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子化学课程教学现状与变革方向
2016-06-20姚文平
【摘 要】高分子化学课程在材料系复合材料专业中占有很大的比重,该课程围绕聚合物的制备、合成工艺展开研究;结合高分子化学课程的教学现状,探讨课程变革的方向。
【关键词】高分子化学 教学现状 变革方向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4C-0140-02
高分子化学课程是高职复合材料加工与应用技术中的专业课程。目前,高职课程中的高分子化学可以划分为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部分,力求实现“理实一体”的教学方法,全方面培养学生的专业性。高分子化学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培养技术型人才,为学生将来从事高分子的合成、设计、成型和加工应用等奠定基础,所以该课程的教学是整个高分子材料专业课程教学的关键。本文结合现行的课程教学现状,提出有效的变革措施,为材料系复合材料专业教师提供更多的教学经验,满足学生的根本需求。
一、高分子化学课程的教学现状
(一)分离式教学
分离式教学是高职院校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也出现在高分子化学课程中。以某高分子化学课程中的乙酸乙烯酯溶液聚合为例,该课程每周安排了4个学时,教师采用两周8个学时的方式,理论与实验按照4+4的课时安排,1周学习理论,1周学习实验,无法保障教学的紧凑性,导致理论与实验严重分离,不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二)实验学时不够
实验学时不够是高分子化学课程教学现状中很难解决的问题,主要是受到化学本质的影响。如甲基丙烯酸甲酯实验设计中,课时总长约2个小时,但是升温聚合的反应就消耗3个小时,不能在课堂上完成实验教学,教师课程紧,无法预留充足的时间,学生不能学习整个实验操作,教师只能简化实验安排,将实验中的部分知识利用理论知识代替,降低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三)缺乏课程创新
高分子化学课程的创新不够,容易降低学生的注意力,影响教学质量。高分子化学课程中,化学实验过程慢、反应时间长,期间引起教学枯燥,无法保障教学的质量。高分子化学教学中,一直提倡课程创新,用于改进现行的课堂状态,改变被动式教学的方式,有目标地完成课堂教学。
二、高分子化学课程教学的变革目标
(一)知识目标
知识目标是指在教学变革中,注重知识的基础性。如聚合物成型加工实验中,教师准备好教学的理论知识,以高分子材料、聚合物成型加工为基础知识要点,设计全面的知识体系,融入实验教学方式,注重教学综合性。
(二)素质目标
素质目标主要是在课程教学中,培养学生对高分子化学课程的主要认识。高分子化学课程变革中,树立了素质目标,学生要具有节约、安全、环保的意识,不论是学习中,还是从业后,都要遵循课堂中素质教育的相关要求。
(三)能力目标
能力目标是对高分子化学人才的评估。如某高职院校的高分子化学课堂,教师在PPT理论教案中,专门写出了教学改革后的能力目标,每学期设计能力评估,以打分制的方法,评估学生能力,要求学生掌握高分子化学合成的基本知识,能够自主完成聚合物的制备,独立解决实验教学中的问题,学会使用化学新技术。
(四)价值目标
高分子化学课程教学具有一定的价值性,教师应该帮助学生树立价值目标,明确掌握高分子化学课程潜在的价值。因为高分子化学课程并不是单一的教学内容,其中包含非金属、高分子材料、金属材料等多方面的内容,存在多样化的价值,所以教师主动挖掘出高分子化学课程的教学价值,传递到学生群体内,进而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明确价值目标的含义。
三、高分子化学课程教学的变革方向
结合高职院校中的高分子化学课堂教学案例,明确课程教学变革的方向,注重应用型人才培养教学模式,根据教学现状,提出变革的措施。
(一)优化设计教学课程
高分子化学课程的教学设计,是变革的一项重要内容。高职院校应该准确定位专业人才,设计符合人才培养的课程。如某工科高职院校的高分子化学实验教学中,同样是每周4个学时,该院校教师采用“2+2+4”的模式,两周结束教学,2+2是指理论与实验,要求学生掌握相关的理论和实验知识,教师不能仅仅按照课本教学,还要进行课外延伸,注重课堂知识的压缩与导入,丰富学生的能力,第二周的4个课时,教师选择指导型教学,学生可以去图书馆、相关生产企业了解教学中的高分子化学知识。例如,该工科高职院校教师带领学生去周围的化工企业,专门参与玻璃钢成型加工的工作过程,学生能够深入了解复合材料的加工和应用,进而实现教学中的“理实一体”,全面优化教学课程。
(二)拓宽实验教学学时
高职院校在实验课程教学不够的情况下,提出了拓宽学时的教学安排。因为高分子化学教学中,教师和学生都知道化学结论,实验是一项验证的过程,所以教师在设计实验课程时,针对耗时比较长的实验,提出拓宽课时的改革策略。如安排学生参与到实验的准备工作中,教师根据实验教材,制定灵活的实验方案,前期准备工作由学生辅助完成,促使学生可以准确掌握实验的要领,而且学生参与实验教学和准备,还能起到监督的作用,促进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学习。大量学生参与的实验教学,都可利用课余时间完成,既能完成实验教学,又能丰富学生的课堂生活。教师将学生分组,大概10-12人一组,以实验竞争的方式,由学生自己根据课本完成实验操作,学生可以自由查阅书籍,咨询教师,主动安排实验设计,直接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加深学生的实验记忆。
(三)推进创新型变革
以某示范性高职院校为例,分析高分子化学课程变革的创新性。该院校积极推进各类课程的创新变革,其中高分子化学课程已经取得了明显的成绩。该院校教师在高分子化学课堂上,开发了应用型实验,将教学中固定的实验,结合到化工生产、化工制造等产业中,不以单纯的实验教学开课,而是以工厂生产为实验背景,要求学生掌握实验与生产的关系。该院校与多家企业存在校企合作的关系,所以将高分子化学专业的学生送入与生物材料、化学合成、高分子研究等相关的企业中,让学生在就业中体会高分子化学知识的应用。该院校注重课堂知识的实践性、创新性改革,不约束学生的学习范围,而是利用校企合作的关系,拓宽学生的知识范围,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拉近教学与就业的距离,利用应用型实验教学,一方面提高了教学质量,另一方面实现教学的创新变革。
(四)多维度教学变革
高分子化学课堂应该注重多维度教学变革,实现“教师与学生”“学生与教师”“教师与教师”“学生与学生”的多维度结合,变革课堂教学的方式,积极改进原有单一的教学模式,通过多维度教学渠道,更有利于课堂的变革。所以,高分子化学课堂变革中,推进多维度教学变革,体现多维度教学方式的优势和价值,满足高职课堂的需求,解决传统课堂单调教学的弊端。
(五)变革考试方式
高职院校的高分子化学课程目标是培养全面性、多才能的专业人才。教师在高分子化学课程中,结合相关企业的实际生产,规范了科研教学,提出变革考试方式的发展方向,促使学生可以灵活运用课堂中的高分子化学知识。以某省级高职院校的复合材料教学为例,分析考试的变革方式。该高校在高分子化学课程中,提倡“全面性一体化”考试模式,采用分散考核的方法,提高知识的稳固性。例如,该高校打破了传统的单一考试方式,根据实验课程,设计课后作业、课后专题调研考试、期中考试、专业考核、期末考试等多项考试指标,学期内分多次考试,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每次考试完后,教师主动分析考试质量,提出“定性与定量”的变革方式。定性分析是指教师对考试整体提出改进意见,执行到日常的理论和实验课堂内,定量是指统计学生的考试成绩,寻找学生的薄弱点,安排强化教学的方式,促进课堂变革。考试结束后,教师将反馈的信息重新纳入课堂改革中,积极寻找最适合高分子化学课堂的变革方法。
(六)引用多媒体课件
多媒体课件常用于文科课堂内,理科课堂应该积极引用多媒体课件,丰富课堂教学的方式。多媒体课件主要以视频、图像、表格、动画的方式表现,增加教学的方式,利用最生动的表现,展示化学课堂。例如,某高职院校教师在高分子化学课堂中引入多媒体课件,该教师提前利用课余时间,针对每节课堂的内容,制作动画演示课件,如聚合反应、缩聚反应等,均可通过动画演示的方法教给学生,而学生也能根据动画中演示的操作,掌握课堂内容,该教师将此类课堂教学积极推广,已经在全校展开应用,推进了高分子化学课堂的教学变革。多媒体课件的应用,不仅变革了传统的教学方式,更重要的是课件具有传播的优势,教师将课件放在教学系统内,学生可以登录系统,下载教学课件,随时观看多媒体课件,巩固课堂内容。多媒体课件的应用,促进了高分子化学课堂的多样性变革,教师利用互联网,收集网络资源,延伸高分子化学课程的教学内容,丰富学生的知识范围。
总之,高分子化学课堂变革,是现代高职院校教学改革中的一项重要工作,结合课堂的现状,全面落实变革措施,促进高分子化学课堂的顺利改革。高职院校做好高分子化学课堂的变革工作,才能为社会输送技术型的人才,推动化学行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国建.《高分子化学》课程教学体会点滴[J].高分子通报,2012(11)
[2]唐黎明.高分子化学课程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高分子通报,2014(7)
[3]丰慧,钱兆生.应用化学专业“高分子化学”课程多维互动教学模式的探索[J].化学教育,2014(22)
[4]郝智,伍玉娇,罗筑,黄彩娟.高分子化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初探[J].高分子通报,2012(5)
[5]王明.《高分子化学》课程设计与教学改革探索[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7)
【作者简介】姚文平(1968— ),女,山西职业技术学院助教,研究生学历,研究方向:复合材料玻璃钢方向。
(责编 丁 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