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诚信心理结构初探

2016-06-17杨艺馨张大均

关键词:因素分析大学生

杨艺馨 张大均

(1.西南交通大学希望学院 四川成都 610400;2.西南大学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中心 重庆 400700)



·教育与心理·

大学生诚信心理结构初探

杨艺馨1,2张大均2

(1.西南交通大学希望学院四川成都610400;2.西南大学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中心重庆400700)

摘要:研究大学生的诚信心理结构对培养大学生诚信品质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运用词汇评定法探讨大学生的诚信心理结构。结果显示,大学生诚信心理结构包括诚实无欺、正直守信、忠厚老实三个正性取向维度和阴险狡诈、钻营世故、虚伪寡信三个负性取向维度。该结构拟合较好,正负性维度的划分具有合理性。

关键词:大学生;诚信心理结构;因素分析

前言

诚信是个体在一定关系中所表现出的以真实无欺、善良正直为核心的比较稳定的心理品质和行为倾向[1]。诚信是一种行事风格,也是一种人格特质[2]。西方研究者Ashton和Lee等在五因素人格模型的基础上发现了一个新的人格维度:诚实。随后诚实被作为一种人格特质,与其他五因素共同命名为六因素人格模型;研究者同时在法语、韩语等七个语种的人格词汇学研究中,验证了六因素模型[3],并证实了诚实作为人格因素的重要性[4]。在王登峰的中国人人格研究中,大七人格中善良维度包括利他、诚信、重感情三个小因素,反映个体诚信、正直的内在品质特点,高分的特点是温和、利他、诚信和重感情,低分的特点是挑剔、虚假和注重利益的特点[5]。大学生的诚信人格影响着其行为方式和行为结果,探讨大学生诚信心理的结构及其特点和规律,对大学生诚信心理素质的教育与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关于大学生诚信心理的研究集中于国内一批硕博论文中,内容多集中于大学生诚信行为的调查[6-7]、诚信价值观方面[8],或针对某一具体领域的诚信问题[9-10]。近年来,研究者对诚信心理结构也进行了初步的探讨。陈劲[1]探索并验证了古今中国人的诚信人格结构。研究发现,现代中国人诚信心理包含严谨性、宜人性、友善性、公正性4个正性取向的维度和虚假、自私、世故、钻营4个负性取向的维度。赵子真等[11]以陈劲的研究为参考,从王登峰[12]的《中文人格特质形容词表》中抽取与诚信有关的词编制问卷,经过因素分析,得到诚信人格结构包括实干重义、诚实信用、公正无欺和忠实可靠4个正性取向的维度和自私欺人、钻营世故、多谋寡信、虚伪不实4个负性取向的维度。吴继霞[13]以质性研究的范式对中国人的诚信结构进行探索,认为诚信由诚实、信用、信任和责任心四因素构成。

以上研究都为诚信心理结构研究提供了初步的依据,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首先在词汇的选取上存在缺陷:一些与“诚信”有明显关系的词没有被选取,如“欺骗的”;部分词汇与“诚信”特点关系不密切,如“傲慢的”;有些词汇晦涩难懂,在大学生日常生活中并不常用。其次,对某些因素的解释命名存在着一些误差,如自私欺人、钻营世故、多谋寡信、虚伪不实等负性维度中有较多词汇,同时在两个维度上存在较大负荷,说明因素结构间存在较多重合,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探索;宜人性、严谨性维度的命名,易使诚信人格泛化为一般的人格特质。诚信的质性研究,最大的不足是缺乏外部效度的验证,其结果的普遍适用性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验证。大学生诚信心理问卷也应该建立在诚信心理结构研究的基础上。

一、 研究方法

1.被试

《大学生诚信特质评定问卷Ⅰ》测试被试按东部、中部、西部三个区域取样,东部地区选取山东、福建部分高校。中部地区选取湖北部分高校,西部地区选取重庆、甘肃部分高校,共发放问卷900份,回收问卷806份,回收率为89.56%;有效数据621份,有效率80.76%。东中西三地的被试分配比例为:28.06%、32.26%、39.68%。从性别构成上看,男性被试占45.7%,女性被试占54.3%。从年级看,大一到大四年级被试比例分别为28.3%、24.0%、24.2%、23.5%。从年龄上看,被试平均年龄20.62±1.73岁。

《大学生诚信特质评定问卷Ⅱ》施测被试为重庆地区在校大学生,发放问卷400份,其中有效问卷328份,有效率为82%。被试男女比例分别为46.2%、53.8%,年级分布从大一到大四分别为26%、26.9%、23.5%、23.5%,被试平均年龄20.40±1.69岁。两次测试被试专业均分布于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文史、理工、农学等几大类别中。

2.研究工具

采用自编的《大学生诚信特质评定问卷Ⅰ》作为探索大学生诚信心理结构的工具,根据探索性因素分析的结果编制《大学生诚信特质评定问卷Ⅱ》。

《大学生诚信特质评定问卷Ⅰ》主要编制步骤有:(1)发放开放式问卷,收集大学生心中诚信个体和不诚信个体有哪些特征。(2)考察陈劲的诚信词表,同时抽取王登峰[12]的《中文人格特质形容词表》中与诚信有关的词,与开放式问卷收集的词汇进行汇总。(3)由四位研究生考察这些词汇,剔除与诚信关系不大的词汇;根据同义词、反义词词典归类;近义词根据频数、熟悉度等原则进行比较,选用最具代表性的词;删除有多层含义的复合词。经过归类压缩及调整补充后,共得到237个词汇。(4)以这237个词汇为基础,制成《诚信术语评定问卷》,采用5点计分,请150名大学生被试评定词汇的熟悉度以及每个词汇反映个体诚信或不诚信典型特征的程度。计算出每个词汇的平均数,删除熟悉度小于4的词汇以及代表度小于3的词汇,共得到正性词汇47个、负性词汇48个。在词汇筛选的过程中,请5名心理学专家进行指导,并对词汇的适宜性进行评价,最终确定这95个特质词构成《大学生诚信特质评定问卷Ⅰ》。

问卷中所有的题项均采用Likert五点记分,从非常不符合到非常符合给予1~5分的评定,被试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每个词在多大程度上适合描述自己,并给予评定。

3. 统计处理

采用SPSS 18.0及AMOS18.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二、结果与分析

1.项目分析

对数据进行项目分析,求出被试总分,并按递增排序,各抽取27%的样本作为低分组和高分组,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所有词汇在高低分组之间均存在显著差异(p<0.001)。同时,采用同质性检验筛选题项,删除与总分相关不显著的项目以及因素负荷量小于0.45、共同度小于0.2的项目。

2.探索性因素结构分析

正性词和负性词分别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正性词汇和负性词汇的KMO值分别为0.947和0.972,Bartlett球形检验p=0.000,数据适合进行因素分析。对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提取公共因素,通过正交极大方差旋转法获得多个因素,结合碎石图,删除项目数小于3的小因素以及在多个因素上均有较大负荷的题项,最终获得大学生诚信人格正性取向维度和负性取向维度。

表1 正性取向因素结构及负荷量

探索性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最终获得17个项目构成的三因素正性取向结构,累计贡献率为52.695%。其中,因素一的特征值为3.161,贡献率有18.596%,共有6个特质词。这些特质词主要反映了个体诚实、真诚、可靠的人格特点,因此命名为诚实无欺。因素二的特征值为3.003,贡献率有17.663%,共有6个特质词,主要反映了个体正直、公正、守信的人格特点,因此命名为正直守信。因素三的特征值为2.794,贡献率有16.435%,共有5个特质词,主要反映了个体忠厚、淳朴的行事特点,因此命名为忠厚老实。

表2 负性取向因素结构及负荷量

续表2

负性词汇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最终获得20个项目构成的三因素的负性取向结构,累计贡献率为53.118%。其中,因素一的特征值为3.760,贡献率有18.801%,共有6个特质词,主要反映了个体有阴险、奸巧狡诈的心理特点,因此命名为阴险狡诈。因素二的特征值为3.553,贡献率有17.764%,共有7个特质词,主要反映了个体处事圆滑而不实的心理特点,故而命名为钻营世故。因素三的特征值为3.311,贡献率有16.553%,共有7个特质词,主要反映了个体虚假不实、寡信的心理,因此命名为虚伪寡信。

3.信度检验

对问卷进行信度分析,结果见表3。由表3可知,正性取向、负性取向的α系数分别是0.895和0.925,分半信度为0.902和0.920,非常理想;各子维度的α系数在0.784~0.880之间,分半信度系数在0.808~0.868之间,信度系数也很理想。

表3 诚信问卷各因素的信度系数

4.验证性因素分析

对模型进行了验证性因素分析,因子结构模型及标准化路径系数如图1所示。

图1 大学生诚信心理结构的标准化路径图

模型的合理性评价结果见表4。x2/df值为2.385,小于3.000,表示模型的适配度较为理想。模型适配度指标RMR值为0.009<0.050,绝对适配标准GFI大于0.900,说明模型达到适配的标准。基准线比较适配统计量NFI、CFI、IFI、TLI、RFI值均大于0.95,说明假设理论模型与观察数据的整体适配度佳。渐进残差均方和平方根RMSEA值=0.065<0.080,表示模型适配度较佳。模型各项指标均达到了可接受的水平,问卷具有较好的结构效度。

表4 大学生诚信心理结构拟合度检验结果

三、 讨论

1.运用人格词汇法探讨大学生诚信心理的适合性

要全面描述一个人的诚信心理特点,需要把这个人所有与诚信有关的特点都罗列出来,再加上程度的评估,这将是一项浩大的工程。因此,需要用一种简便的方法,就像“航海图”一样,用几条坐标轴,就可以清楚描述海洋的每一个角落。词汇法便是这样一种方法。词汇学假设语言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工具,与人类生存和发展关系密切的因素会进入语言系统。与人的生存越密切的特征,在语言中描述它的词就会越丰富[14]。诚信作为个体一种稳定的心理品质和行为倾向,可以借鉴人格的研究方法,从描述诚信特点的形容词入手,通过对词汇进行汇总、分析,选出具有代表性的描述诚信的词汇,经过被试的评定及统计分析,来研究大学生的诚信心理结构。

2.大学生诚信心理结构具体因素探讨

本研究利用词汇法探讨了大学生诚信人格结构,经过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得出大学生诚信心理包括诚实无欺、正直守信、忠厚老实三个正性维度和阴险狡诈、钻营世故、虚伪寡信三个负性维度。

“诚实无欺”表现了个体内在真诚、真实无欺的品质,即个体的言行跟内心思想一致,心口合一,在与他人交往中说真话,向别人传递真实信息,不掩盖或歪曲事实真相。这也体现了诚信的基本内涵:真诚、诚实,遵从自我,与内心、自我保持一致性[15]。桂亚莉[16]的诚信问卷中也包含了“诚实”和“无欺”维度,均反映了大学生真诚、不虚假的心理特点。“忠厚老实”表现为为人淳朴、厚道的品质,是诚信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受传统“内诚外信”思想的影响,中国人注重个体内心的忠实稳重,强调个体内在的忠诚品质,与赵子真[11]的“忠实可靠”维度不谋而合。“正直守信”表现为为人正直、行事光明磊落、守信用、讲信义的特点,是大学生诚信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

大学生诚信心理结构还包括阴险狡诈、钻营世故、虚伪寡信三个负性维度。“阴险狡诈”是指重心机、善计谋、奸诈狡猾的心理特点。这类人善于隐藏、伪装,会猜疑计算,不能以真实面目示人,表面和善,但内心险恶,暗地里不怀好意。“钻营世故”表现为处世圆滑、善钻营、不真实的特点。钻营的人善找门路谋求名利,世故的人善于迎合、取悦对方,从不得罪人,在人际关系中表现圆滑,不会将自己真实的一面表露出来,让人很难对其有真实的了解,该维度与赵子真[11]的“钻营世故”维度不谋而合。“虚伪寡信”表现为内心虚情假意、言行表里不一,不守信用,不值得信任。内心虚情假意是“中国人最大的毛病”[17],“中国人的日常谈话,尽管算不上完全虚假,但已经让人难辨真伪了”[18]。

3.大学生诚信心理结构正负维度划分的合理性

问卷中特质词有正性和负性两类,在因素分析中,将正性词汇和负性词汇分别作因素分析,以得出比较明确的因素负荷图。那么诚信心理结构是否应包括负性取向内容呢?

一个真实的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中,受社会文化的制约[19][20]。在现实生活中,我们都有这样的体验,我们不可能在任何情况下都说真话,做到诚实守信。举个极端的例子,对于敌人,我们就要做到阴险狡诈,不能让其有可乘之机。在日常的交流中,我们也不能毫不掩饰自己的真实想法,通常我们都会表现出世故,例如即使知道自己比对方强,也会说“我不如你”,不喜欢直白地指出对方的缺点或弱点,在交往过程中为对方提供台阶下,在表达自己的观点时采取一些委婉甚至隐晦的方式。一个“心口如一”的“透明人”既不利于自己的生存,也不利于维持正常的社会关系[2]。从这个角度看,世故的个体可能具有更好的适应性。在儒家思想中,孔子认为:“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论语·子路》)说话一定守信,做事一定有结果,这是浅薄固执的小人的认识。孟子说得更为清楚:“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孟子·离娄下》)认为通达的人说话不一定句句守信,做事不一定非有结果不可,只要合乎道义就行,要求“惟义所在”,是一种通权达变的思想[21]。中国文化强调“天人合一”,强调人际关系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21]。所谓“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实际上也蕴含着这样的道理在内。所以,诚信不是盲目、不是冲动,不是不分场合有一说一、不分时间的暴露实情[22],我们的诚信行为要根据实际的情况来进行变通,根据一定的原则和标准灵活地讲诚信;在评价一个人诚信与否时也要考虑具体的情境。在某种程度上,将大学生诚信心理结构分为正性取向和负性取向具有合理性。

在中国文化背景下,诚信具有丰富性和复杂性。如何研究和认识在中国文化中大学生的诚信心理并应用于生活实践是值得今后不断深入探讨的。本次研究是诚信心理研究的一次探索,诚信心理、诚信行为及其与具体情境间的关系,还有待于今后不断深入探讨。

参考文献:

[1]陈劲.中国人诚信心理结构及其特征[D].重庆:西南大学,2007.

[2]吴继霞,黄希庭.诚信心理学研究的理论思考[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6(6):7-12.

[3]Ashton, Lee, etc.A six-factor structure of personality-descriptive adjectives: Solutions from psycholexical studies in seven languages[J].JounralofPersonalityandSocialPsychology, 2004,86(2): 356-366.

[4]Lee,Ashton.Further assessment of the HEXACO personality inventory two new facet scales and an observer report form [J].PsychologicalAssessment,2006,18(2):182-191.

[5]王登峰,崔红.解读中国人的人格[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82.

[6]管文娟.当代大学生诚信水平及其干预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07.

[7]梁艳芳.我国大学生诚信缺失行为:现状、成因及对策分析[D].上海:华中师范大学,2005.

[8]杨子珺.大学生诚信价值观结构及其发展特点[D].重庆:西南大学,2007.

[9]厉飞飞.大学生就业诚信及其与职业价值观关系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07.

[10]刘培蕾.大学生学术诚信缺失的原因及其教育对策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07.

[11]赵子真,吴继霞.诚信人格特质初探[J].心理科学,2009,32(3):626-629.

[12]王登峰,方林,左衍涛.中国人人格的词汇研究[J].心理学报,1995,27(4):400-406.

[13]吴继霞,黄希庭.诚信结构初探[J].心理学报,2012,44(3):354-368.

[14]王登峰,崔红.文化、语言、人格结构[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37(4):38-46.

[15]姚景照,潘伟刚,秦启文.关于诚信的理论思考[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6(4):19-23.

[16]桂亚莉.大学生诚信心理初步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04.

[17]露存.中国人的四大毛病[M].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2006:118.

[18]亚瑟·史密斯.中国人的素质[M].梁根顺,译.西安:太白文艺出版社,2006:200.

[19]黄希庭,范蔚.人格研究中国化之思考[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27(6):45- 50.

[20]黄希庭.再谈人格研究的中国化[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30(6):5-9.

[21]王公山.先秦儒家诚信思想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05.

[22]吴继霞.诚信品格的养成[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9:2.

[责任编辑刘瑜]

On the Psychological Structure of Undergraduates’ Integrity

YANG Yi-xin1,2ZHANG Da-jun2

(1.HopeCollege,SouthwestJiaotongUniversity,Chengdu,Sichuan, 610400,China;2.ResearchCenterofMentalHealthEducation,SouthwestUniversity,Chongqing, 400700,China)

Abstract:Study on the psychological structure of undergraduates’ integrity has great important significance in cultivating their integrity quality. This article adopts mental lexical assessment method to discuss the psychological structure of Chinese undergraduate’ integrity. With explorative factor analysis,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integrity contains six major dimensions, which consist of positive facets (honesty, uprightness and trustworthiness) and negative facets (trickiness, sophistication, untruthfulness). Moreover,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tructure possesses predictive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Therefore, this construction can be used as the basis for future researches about integrity.

Key words:undergraduate; psychological structure of integrity; factor analysis

收稿日期:2015-06-25

作者简介:杨艺馨(1987—),女,讲师,研究方向: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8505(2016)03-0103-06

猜你喜欢

因素分析大学生
大学生付费实习“天坑”必须提防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新大学生之歌
桥梁抗震影响因素分析研究
工程项目社会稳定风险研究现状分析
无形资产减值因素分析
物流设施与设备课程的考核模式因素分析研究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