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奥拉西坦联合丁苯酞软胶囊治疗血管性痴呆患者的临床疗效

2016-06-20孙宏侠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6年6期
关键词:奥拉西坦血管性痴呆临床疗效

刘 敏 孙宏侠

奥拉西坦联合丁苯酞软胶囊治疗血管性痴呆患者的临床疗效

刘 敏 孙宏侠

【摘要】目的 探讨奥拉西坦联合丁苯酞软胶囊治疗血管性痴呆(VD)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吉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110例V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奥拉西坦,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空腹口服丁苯酞软胶囊,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日常生活能力评分(ADL)、长谷川痴呆修改量表(HDS)评分、简易精神状态评价量表(MMSE)评分及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ADL、HDS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定向能力、即刻记忆力、计算力及短程记忆力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奥拉西坦联合丁苯酞软胶囊治疗VD患者临床疗效明显,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脑内的缺血缺氧状态,提高认知能力以及生命质量,且安全性较高。

【关键词】奥拉西坦;丁苯酞软胶囊;血管性痴呆;临床疗效

吉林省人民医院,吉林长春 130021

老年痴呆主要类型有阿尔茨海默症、血管性痴呆(VD)以及混合型痴呆,在我国VD发病率最高,其属于一类较为严重的认知功能障碍综合征[1],主要是由于出血、缺血或急慢性脑血管疾病所致。此外,高血压、肥胖、心脏病以及酗酒等不良生活习惯也是导致VD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在临床上VD主要表现为记忆力下降、计算能力减退等,某些患者甚至还可出现言语、情感损伤等不适[2],对老年患者的生命质量造成了极大影响,需要及时治疗。本研究就奥拉西坦联合丁苯酞软胶囊治疗VD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探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110例V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VD DSM-Ⅳ诊断标准,简易精神状态评价量表(MMSE)评分为12~24分,既往均有脑卒中病史,头部磁共振成像(MRI)、CT检查提示患者有出血病灶或脑梗死。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5例。观察组患者中,男31例,女24例,年龄71~93岁,平均(80±5)岁,病程0.7~5.4年,平均(2.1±0.6)年;对照组患者中,男30例,女25例,年龄70~92岁,平均(80±4)岁,病程0.6~4.8年,平均(2.4±0.7)年。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均给予基础治疗及护理,并将脑蛋白水解物注射液180 m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中静脉滴注,1次/d。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者给予奥拉西坦(哈尔滨三联药业有限公司,批号:20140114),将奥拉西坦注射液4 g溶于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中静脉滴注,1次/d;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空腹口服丁苯酞软胶囊(石药集团恩必普药业有限公司,批号:20130908),0.2 g/次,3次/d。两组患者均治疗3周。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日常生活能力评分(ADL)、长谷川痴呆修改量表(HDS)评分、MMSE评分及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前后ADL、HDS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ADL、HD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ADL、HDS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1。

2.2 治疗前后MMSE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定向能力、即刻记忆力、计算力及短程记忆力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定向能力、即刻记忆力、计算力及短程记忆力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ADL、HDS评分比较(分,±s)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ADL、HDS评分比较(分,±s)

ADL评分  HDS评分组别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  37±4  40.4±2.9  18±4  21.0±1.6观察组  36±4  45.3±3.7  19±4  26.0±1.7 t值  1.317  3.349    0.764  4.332 P值   >0.05   <0.05    >0.05   <0.05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MMSE评分比较(分,±s)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MMSE评分比较(分,±s)

定向能力   即刻记忆力组别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  5.3±1.4 5.6±1.3 2.2±0.4  2.3±0.5观察组  5.3±1.2 5.9±1.5 2.3±0.5  2.6±0.4 t值  0.697  3.221    0.724  2.139 P值   >0.05   <0.05    >0.05   <0.05计算力   短程记忆力组别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  2.1±0.9 2.3±1.0 1.2±0.8  1.4±0.7观察组  2.1±0.8 2.6±0.8 1.1±0.7  2.6±0.5 t值  0.935  3.273    0.882  2.539 P值   >0.05   <0.05    >0.05   <0.05

2.3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观察组患者发生药物相关性失眠1例,血管性头痛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6%(2/55);对照组患者发生血管性头痛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8%(1/5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停药后症状均得以显著缓解。

3 讨论

VD主要是由于大脑皮质以及皮质下神经元缺血缺氧因素而造成的慢性进行性损伤而引起痴呆,起病隐匿,呈进行性发展,从发病至病死的平均时间为8~10年[3],少数患者可达到15年或以上。其病理机制比较复杂,主要与脑灌流量下降、脑组织结构受损、兴奋性氨基酸毒性氧化应激以及细胞凋亡等有关,其中氧化应激在VD的发病过程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治疗上主要措施为改善脑循环、供氧以及促进大脑代谢[4-5]。

奥拉西坦的药理机制为促进磷脂酞胆碱以及磷脂酞乙醇胺合成,从而使大脑皮质对乙酰胆碱的亲和力以及摄取能力升高,并且能够透过血脑屏障兴奋乙酰胆碱能神经通路。在动物实验中已经证实[6],早期长期应用奥拉西坦能够拮抗神经毒性药物所引起的大鼠认知功能障碍;在临床试验研究中也证实[7],奥拉西坦对于改善痴呆患者的学习记忆以及认知能力均能够起到很好的效果。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ADL、HDS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这是由于观察组患者联合应用了丁苯酞软胶囊进行治疗,药理学研究结果显示,该药物抗脑缺血效果较强,能有效改善缺血区域血流量、微循环以及脑代谢,抑制神经细胞凋亡,同时还能够起到抗血小板聚集以及抗脑血栓形成的效果,提高脑内一氧化氮(NO)以及前列腺环素(PGI2)水平,降低花生四烯酸含量以及细胞内钙离子浓度,抑制自由基和谷氨酸释放,提高抗氧化酶活性,从而使局部脑缺血引起的记忆障碍得以改善,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8]。

本研究中,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定向能力、即刻记忆力、计算力及短程记忆力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提示联合治疗对于VD患者的认知功能改善效果更好,且短程记忆力方面的效果尤为明显,这可能与联合用药后增加了兴奋性突触后电位的时限及波幅,使突触反应增强,提高患者的学习以及记忆能力有关[9]。而本研究结果显示,联合用药后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并无明显增加,在停药后均得到了缓解。

综上所述,奥拉西坦联合丁苯酞软胶囊治疗VD患者临床疗效明显,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脑内的缺血缺氧状态,提高认知能力以及生命质量,且安全性较高。

参考文献

[1] 冯金花,魏子孝,李涛,等.健脑补肾丸联合尼莫地平对血管性痴呆患者血液流变学和认知功能的影响[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5,21(5):182-184.

[2] 李丽,张馨,李淞,等.脑血管储备功能对伴大脑中动脉狭窄的轻度血管性痴呆患者预后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5,35(7):1731-1732.

[3] 刘敬霞,李建生,牛阳,等.回族医药防治血管性痴呆认知功能损伤研究进展[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5,35(3):839-841.

[4] 张晓红,杜双霞,卢波,等.丁苯酞联合高压氧治疗老年血管性痴呆的作用机制[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5,35(6):1513-1515.

[5] 王敏,梁辉,王桂华,等.参附注射液对血管性痴呆大鼠认知功能的作用[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4,16(12):1324-1325.

[6] 舒敏,章军建,康涛,等.奥拉西坦在皮质下缺血性血管性痴呆中的疗效[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18):4619-4620.

[7] 钟华,陈莉,李颖,等.奥拉西坦注射液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研究[J].中国临床神经科学,2014,4(6):657-662.

[8] 卢海丽,杨建芳,梁桂琴,等.丁苯酞软胶囊治疗血管性痴呆精神心理量表评分的变化及临床疗效观察[J].临床误诊误治,2011,24(3):35-37.

[9] 卢海丽,段瑞生,杨建芳,等.丁苯酞软胶囊治疗血管性痴呆患者疗效观察[J].河北医药,2010,32(23):3302-3303.

【中图分类号】R749.1+3

【文献标志码】A 【DOI】10.12010/j.issn.1673-5846.2016.06.029

猜你喜欢

奥拉西坦血管性痴呆临床疗效
高压氧治疗血管性痴呆随机对照试验的Meta分析
丁苯酞联合奥拉西坦治疗轻度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奥拉西坦注射液联合长春西汀注射液治疗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的临床分析
盐酸多奈哌齐治疗血管性痴呆有效性及安全性
奥拉西坦联合尼莫地平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临床观察
枸橼酸咖啡因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临床分析
微创手术治疗胃溃疡42例临床分析
研究腹腔镜在早期卵巢癌分期手术中的临床应用
早期应用前列地尔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观察
《中国卒中后认知障碍管理专家共识》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