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四结合”教学模式的高师中国美术史课程教学评价策略

2016-06-20刘利敏

广西教育·C版 2016年4期
关键词:四结合高师教学评价

【摘 要】分析传统教学模式下中国美术史课程教学评价的现状及问题,基于“四结合”教学模式提出高师中国美术史课程教学评价策略。

【关键词】高师 中国美术史课程 “四结合”教学模式 教学评价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4C-0105-02

教学评价作为现代教学系统重要的组成部分,在优化课程管理、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等方面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限和弊端,推进高师中国美术史课程教学改革,笔者提出“四结合”教学模式的构想,即在教学中实施教师讲授与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相结合、史论课程与专业技法课程相结合、课堂教学与课外专题讲座相结合、理论学习与参观考察相结合“四结合”。建构“四结合”教学模式,笔者不仅探究了实施策略等相关内容,还希冀通过对其教学评价的探索进一步促进高师中国美术史课程的教学发展。

一、高师中国美术史课程教学评价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传统的管理模式和教学模式影响和制约下,高师中国美术史课程教学评价工作存在着若干问题。

(一)美术史教师忽视教学评价工作。在中国美术史课程教学中,教学评价一直是薄弱环节。美术史教师往往忽视教学评价工作的重要性,或不具备有效开展教学评价的知识与素质。而事实上,准确、科学、全面的教学评价具有诊断和分析、导向和促进等功能,是提升中国美术史课程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

(二)教学评价主体单一。传统的中国美术史课程教学评价,评价权和话语权集中在教师一人手中,学生往往处于被评价的地位,存在着不平等的关系。教学评价主体单一,不仅不利于建立民主的教学氛围,而且不能促进学生诞生精彩观念和自主建构知识,使教学评价成为教师“控制”学生和教学的一种手段,压抑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

(三)教学评价内容单一。教学评价主要包括对教师的“教”的评价和对学生“学”的评价两个方面,其中涉及的因素非常复杂。从教师方面来说,主要是对教师的教学和素质的评价。从学生方面来说,主要包括对学生学习表现和学习效果的评价。目前来看,中国美术史课程教学评价的内容单一化,仅仅侧重对学生理论知识掌握情况的评价,而忽视对学生学习能力、学习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等方面的评价。

(四)教学评价忽视形成性评价。当前中国美术史课程教学评价主要是在教学结束后,学生参加课程考试,以考试成绩作为对学生学习情况主要的评定依据,这是一种侧重总结性的评价。单一的总结性评价的弊端,在于不能及时对学生学习情况给予反馈,帮助学生解决学习过程中的问题和困难,进而极大地减弱了教学评价的功能。

(五)考试模式对学生学习产生误导。传统的中国美术史课程的教学评价实际上是以闭卷考试为主要手段。为了提高学生的及格率,教师往往在考前给学生圈重点、划范围,而学生往往在考试周突击复习,机械地记住书本上的知识,再照搬到卷面上。这种考试形式无形中给学生一个暗示和错误的学习导向,即只要好好背书就可以通过考试,而在考试中分数高的学生就是美术史课程学习的优秀者。如此的考核形式无益于学生创造性和学习主动性的激发,同时也无益于教师对教学效果做出正确的分析、诊断和改进。

总之,高师中国美术史课程中普遍存在的重结果轻过程、重机械记忆轻能力与学习态度、重教师评价轻学生自评的教学评价,不仅无法客观、科学、全面地了解学生学习的情况,也无法促使教师改进教学以及对学生的学习产生正确的导向作用。

二、“四结合”教学模式下高师中国美术史课程教学评价的策略

(一)注重教学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在“四结合”教学模式下,教师和学生都是中国美术史课堂的主体,因此教学评价的主体也应从教师扩展到学生。在小组合作探究性学习中,不仅教师对学生的探究学习过程及结果展开评价,同时还要请学生参与到评价活动当中,展开生生互评、学生自评以及小组与小组的互评,以评促学和促教。教学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实现了学生成为教学评价的主人和参与者,而不仅仅是被评价者和旁观者,进而激发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注重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现代教学评价不仅注重对学习结果的评价,同时也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和成长,提倡将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在高师中国美术史课程“四结合”教学模式中,除了教师讲授理论外,还采取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听取讲座学习和参观考察学习等多种学习方式,因此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的评价显得尤其重要。例如,开展小组合作探究学习过程中,笔者发现学生的认真程度、能力水平参差不齐,教师需要及时跟进学生的探究学习,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问题或者遇到的困难做出评价和反馈,帮助学生找到改进的办法,以点带面,尽可能激励全体学生不同程度地得到收获和提高。

(三)注重质性评价与量化评价相结合。高师中国美术史课程的教学评价,除了量化评价外,还可采用课堂讨论、展示、电子学习档案袋等质性评价方法。例如,“四结合”教学模式下,学生在结束阶段性的合作探究学习后,笔者要求以小组为单位提交电子学习档案袋,其中主要汇集所搜集的资料、集体沟通讨论时的照片或视频、讲稿、PPT课件、文字性的反思与总结、他人的评价等主要内容。电子学习档案袋中的材料既可以呈现学习成果,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学生的学习态度乃至团队精神等方面的内容,使评价“有据可行”,同时电子学习档案袋也非常有助于师生在课后的总结及反思,教师可将其中优秀的电子学习档案袋上传到群空间,供全体学生学习交流和评价。

(四)注重设计多样化的作业形式作为评价的依据。作业是促进学生进一步深化、巩固课程学习,反馈学生学习结果的重要依据。但是现实当中,因为中国美术史课程在课程体系中地位较低,学生并不重视,教师也往往忽视作业的布置、评价与反馈。即使教师布置了作业,形式也比较单一。而在“四结合”教学模式中,因为打破了单纯的理论讲授,强化了实践教学,因此作业的形式也追求多样化,以课件和讲稿、课堂试讲、参观考察报告、讲座听后感、学习总结等多种形式出现。相应地,多样化的作业需要配以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可采用学生自评、互评、教师评价及座谈的形式进行评价。

(五)注重对学生学习表现的评价。在中国美术史课程“四结合”教学模式中,还要注重对学生在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参观考察学习、讲座学习活动中其自主性、积极性、合作性、创新性等学习行为表现的评价。例如在合作性探究学习和讲座学习中,某些学生表现出消极的态度,敷衍了事,而有些学生会积极主动跟教师联系,不断地修改完善自己的作业,表现出认真的学习态度和较大的热情,对此教师要及时地做出评价并以适当的形式向学生反馈评价的结果。

(六)注重设计考查能力的试题。考试作为一种检测手段和激励措施,如果运用得当将会促进学生的学习,激发其问题意识和提高探究能力。传统高师中国美术史课程考试多是偏重检测学生对知识记忆的多少和熟练程度。笔者认为考试除了考核基础知识外,还应注重对学生理解能力、分析综合能力、表达应用能力和探究能力的考查,以适应课程的改革。高师中国美术史课程考试的改革可以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1.考题降低填空题、选择题等识记类考题的比例,突出美术作品鉴赏和评价类题型,鼓励学生运用鉴赏技巧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认识,而不是机械地照搬课本,进而促进学生的审美品位和审美判断能力。

2.考题设计少问“是什么”,多问“为什么”。如考题“宋代哪两位画家被称为‘马一角,夏半边?”此类考题考核的是一种识记能力,而考题“为什么宋代画家马远、夏圭有‘马一角,夏半边之称?”侧重考核的是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可以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

3.根据美术师范生的专业方向设计考题,如“请以中小学美术教师的角色,向学生介绍唐代仕女人物画的情况。”此类考题无形中会激发美术师范生的职业身份意识,促使学生从教师的角度思考问题,促进其教学能力的提高。

4.考题的内容应凸显对比性、联系性。传统考试多是考查孤立的知识点,而为了引导学生增加对知识的联系和梳理,可设计如“简述宋代院体花鸟画和文人花鸟画不同之处”这类的考题。总之,通过对中国美术史课程考题内容、考题类型的探索,可配合课堂教学改革,在一定程度上推动教学改革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任东方.独立学院美术史论课考试的改革与研究[J].考试周刊,2010(33)

[2]侯建军.新时期地方高校课程评价发展现状及趋势探析[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4(10)

[3]厉凌云,范博.职业教育课程评价调查分析与对策思考[J].继续教育研究,2014(9)

[4]韩凤英,陈跃华.高职院校课程评价问题及策略研究[J].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4)

【作者简介】刘利敏(1980— ),女,河南鹤壁人,硕士,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美术系讲师,研究方向:美术教育与美术史论。

(责编 卢 雯)

猜你喜欢

四结合高师教学评价
对高师钢琴教学模式创新问题的思考
浅析如何做好新时期党员远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语文“四结合”阅读教学模式的探索
信息技术—Internet实用教程教学设计的思考与实践
对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的认识和看法
网络环境下高职英语课程多维度评价方式研究
小学数学“反思型” 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大数据专业方向的《JavaWeb基础》教学思考
以专业技能为核心的高师音乐教育课程改革之思
论高师复调课“微格教学”的可行性——柯达伊多声音乐教育思想指导下的高师复调课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