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议加碘盐
2016-06-17张艺曦
张艺曦
一段时间以来,网络上流传了数条关于盐的“传说”,中国甲状腺癌、甲减病人暴增,跟强制在食盐中加碘酸钾有关;急诊的高钾血症越来越多,肾脏科医生提醒,低钠盐就是高钾盐,是送命盐,买盐就应该买最便宜的雪花盐……吃了这么多年的盐,关于“盐”的传言颇多,到底该如何健康吃盐?
“加不加碘”的拉锯战
甲状腺癌是近20年来增长速度最快的实体恶性肿瘤,近年来,关于甲状腺癌上升是否跟碘过量有关,一直存争议。近日,网上一篇《中国甲状腺病人暴增,原来跟这个有关!触目惊心!》的文章,更是将矛头直接指向加碘盐。
实际上,这是一场拉锯战。
我国自1995年开始实施全民食盐加碘,1996年在全国实现食盐碘化,此后全国居民碘的平均摄入量显著增加,各地碘缺乏病得到有效控制。到了1999年,全国碘缺乏病监测结果显示我国居民均达到了碘过量标准。故2000年卫生部下调食盐加碘含量,2002和2005年全国碘缺乏病监测结果显示我国居民均达到碘超过适宜量标准。2011年,颁布的新国标再次下调食盐加碘的含量,当前食用盐碘剂量范围是20—30mg/kg。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国家碘缺乏病实验室主任李素梅等流行病学专家进一步跟进表示,甲状腺癌与食盐加碘存在某种联系的推论依据不充分,缺乏令人折服的有力证据。相反,采取补碘干预可使甲状腺癌向低恶性转化已被广泛认同。
权威部门的回应以及流行病专家的论述并没有让“碘盐风波”告一段落。临床专家和大夫,通过各种渠道继续发表针对“部分地区甲状腺癌增多与碘盐过量有关”的说法。在这场“拉锯战”中,以碘缺乏病防治专家为主的支持派,以临床大夫和专家为主的反对派,相互争论,但至今没有结果。
沿海地区需不需要补碘?
加碘盐争论中的另一个焦点问题是:沿海地区是否需要补碘?
诚然,自然界的碘大多来自于海洋,但仅靠吃海产品,我们能获得的碘仍非常有限。在区分缺碘、适碘和高碘地区时,通常依据的是当地饮用水的含碘量,比如青海大部分地区的水碘含量为每升0.7微克,属于缺碘;上海地区则为适碘,水碘含量为每升20微克;渤海湾的部分地区水碘含量可达每升1000微克,是不折不扣的高碘地区。
中国疾控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研究员陈君石表示,“非碘盐放开呼声最大的是沿海地区,他们认为自己食用海鲜就不缺碘。其实,海鲜中含碘量很有限,只有海带类含碘较多。”
关于碘盐还有一个重要疑问:它是否会致癌?近期的甲状腺癌症高发,是否与这些碘盐有关?
陈君石否定了“甲状腺癌高发”的提法,他认为,“乳腺癌、结肠癌等所谓的高发,是有流行病学数据支持的,但目前,并无流行病学数据显示中国处于甲状腺癌高发期。”另一方面,他认为,我们看到的癌症病例多了,“更多地与生活方式的改变有关。”
著有《吃的真相》的美国普渡大学食品工程学博士云无心也认为,目前的舆论已给公众造成了“碘过量非常有害,我不要吃加碘盐,不卖非碘盐是为了垄断利益”的印象,其结果就是,越不放开非碘盐,公众的这种认识就越深,质疑声就越强烈。一旦放开,就会被媒体当作一种争取政治权利的胜利来宣扬,公众中会有更多的人不顾自己是不是需要补碘,而去“享受”斗争胜利的果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