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榆林937个农户家庭人口结构变化分析
2016-06-17冉永革
◎冉永革 张 熠
陕西榆林937个农户家庭人口结构变化分析
◎冉永革 张熠
摘要:随着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民家庭人口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本文分析了榆林农民家庭人口结构变化的特征,从性别失衡、老龄化、劳动力供给和农村养老等方面探讨了人口结构变化带来的主要影响,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关键词:农村家庭;人口结构变化;影响
随着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近年来,陕西省榆林市农民家庭人口结构发生了显著的变化。由于农业人口在总人口中占比较大,分析农村家庭人口结构变化情况,探讨其对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影响,对解决“三农”相关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陕西省榆林市937个农村家庭为对象,对其从2009年到2014年家庭人口结构变化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
家庭人口结构变化的特征
1.性别比持续偏高
受重男轻女等传统文化的影响,多数农民家庭希望能够生育男孩。同时,在当前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完善的情况下,“养儿防老”仍然是农村家庭首选的养老保障。不仅如此,从就业方面看,妇女的资源获取机会仍普遍较少、收入水平仍普遍偏低、权益保障仍普遍偏弱;从参政议政权利看,妇女在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中,尤其是在领导权、决策权的参与度、参与层次、参与比例和参与渠道上仍受较大制约。在传统文化、老年赡养、经济收入和政治生活等多重因素影响下,农村性别比例失衡问题日益严重。2014年底,榆林农民家庭中男女比例为114.19,比2009年提高2.19个百分点;也高于全市110.16的平均水平。而正常的出生人口性别比,应在103-107之间。
2.老龄化程度加深
人口流动在降低城市老年人口比重的同时加深了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增加了农村老年人与儿女的分居比例和空巢比例。同时,大量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导致农村劳动力老龄化程度不断提高(见表)。调查显示,2014年底,榆林农民家庭中,61岁以上人口所占比重由2009年的5.91%提高到11.04%,提高了5.13个百分点,是各年龄段提高幅度最大的年龄层次。其中66岁及以上人口占5.76%,比2009年提高3.11个百分点。从劳动年龄人口看,三个年龄阶段中,年龄较小阶段(16-40岁)比重有所下降,年龄较大阶段(51-60岁)比重明显提高。
表 榆林农民家庭人口年龄结构变化
3.劳动力比重下降
改革开放前,尽管农业生产率远远低于工业,但制度性因素使大批劳动力被长期禁锢在农业之中。改革开放后,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大量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使得农民家庭中劳动年龄人口比重不断下降。同时,农村教育资源大量缺失,迫使适龄儿童家庭举家外出,进一步加剧了这一趋势。目前,我国局部地区出现“民工荒”、“招工难”等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劳动力供求关系的变化。据调查,2014年底,榆林农民家庭中,劳动年龄人口(16-60岁)占全部家庭人口的比重为75.71%,比2009年下降6.31个百分点。其中16-40岁占39.90%,比2009年下降6.98个百分点;41-50岁占17.47%,比2009年下降4.13个百分点;51-60岁占18.34%,比2009年提高4.80个百分点。
4.农民工素质提高
近年来,第一代农民工逐步进入老年,从城镇劳动力市场退出,农民工群体中新生代农民工比重不断提高。随着职业技术教育的兴起和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力度的加大,以及用工要求的不断提高,农民工综合素质有了一定的提高。2014年底,榆林农民工(指户籍在本乡镇且在本地从事非农活动以及在本乡镇以外从业6个月以上的农村劳动力,下同)中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比重为28.17%,比2009年提高了0.31个百分点;接受过非农技术培训的比重为42.14%,比2009年提高了1.19个百分点。从行业分布来看,2014年底,榆林农民工从事第三产业的比重为68.12%,比2009年提高了2.17个百分点;从事第二产业的比重则有所下降。从职业层次来看,从事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人员及有关人员的比重为16.19%,比2009年下降8.33个百分点;从事专业技术的比重则提高了4.32个百分点。
家庭人口结构变化带来的影响
1.性别失衡成为重大社会问题
一是婚姻问题。一部分大龄男青年由于难以找到适龄对象,一方面到下一年龄段的女青年中寻找;另一方面由城市向农村直至贫困边远山区寻找,导致贫困边远山区出现更多的“光棍村”。二是就业问题。男性劳动力过剩,可能会对传统女性占优势的就业岗位造成挤压,影响女性就业。如2014年榆林农民工中女性占20.74%,比2009年下降了7.83个百分点。三是社会不稳定因素。性别失衡容易滋生各种社会犯罪问题,导致家庭和社会不稳定风险系数不断增大。
2.老龄化影响农业现代化进程
一是农村劳动力资源不足问题成为农业生产不可避免的制约因素。当前,大部分农村仍然沿袭传统耕作方式,虽然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惠农强农政策,但是农业增收潜力十分有限,种地一年的收入与外出打工的收入差异巨大,导致农村劳动力转移规模不断扩大。二是农村劳动力转移为土地流转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也为农业集中连片种植和集约化、规模化经营,发展现代特色农业、高效农业注入了新的活力。截至2014年,榆林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面积192.1万亩,居全省第一。三是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发展,青壮年劳动力大量流失,从事农业的主要劳动力以老年人为主,农村老龄化已经成为发展现代特色农业的隐忧。
3.当前劳动力供给制约不利于经济发展
一是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水平较低。与2009年相比,尽管农民工素质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但是2014年底仍有七成多榆林农民工仅为初中及以下文化水平,近六成没有接受非农职业技能培训,远远无法满足用工市场对高级专业技术工人的需求。二是劳动力供给格局向“有限剩余”或“全面短缺”转变。由于人口红利逐渐消失,农村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加上用工短缺现象的客观存在,劳动力成本的逐步上升不可避免。据调查,2014年榆林外出农民工月收入比2009年增长1倍多,年均增长16.45%。这从一个侧面表明,廉价劳动力时代正在逐步消失,过度依靠廉价劳动力的发展模式已难以持续。
4.农村养老面临多重危机
一是赡养人口流失导致农村养老危机。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外流,意味着大量负有赡养责任和义务的儿女离开老人,其直接后果是农村老人与儿女分居比例和空巢比例不断扩大,形成了严重的养老问题。二是老年农民工返乡加剧农村养老压力。当第一代、第二代农民工群体逐渐进入老年,由于没有城镇户籍和相关社会保障,仅靠农村养老金大部分农民工无法承受城市的生活成本,难以在城市永久居住,这一群体返回农村加剧了农村的养老压力。调查显示,2014年榆林农民工中,仅有7.64%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或者其他养老保险,七成多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还有两成多没有参加任何养老保险。三是性别失衡增大了农村养老应对难度。在当前以家庭赡养为主的农村养老保障体系下,由于性别失衡所致的终身未婚群体,其养老问题成为农村社会保障新的难题。
应对人口结构变化的对策
1.综合治理性别比失衡问题
一是深刻认识、大力宣传性别比失衡给社会带来的巨大危害,通过多种形式特别是利用新媒体倡导科学合理的生育文化,消除性别歧视,倡导男女平等,促进形成新的生育观念和生育文化。二是完善落实有利于女孩及其家庭的激励政策,健全家庭奖励扶助、困难辅助和疾病保险等制度,建立新型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从政策上引导解决出生性别比失衡问题。三是贯彻执行《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婚姻法》和《妇女权益保障法》等维护妇女权益的法律法规,在制定实施社会政策过程中体现性别平等,保障妇女在教育、就业、政治、人身及婚姻家庭财产等方面的权利,切实提高妇女地位。四是鼓励两胎生育,从源头上遏制老龄化危机的深化。
2.适应形势实现农业现代化转型
一是加大农村道路、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强农业技术发展和技术推广,大力发展农村金融服务,为实现农业现代化转型奠定坚实基础。二是加强农村闲置土地监管,盘活农村闲置土地特别是农村五保、低保老人和高龄空巢贫困老人的承包土地、宅基地等资源,在提高困难群体收入的同时,为实现土地流转提供基础条件。三是以培育职业农民为重点,探索破解新时期“谁来种地”和“如何种地”两大问题的新路径,建立一支综合素质高、生产经营能力强、主体作用明显的农业生产经营队伍,为农业现代化建设和农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坚实的人力基础和保障。四是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战略体系,支持大学生成为“新型农民”,到农村从事生产经营,逐步形成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骨干,其他组织形式为补充的多元化发展体系。鼓励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大土地流转力度,促进农业集约化、规模化和现代化发展。
3.加强教育培训实现“人口红利”向“人才红利”转变
一是加大进城务工人员职业技能培训力度。激发各类培训机构办学动力和活力,有针对性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培养不同类型和不同层次的、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多元需求的中高级专门人才。二是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鼓励社会力量兴办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支持农村学生通过接受职业教育到城镇就业,营造“崇尚一技之长、不唯学历凭能力”的社会氛围,激发农村学生学习职业技能的热情和积极性。三是产业转型创造人才需求。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规模扩张依赖于廉价劳动力,企业效益取决于劳动力数量,而非人才质量。因此,必须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创造更多的人才需求,使专业人才有“用武之地”。用倒逼机制加快劳动力从数量到质量的转变,即实现“人口红利”到“人才红利”的转变,切实提高农民工专业技能和使用效率。
4.加快建设农村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
一是根据经济发展和人均收入增加情况,逐步提高农民基础养老金标准,消除农村老人的后顾之忧。大力宣传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巩固传统家庭养老制度,尊重、关心和照料老年人。二是完善农村养老基础设施建设,按照“村级主办、互助服务、群众参与、政府支持”的模式,加快农村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多方鼓励、调动社会力量参与兴办农村养老服务机构,提供养老场所和基本生活照料、专业护理和心理疏导等方面的养老服务,最大限度地满足广大农村老人的养老需求。
(作者单位:国家统计局榆林调查队)
中图分类号:C81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3561/j.cnki.zggqgl.2016.04.023 ■ 编辑:云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