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辨体辨病辨证模式联合西医常规治疗抑郁症60例临床观察

2016-06-17乔德峰范彦蓉赵刘乐周自贵郑鸿伟刘海凤刘丽欣王彦辉谷丛欣高亚杰

河北中医 2016年4期
关键词:证型西医体质

乔德峰 范彦蓉 赵刘乐 周自贵 郑鸿伟 刘海凤 刘丽欣 王彦辉 谷丛欣 高亚杰

(河北省石家庄市第八医院中医科,河北 石家庄 050081)

中医辨体辨病辨证模式联合西医常规治疗抑郁症60例临床观察

乔德峰范彦蓉赵刘乐周自贵郑鸿伟刘海凤刘丽欣王彦辉谷丛欣高亚杰

(河北省石家庄市第八医院中医科,河北石家庄050081)

【摘要】目的观察中医辨体辨病辨证模式联合西医常规治疗抑郁症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0例予辨体质辨证治疗,对照组60例予西医常规治疗。2组均4周为1疗程,2个疗程后统计疗效,并观察2组不良反应评分。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3%,对照组总有效率71.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组不良反应评分(1.28±0.92)分,对照组不良反应评分(2.60±1.48)分,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辨体辨病辨证模式联合西医常规治疗抑郁症疗效确切,并可减少西药不良反应。

【关键词】抑郁症;中西医结合疗法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情感性精神障碍,其具有发病率高、危害性大和易复发的特点。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医者趋向于现代医学与传统医学相结合的模式治疗抑郁症,取得了一定的疗效。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主要特点和精髓,在辨证论治的整个过程中,始终离不开患者体质的把握,体质和证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体质决定机体对病邪的易感性。2011-04—2014-04,我们应用中医辨体辨病辨证模式联合西医常规治疗抑郁症60例,并与常规西药治疗60例进行对照观察,结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全部120例均为我院精神科住院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0例,男28例,女32例;年龄最小18 岁,最大57岁,平均(46±2)岁;病程6个月~10年,平均(5±1)年。对照组60例,男24例,女36例;年龄最小18岁,最大59岁,平均(47±2)岁;病程6个月~10年,平均(5±1)年。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病例选择

1.2.1纳入标准①符合国际疾病分类标准(ICD-10)抑郁症诊断标准[1];②能进行言语交流,或笔谈,或在其家属帮助下完成调查。

1.2.2排除标准①既往患精神分裂症,酒精及药物滥用,其他精神病性障碍;②入组前2个月内接受过抗精神病药物治疗;③正在接受激素类药物替代治疗;④6个月内服用过免疫调节剂和激素制剂。

1.2.3中医体质辨识中医体质辨识参照《中医体质学说》[2]标准,该量表由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瘀血质、气郁质、特禀质9个亚量表构成,每个亚量表包括7~9个条目,每个条目分为“没有或根本没有”、“很少或有一点”、“有时或有一些”、“经常或相当”、“总是或非常”5个等级,分别计为1、2、3、4、5分。然后计算原始分及转化分,依有关标准判断体质类型。①平和体质判断标准:转化分≥60分,且其他8种偏颇体质转化分均<30分,判定为“是”;平和质转化分≥60分,且其他8种偏颇体质转化分均<40分,判定为“基本是”;否则定为“否”。②偏颇体质判断标准:转化分>40分,判定为“是”;30~39分,判定为“倾向是”;<30分,判定为“否”。对于兼夹体质者,以转化分最大值判定其为某一种体质类型。

1.2.4中医辨证分型标准参照《中医病症诊疗常规》[3]及《抑郁症中西医诊疗学》[4],将抑郁症分为肝气郁结、肝郁脾虚、血行郁滞、心脾两虚、心肾不交5个类型。每种抑郁症分型的每一证型的精神症状必须符合其中3项或以上,躯体症状需符合2项或以上,每个分型有其必备症状。

1.3治疗方法

1.3.1对照组予艾司西酞普兰(山东京卫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80599)5 mg,日1次口服;1周后加量至10 mg,日1次口服;2周后达到治疗量20 mg,日1次口服。同时予心理治疗。

1.3.2治疗组予辨体质辨证治疗。治疗组不同体质类型中医证型情况见表1。

表1 治疗组不同体质类型中医证型情况 例

1.3.2.1辨证治疗

1.3.2.1.1肝气郁结证处方:柴胡12g,当归10g,茯苓10g,白术10g,甘草6g,白芍药15g,合欢皮10g,郁金10g,栀子6g,川芎10g,香附10g,神曲12 g。日1剂,水煎取汁400 mL,分早、晚2次服。

1.3.2.1.2肝郁脾虚证处方:半夏9g,厚朴6g,紫苏叶6g,茯苓15g,生姜9g,陈皮6g,香附10g,乌梅6g,郁金10g,枳壳6g,合欢皮10g,佛手10 g。日1剂,水煎取汁400 mL,分早、晚2次服。

1.3.2.1.3血行郁滞证处方:柴胡12g,枳壳10g,桔梗10g,川芎10g,川牛膝10g,生地黄10g,桃仁10g,红花10g,甘草6g,当归10 g。日1剂,水煎取汁400 mL,分早、晚2次服。

1.3.2.1.4心脾两虚证处方:党参15g,白术10g,黄芪30g,当归10g,甘草6g,远志10g,茯神20g,酸枣仁30g,木香10g,龙眼肉20g,合欢皮10g,龙骨20 g。日1剂,水煎取汁400 mL,分早、晚2次服。

1.3.2.1.5心肾不交证处方:黄连9g,阿胶10g,黄芩10g,白芍药20g,鸡子黄2枚,肉桂3g,黄柏10g,陈皮6g,白术6g,香附5 g。日1剂,水煎取汁400 mL,分早、晚2次服。

1.3.2.2辨体质加味偏于气虚质酌加黄芪、党参等;偏于气郁质酌加柴胡、香附等;偏于阳虚质酌加肉桂、附子等;偏于阴虚质酌加枸杞子、石斛等;偏于血瘀质酌加川芎、赤芍药等;偏于痰湿质酌加苍术、薏苡仁等;偏于湿热质酌加黄芩、栀子等;偏于特禀质酌加乌梅、牡丹皮等。

1.3.3疗程2组均4周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统计疗效。

1.4疗效标准痊愈: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HAMD)改善率>70%;显效:HAMD改善率≥50%,<75%;有效:HAMD改善率≥25%,<50%;无效:HAMD改善率<25%[5]。

1.5不良反应观察对2组服药期间如出现中毒性意识模糊、白细胞减少、腹泻、便秘、血压异常、月经不调等药物不良反应进行观察,根据精神科不良反应记录表(TESS)[6],按照严重程度和处理进行评分,根据评分结果进行比较。

2结果

2.12组疗效比较见表2。

表2 2组疗效比较 例

与对照组比较,*P<0.05

由表2可见,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2.22组不良反应评分比较治疗组不良反应评分(1.28±0.92)分,对照组不良反应评分(2.60±1.48)分,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

3讨论

抑郁症是指以情绪低落、思维迟缓并伴有兴趣减低、主动性下降等精神运动性迟滞为主要表现的一类心境障碍综合征。其发病原因涉及生物、心理和社会等多方面因素,并且与遗传因素有密切关系。现代医学认为,抑郁症的生物学基础是中枢神经系统突触间隙单胺类神经递质浓度水平或功能下降[7]。抑郁症属中医学郁证范畴,郁证是由于情志不舒,气机郁滞所引起的一类病证[4]。主要表现为心情抑郁,情绪不宁,胁肋胀痛,易怒易急,咽部如有异物梗阻,失眠等各种复杂症状。其病机为郁怒、思虑、悲哀、忧愁等七情所伤,导致肝失疏泄,脾失健运,心神阴阳气血失调而成。

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主要特点和精髓,在辨证论治的整个过程中,始终离不开对患者体质的把握,体质和证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而体质是发病与否的先决条件,人群中个体因体质类型不同,可在各自特定的条件下发病[8]。如气郁体质的人群,肝疏泄功能偏弱,当感受到外界环境的精神刺激,可使情志所伤,肝失条达,导致精神上表现为抑郁不爽,情绪不宁,日久便有抑郁症的发生。痰湿体质或湿热体质的人群,由于情志内伤,气郁化火,炼津为液,上扰清窍,出现精神抑郁,惊恐不安,记忆力减退等,或痰火扰胆,使胆“主决断”的正常功能失常,不能控制自己的意识和行为,产生精神运动性迟滞,动作迟缓,决策判断能力下降,或痰热扰动心神,引起心烦失眠等各种症状。

辨体—辨病—辨证诊疗模式是王琦教授基于中医体质理论构建,临床实践和科学实验的总结和升华,是中医体质学说的具体应用,是以体质、疾病、证候之间的联系为前提,将辨体—辨病—辨证相结合,进行综合运用的一种临床诊疗模式。本研究通过对60例住院抑郁症患者调查显示,中青年抑郁症患者气郁质最多,其次是气虚质,这2种体质类型患者的证型均以肝郁脾虚和肝郁气滞为主,且不同中医体质类型抑郁症患者的中医证型分布无显著差异。

本研究西医常规治疗应用艾司西酞普兰口服,其为二环氢化酞类衍生物西酞普兰的单一S-对映体,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中枢神经系统神经元对5-HT的再摄取,从而增强中枢5-HT能神经的功能有关。艾司西酞普兰是一种高选择性的选择性5-HT再摄取抑制剂(SSRI),对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的再摄取影响较小[9]。

治疗组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辨证用药,针对不同体质和证型辨体辨证。针对肝郁气结证,治则以疏肝解郁、行气和中为要,以逍遥散合越鞠丸加减组方。针对肝郁脾虚证,治则以化瘀散结、疏肝健脾为要,以半夏厚朴汤和解郁丸加减。针对血行郁滞证,治则以活血化瘀、理气解郁为要,以血府逐瘀汤加减。针对心脾两虚证,治则以养心健脾、补益气血为要,以归脾汤加减。针对心肾不交证,治则以滋阴清心、交通心肾为要,以黄连阿胶鸡子黄汤加减。同时,根据不同的体质类型,可酌加相应治疗的药物。

观察结果表明,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通过辨体辨病辨证治疗抑郁症,可加快治疗速度,减少西药不良反应,尽快消除患者不良情绪。

本研究在辨体—辨病—辨证诊疗模式下,采取中西医联合治疗,比单纯应用西药显示较好的疗效,减少抑郁症症状,减少了西药副作用,缩短疗程,有力促进了患者康复。这一模式发挥了中西医各自特点,优势互补,体现了多方面、多靶点、多方位的治疗优势,从而获得全面的疗效。

参考文献

[1]范肖冬,汪向东,于欣,等.ICD-10精神与行为障碍分类[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3:97-104.

[2]王琦.中医体质学说[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5:96-195.

[3]陈园桃.中医病证诊疗常规[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8:220-222,223-225.

[4]许二平.抑郁症中西医诊疗学[M].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2010:4-10,1-6.

[5]唐启盛.抑郁症中西医基础与临床[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6:169-171.

[6]张明园.精神科评定量表手册[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197-202.

[7]龚绍麟.抑郁症[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65-167.

[8]靳琦.王琦辨体-辨病-辨证诊疗模式中医体质理论的临床应用[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6:15-17.

[9]金卫东,马永春,等.循证精神病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0:157.

(本文编辑:董军杰)

doi:10.3969/j.issn.1002-2619.2016.04.012

作者简介:乔德峰(1963—),男,副主任医师。从事中西医结合内科临床工作。

【中图分类号】R749.41;R749.410.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619(2016)04-0522-03

(收稿日期:2014-06-25)

猜你喜欢

证型西医体质
中医“体质”问答
中医“体质”问答
中医“体质”回答
基于因子分析及聚类分析的241例感染后咳嗽中医证素证型研究
基于自适应矩估计的BP神经网络对中医痛经证型分类的研究
28天吃出易瘦体质
浅谈心房颤动的蒙西医治疗
蒙西医结合治疗肺结核进展
蒙西医结合治疗眼底出血的临床疗效
辨证针刺治疗不同证型干眼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