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数学章末复习课的有效策略

2016-06-16杨芳梁建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6年10期
关键词:有效策略初中数学

杨芳+梁建

【摘要】初中数学章末复习课在数学教学中的地位是举足轻重的,它不但可以帮助学生重新认识本章所学的知识点,便于学生构建知识体系,还可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针对初中数学复习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构建思维导图、设计复习学案、鼓励学生交流、注重知识运用等改进策略,便于进一步提高初中数学复习课的教学实效。

【关键词】初中数学 章末复习课 有效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0-0130-02

一、初中数学复习课的重要性

古人云:“学而时习之”,这正是强调了复习在教学活动中的重要地位。复习课是初中数学教学中一种常见的课型,它具有较强的针对性。数学复习课包括章节复习、章末复习、期末复习、中考总复习等。在复习课中,教师既要查缺补漏,弥补学生对已有知识的不足,又要进一步培养学生归纳梳理知识和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其实复习的过程应该是一个“再创造”的知识认知过程,通过复习,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重新梳理,可以全面了解复习的知识与已有知识之间的联系,进而构建知识思维导图,完善自己的数学知识体系和认知结构。

二、初中数学章末复习课的基本现状

很多一线的初中数学教师都不愿意上复习课。主要原因在于,复习课的新鲜感不如讲新课,成就感又不如习题课。传统意义上的初中数学复习模式如下:课堂上教师总结知识点、归纳常见题型和易错点、解题方法及技巧,通过具体题目演示如何考查基本知识点,然后通过题海战术,引导学生进行大量习题训练,最后以测验等方式考核,然后以最终成绩作为评价标准。这种模式的优点是:有明确的指向,操作方便,基础扎实,分数达标程度高。缺点是:课堂氛围沉闷,学生参与度有限,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没有体现出《标准》中要求的“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笔者从教初中数学教学工作6年,深切地感受到了数学复习课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和不足,也深知枯燥无味的复习课对教学效果和学生的负面影响,促使笔者对数学复习策略进行了研究。结合笔者执教的新人教版八年上《分式》一章复习课,探讨科学的复习方法和策略所带来的良好课堂氛围和教学效果。

三、初中数学章末复习课的有效策略

1.构建思维导图

为了使学生可以系统地把握本章点知识,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在研读教材的基础上,可以让学生将本章知识点进行整理,尝试构建思维导图,借此调动学生探究学习的积极性,逐步学会整体建构的方法,形成整体建构的思想。

2.设计复习学案

教师可以根据数学《标准》的要求,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精心编制一份复习思维导案,其中包括填空题,选择题,计算题,应用题等,这些题目可以是围绕本章的基本知识点,也可以是学生在平时作业或习题中最容易出错的问题。题目的设置要注意层次性,通过易、中、难三个层次的习题,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有所收获。

例如,在执教《分式》复习课时,笔者事先设计了一份复习学案,让学生在课前完成,教师给予相应的评价,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层次完成相应的题目。右图是笔者学生的作业。

为了体现“生本”,教师还可以把命题权下放给学生,让学生在编制题目中得到发展,在检测中体验到学习快乐。题目的编制,可以由小组合作完成。学生在编题时要查阅资料,编完后自己要先作答,学生之间也可以先交流与讨论,这个过程就是对知识的梳理、探究和巩固的过程。

3.鼓励学生交流

在复习课的教学中,可以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开展合作交流,各小组成员互相交流,互相启发,不断完善彼此的认知结构,最后实现知识上查漏补缺、能力上综合提高的目的,让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

例如,在执教《分式》复习课时,笔者让同学们利用小组合作交流复习学案中的疑难问题。先在同桌之间交流,然后在组内交流,最后在组间进行交流。学生在观点碰撞、意见争论、交流解惑的过程中,实现对数学知识来龙去脉的清晰把握和深层感悟。下图是笔者的学生在组内交流复习学案。

原本枯燥、无味的数学课堂气氛一下就活跃起来了,学生们都在各自的组内交流学习。通过“生帮生”这种方式,不但可以帮助后进生,也有助于学优生知识的内化、升华!

4.注重知识运用

章末复习一定要把本章知识点与解决问题联系起来。通过适当的题目,提高学生解决问题和应用知识的能力。

例如,在执教《分式》复习课时,笔者设计这样两个题目,用于检测学生对本章基本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四、结束语

初中数学章末复习课在数学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它不但可以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深化知识间的联系,还可以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教师必须高度重视数学章末复习课,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复习课上有所收获,进而提高他们的知识水平。

参考文献:

[1]叶立军,陈莉.初中数学复习课教学存在的偏差及其应对策略[J].教育与管理,2013,(5):91-93.

[2]钟启泉.“有效教学”研究的价值[J].教育研究,2007(06).

[3]乔建中,陶丽萍,张丽敏等.我国有效教学研究的现状与问题[J].江苏教育研究,2008,(01):33.

[4]杨利兰.初中数学复习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对策[J].读写算,2014,(11):224—224.

作者简介:

杨芳(1985.7.21-),女,辽宁朝阳人,硕士,中教一级,教师。

梁建(1987.6.5-),男,辽宁朝阳人,本科,小教高级,教师。

猜你喜欢

有效策略初中数学
浅析初中地理课堂合作小组创建的有效策略
浅析控压钻井技术探讨与展望
试分析初中数学二元一次方程和一次函数的教学
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
小学语文教学激发文本阅读兴趣的有效策略
构建职校高效语文课堂的有效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