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标下高中地理课堂有效教学的思考与实践

2016-06-21李文志

广西教育·B版 2016年4期
关键词:新课标新课程课堂教学

李文志

【摘 要】新课标的应用让教育界一改以往的传统教学理念,运用更新更实用的教学思想进行教学,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率。高中地理作为非常重要的基础学科,同样需要对其教学的有效性进行研究和探索,并将之运用到实践中,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习效率。本文对新课标背景下高中地理课堂有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思考,并提出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地理课堂 有效教学 思考与实践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4B-0043-02

当下,高中地理是高中学生的必修科目,也是高考文综必考科目之一。其在新课程改革的号召之下不断进行改革,虽然一改传统教学中的模式陈旧、课堂效率低下以及教学理念难以展现的劣势,让素质教育成为地理教学的主旋律,让学生在地理课程的学习中更加具有趣味性和高效性是其新课程教学的目标,但是,就目前的教学情况来说,还是有很多地方需要改进和提高,需要对其进行大胆创新、锐意改革,才能真正实现素质教学,实现高效性和切实性,让学生在地理课堂上获得更多地理知识和技能,以及理论联系实际、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的地理观念,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一、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地理课程作为高中非常重要的课程之一,在授课的过程中需要对学生学习质量予以保证,从而让学生的学习效率得以提高。但是传统的地理课堂教学存在很多问题,加上过分注重考试,让地理的教学工作完全是为了考试而授课,对于学生素质的培养难以起到真正的推动作用。

(一)教师存在的问题

传统地理教学中,课堂教学大部分处于“教师讲,学生听”的状态,虽然目前这种状态有所改变,但是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仍然与新课标的要求相距甚远,在教师方面存在诸多问题,一是大多数教师进行教学,只是“教教材”,而不是“用教材教”,其实在课堂教学中,教材只不过是一个如何帮助学生寻求真知和建构知识的工具,教学目标才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使用教材的目的是实现教学目标,而不是为了教完教材;二是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也不够,体现在教学过程组织不严谨、新课导入方式和问题情景创设的技巧不够巧妙、教学氛围的营造缺乏艺术、激发不了学生兴趣等。在一些农村普通高中,课堂中教室里学生睡倒一片的现象随处可见,究其原因,笔者认为学生基础薄弱和毅力不够坚强是其一,其二与教师的引导不当或引导不到位有关。俗话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如果老师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睡倒一片的现象会出现吗?三是部分教师因为教学时间较长,已形成了自己的教学习惯,在进行新课程改革的时候,难以改变或不愿改变自己的习惯,因为如果他们那样做了,他们会觉得很吃力很不适应,因此部分老教师对于新课标理念的贯彻不够深刻,使用的教学方法较为陈旧。部分年轻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对于课堂的整体教学缺少把控能力,或者学生进行探究活动的时间过长,使重点内容没有充足的时间进行,重点不突出。或者注重理论的授课,学生的自主性没有时间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如何确立和体现呢?诸如此类的问题,造成理想中的教学效果与实践相距甚远。

(二)学生存在的问题

首先,传统教学中学生学习的目标仅仅是为了应对高考,获得较好的成绩,当进行新课改素质教育之后,究竟应该学什么?学生反倒“迷茫”了,找不到学习的目标。其次,学生因受当今功利浮躁的社会环境影响,容易产生读书无用论,缺乏学习动力,主动性发挥不了,导致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心神不宁,难以安心真正进入到学习的状态。再次,就是独生子女的一代,家庭的过分溺爱,娇生惯养,从小对他们缺乏严格的约束,所以自制力不够,在课堂上容易开思想小差,直接影响了教学效果。还有,父母的宠爱和包办加上学校出于安全考虑而减少课外或野外活动,这就大大地限制了学生学习生活的空间和视野,导致学生动手能力和生活经验的欠缺,对学习非常不利,这也会影响课堂的有效教学。此外,长时间呆在教室,缺少体育运动和户外锻炼,甚至连劳动课时间也被挤去学习了,再加上垃圾食品的伤害,导致身体素质差,哪有充沛的精力投入到学习中去,有效教学就无从谈起了。

(三)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就整个地理教学来说,整体创新性较少,更多的还是教师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授课,课堂教学的整体效果呈现出一种“死气沉沉”、“昏昏欲睡”的感觉。二是课堂教学过程中活动偏少,理论知识较多,教学的目的主要是注重学生的学习结果,对于方式方法的传授以及教学过程则较少关注。三是在课堂上的整体教学节奏没有进行很好的把控,或者教师所提的问题的随意性程度大,学生的学习思维没有在课堂教学中得以形成。四是师生之间的互动效率较低,很多问题不能在课堂上得到解决。五是作为课堂补充的作业设置不够科学,既没有针对性也没有层次性。

二、新课标背景下高中地理课堂有效教学提高的策略

新课标背景下需要对传统高中地理课堂教学进行改革,根据当前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构想改进教学方式,创新教学方法,摒弃传统教学中的陋习,引进新的、完善的教学手段和内容,让学生从“新”的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汲取营养,获得学习上长足的进步和发展。

(一)注重师生角色的转变

新课标背景下的地理课堂,应当运用更新、更科学的理念进行教学,学生要从只是听、记、练的被动地位中成长为具有主动性,能够积极思考,进行主动学习的“主人翁”。教师也要改变固有的教学思想,从从前的“主角”角色中退出,更多的应当是帮助学生建立起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的主动性得以发挥。比如,笔者在进行“地理选修三第二章第三节我国的旅游资源”教学的时候,不急于进行通篇理论的讲解,先让学生说说自己旅游的经历,去过什么地方,所见到的旅游资源有什么,它们有何特色,自己的旅游感受如何等,适时结合北流市几个著名的旅游景区,如大容山景区、勾漏洞景区、铜石岭景区、贵人关景区、会仙河湿地公园、景苏楼、大成殿等旅游资源,说明旅游资源的特性,再让学生比较归纳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的区别等,养成自己思考的好习惯,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二)注重地理课堂的有效组织

地理课堂的有效组织包括空间、时间和教学内容等方面,也包括对课堂氛围、学生注意力等资源方面的无形管理。因此要实现地理课堂的有效组织,备好课是十分关键的,通过备课可以了解学生当前的状态,知道学生已经具备了什么,还欠缺什么,从哪方面去突破与提升,进而明确课堂的目标,还有教学资料的充分准备,教学策略和方法的设计,如何营造活泼的课堂气氛等,这些问题通过备课就会心中有数。那么,如何有效组织呢?首先教师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发展作为教学的目的,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空间的有效组织上,笔者认为教师应以教室为中心,让学生集中精力、专心致志于当前的教学活动;在时间的有效组织上,注意组织安排好教学各个环节和处理好不同教学环节之间的过渡,以提高时间的有效性;在教学内容的有效组织上,应多让学生开展讨论、交流,动手操作,探究活动。比如,教师在进行“常见的天气系统”教学的时候,可以让学生组成4-6人的学习小组,就气旋(低压)、反气旋(高压)系统的不同天气特征,冷锋、暖锋过境前后的天气变化特征,结合广西2015年11月和12月份的反常天气(冬天两次上演回南天,回南天一般出现在春季),让学生开展讨论、交流,动手操作,探究活动。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对当前周边的大气环流及所处的地理位置带领学生对气压带、风带进行研究。让学生在小组学习的过程中形成自己的认知,对环境和气候的形成从根本上予以理解。在这个分小组合作探究教学中,如果组织不好,课堂就会容易出现混乱或者盲目随从,流于形式而没有实效。所以必须进行周密组织部署,对小组长和小组成员合理分工,友好合作,提出具体的要求,并兼顾不同层次的学生,有序地开展活动。教师在巡视期间发现的问题,一定要及时处理或指导教育。

(三)做好教学的评价工作

学生的学习是一个循环的过程,包括教师目标的提出,教学过程的实施,以及教学结果的评价。因此,做好教学的评价工作是教师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教师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评价,这关系到学生是否能够找到学习中的不足进行改进,以及学生是否可以得到教师的鼓励获得积极学习的动力。另一方面,则是教师对自身教学工作的反思,从中找到可以改善和进步的重点,进行教学的改进。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建立理想中所预期达到的目标,并与教学实践进行对比,从而寻找不足,提高教学质量。

新课标背景下,教师进行高中地理课堂有效教学是一个思考与实践的过程,能够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以及教师的研究能力,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因此,无论从教师层面,还是从学生层面,都要做好充分的准备,依照新课标教学的要求,不断探求自我转变,在教学和学习两方面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江成.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地理弹性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学周刊,2014(7)

[2]黄海燕.优化教学结构 构建有效课堂——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地理教学教法初探[J].科学大众,2007(11)

[3]李华.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的实践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5(19)

[4]教育科研课题组.新课改背景下普通高中课堂教学设计研究——基于新课改课程标准的理论和实践探索[J].昭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

(责编 罗汝君)

猜你喜欢

新课标新课程课堂教学
浅议高中化学新课程必修模块的主要教学策略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2019年全国高考新课程Ⅰ卷生物试题分析与启示
第二届“我即语文”教学奖颁奖典礼暨新课程研讨会在福州一中举行
融入情境 落实新课标 凸显地理实践力——以骑行青藏为例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对一道新课标高考题的探究
跨越式跳高课堂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