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东中山对市民节日观的调查及分析

2016-06-17◎方

中国国情国力 2016年4期
关键词:传统节日

◎方 燕



广东中山对市民节日观的调查及分析

◎方燕

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外来文化的不断涌入,民族传统节日气氛日渐疏淡。通过就传统节日话题对市民进行问卷调查和分析,提出加强传统节日文化建设的建议。

关键词:传统节日;文化习俗;扬弃

传统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传承民族精神的一种重要形式。然而,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外来文化的不断涌入,似乎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忽视甚至遗忘传统节日,节日气氛日渐疏淡。与传统节日尴尬情景相对的是,我们的生活中充斥着各式各样来自西方社会的节日,尤其是对新文化接受度较高的年轻人,对“洋节”更加推崇。人们尤其是青少年群体究竟对传统节日的态度如何?平时过节状况怎么样?国家统计局中山调查队于2015 年9月21-25日对广东省中山市民进行了问卷调查。

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主要在市区展开,重点针对青少年群体,回收有效问卷406份。调查对象中,男性占45.1%,女性占54.9%;调查对象年龄在25岁及以下的占45.3%,26-35岁的占23.6%,36-45岁的占14.3%,46-55岁的占8.6%,56-65岁的占6.7%,66岁及以上的占1.5%;调查对象身份,3.9%为公务员,6.7%为事业单位人员,15.5%为企业单位人员,13.8%为个体工商业者,2.0%为农民,14.5%为自由职业者,33.5%为在校学生,4.2%为离退休人员,3.2%为无业(失业)人员,2.7%为其他人员。

调查结果分析

1.传统节日依然广受喜欢

传统节日强调家庭团圆,过节是许多人温馨的记忆和期盼。调查显示,71.9%的受访者依然喜欢过传统节日。分性别看,78.3%的受访女性和63.2%的受访男性喜欢过传统节日;分年龄段看,66岁及以上的群体最喜欢过传统节日(100%),比例最低的是26-35岁的中青年群体(65.6%)。老年人喜欢传统节日里儿女齐聚、家庭团圆的氛围,而26-35岁年龄段的人正处于开始进入社会打拼、成家立业的关键时期,生活、工作压力骤增,过节热情相对冷淡。

2.中西节日对比

在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进程中,不同地区、不同民族对传统节日的风俗各有侧重,但一些重要节日还是具有普遍性。调查发现,受访市民最喜欢的传统节日中,春节、中秋节、元宵节和端午节分列前四,其他诸如清明节、冬至、七夕节、重阳节和腊八节等也是榜上有名。

与此同时,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西方节日开始涌入我国,特别是随着商家的大力炒作,洋节的节日气氛愈发浓烈。调查显示,77%的受访市民或多或少会过西方节日,其中,母亲节、父亲节、圣诞节和情人节是过节比例较高的节日,其他如感恩节、愚人节、万圣节和复活节等也有部分市民参与。此外,始发于青少年群体中的光棍节,逐渐演变为购物狂欢节,也受到越来越多人群的关注。另有23.0%的受访者表示这些节日都不过。

分年龄段看,年轻人比老年人更热衷过西方节日,除了父亲节、母亲节等普及率较高的西方节日外,像情人节、圣诞节、万圣节和感恩节等节日,80、90后人群过节比例远高于其他年龄段人群;从性别看,女性过西方节日的比例高于男性。

3.传统节日过节方式选择的变化

节日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各具特色的节日风俗。传统节日发展到今天,人们过节的形式也发生了很大变化,现在人们过传统节日主要的做法是什么?调查显示(多选题),78.9%的受访者选择与家人一起团聚,33.7%选择宅在家里休息,32.9%选择走亲访友,22.1%选择外出旅行,10.1%选择参加单位或社会组织的一些庆祝活动。

与10年前相比,大家过节时选择宅在家里休息、外出旅行或者与家人一起团聚的情况增加了,走亲访友或者参加单位或社会组织的一些庆祝活动的情况减少了。随着对传统节日越来越重视,特别是把清明节、端午节和中秋节等节日定为国家法定节假日,使人们有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过传统节日,而生活节奏的加快,使大家把有限的节假日更多作为在家休息或外出旅游休闲的机会。

4.近六成受访市民认为传统节日气氛不如以前

虽然现在社会各界对传统节日日益关注,但更多的人把过传统节日当成普通假日来休闲,缺少节日氛围。当问及现在传统节日气氛与10年前相比有何变化时,59.8%的受访市民认为变淡了,35.1%认为差不多,5.1%认为比以前更浓厚了。那些选择现在节日气氛变淡的市民认为多个因素造成这种现象(多选),其中,72.7%认为现如今各种文化娱乐活动丰富了,人们对传统节日的活动兴趣没那么大了,59.9%认为随着生活改善,大家对过节吃好穿好玩好的期待降低了,43.0%认为外来节日增多对传统节日造成一定影响以及生活压力大、没有更多精力准备庆祝节日,42.6%认为现在各种商业活动太多,冲谈了节日气氛,41.3%认为很多传统节日的习俗、仪式和庆典现在没人感兴趣,27.7%认为现在交通通信发达,人们对节日亲人团聚的渴望降低了。总之,经济社会的发展给生活带来全方位的改变,外来文化也对传统文化带来一定程度冲击,各种因素综合作用造成现在传统节日氛围变淡。

5.传统节日文化宣传有待加强

传统节日日渐式微一方面受外部因素的影响,另一方面是人们缺乏对传统节日文化内涵的了解或重视程度不足。中西节日相比来看,西方的节日除了放假,还有更多与之相匹配的节日活动,如万圣节面具舞会、南瓜灯笼和糖果捣乱等相关习俗活动。而中国每到传统节日,除了法定放假之外,大家最经常做的就是聚在一起大吃一顿。实际上中国传统节日有很多独具特色的仪式、庆典等活动,只是现在大家逐渐淡忘或者对其缺乏足够的了解。在对几个主要的传统节日习俗进行具体提问时,大部分是停留在听说过或者知道的层面,亲身参与过的相对较少(见表),当问及对传统节日文化的了解途径时(多选),65.2%的受访者表示是家庭,43.8%认为是学校教育,36.8%选择网络,31.2%选择报刊杂志广播电视。可见,家庭是人们了解传统节日文化习俗的最主要途径,特别是少年儿童,从小耳濡目染,容易受到家中长辈的影响,因而要特别注重家庭节日氛围的营造,加强代际之间的文化传承。

表 市民对我国传统节日习俗了解情况 单位: %

6.保护传统节日文化势在必行

虽然现如今传统节日气氛不比从前,但对于传统节日本身的重要意义还是得到受访者的广泛认同。当问及如何看待传统节日时(多选),88.2%的受访者认为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82.5%认为是历史的延续,63.5%认为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体现,另有17.5%的受访者认为现在有些传统节日流于形式,7.9%认为有些传统节日习俗与现代社会脱节。虽然传统节日逐渐式微,但是91.3%的受访者认为有必要保护传统节日文化。至于如何提高传统节日关注度,保护传统节日文化,74.1%的受访者表示应抓好传统节日文化教育,家庭、学校要教育引导,66.0%认为传统节日应继承与创新,增加时代元素,53.2%认为政府要加强节日文化保护,33.0%认为应该丰富传统节日活动载体,26.6%认为要让年青一代积极参与,25.6%认为媒体要加强宣传引导。

意见建议

传统节日是祖先留给我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文化身份的重要标识,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集中表现,是大家共有的精神家园。提高传统节日活动在社会文化生活中的地位,对于增进民族团结,弘扬中华文化,推动我国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又好又快地发展,对于构建和谐社会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也是全国各族人民的普遍愿望。

1.加强传统节日文化宣传

市民对传统节日文化内涵和节日习俗了解程度不足,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们过节的热情。加强传统节日文化宣传,一方面是要加强对传统节日文化内涵的挖掘,弘扬保留在其中的优秀传统道德。失去文化内涵,很多节日就会名存实亡。另一方面要加大传统节日文化宣传推广力度,努力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和良好的文化环境。

2.丰富传统节日活动载体

重视传统节日文化并不是说要照搬旧时的习俗和仪式。我们要在继承传统节日文化的核心主题中,变革过节的方式。现在确实也出现了多样化的过节方式,如拜年用电话、短信和视频等表达问候,清明节用植树、献花和赋诗等寄托哀思。但是传统节日文化的新载体、新形式和新民俗如何彰显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传承节日的文化意义,让人们感受传统节日的文化底蕴,仍然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传统节日文化要增强吸引力,改进过节理念和过节方式十分必要。如把端午节与龙舟活动、重阳节与敬老活动、登山活动等有机结合起来,将传统节日引入现代活动元素。在吸纳外来文化的同时,创新本土文化,进而提升节日的内涵。只有这样,我们的传统节日才能更加符合时代发展的节拍,才能为更多人所接受。当然,创新发展并不是对传统民俗节日文化的否定,而是一种扬弃,是在继承和发扬其优秀、独特的地方风韵基础上的再创造。

3.合理引导青少年群体

青少年群体对待传统节日的态度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传统节日文化今后的发展趋势,需要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节日观。西方节日在青少年群体中盛行并不需要一味地否定。西方节日的形成自有它独特的历史、宗教和文化背景,其形式和内容在某些方面对中国传统节日是一种补充。在市民选择过节频率较高的几大西方节日中,像母亲节、父亲节等都是中国传统节日所缺少的或者指向群体没有这么明确的,这样的节日给予孩子们一个对父母表达感激和爱意的窗口,这对中国传统文化所倡导的孝道是一种有益阐释。因此,应该加强对青少年群体的引导,既让他们享受西方节日的丰富多彩,也让他们充分了解传统节日文化的丰富内涵,鼓励他们用新形式、新方法去演绎传统节日,让传统节日染上时代的光芒。

4.加强政府对传统节日文化的保护

政府在传统节日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上应该起到关键性的作用。如从2008年开始,清明、端午和中秋等传统节日都被定为国家法定节假日,很大程度上为群众过好传统节日提供了便利条件,但对于传统节日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仅仅是个开始。传统节日虽然是历史形成的,但是作为一种民众的生活文化,逐渐形成了固定的模式、主题和形式。它的形成,除了民众的力量之外,政府也在里面发挥了引导作用。此外,传统节日的保护和传承需要建立一个完整的体系,通过对传统节日禁忌、祭祀、庆祝和娱乐等民间风俗,进行认真研究和系统整理,深入挖掘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和精神实质,不断丰富传统节日的内容和形式,以捍卫民族文化的独立性和丰富性。这些都需要政府部门给予重视和大力支持,需要有立法和管理体系的支撑。

(作者单位:国家统计局中山调查队)

中图分类号:C91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3561/j.cnki.zggqgl.2016.04.012 ■ 编辑:云霞

猜你喜欢

传统节日
洒红节
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
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
还有哪些传统节日呢?
还有哪些传统节日呢?
传统节日礼
漫话中国——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
欢庆
圣诞老爷爷
以端午节为例谈传统节日作为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