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历史嬗变与现实思考
2016-06-18饶春晓史旦旦
饶春晓,史旦旦
我国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历史嬗变与现实思考
饶春晓,史旦旦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同时期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提出了不同的要求。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也随之发生相应的动态调整。2014年,基于特殊的现实依据与理论逻辑,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了“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的人才培养目标。为此,我们应严格依据不同层次职业教育的特点,明确各层次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构建与培养目标相契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满足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完善保障条件,促进人才培养目标的落实。
关键词: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培养目标;发展路径
人才培养目标是教育对人才培养规格和质量的总体要求,是开展教育实践的指挥棒,它明确规定了职业教育培养什么样的人,直接关系到职业教育的生存及发展问题,如果不搞清楚这个问题,其他问题就无法解决。2014年6月,国务院下发《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对现阶段我国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提出了新的要求,即“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1]那么,新的人才培养目标提出的现实依据和理论逻辑是什么,现实发展路径又该怎么样与人才培养目标相契合,都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历史嬗变
改革开放的30年是我国工业化社会形成和发展的重要阶段,也是我国职业教育大改革、大建设、大发展的重要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的形态与特征对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规格和质量都提出了相应的要求,梳理和分析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不同阶段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变化,有益于探寻我国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定位随社会经济发展而转变的原因和规律。
(一)20世纪80年代的时代特征及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
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顺利召开,会上明确全党的工作中心应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这意味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迈入了全新的时代。但是,由于受十年“文革”的影响,其时我国的基础设施建设非常落后,直接导致了当时的经济发展只能集中在劳动密集型的轻工业。而轻工业大多是传统行业,技术、装备、工艺水平较低,经济的增长主要就是靠大批的劳动力以及原材料等成本的投入。于是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出现了严重的人才短缺的局面。
大规模经济建设背景以及社会主义现代化初期的生产特征,决定了该时期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应围绕“培养大量的具有胜任某一种岗位技能的中初级技术工人”为中心来定位。1979年,教育部出台《全日制中等专业学校工作条例》,明确规定:“中专的目标是培养具有健全体魄的中级技术、管理人员”[2];1981年11月,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指出:“中学层次要积极发展中等专业学校,培养大量的技术工人和中级专门人才。”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职业学校应培养“中、初级技术人员、管理人员、技工”。[3]
20世纪80年代是我国职业教育事业的起步发展期,为满足培养大量中初级技术人员、管理人员、技术工人等一线人才的要求,这一时期我国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主要有以下特点:(1)人才培养紧密联系生产生活实际。中等职业学校的专业设置、课程目标都是高度的职业导向型,专业教学严格按照特定职业岗位的技能需要来开展。(2)职业教育在办学规模方面进行了重点建设。到1985年,全国职业高中、中专以及技工学校共有15 538所,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总数已经达到高中阶段学生总数的35.2%。[4]中等职业教育办学体系和规模已初步形成。(3)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责任主要由中等职业教育来承担。因为这一时期,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才刚刚起步,办学规模较小,办学模式、学校类型、教学计划等内容还在探索之中。总之,这一时期是我国职业教育的起步发展期,这一时期初步探索的建设成果为今后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20世纪90年代的时代特征及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
20世纪90年代,我国开始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经济的增长主要依赖于科技进步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来实现。随着经济增长方式向集约型转变,我国产业结构也发生相应的调整。20世纪80年代,持久的轻型化工业结构使我国的消费品工业呈现了供远远大于求的态势,一般加工工业大规模扩张之后出现了相对过剩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国政府提出要控制一般加工业,强化基础产业,改造和提高加工工业的水平,促使工业结构向高度化发展。[5]
新经济体制的实行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促使我国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由“中初级技术人员、管理人员、技术工人”转向“不仅具有熟练的专业技能,还具有一定的理论素养的可从事技术开发、产品试制,可使科学技术研究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具体化为产品的应用型和实用型专业人才”。1995年8月,全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讨会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问题进行了讨论,最终明确培养目标为“在一线工作的高层次实用型人才”;1998年,国家教委出台《面向21世纪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原则意见》,提出职业教育必须培养“直接在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等领域的一线应用型人才”。[6]
按照“应用型人才、实用型人才”培养要求,这一时期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特点表现为:在继续扩大办学规模的同时,开始注重职业教育内部的规范管理、提高办学质量以及法规建设等问题。到1991年,中职学校的招生数首次超过普通高中,占整个高中阶段招生总数的56.8%;许多职业学校建立了劳动技能站,鉴定学生技能,授予学生技能证书,使越来越多的学生在劳动力市场谋求职业;1996年,第八届全国人大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这是我国第一次以立法的方式助力职业教育的发展。[4]这一时期,我国职业教育围绕“应用型人才、实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进行了全方位的探索与改革。可以说,20世纪90年代是我国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期。
(三)近10年来的时代特征及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
2001年,我国加入了世贸组织,标志着我国经济建设走向了更高的平台,同时,也给职业教育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加入世贸组织以后,我国电子信息等高新技术产业的比重大幅度增加,成为了经济增长方式发生转变的重要力量。然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具备高素质、高技能的人才来推动。再加上新世纪我国工业发展进入了中后期,生产过程中的分工进一步细化,对劳动者的技术技能水平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为推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和工业化的顺利进行,我国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做出了相应的转变,由“实用型人才、应用型人才”转向了“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2005年,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职业教育应“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高技能专门人才”[7];2006年,《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提出:“培养千百万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8]2010年,教育部出台的《中等职业学校管理规程》提出:“中等职业学校应培养在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专门人才。”[9]
这一时期,我国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不仅对人才的高技能提出要求,还对人才培养的综合素质提出了要求。由此,这一时期我国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特点就是通过加强内部建设提升职业教育的办学实力,全面保障人才培养质量。具体做法有三个方面:(1)国家重新修订《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制定了部分课程的教学大纲,发行了1 000多种教材,以促进教学改革;(2)全国范围内的职业学校分期分批建设了一大批适应技能型人才培养所需要的实训基地,优化了实训条件;(3)职教师资、干部培训得到了广泛的开展,提高了职教师资水平和职业学校的管理水平。总之,我国职业教育围绕“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的人才培养目标,通过自身的发展,证明其在国家教育发展战略中的重要性。
二、“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提出的现实背景
我国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它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而变化。那么,在现阶段,我国职业教育新的人才培养目标提出的现实背景又是什么呢?
(一)现代社会的生活和工作方式要求职业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通用能力以及综合素质
培养学生通用能力以及综合素质是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1)伴随着工业社会的成长,人们所在的小型集体或者大型集体中较小的独立单位,在一个短期内就要进行重组、转型、合并甚至消亡。因此,个体在整个职业生涯过程中将会经历多种工作,转工、转行成为常规现象。面对不同的工作、职位及职业间进行流动的现状,个体必须具备应对不同工作、职位及职业的通用能力。(2)现代的工作方式要求人们能够综合运用各自的能力,以合作的形式开展工作。面对随市场与客户的需求而不断变化的工作项目,通用能力和综合素质显得尤为重要。(3)后工业社会中,将来的趋向是产业结构的进一步调整,知识产业、服务业将迅速发展,逐步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这说明,我国工业社会的发展对于劳动者知识、技能等各方面的综合素质的要求将不断提高。因此,培养学生通用能力以及综合素质必然成为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内容。
(二)我国产业结构变迁中技术发展滞后要求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加强技术教育
我国产业结构的变迁,整体受政策因素、经济需求因素以及技术因素的影响,而产业质量的提高主要是由产业技术进步来主导。相关研究曾对我国产业结构变迁的技术因素进行过计算,结果,在1987-1990年、1990-1992年、1992-1995年、1995-1997年、1997-2002年间,全国平均技术进步对经济总产出的贡献率分别为45.18%、13.45%、1.40%、1.00%和-1.45%。[5]这表明,技术进步对经济总产出的增长贡献率出现急剧下降的态势,甚至出现了负增长。由此可见,在我国产业结构的变迁中,技术进步处于滞后状态,状况不容乐观。然而,伴随着产业转型升级,工业生产方式要实现从“制造”到“智造”的转变又需要大量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作为智力支撑。技术发展的滞后对我国产业转型升级以及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十分不利。因此,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必须把技术教育放在突出位置,提升我国劳动者的技术水平,以切实解决我国产业结构变迁中技术发展滞后的问题。
(三)从技术与技能的含义上看,两者在人才培养上是密不可分的关系
关于技术,《现代汉语大辞典》的解释是“人类在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过程当中积累起来的并应用于生产劳动中的经验和知识”。《古今汉语词典》对技术的解释是“生产活动的知识、经验或操作技巧”。[10]技术属于知识领域,更多地与经验和方法联系在一起。可见,技术最主要的载体是人,是经过学习后具有一定的生产生活经验、知识或者技艺的个体。关于技能,《教育大辞典》的解释是“人类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经反复练习形成的完成某种任务的活动方式”。[10]可见,技能属于行动领域,更多地与体力活动和实际操作联系在一起。因此,技能的载体也是人,是可将生产的知识和经验转化为生产操作技能或技巧的个体。从人才培养的角度看,技术是“育人”的,技术“育人”的目的是提高人们在利用和改造自然以及在生活生产过程中的经验和技艺。而技能教育的目的也是如此,并且,技术转化为产品需要技能作为纽带,将生产的经验方法具体化为操作技能,实施生产。显然,在人才培养的意义上讲,技术和技能“殊途同归”的,是不可分割的。
三、职业教育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发展路径
如前分析,“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符合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趋势,能够缓解我国产业结构变迁中技术落后的问题,同时,也符合在人才培养上技术技能不可分割的现状。那么,面对新的人才培养目标,职业教育应该如何找到现实的发展路径呢?
(一)根据不同层次职业教育的特点,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职业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类型,主要分为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两个层次,不同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是区分两者的重要依据。尽管《决定》中将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笼统地定位为“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但是,对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而言,它的涵义有所不同(见表1)。
表1 不同层次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
如表1所示,中等职业教育是职业教育的基础,主要培养中初级技术技能型人才。这类人才的任务是在生产服务的第一线应用必要的专业知识和熟练的操作技能完成物质产品的生产或社会服务活动。在学习过程中,注重经验类技术技能的积累,熟练地掌握“怎么做”的技术技能。其主要从事技术工人、手工艺者、服务人员等工作。值得注意得是,目前的中等职业学校已经不得不同时承担学生就业和升学的双重任务,在培养一线的中初级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同时,还要为高等职业学校和本科院校输送合格的新生,以满足学生迫切的升学需求。
高等职业教育是高一层次的职业教育,重点是培养中高级技术技能型人才。这类人才的任务是落实规划方案设计等,并将其转变为合格的物质形态产品或社会服务产品。这类人才在学习的过程中注重策略类技术技能的积累,在于解决“为什么要这样做”以及“怎么样做得更好”的问题,毕业后主要从事技术员、车间主任、工段长等工作。同样值得注意的一点是,近年来,有些省份已经开始尝试开展本科层次的职业教育。笔者认为,本科层次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应定位于“技术应用型人才”,这类人才需具备较强的技术理论基础和技术应用能力,并能够在生产和管理的第一线提供技术支持,促进生产。
(二)依据人才培养目标,构建人才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目标是对人才培养质量和规格的总体要求,它决定着人才培养模式。为使人才培养能够顺利进行,职业学校需构建与人才培养目标相契合的人才培养模式。(1)在专业设置方面,学校应基于自身的办学条件,剖析区域经济的产业结构,取消没有就业前景的旧专业,开设与新产业发展相适应的新专业,巩固和优化重点优势专业,形成合理的专业布局;(2)课程体系设计以培养学生扎实的专业技能以及良好的综合素质为出发点,按照职业岗位的实际需要来设计和编排课程结构,适当尝试探索新的课程体系形式,形成满足学生就业或者升学需求的课程体系;(3)在培养途径方面,坚持产学研结合的方式,培养符合企业用人要求的毕业生;(4)在培养制度方面,对专业设置、修业和日常教学管理等方面做出详细的规定,以确保人才培养模式按照规定得以实施;(5)在培养评价方面,建立科学有效的评价机制,对专业设置、课程体系设计、培养途径的选择等方面进行合理的监控、反馈和调节,通过评价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促进人才培养的顺利进行。
(三)完善保障条件,促进人才培养目标的落实
为实现人才培养目标,职业学校必须完善相应的保障条件,包括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实训基地建设、管理制度建设、教学评价体系建设等。
1.师资队伍建设。为建立“双师型”教师队伍,职业学校要制定教师入职标准和教师专业标准,完善教师培养体系,明确教师任职资格条件以及考核方式,以突出职业教育的特性,提高职业教育的师资水平。同时,还要强化兼职教师队伍的建设,邀请企业中水平较高的技术能手进校讲课。兼职教师能够给学校带来相关行业最前沿的技术和信息,职业学校应该广开渠道,形成兼职教师引进机制,逐步建立兼职教师库。
2.实训基地建设。实训基地是职业学校人才培养的硬件条件,是职校生技能训练的场所,主要由校内实训基地和校外实训基地两部分构成。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应贴近生产、管理、服务一线的实际情况,同时学校必须掌握技术发展的新趋势,通过各种途径获得先进的机器设备或仪器。[11]校外实训基地即真实的工作场所,可以让学生在真正的工作氛围中锻炼和提升从事某一工作岗位的能力。职业学校应该积极地与行业企业进行合作,建立更多有利于学生职业发展的校外实训基地。
我国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是不同的。它在职业教育的发展过程中融入了时代赋予的特征,内涵不断地发展演变。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Z].国发[2014]19号,2014-05-02.
[2]教育部.全日制中等专业学校工作条例[Z].1979-06.
[3]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Z].1985-05-27.
[4]俞启定,和震.中国职业教育发展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1):167.
[5]冯飞.迈向工业大国:30年工业改革与发展回顾[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8(1):57-58.
[6]国家教委.面向21世纪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原则意见[Z].教职[1998]1号,1998-02-16.
[7]教育部.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Z].国发[2005]35号,2005-10-28.
[8]国务院.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Z].教高[2006]16号,2006-11-16.
[9]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管理规程[Z].2010-05-13.
[10]姜大源.职业教育:技术与技能辨[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12):4.
[11]傅培群.中等职业学校人才培养模式探究[D].成都:电子科技大学,2009:29-30.
[责任编辑曹稳]
作者简介:饶春晓,女,浙江工业大学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2013级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职业技术教育;史旦旦,男,浙江工业大学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党委书记,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职业技术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47(2016)04-00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