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大学生性别意识现状与性别教育策略探析
2016-06-20赵一璇
【摘 要】来自学校和家庭的性别教育缺失、异性之间的性别交往限制、现代媒体性别导向偏差等原因,造成高校女大学生在性别认知 、角色认同、权力维护等方面出现问题。对此,应推进性别教育,在目标、形式、内容上以先进的社会性别文化理念为支撑,倡导实现男女性别差异下的公平教育。
【关键词】女大学生 性别意识 性别教育 现状 策略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4C-0098-02
女大学生性别教育是在承认男女两性差异的前提下的性别公平教育,即没有性别偏见与歧视、没有传统性别定型、符合男女身心发展的性别意识教育和教学模式。开展性别教育对于高校女大学生性别观念及性别意识水平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并进一步影响其自我意识的形成和自我建设的进程。
一、女大学生性别意识现状
进入高校学习的大部分女生,直接接触校园以外的社会的机会较少,性别观念主要源自家庭、学校、网络以及同龄人的思想和行为,形成的性别意识具有以下特点:
首先,部分女大学生自身性别观念受传统性别观念影响严重,法律意识较为单薄,过度夸大对他人的依附,较为认可“男强女弱、男尊女卑、男主外女主内”等观念,导致自身感情信念与顺应他人之间产生冲突时,选择降低自身实现自我的欲望和足够进行社会参与的自由。表现为拒绝成长、厌学、就业准备不足等现象。
其次,部分女大学生对自身性别所具有的特点、劣势认识不够全面,给予自身过高的社会期待,在过高的期待与实际的能力产生矛盾时,导致自身获取成功的方式受到局限,表现为意志消沉、自我放纵、自怨自艾等。
最后,调查显示,女大学生对自己性别不满意的比率接近男大学生的3倍,存在诸多性别方面的困惑和矛盾。但是面对出现的问题,她们得到的支持、引导和帮助却远远不足,导致她们性别意识不强,表现为性别认同障碍、同性恋倾向、自我保护意识薄弱等。
二、女大学生性别意识现状的成因分析
(一)来自官方渠道的性别教育缺失
1.高校性别教育缺失。部分高校教育一线工作者和管理者认为无需对学生进行特殊的性别意识教育,无需针对女大学生的特点开展教育,促进其全面发展的意识不强。先进的性别文化没有充分渗透到高校的校园文化环境中。调查显示,86.5%的大学生认为有必要开设性别教育课程,对应地有80.8%的学生指出自己所在学校并无此类课程。即使是在女大学生集中的师范类院校,开设的专门课程也寥寥无几,在课程设置、教学管理、专业设置、就业指导等环节,女生性别意识教育未得到充分体现。
2.部分学校、家长、老师仍存在性别歧视和偏见,并在行动上表现出来。在部分地区,重男轻女的思想较为严重,男孩子总是被期待有更高的成就,女孩子则从小需要承担更多的家务;部分单亲家庭或者留守家庭成长的女大学生,可能经历父爱的缺失、家庭成员的忽视,而部分家庭对于女孩的过分庇护,都可能造成女生的性别意识出现偏差,缺乏安全感等。另外,学校中,学生干部选拔仍存在重男轻女的倾向,同时,很多老师对于女大学生受到的诸如就业、权利等不公平待遇视为正常。
3.部分家长、老师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不掌握科学、适当的两性教育方式,对涉及“性”的问题采取封闭、避讳、模糊的态度。人的性需要,不仅仅包括生理性需要,更重要的是社会性需要。避讳、模糊的处理方法,不仅影响女大学生 “性”道德感、责任感的发展,甚至可能激发对于“性”的幻想和冲动。
(二)异性之间的性别交往受限
大学阶段是性别角色的选择和准备期,更是性别教育的关键期。大学生性意识发展迅速,异性交往意愿强烈,但性角色观念和性角色行为亟待完善。在大学生异性之间的交往,暴露出很多问题,诸如约会暴力问题、性别歧视问题、婚前性行为问题、未婚先孕问题、性骚扰问题等。调查显示,男大学生对于性别的观念的改变滞后于女大学生,而来自异性同伴的关于两性的信息,也会影响女大学生的性别意识,潜移默化地影响她们的行动。尤其是在一些女生数量占绝大多数的师范类院校,女大学生与异性交往的机会和需求远远得不到满足。
(三)现代化媒体影响日趋严重
现代化信息社会中,网络、电视、书刊等媒体对于当代女大学生性别观念的形成具有相当大的影响,但是出于商业利益等方面的原因,部分媒体对于性别观念的导向存在严重偏差,网络色情、暴力等现象仍然屡禁不止。现代化媒体对于错位的性别观念、性别文化的传播,严重影响女大学生性别意识的发展和先进性别观念的形成。
综上所述,来自学校、家庭的性别教育缺失,异性之间的交往受限,现代化媒体导向偏差,导致女大学生在自身价值定位上产生迷惘,对自身和两性的认识不够全面、立体,自我教育、说服、开发的能力不足。
三、女大学生性别教育的策略
首先,目标上,女大学生性别教育应以马克思主义的妇女观为指导,树立与时俱进、男女平等的女性教育理念,体现科学发展观和男女和谐发展的思想。在职前教育中有计划、有组织、系统地将有关社会性别意识的知识和经验内化,培养女大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自尊、自爱、自律、自强的优良品格,提升性别意识,促进女大学生全面发展。
其次,方式上,运用多学科知识,采取多种教育途径,拓展女大学生的视野,提高女大学生的性别意识,使其学会分析和解决社会生活中的性别不平等现象,促进其性别平等意识的觉醒,改变刻板印象和性别偏见,提高自信心和自主意识。一是通过书目学习、讨论沙龙等方法,提高高校教育工作者的社会性别意识,强化教育管理者的社会性别理念,明确教育者、管理者通过思想道德教育引导女大学生摆脱传统性别观念的束缚,认清自身所承担的社会责任。二是在课堂上,营造相互尊重、相互支持的氛围,让那些被忽视、刻板化的女大学生有发言的机会。同时,有针对性地根据女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采取讨论、案例分析、辩论、小组活动等方法引导女大学生积极参与到性别教育的过程中,培养女大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自尊、自爱、自律、自强的优良品德。三是为女大学生创造更多参与学生活动和社会实践的机会,让女大学生更多地接触社会,在活动和实践中锻炼自己的管理能力和沟通能力,培养女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同时,重视对两性交往的引导,提倡互相尊重、平等和谐的交往方式。四是在校园文化中,注入更多“四爱”主题的元素,尝试“榜样教育”,树立学校优秀女教师、优秀女学生的先进典型,倡导女大学生个性与自由发展。尤其是师范类院校,可以将性别教育有机地融入到师德教育中,提升女大学生的职业认同感和职业道德感。
最后,内容上,以女大学生性别认知的内化、性别角色的调试、性别权利的保护为主线。一是性别认知的内化和认同感。了解两性生理、心理上的差异。了解自身价值,掌握实现自身价值的渠道和方法。对自身的性别认同,懂得美化、塑造自身形象,掌握自身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的调试方法。二是性别角色的认同和调试能力。了解女性在社会生活、家庭生活中所扮演的性别角色及其特点,认同自身社会劳动、家务劳动的价值,提升女性内在的文化底蕴。三是性别权利保护意识。了解女性享有的法定权利,学会运用法律武器捍卫自身的权益。
总之,推进女大学生性别教育,在目标、形式、内容上以先进的社会性别文化理念为支撑,倡导实现男女性别差异下的公平教育,对于女大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霍树婷,张贺,李海平.高师院校女大学生性别意识教育探析[J].湘潮(下半月),2011(12)
[2]郑新蓉,等.性别与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3]董晓璐.大学生性别教育的缺失及对策思考[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5)
[4]闫玉.对师范院校女大学生性别教育的几点思考[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5)
【作者简介】赵一璇(1988— ),女,黑龙江人,广西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讲师,研究方向:大学生德育、学前教育管理。
(责编 王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