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结合心理疏导在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
2016-06-16朱静
【摘要】当今社会竞争日益激烈,高职学校的学生的心理压力日益加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也已经成为学校的重点关注热点,因此,探析解决学生心理问题的最新方法和途径就成为当今高职教育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提升高职院校教学水平,保证高职院校的可持续良性发展的基础。本文从调查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健康入手,提出在高职院校采用音乐结合心理疏导在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音乐 心理疏导 心理健康 高职院校
【基金项目】2014年泰州市科技支撑社会发展计划(指导性)项目(第29号)。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4-0204-02
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学习环境乃至社会环境的日益复杂,高职学生无论是在学习、就业乃至人际关系等各个方面的压力都与日俱增,出了上述普遍现象之外,还有部分学生因为感情挫折、无法处理好人际关系乃至环境不适应等各方面因素,导致心理障碍乃至极端事件经常发生。与普通高等院校的学生相比,高职院校的学生本身就是心理弱势群体,因此,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就成为高职院校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
一、音乐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
古人云:乐者,心之动也。从这个层面上讲,音乐不仅仅是一种艺术形式,也是从古至今人类的情感乃至生活体验的真实反应。事实上,音乐从诞生之日起,其核心含义就是凭借声波的振动,来记载和表达人类的思想感情。
最初的音乐就是起源于原始人的原始冲动,这种冲动固然缺乏具体有效的情感指向,但是在某种意义上说,是对情绪的一种强烈的表达和体验。
20世纪初,德国著名的生理学家和心理学家赫姆霍茨,曾就声音对听觉器官和听神经的作用进行过深入详细的研究,他发现,音乐不仅能够作用于人的听觉器官和听神经,而且还可以影响人类全身的肌肉、血脉及其它器官的活动。
现代医学和解剖学也证实,音乐可以让肌肉增加力量,快速而柔美的音乐可以消除肌肉的疲劳,除此之外,人们还发现,音乐可以通过改变人和呼吸和脉搏,从而有效改变体内的血流速度和供氧量,从而让大脑以及整个神经系统的功能得到改善,同时让精神产生焕然一新的感觉。
在研究和实践当中,也可以发现,音乐对人的精神和情绪都有很大的影响,事实证明,音乐不但能够消除很多不良的情绪,还能有效扩大良性体验对人的影响,从而改善和提高人的思维结构。也就是说,音乐本身虽然没有生命,但是却可以通过一定的形式对人的情绪和思维进行引导和指引,最终达到与人类情绪沟通的目的,从而达到影响人类情绪的效果。
二、高职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以及容易出现心理问题的时期
2.1新生的心理落差现象
很多高职院校的学生在高中时期原本学习成绩不错,但是因为高考发挥时常,加之在填报志愿的时候失误,导致很多原本可以进入本科院校学习的学生最后接到的是高职院校的通知书,这部分相当多的学生,在报到之前就一直犹豫不决,但是最后考虑很多因素,最终来到学校报到,但是他们来到学校以后,尤其是与其他本科院校在师资、住宿乃至学校环境进行一番比较之后,心理落差极大,于是非常矛盾;还有一部分学生,因为家庭比较困难,无法承担三本学费,所以来到学校之后,一方面比较自卑封闭,不愿意与昔日同学联系,在校内又因为家庭原因十分自卑,不愿和同学一起吃饭逛街,其中部分学生还对家长要自己申请奖学金、助学金之类感到难为情;很少一部分学生在进入高职院校之前没有经历过集体生活,对如何处理同宿舍同学之间的关系感到十分矛盾。
2.2人际关系问题
由于现在的高职院校的学生大多为独生子女,所以很多学生在入校之前大多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习惯,这种习惯十分容易导致出现人际交往当中出现一系列的问题,尤其是高职院校的学生在遭遇现实与理想的碰撞之后,往往会产生更多的迷茫和困惑。还有一些学生由于性格比较强势,所以虽然学习成绩较好,而且还担任班干部等职务,但是往往因为个性太强,导致很多学生的排斥,上述问题如果不加干涉,极其容易导致校园极端事件的产生。
2.3学习问题和就业问题
大学时期,从某种意义上是学生走向社会的准备期和过渡期,很多学生在这个时期感到困惑和迷茫。
在随机走访中发现,很多学生从高中进入大学之后,由于学习环境、内容方法以及课程设置都发生了很多的变化,使得这些学生产生极端不适应的现象,导致学习效率低下和信心的丧失。很多学生在刚刚踏入校园的时候,就开始为以后的就业问题感到担忧,他们觉得自己在学历方面不如本科生,有一定的自卑心理,所以在很多学生在校期间就感受到了学习和就业的双重压力。
三、音乐结合心理疏导对于解决高职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作用
3.1音乐结合心里疏导问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学生的厌学情绪
目前,很多学校或者媒体总是把学生的厌学情绪的产生归咎于学校和教师的教学方式上,但是在实际的学习生活当中,导致学生厌学的原因,还是在学生本身。
首先,在部分高职院校的学生当中,很多学生,在入学第一天就对就业前景产生焦虑,即使学校和教师从多方面进行引导,还有部分学生,尤其是非热门专业的学生无法安心学习,在这种心态下,无论学校或者教师如何引导,都无异于对牛弹琴。
其次,由于就业难,导致“读书无用论”的思想在部分高职学生当中有所抬头,尤其是随着大学扩招,用人单位对学历要求也逐步提高,因此很多学生感觉就业无望,导致产生厌学情绪。
无论是上述何种原因导致的厌学,都对学生本身的成长乃至学校发展有很大的影响,针对这些现象,笔者认为在积极为学生寻求就业途径的基础上,同时积极为学生建立社团组织,让学生在学校当中找到归属感,除此之外,针对个别厌学情绪较为严重的学生,采用音乐结合心理疏导的方式进行调节。
3.2 音乐结合心理疏导,可以有效解决学生的情感问题
从年龄上说,绝大多数高职学生已经成年,虽然他们对自身的行为有了一定的控制力,但是由于其心智不够成熟,而且由于现代社交手段的发达,导致很多学生容易受到外界影响,加之这个年龄的学生情绪容易波动,所以很多学生容易因为不成熟的恋爱观和感情观导致在实际的学习和生活当中与异性交往产生困难、乃至失恋,进而导致一系列感情问题。针对这种情况,学校首先要防范于未然,例如在新生入学或者新学期开学之后,针对社会热点以及其他院校所发生的一系列的恋爱导致的重大问题,以讲座形式教育学生进行正常异性交往,同时正确处理恋爱中出现的种种问题。除此之外,针对学生的个别情况,以音乐结合心理疏导的形式,协助其处理情感问题,将很多恶性事情扼杀于萌芽之中。
在心理学领域当中,一直流传着一种理论,那就是每个人所有的知识和生活经历都在大脑当中被浓缩并且分门别类地存储在大脑当中,但是这些知识和生活经历需要都需要被开发和唤醒,但是,由于现代通讯手段越来越发达,学生与外界的接触越来越多,导致学生接触到很多的负面信息,而这些负面信息不但不利于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塑造,还会勾起很多学生不愉快的回忆,这些回忆长久累积,就会导致校园恶性事件的发生,针对这种现象,笔者认为可以选择在恰当时段在校园内播放旋律优美轻快、内容积极健康、歌颂友谊、热爱祖国的歌曲,让学生头脑中的正面信息不断地得到强化和唤醒,从而起到增进同学友谊,促进学生热爱校园,热爱家乡的情感的唤醒。
四、音乐结合心理疏导在实际应用中的注意事项
音乐结合心理疏导归根结底是心理治疗的一种方式方法,因此,音乐结合心理疏导首先要遵循与一般的心理治疗相同的原则,例如保密原则,交友原则等等,除此之外,由于音乐结合心理疏导的治疗方式有着一定的特殊性,所以,结合实践经验和调查结果,我们为音乐结合心理疏导总结了以下几条治疗原则。
4.1渐进原则
音乐结合心理疏导,首先要根据来访者的心理问题,选择具有针对性的曲目,采用渐进性方式播放音乐,从音乐选择角度来看的,例如纾解悲伤情绪的音乐要从轻度到中度再到重度渐进播放,而且音量也要逐渐增大,从而让来访者在不知不觉当中适应这种心理疏导方式。
4.2适当的指导和启发
音乐结合心理疏导不是简单的为学生播放音乐,而是要在播放音乐的同时,针对所播放的音乐对学生进行适当的指导和启发,这是因为由于生活环境和教育背景的不同,不是所有学生都了解音乐,而且不同学生对于同一曲目的体验也不同,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心理疏导的时候,首先要对不懂音乐的来访者进行教育和引导。这种教育和引导,不仅仅是简单地向来访者介绍该音乐的创作背景和意境,更要在有必要的前提下,向来访者解释音乐治疗的必要性。在实践当中,我们经常采用先让来访的学生听一段音乐,让学生认真体会音乐意境,然后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感受,心理教师对学生所说的感受不做评价,只在适当的时候进行鼓励和引导,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有效理解音乐的含义,从而更好地达到治疗的目的。
4.3重点时期重点监测的原则
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说,大一和大三是一生发展当中最重要的时期,进入大一之后,很多学生由过去的家庭生活,进入到集体生活,由过去生活上由父母照料转变为所有事情都要亲力亲为,所有这些变化都会给学生心理上带来很大的冲击导致心理危机;大三时期,由于即将走入社会,面临找工作以及升本的抉择,家长的期望以及找工作时候碰壁的挫折对于长期在学校生活中的高职学生来说,是一个强大的冲击,因此,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围绕“大一现象”和“大三现象”开展了一系列的广泛积极的心理健康教育,对个体和人群都进行了一系列有效的预防性心理干预。
五、结语
在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应当始终坚持在把握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的基础上,同时为有需要的学生建立完善的心理档案。除此之外,学校也要为心理健康配备了高素质专业人才,尤其是在音乐治疗方面,学校更是应该增强了工作的主动性以及工作方法的人性化,从而有效拉近了学校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对学生的心理问题做到了早发现、早预防、早解决,从而为心理健康教育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孙亚楠,刘源,南云.音乐对情绪的影响及其脑机制的相关研究[J],自然科学进展,2009年,第19卷,第一期,45-50
[2]林青.谈当代流行音乐的特点与受众的心理[J],大众文艺,理论研究·音乐,14-15
[3]杜豫燕.职业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初探[J]教育革新,2007(12):16 - 17
[4]马维东.职业院校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解决对策[J].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2):63- 64
作者简介:
朱静(1981-),女,汉族,江苏泰州人,泰州职业技术学院,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