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针刀结合手法治疗脑外伤后综合征42例临床观察

2016-06-17葛绍清陈旭辉

河北中医 2016年4期
关键词:针刺疗法脑损伤并发症

葛绍清 陈旭辉

(江苏省盐城市大丰人民医院疼痛康复医学中心,江苏 盐城 224100)

针刀结合手法治疗脑外伤后综合征42例临床观察

葛绍清陈旭辉1

(江苏省盐城市大丰人民医院疼痛康复医学中心,江苏盐城224100)

【摘要】目的观察针刀结合手法治疗脑外伤后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4例脑外伤后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2例予针刀结合手法治疗,对照组42例予药物配合针灸治疗。2组均3周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统计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24%,对照组总有效率57.14%,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针刀结合手法治疗脑外伤后综合征疗效确切。

【关键词】脑疾病;脑损伤;并发症;综合征;针刺疗法;按摩疗法

1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军区73682部队二营卫生所,江苏淮安223001

脑外伤患者在急性创伤已恢复之后,3个月以上仍有许多自觉症状长期不能消除,临床上又没有确切的神经系统阳性体征,但头痛、头晕及某些程度不一的自主神经功能失调或精神性症状却经久不愈[1]。对其发病原因究竟属器质性或者功能性,至今仍无定论,治疗上尚无特效方法[2]。2012-01—2013-10,我们应用针刀结合手法治疗脑外伤后综合征42例,并与药物配合针灸治疗42例对照观察,结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病例选择

1.1.1诊断标准在排除器质性病变及全身其他慢性病变的前提条件下,经CT扫描检查能显示颅骨骨折、脑挫裂伤、颅内血肿、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室出血、气颅、脑水肿或脑肿胀、脑池和脑室受压移位变形及中线结构移位等,且经系统治疗6个月或1年以上,仍有上述症状者,诊断为脑外伤后综合征[3]。

1.1.2入选标准①符合上述诊断标准;②体格检查示颈椎有压痛点或棘突偏移等异常体征或颈椎影像学检查有相关异常表现;③同意参与本项研究,签署知情同意书。

1.1.3排除标准①合并消化系统、造血系统和心血管、肝、肾等脏器严重原发性疾病者;②合并颈椎骨折、颈椎失稳或颈椎其他疾病,不能采用正骨手法治疗者。

1.2一般资料全部84例均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八二医院疼痛康复中心住院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2例,男20例,女22例;年龄21~65岁,平均(38.5±4.9)岁;病程3个月~2年,平均(14.8±2.1)个月。对照组42例,男21例,女21例;年龄21~64岁,平均(38.7±5.2)岁;病程3个月~2年,平均(15.0±2.3)个月。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3治疗方法

1.3.1治疗组

1.3.1.1针刀治疗常规选5个部位进行治疗,每周治疗1次。①棘突正中及棘突旁:分别松解第2~7颈椎项韧带、头夹肌、斜方肌、横突棘肌起点以及棘间韧带损伤点,在骨面上做纵疏横剥。

②关节突关节:后正中线旁开3 cm左右,达关节突骨面,做“十”字切摆,松解关节囊,同时解除颈神经后支的卡压。③横突后结节:在胸锁乳突肌后缘,从乳突至第6颈椎横突做一连线,在此连线上,定位各颈椎的横突后结节,针刀与横突尖骨面垂直逐层切刺,做纵疏横剥,可解除对颈神经前支的卡压和刺激。④椎枕肌群附着区:横向定5点治疗,中点为上下项线之间后正中线,中点至两侧乳突连线分成三等份处各定一点。中点松解项韧带、斜方肌、头半棘肌止点。中点两侧中内1/3交界处2点松解斜方肌、头半棘肌附着点的粘连以及它们与椎枕肌群的粘连瘢痕。中点两侧中外1/3交界处2点松解头夹肌、头最长肌、胸锁乳突肌止点。针刀纵向到达上项线骨面后,做纵疏横剥,再向下刺入下项线,调转刀口线,范围不超过0.5 cm。⑤肩胛部压痛点及条索结节,特别是肩胛内上角处做针刀松解[4]。

1.3.1.2手法治疗根据颈椎触摸检查及影像学检查结果,使用改良的冯氏旋转复位手法进行治疗。以第2颈椎棘突偏左为例,患者坐位,术者站在患者左后方,右手拇指按住第2颈椎棘突左侧,左肘部托住患者下颌、左手扶住患者右颞枕部,使其头部略前屈并向左旋转至接近最大限度。嘱患者放松,术者左臂环绕患者头部向上牵提,右手拇指同时向右前方稍用力扳第2颈椎棘突,此时可闻及咔嚓声,提示手法复位成功。如果患者棘突偏歪明显,术者可以两手交替操作,即以左手拇指按住第2颈椎棘突左侧,右肘部托住患者下颌使其头向右旋转,其余操作同前,并在右臂环绕患者头部向上牵提时,以左拇指向右前方推顶第2颈椎棘突。每周5次,颈椎触摸检查确认颈椎解剖位置恢复后停止手法治疗。

1.3.2对照组

1.3.2.1西药对症治疗予罗通定片(云南大唐汉方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53021353)60~120 mg,日1次口服;盐酸氟桂利嗪胶囊(西比灵,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0930003)10 mg,每晚1次口服;谷维素(广东恒健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44020613,每片10 mg)1~2片,日2~3次口服。

1.3.2.2中药治疗予安神补心丸(北京同仁堂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制药厂,国药准字Z11020144)15丸,日3次口服;脑震宁颗粒(山西安特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14021119,每袋6 g)2~3袋,日2次开水冲服。

1.3.2.3针刺治疗取穴:百会、四神聪、风池(双侧)、合谷(双侧)、三阴交(双侧)、足三里(双侧)、关元、气海。用平补平泻法,将四神聪、风池接通G9805型特定电磁波治疗仪(由中国航天重庆蜀水仪器厂生产),选择频率100 Hz,电流量以患者耐受为度,留针30 min,日1次,每周5次。

1.3.3疗程2组均3周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统计疗效。

1.4疗效标准痊愈:头痛完全消失,无头晕、失眠、枕颈部不适感等症状,正常工作和生活,X线片示颈椎生理弧度正常;显效:头痛基本缓解,不适症状明显减少,日常工作和生活没有影响,X线片示颈椎生理弧度正常;有效:头痛有所缓解,不适症状减轻,日常工作和生活稍有影响,X线片示颈椎生理弧度改善不明显;无效:头痛未得到缓解,不适症状无明显减轻,日常工作和生活受到影响,X线片示颈椎生理弧度无改善[5]。

1.5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

2结果

2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1。

表1 2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与对照组比较,*P<0.05

由表1可见,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3讨论

当头部受到直接或间接的外力撞击后,从脊柱传导至头颈部,可出现下面几种情况:头部撞击的同时,因力的作用,使上段颈椎小关节错位和软组织损伤;头部受伤后引起一系列的神经反应,破坏了颈椎肌肉的平衡,导致颈椎错位;颈椎错位可以刺激或压迫椎动脉和交感神经,导致大脑供血不足,出现头晕、耳鸣、听力下降、心悸、心律紊乱及胃肠功能减退等各种不适症状[6]。由于在受伤后医生和患者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受伤的头部,一切检查治疗均围绕头部损伤进行,很少有人想到做颈部触诊及X线片检查,使部分在脑震荡损伤时所造成的颈椎错位被忽视[7]。当脑震荡恢复后,由于颈椎错位尚未纠正,故遗留椎动脉和交感神经受刺激的症状,以及颈椎错位的体征及X线片征。对于脑外伤后综合征,单纯药物、针灸、理疗治疗均不能收到良好的疗效[8]。

对照组用罗通定镇痛;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改善头晕;谷维素调节自主神经功能失调;安神补心丸养心安神;脑震宁颗粒凉血活血,化瘀通络,益血安神,宁心定智,除烦止呕。

观察结果显示,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该结果主要归结于中医学中的针刀方案所呈现出的医疗效果。针刀集针具有双重作用,一方面可利用针的作用,疏通气血,活血化瘀,另一方面可利用刀的切割松解作用,松解粘连,去除卡压,改善循环,清除代谢废物,消除化学性刺激和无菌性炎症,“以松至通,通则不痛”,从而建立新的动态平衡,达到根治病痛的目的[9]。针刀松解术后配合手法治疗,解除对椎动脉和交感神经的刺激或压迫,恢复正常的椎动脉供血和自主神经功能,从而取得更好的疗效,同时也验证一个结论,脑外伤后综合征主要发病原因是由于外伤导致颈椎间关节错位和软组织损伤,或加重了原有的、潜在性的组织损伤而发病,脑外伤后综合征与原有外伤的轻重程度并无相应关系[10]。另外,在手法按摩方面,根据中医学的穴位理念,可将上下项线之间由后正中线至乳突分成三等份,临床上发现中内1/3交界处和中外1/3交界处是最常见的损伤点,常可触及硬结、索条[11]。椎枕部的下项线区是枕下肌群的止点,头后大直肌、头上斜肌、头下斜肌三肌围成枕下三角,椎动脉在此绕过第1颈椎后弓椎动脉沟进入枕骨大孔,椎枕肌群的损伤,寰枕、寰枢关节的错位,容易卡压或刺激椎动脉致椎动脉供血不足而引发头晕[12]。故选择从上下项线之间中内和中外1/3交界处、第2颈椎棘突旁、第1颈椎横突处做针刀松解治疗,以缓解脑外伤后综合征患者的头痛、头晕、枕颈部不适感[13]。借助上述2种康复方案,使患者的脑外伤后综合征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这与相关文献报道内容相符[14]。因此,针刀加手法对脑外伤后综合征治疗比药物配合针灸治疗疗效更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蔡文栋,杨洁.针刺治疗颅脑外伤后综合征69例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2013,22(1):155-156.

[2]蔡文栋,杨洁,赵春燕,等.针刺为主综合治疗颅脑外伤后综合征临床研究[J].河北医药,2013,35(2):304-305

[3]裘五四.外伤后急性脑肿胀的诊断和治疗进展[J].中国综合临床,2004,20(11):1052-1053.

[4]张天民.颈椎病的针刀诊治思路颈椎病的针刀诊疗思路[J].湖北中医学院学报,2007,9(3):66-67.

[5]王新德.神经病学[M].11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1:104-105.

[6]朱汉章.针刀医学原理[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27-149,283,413.

[7]董福慧.临床脊柱相关疾病[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280-282.

[8]Mittenberg W,Canyock EM,Condit D,et al.Treatment of postconcussion syndrome following mild head injury[J].J Clin Exp Neuropsychol,2001,23(6):829-836.

[9]李志忠,李志波.水针刀结合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48例临床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3,13(11):223-224.

[10]张松,杜杰,路爽,等.针刀结合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76例临床分析[J].临床军医杂志,2012,40(3):688,691.

[11]郜时华,费英俊.小针刀结合手法推拿治疗冻结肩的疗效观察[J].中国疗养医学,2013,22(8):708-709.

[12]王琴玉,邱云辉,罗伟君,等.针刀疗法对缺血缺氧性幼鼠脑组织CX32及Nestin蛋白表达的影响[J].中国康复,2010,25(4):243-245.

[13]张宽平.针刀与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颈型脑供血不足[C]//2011国际针刀医学学术交流暨针刀医学创立35周年纪念大会论文集.北京:中华中医药学会,2011:241-243.

[14]段军.针刀联合按摩治疗脑出血稳定期患者的临床疗效[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4,22(8):76-77.

(本文编辑:董军杰)

doi:10.3969/j.issn.1002-2619.2016.04.032

作者简介:葛绍清(1963—),男,副主任医师,学士。研究方向: 针刀治疗颈椎及相关疾病。

【中图分类号】R246;R651.1;R742.8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619(2016)04-0583-03

(收稿日期:2014-08-21)

猜你喜欢

针刺疗法脑损伤并发症
Quintero分期、CHOP分级与TTTS脑损伤的相关性对比分析
脑损伤 与其逃避不如面对
针刺疗法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枳术丸汤剂结合针刺疗法对结直肠癌术后胃肠功能的影响
肥胖的流行病学现状及相关并发症的综述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舒适护理模式对疼痛感的控制效果
膝关节镜联合透明质酸钠治疗老年性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观察
可吸收螺钉治疗34例老年胫骨平台骨折并发骨质疏松的效果及其对疼痛和并发症的影响
针刺治疗中风后肢体运动功能障碍临床研究概述
认知行为疗法治疗创伤性脑损伤后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