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思想品德多样化教学方法的实践探索
2016-06-16吴加庆
吴加庆
【摘要】初中思想品德教师的我们,应对传统灌输式教学方式进行改革和创新,通过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来重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以饱满的热情参与这门课程的学习,从而大力提高思品课的教学实效,构建高效的思品课堂。
【关键词】初中思想品德 多样化 主体地位 生活 实践体验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4-0196-01
如今的思品教学方式,多是以教师为主体在讲台上滔滔不绝进行讲解为主,学生以被动者的身份在台下默默地听,学生觉得十分枯燥乏味,根本没有参与这门课程学习的兴趣与热情,所以,鉴于这一状况,作为初中思想品德教师的我们,就得对传统灌输式教学方式进行改革和创新,通过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来重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以饱满的热情参与这门课程的学习。下面,笔者就结合自身教学实际经验,对初中思想品德多样化教学方法进行深入的探索和研究。
一、注重学生的主动探究,充分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
传统初中思品课堂以教师、教材为中心的教学方法,使得学生的学习能动性、主动性完全丧失,失去了素质教育的功能。新课改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所以,我们应该将我们的教育理念从以知识为本位转向以学生发展,如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可以实施以学生为主体的探究式教学方法,让学生积极参与思品内容的分析与讨论,充分体现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大力加深学生对思品内容的感知与理解。
比如,在学习《养成亲社会行为》这一框时,我就给学生列出了以下问题,让学生参照课本,通过自主学习对以下问题进行探究:谦让有何意义?如何做到谦让?什么是分享?分享对于个人和社会的意义分别是什么?独占有什么危害?帮助他人要注意哪些细节?我们应该如何为社会作贡献?作为中学生的我们该如何关心社会发展、关注国家大事?我们应该怎样养成亲社会行为?然后,让学生通过自主阅读教材,并经过认真分析和思考,来找出这些问题的答案,之后,让学生阐述对这些问题的想法和见解。这样,我就做到了以学生为主,同时,学生通过自主探究,也能加深对本框内容的理解。
二、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拉近学生与思品知识之间的距离
思品知识具有具体化、生活化的特点,但是,很多思品教师在进行思品课教学时常常脱离与学生生活的联系,课堂教学缺乏生活化,这样就导致学生无法深刻感知所学内容的价值与意义,自然也就产生不了强烈的学习兴致,因此,我们在授课时,应该做到将授课内容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这样一来可以拉近学生与思品知识之间的距离,二来可以有效培养学生运用思品知识考虑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生活中遇到相关问题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快速解决。
比如,在学习《学会与父母沟通》这一框时,一上课,我对学生说道:“同学们,现在随着你们年龄的长大,你们与父母之间是不是偶尔会发生矛盾?那么,这时你们都是如何做的?”“如果觉得自己委屈的话,就哭”“和父母讲道理,证明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不搭理父母,和父母冷战”……学生你一言我一语地,纷纷阐述着自己的做法,“同学们,你们所说的这些方法中,有很多不正确、不理智的方式,那么,在与父母发生矛盾时,正确的解决方法究竟是什么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对这一问题进行探究。”这样,我在授课之前通过引入学生已有生活内容,拉进了学生与即将学习知识的距离,学生由此也对新知识内容产生了学习和探究兴趣,从而迅速进入到对这一课内容探索中。
三、注重学生的实践体验,增强学生对思品知识的应用能力
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光靠口头上的说教是不行的,必须在理论基础上加以实践,学生才能将道德知识真正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品质。所以,作为初中思想品德教师,我们除了在课堂上向学生传授道德理论知识,还应注重学生的实践体验,让学生有对所掌握的思品知识进行运用的机会,从而增强学生对思品知识的应用能力,让学生在遇到有关问题时可以运用自己所学到和掌握的思品知识进行解决。
比如,在学习《做个聪明的消费者》这一框时,在让学生初步了解了有关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知识内容后,我要求学生思考现实生活中经常有哪些侵权现象发生。然后,用小品表演的方式体现出来,即,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到侵犯时,生产者、销售者、消费者各自是如何做的。如此,既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思品课教学的新颖有趣,也能帮助学生巩固和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记忆,从而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敢于、善于维权,增强学生运用法律维护自己作为消费者权利的能力。
综上所述,面对如今初中思品课高付出、低成效的教学现状,我们必须对传统单一的注入式教学方法进行改革,采取各种适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的方法,使其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从而让学生对思品课程产生兴趣,并促使初中思品教学效率得到大幅度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林玉清.《初中思想品德多样化课型的实践探索》,新校园(中旬)2015-12-15
[2]王凯.《探究式教学法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的应用研究》,首都师范大学,2008-04-1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