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语言的语系特点及其翻译启示
2016-06-18曾润婷
【摘要】互联网代表了时代的特征和未来的发展,互联网语言的交流也在所难免地要成为将来文化间交流的重要中介,然而当今的网络语言翻译工作水平较低。本研究基于网络语言所具有的特点和网络语言翻译的现状提出了网络语言翻译的原则。
【关键词】网络语言 翻译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5-0037-02
无需赘言互联网之于时代的革命性意义,这一变革给予生活和人际最显著影响的社会存在恐怕要数网络语言了。网络语言在国内和国外都大量存在,它通常以缩略的形式、戏谑的风格和时代化的意义为特征,与主流语言体系有着千丝万缕的本质性联系,也有着隔山跨水的显著性区别,甚至连本国的年长者都看不懂互联网情境下的语言,形如中国的“不明觉厉”、“良辰奉陪到底”、“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和“2333”等。
这种风格鲜明、内涵丰富的网络语言给网民的文化生活带来了诸多的欢乐和深刻的认同,但也给当代的语言翻译工作带了一定程度的困难,如何进行不失本意且又体现网络语言风格的翻译是值得研究和探讨的课题。基于网络语言的特点探索网络语言翻译的原则及方法有利于中西文化的交流和友好,否则中西交流将会因为网络语言的存在出现本可避免的隔阂。
一、网络语言的特点及其翻译现状
(一)网络语言特点
网络语言是在互联网情境下产生并流行的一种精简、准确的缩略化特色语言,为了准确了解网络语言的概念,也为了更好地对网络语言进行翻译,本研究总结了网络语言具有的主要特征:
(1)简略性。不同于日常交流口语,网络语言主要以文字的形式出现,只有少数流行性网络语言会演变为口语。这种差别就造成了网络语言必须符合打字轻松方便的特点,这就出现了“火钳刘明”、“喜大普奔”和“人艰不拆”等语言,例如用“喜大普奔”的几个字高度概括了“喜闻乐见、大快人心、普天同庆、奔走相告”的意群。
(2)时代性。网络传播往往以几何级数率迅速发展,一些个性化的文化现象会在极短时间里爬上“热门”,然后被所有的网友传播。形如“赵日天表示不服”由一本网络小说书名带动了整个网络对这一语言的认同,用以表示不同意见。但是这类语言会随着时间的流逝也会很快失去流传度。
(3)表情符号。网络语言是在网络人际交往中产生的,这就要符合网络交互的要求,文字式的交互使得网络语言不再像现实人际交往可以看到对方的目光、表情等非言语线索,网络情境就出现了诸多的表情语言。诸如“2333”、“010”和“6666”等,用以表示“大笑”、“孤独”和“很牛”等意思。更多见的是用图片制作的表情包,即网络语言不仅有文字的形式,还有图片(静态和动态)形式。
(4)亚文化特征。网络体现了个性化特征,很多亚文化热爱者在网络上找到了更多的志同道合的友伴,“二次元”、“极客”和“段子党”等文化是非常盛行的亚文化领域,这些领域的专用词汇在网络上发酵为大众网络语言,形如“萝莉”、“CP”和“3166”等。
(二)网络语言翻译现状
当前的网络语言翻译处于较低水平,尤其是国内的网络语言翻译为外文的情况极为少见,譬如大陆网友和台湾网友的“表情包大战”客观上说明了海峡两岸的同胞具有共同语系才可以进行网络言语交互,但是缺乏了共同文化背景时网络语言的交互就变得极为困难。
二、网络语言翻译的原则及启示
(一)翻译者了解网络语言文化
不得不承认网络语言有着自己的生成和发展规律,一个不了解网络语言来龙去脉的翻译者或者不了解网络语言背后亚文化的翻译者断然难以理解隐藏在语言背后的文化底蕴和深刻内涵。
(二)忠于原意和体现特色的结合
任何翻译工作的首要前提就是忠于作者或者文字的原意,能够通顺、准确地表达出语言的原意是基本要求。网络语言也不例外,网络语言的翻译要符合语言的原意,这里需要指明的是并不是翻译字面意思而是语言的本意,因为网络语言的字面意思与其背后含义往往不同。
不过,忠于原意的原则并不是说直接将网络语言背后的含义直译出来,这就使得网络语言丧失了应有的诙谐、讽刺、简略和亚文化等特征,变得和普通语言毫无异样。因此网络语言的翻译的关键环节就是要体现网络语言应有的文化特色,这就需要翻译者在深刻了解网络语言的来源及文化属性的基础上用时尚的语言风格表现网络语言的灵动、精准等特点,甚至可以采用注释的方式来说明一些文化背景(“The Big Bang Theory”翻译常用的处理方式)。例如“我只想做个安静的美男子”翻译为“Let me be a quiet and handsome boy”,这仅仅体现了句子的原意,失去了网络剧中的恶搞、戏谑的成分,翻译为“I just wanna be a quiet beauty”较为合适。
参考文献:
[1]邓艳梅,徐冬梅.网络语言的英文翻译方法及意义[J].海外英语,2014(9).
[2]邱永忠.网络语言变异的“突出”意图与翻译传递[J].沈阳大学学报,2011(6).
作者简介:
曾润婷(1975-),女,山西省原平市人,山西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育管理硕士,山西职业技术学院基础部助教,研究方向为教育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