与实践”

【作者简介】徐海兰,女,贵港市职业教育中心助理讲师。

(责编 江月阳)

猜你喜欢

项目教学法
高校声乐小组课教学效率的提升途径探讨
项目教学法在“Flash动画短片制作”课程中的应用研究
项目教学法在建设项目LCM课程实训中的创新应用
项目教学法在PLC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探析项目教学法在化工管路拆装实训中的应用
项目教学法在中职flash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基于项目化教学形成性考核评价体系探索
浅谈项目教学法在房屋建筑学实训课中的应用
基于高职教育的印品整饰与成型课程改革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