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高职衔接下的高职财会专业技能课程建设思考

2016-06-16何俐

企业导报 2016年11期
关键词:中高职衔接建设

何俐

摘 要:我国职业教育经过多年的发展,层次高移和中、高职衔接已成为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实现中高职有效衔接也是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和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有效途径。而作为衔接重要内容的技能课程体系衔接引起大家的普遍关注,加强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是高职教育的重要内容。因此,从分析高职院校会计技能教学现状入手,对高职财会专业技能培训体系的构建提出几点建议,希望能对进一步完善高职会计专业实践教学有所帮助。

关键词:中高职衔接;高职财会专业;技能课程;建设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进步,财会专业的学生成为社会中的重要人才,新时代的发展,也为财会专业提出了新的要求。近些年来,很多中高职院校相继开设了财会专业,由于社会发展和学生进一步深造的需要,中高职衔接已经成为中职和高职中间链接的重要方式,但是财会专业在财会专业的衔接过程中,也出现了很多问题。本文从中高职课程衔接的实际出发,针对其衔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建设性的建议和思考。

一、财会专业中高职课程衔接的现状及问题

(一)培养目标定位分离,缺乏相融性。学生的培养目标是学生培养的重要环节,其地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甚至决定学生的整个教育过程。但是在中高职学生的衔接过程中,两个阶段的目标定位出现了分离,高职阶段的培养目标相对于中职学生的培养目标没有进行较大的调整,只是进行了简单的沿袭,只是强调了就业导向。此外在中职阶段的培养目标中,过多强调了就业导向,忽视了基础知识和理论的培养,而当学生进入高职阶段,则会出现根基不牢的现象,缺少文化基础知识的积淀,所以,学生再高职阶段需要调动基础知识进行实践时,往往会出现实践能力培养吃力的现象,而到了高职阶段,目前对于学生目标的定位又关于简单,在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拓展层面,没有制定更高的考核标准,也没有提出更高的要求,最终导致两个学习阶段的学生目标出现了偏离,对学生的培养造成了不利影响。

(二)课程建设未能统筹。在课程设置层面,中职和高职阶段都有自己设定的课程体系,两个阶段的课程设置如果没有进行良好的统筹和规划,很容易出现缺失或者重复的现象。调查研究发现,中职的课程体系由于建立时间较长,课程体系经过时间的沉淀和积累,课程体系相对完善;相比之下,高职的课程体系,由于建立时间较短,所以在很多方面还不够成熟。在二者的衔接过程中,还处于“各自为政”阶段,政府在此方面也没有各位相应的对策,各方面的统筹还没有实现真正的解决,两个阶段并没有建立完整协调的课程体系,因此,两个阶段在课程设置方面出现大量重复设置的现象。例如一些课程在中职和高职阶段重复开放,甚至有些高职和中职学校选了同样的教材,在中职向高职阶段的发展过程中,并没有实现延伸和拓展,简单的重复教学内容,浪费了学生和教师的时间,并且造成了学生的反感,影响了学生的上课情绪,给教育教学造成了不利影响。

(三)实践教学脱节。时间教学是财会专业学生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是中职和高职院校都不容忽视的重要内容,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是学生顺利走向工作岗位的重要前提。但是在中高职学校教学的过程中,并没有做到良好的衔接,在其一体化的进程中,两个阶段还处于脱节状态。据了解,中的实践教学体系较为完善,中职阶段的实习分为见习、实习、顶岗实习等阶段,此外由于中职的实训条件较为完善,和很多财会专业单位有教学合作,很多实践工作能够做到有计划的实施,实践工作也比较扎实,学生在此过程中也收益良多。而相比于中职院校,高职院校在实践教学方面起步较晚,在很多实践教学设计方面并不是十分完善,还有很多问题亟待解决,此外,在教学过程中,中职阶段和高职阶段的实践教学往往缺乏一体化的教材统筹,甚至有些学校只是用实训大纲和实训指导书来应付差事,没有专业的实训教材,这也是两个阶段学生工作的缺失。

二、财会专业课程衔接的设计

前文对中高职阶段的财会专业学生的课程衔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和研究,本文立足于中高职学生课程衔接的中的问题,在培养过程中对中高职财会学生的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和体验研究。充分考虑到社会需求和学生意志,做好两个阶段的协调衔接,提出了“模块教学、阶段培养、循序实践、阶梯上升”的衔接模式。这种教学的衔接模式充分考虑到了课程衔接的可操作性,使得中高职课程设置上的衔接更加流畅,提高其衔接的效率和效果,充分做到满足学生和教学的需要,实现二者的整体化设计,以下此教学模式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培养目标衔接,体现差异性。在中职和高职的交接过程中,培养目标的设置是重要的议题,也应该被摆在重要位置。在两个阶段的统筹过程中,培养目标是对立统一的,二者有着相通之处,又存在着明显的区分,共同点是中职和高职之间衔接的重要桥梁,而不同点则是中职和高职培养过程中各自的特点培养方法,在中高职培养目标的培养过程中高,需要把两者的共同点衔接起来,充分体现二者的层次区别,并且保留二者的不同点和差异性,做到统筹兼顾,实现二者目标的协调发展,提别是在中职阶段,要注重学生基础知识的培养,牢固理论知识的根基,在高职阶段的培养中,则相比于中职学生的培养模式,有一个质的提升,充分重视技能的培养和实践能力的拓展,坚持中职阶段打好基础,高职阶段施展才华,打造高级的技术型财会人才,是两个阶段衔接过程中的重要培养目标。

(二)课程体系衔接,体现整体性。课程体系衔接是中高职衔接的重点。要实现课程体系衔接,就要打破固有观念和原有的课程体系,站在不同角度,统一设计课程体系。既要站在中职的角度设计高职阶段的课程体系,也要站在高职的角度设计中职阶段的课程体系,同时还要站在终身教育的角度,设计一体的课程体系,统一课程标准。实现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必修课与选修课、显性课程与隐形课程相结合,课程模块之间互相兼顾,各有侧重。在中职阶段课程模块要强调“宽基础” ,开足文化课程和基础理论课程,到高职阶段,要加强课程开发,使课程“综合化” ,可以更有针对性的延展学生对专业课的学习。

(三)课程层次衔接,体现递进性。中高职的教学在课程安排上,要体现层次的连接,体现两者之间的递进性。中职和高职两个阶段培养的学生在专业素质和心理认知等层面都存在很大差异,所以两个阶段的课程设置要体现出不同特色,从课程体系的设置上,切忌出现重复,保证每个学习阶段的学习独立性。对于重复课程设置,要从不同的层面予以解决,给出相应的对策,从中职阶段入手,按照基础知识的培养要求,做好内容的编排,满足学生对学习基础的要求,在高职阶段,要对中职学生的培养的课程进行严格把关,避免开始与中职阶段重复的课程,在其课程设置上要晋升一个层次,体现二者之间的递进性。中高职衔接优势在于同一专业的专业课程在中高职阶段都进行学习,那么可使学生轻松的拓展和提高专业学习的广度和深度。

(四)课程类型衔接,体现丰富性。财会专业中高衔接的中职阶段,可以充分参考高职的教学模式,实行学分制,给学生一些选择空间,增加学生授课内容的含量。在高职阶段,应该更多的开设选修课程,突出不同侧重的课程模块设置,突出每个版块的特色,使课程具有特色,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让学生有更多自由发展空间,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规划未来发展。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开展广泛的项目教学活动。将微课、翻转课堂、小组教学引入课堂,提高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增加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给学生更多展示自我的机会。

在中高职课程的衔接过程中,难免对出现一些重复或纰漏,本文针对财会专业学生专业技能培养,给出了一些建议和思考,实现中高职衔接过程的协调是一个过程,需要学生、教师、学校以及社会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 郭志成.浅谈中高职会计专业课程体系的衔接[J].内蒙古教育(职教版),2012(10)

[2] 曹依江.财会专业教学需加强职业道德教育的渗透[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4(04)

猜你喜欢

中高职衔接建设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基于中高职衔接的税收课程设计研究 
五年制会计专业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改革探究
中高职计算机类现代职教课程体系的建设研究
中高职衔接下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机制探微
中高职衔接教材建设的思考与实践
努力建设统一战线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