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背景下武汉新港产业发展的策略探析
2016-06-16彭玮
彭玮
(湖北省社会科学院,湖北武汉430077)
新常态背景下武汉新港产业发展的策略探析
彭玮
(湖北省社会科学院,湖北武汉430077)
摘要:当前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武汉新港产业发展所面临的内外部环境更趋复杂,长江经济带开放开发上升为国家战略、国家扩大内需政策与居民消费结构升级、中部崛起战略深入实施、区域产业转移和外溢、地方产业调整和振兴政策等战略机遇叠加;但同时,也面临宏观经济进入“三期叠加”的特殊阶段、国内区域竞争加剧、产能严重过剩、资源环境压力增大等严峻挑战。新港产业发展必须坚持改革引领与创新驱动相结合,龙头带动与全面发展相结合,产业一体与差异发展相结合,产港一体与协调互动相结合,资源节约与循环利用相结合,通过完善基础设施、强化财税政策引导与多元化金融扶持、创新园区招商引资方式、激发主体创新活力、完善管理体制机制等政策措施,努力将武汉新港打造成为世界级制造业聚集区、长江内河航运业服务中心、长江经济带自主创新示范区。
关键词:新常态;武汉;新港;产业
一、武汉新港产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武汉新港牢牢把握长江经济带、长江中游城市群和中部崛起等一系列战略发展机遇,加快港口基础设施、集疏运体系建设,大力推进临港产业板块、临港产业园区和临港新城建设,不断完善港航综合服务体系,新港产业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一)发展现状。
1.经济总量快速增长,在全省地位举足轻重。
武汉新港[包括武汉市、鄂州市、黄冈市(黄州区、团风县、浠水县、蕲春县、武穴市、黄梅县)、咸宁市(咸安区、赤壁市、嘉鱼县)]面积23306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12.54%,涵盖人口约1646.6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28.39%。2013年,该区域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1250.9亿元,占全省的45.61%;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086.6亿元,占全省的49.59%。
2.产业发展取得新成就,发展步入快车道。
(1)产业规模不断壮大。
产业门类齐全,逐渐形成了钢铁及深加工、石化、汽车、船舶及其他装备制造、建材、食品加工、电子信息等七大产业集群。2013年,规划范围区域完成规上工业产值13692.4亿元,占全省的34.92%;其中,武汉市突破万亿大关,完成10394.1亿元;鄂州市完成1221.5亿元;咸安、赤壁、嘉鱼共完成1198.2亿元,占咸宁全市的81.25%;黄州、团风、浠水、蕲春、武穴、黄梅共完成878.6亿元,占黄冈全市的65.71%。在产业规模不断壮大的过程中,形成了一批产值过50亿、100亿的龙头企业。其中,东风本田136.21亿元、省电力97.72亿元、华中电网89.41亿元、湖北中烟73.03亿元、神龙汽车50.31亿元。
(2)产业体系基本形成。
拥有全国最大的中、厚、薄板和特殊钢生产基地、最大的中型货车生产基地和全国第二大汽车生产基地、内陆地区最大的船舶制造、配套基地,基本形成了以钢铁及深加工、汽车及零部件、电子信息、船舶及其他装备制造、食品加工等产业为支柱;以新型显示、节能环保、新能源、新一代移动通信、生物、激光、新动力汽车、软件及服务外包、动漫、地球空间信息、新材料等为新兴产业的产业体系。其中,武汉以汽车、钢铁、船舶及其他装备制造、电子信息和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鄂州以钢铁等重工业为主体,近年来生物医药等高新技术产业有较快发展;咸宁(咸安、赤壁、嘉鱼)和黄冈(黄州、团风、浠水、蕲春、武穴、黄梅)以食品饮料、纺织服装、建材等产业为主体。
表1 武汉新港区域与全省部分经济指标比较一览表
(3)产业发展后劲增强。
一方面,项目投资加大为产业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2011-2014年,武汉新港累计完成投资705.77亿元。以“武字头”企业为代表的国企搬迁改造基本完成,武锅、武重、武烟等搬迁改造项目实现投产、达产。武汉船用机械、武汉重工铸锻等企业技术升级改造项目进展顺利,80万吨乙烯工程、武钢四冷轧、三硅钢、江北基地建成投产,神龙三厂、东风本田扩产、中芯国际、富士康、800万吨油品升级改造等项目建设加快。兵装集团太阳能产业项目等重大招商引资项目建设进展顺利。另一方面,产业发展创新驱动能力提升。71英寸激光电视、大型航空航天非标准化专用机床、紧凑型4000瓦轴快流二氧化碳激光器等一批工业产品和技术处于国际国内领先水平,中国驰名商标达到13个,中国名牌工业产品达到19个,分别比2010年增加7个和11个。标准战略稳步推进,新增国际标准5项,国家标准50多项。[1](p23-28)
(4)产业转型步伐加快。
一是淘汰落后产能成效明显,武钢股份、鄂钢已按国家产业政策要求全部淘汰所有落后产能,湖北金盛兰结合淘汰落后和技术进步的结构调整方案正在积极推进。二是能源利用率有所提高,钢铁、石化、造纸等高能耗产业能耗水平大幅降低,武钢集团、武石化和晨鸣汉阳纸业单位产值能耗分别下降了14.13%、15.5%和22.5%;食品、汽车和电子信息等低耗能行业加快发展,有效带动了企业产值能耗下降。三是循环经济发展取得新突破,东西湖区和青山区被确定为国家循环经济试点产业园区。
3.基础设施建设推进顺利,产业发展基础进一步夯实。
港口、码头建设步伐加快。武汉新港岸线全长约785公里,其中,长江左岸线约358.2公里,长江右岸线约290公里,长江洲滩岸线17.7公里;汉江左岸线51.6公里,汉江右岸线61.3公里。武汉新港规划27个港区,其中长江段23个,汉江段4个,共有268个生产性泊位,14处锚地。武汉作为“九省通衢”,处于发达的交通网络中心,集疏运体系基本建成。
货物、集装箱吞吐能力快速提升。目前,武汉新港已初步形成以外贸集装箱、能源、金属矿石、钢铁等货物进出口和中转为主,以阳逻港区、青山港等港区为核心的大型综合性内河港口,货物吞吐能力、集装箱吞吐能力快速提升。货物吞吐量连年保持两位数增长,2010年成为长江中上游首个“亿吨大港”,在长江干线主要港口中位列“第一方阵”。2014年,武汉新港货物吞吐量达到14808.7万吨,同比增长11.87%,集装箱吞吐量已达到100.52万TEU,同比增长17.87%,这标志着武汉新港成为长江中上游港口中第一个突破百万标箱的内河港口,正式迈入世界内河集装箱港口“第一方阵”,可与杜伊斯堡、芝加哥、莫斯科、蒙特利尔等主要内河港口的集装箱运量比肩。港口吞吐量的大幅提升,推动了港口、货运和船舶运输业规模的整体提升,口岸及服务环境的持续改善。
图1 武汉新港货物、集装箱吞吐量发展情况
4.配套服务体系不断完善,综合服务功能不断增强。
一是现代物流业支柱地位夯实。“十二五”以来,武汉新港加快从装卸服务型港口向物流服务型港口转变,积极引导投融资向具备现代理念和服务设施的物流中心、配送中心倾斜,大力发展港口现代物流业;加快从低层次的装卸、中转、仓储服务向高层次的国际中转、国际采购、国际配送、国际转口贸易服务转变。目前,武汉新港已经初步形成阳逻综合物流园区、汽车城物流基地、钢铁及冶金产品物流基地、化学工业品物流基地、临港装备制造业物流基地、大宗产品物流基地等六类物流基地,正在积极推进建设华中国际钢铁物流基地、华中国际商贸物流基地、国际集装箱转运中心、国家粮食现代物流基地和国家稻米交易中心、武汉煤炭物流配送中心等临港物流枢纽。
二是航运服务业蓬勃发展。武汉新港通航领域不断拓展,枢纽地位逐步确立,航线延伸和辐射区域居长江中上游首位。武汉至上海洋山港“江海直达”外贸集装箱航线成为长江干线运输的品牌,每周9班,平均吨位5829吨;泸州、重庆、宜昌、荆州、岳阳至武汉的支线运输不断壮大;武汉至台湾、武汉至东盟四国(泰国、柬埔寨、越南、老挝)近洋航线相继开通,运营情况良好。阳逻港水果口岸成为全国首个内河进境指定口岸、国家首批进境粮食指定口岸和首个试行启运港退税政策的内河港口,结合“江海直达”航线班轮化运行,提高了出口企业的资金周转效率,服务了外向型经济发展。随着通航领域的拓展、航线密度的加大及口岸功能的完善,特别是阳逻港集聚辐射功能明显增强,武汉新港正逐步成为我国中西部地区重要“海港”。
三是商贸服务体系不断完善。目前,武汉新港基本建成以城镇为核心,连接各港区,辐射华中的高效商贸服务业,形成一个核心商贸区、两个工业品商贸带和三个农产品商贸圈格局。即,武汉新港核心商贸区,汉口北—葛华钢铁商贸带和军山-竹叶山汽车及配件商贸带,军山—纱帽—金口、赤壁—嘉鱼、黄州—团风三个农副产品商贸圈。
(二)优势条件。
一是区位交通条件优越。武汉位于我国经济地理中心,是中部地区中心城市和综合交通枢纽,是长江中游最大的物资集散地和商业贸易中心。武汉新港经济腹地广阔,可辐射中部六省45个中等以上城市。同时,中部地区内外贸易物资可利用江海直达和江海联运方式往返于武汉和我国沿江、沿海各港及全世界各地,为武汉新港的发展提供了便利的交通条件。
二是产业比较优势突出。规划范围内产业门类齐全,工业基础较好,形成了钢铁及深加工、石化、汽车、船舶及其他装备制造、建材、食品加工、电子信息等七大产业为龙头的产业集群生产规模、技术水平、品牌优势等在全省乃至全国都处于领先水平。
三是区域经济承载力强。武汉新港[包括武汉市、鄂州市、黄冈市(黄州区、团风县、浠水县、蕲春县、武穴市、黄梅县)、咸宁市(咸安区、赤壁市、嘉鱼县)]面积23136平方公里,人口1726.26万人。交通、能源、通讯、水利等支撑产业发展的基础设施体系日益完善,港区功能、品位和管理水平明显提升,区域承载力明显增强。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各地区产业同构,竞争激烈。规划范围内的城镇产业结构存在一定的相似性,武汉新港的建设为它们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供了前提,但现实中城镇间产业联系还比较薄弱,不同城市的相关产业各自发展自身产业链和上下游企业,以机电、纺织、食品、建材为主的产业结构多有雷同。规划范围内部城镇形成的产业链还很短,相互支援、相互依存的专业化分工协作网络当前还不够完善。
二是产业规模偏小,集聚化程度不够。从行业结构来看,临港主导产业虽然形成了一些具有一定规模的产业组群,但是由于行业集中度和行业专门化程度不高,制造业加工度偏低,尚未形成规模较大的产业集群及相应的产业链状结构,对于武汉新港来说,实现跨越发展的根本前提是形成产业集聚规模,但目前规划范围内的产业状况难以支撑城市跨越发展。
三是航运服务业发展不足,港航企业实力偏弱。阳逻港目前每周到发的150个航班中,本地企业执行的仅有2班,占比不足2%;武汉目前没有一家港口企业在A股上市。代理公司发展不足,目前在汉货代企业有186家,而上海则有11724家;本地货代企业普遍偏小;船代、货代市场秩序混乱。高端航运服务产业空缺,航运金融、保险、经纪、融资租赁等航运高端服务业服务能力较弱,大量高端航运服务需求外移。如船舶融资基本由外地或境外融资机构提供,船舶管理也有外移趋势。枢纽港优势发挥不够,港口存在“最后一公里”问题,综合运输体系衔接不紧密,主干线优势不明显,中转箱成本偏高。
二、武汉新港产业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一)新机遇。
一是长江经济带开放开发上升为国家战略。近年来,国家不断加大长江黄金水道和长江经济带的建设力度,出台了《“十一五”期长江黄金水道建设总体推进方案》,长江经济带的产业集聚能力和综合竞争能力明显增强。2009年9月23日,国务院通过了《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我省也适时提出要加快长江经济带新一轮开放开发。长江水道的经济利用价值将进一步提升,不仅直接促进水运、港口仓储、基建养护、船舶修造、港航服务等相关产业的发展,还能拉动建材、钢铁、电子、化工等水运上、下游产业的发展。
二是国家扩大内需政策与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国家出台一系列扩大内需政策,其中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农村民生工程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等都将对汽车、钢铁、石化、装备等制造业形成巨大的需求,而创新驱动战略的实施将对包括电子信息在内的高新技术产业和包括金融、物流在内的现代服务业形成强有力的支持。随着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我国居民消费结构正由衣食主导加快向住行主导方向升级,未来汽车、房地产等大宗消费品的消费将保持快速增长趋势,对新港地区面临难得的产业发展机遇。
三是中部崛起战略深入实施。中部崛起战略以增强中部地区自主创新能力、产业结构升级、增长方式转变、生态环境保护、社会和谐等方面的工作为重点,以努力建设全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能源原材料基地、现代装备制造及高技术产业基地和综合交通运输枢纽为目标,强化中部地区在发挥承东启西和产业发展优势中崛起的重要作用。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实现中部地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将进一步推进中部六省区域经济一体化,必将为武汉新港带来巨大的发展机遇。
四是区域产业转移和外溢带来的机遇。随着国际国内产业分工深刻调整与中国迈入后工业化阶段,国际资本转移和沿海产业转移的两大浪潮加速推进,特别是沿海发达地区的“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受土地、能源、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制约,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及内需依存型产业发展的比较优势明显减少,部分产业逐步向内陆腹地纵深转移,并呈现出规模大、集群化、速度快、动力强的特点。大城市的部分产业发展相对饱和,逐渐向周边外溢,为新港产业发展拓宽了空间,增强了吸引周边地区高端资源要素能力。[2](p50-55)
五是地方产业调整和振兴政策机遇。由于我国土地、劳动力等生产要素成本的上升,传统产业的优势正逐步消失,劳动密集型产业与低端制造业正加快向其他发展中国家转移,倒逼我国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升级的步伐,陆续出台了大力发展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与应对资源环境、气候变化等领域相关的新兴产业处于萌芽孕育状态之中。这对具有一定产业基础和技术优势的武汉新港是一个重要的产业发展机遇,有利于新港加快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大力培育新兴优势产业,提升产业竞争力。
(二)新挑战。
宏观经济进入减速期带来的挑战。我国发展进入新阶段,国内环境呈现“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换”为主要特征的新常态。一是经济增速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的影响加深。经济从高速转向中高速增长,去产能、去泡沫、去杠杆压力持续加大,结构调整的任务更为紧迫;二是经济增长的动力和空间发生变化。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将释放巨大制度红利,创新驱动将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三是资源环境和劳动力制约更加严峻。土地、水等基础资源供给紧张,主要能源和矿产资源对外依存度日益提高,劳动力成本持续上升,生态环境问题正在集中显现;四是区域经济发展呈现新变化。更加注重区域内部一体化建设,合作成为区域发展的主要形态。在出口空间收窄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双重因素作用下,对武汉新港区域产业发展产生一定的宏观制约。
区域竞争加剧带来的挑战。随着国家不断推出引导地区发展的战略、规划和政策,各地之间的产业竞争越来越激烈。一是东部地区由外向竞争为主转为外向竞争和内向竞争并举,中西部地区之间从单一产品竞争转向产业竞争,同一区域内不同城市之间的竞争,都对武汉新港构成外围压力,在人才、技术、资金等方面形成直接或间接的挑战;二是从城市群发展来看,2013年长三角城市群GDP达到97760.23亿元,遥遥领先于长江中游城市群,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占GDP的比重看,长江中游城市群为35.5%,为五大城市群最低。从外贸来看,长江中游城市群比长三角少11209亿美元,居五大城市群末位。长江中游城市群的消费和外贸滞后成为制约发展的重要因素。
资源环境压力带来的挑战。一方面,武汉新港核心区域已进入快速工业化时期,资源消耗量和强度不断加大,而腹地又面临着缺煤、少油、乏气的现状,如钢铁工业重要的原料铁矿石和煤炭、石化工业重要的原料原油,都在很大程度上依赖进口或省外调入,资源等短缺已成为产业发展的瓶颈。另一方面,新港地区占有相当比重的钢铁、化工、水泥、造纸等高污染行业和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已给区域带来较大的环境压力,环境容量不断减少,环境承载能力不断降低。
三、武汉新港产业发展的策略分析
(一)基本原则。
一是改革引领与创新驱动相结合。坚持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推动重点领域改革先行先试。健全技术创新市场导向机制,增强市场主体创新能力,促进创新资源综合集成,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3]
二是龙头带动与全面发展相结合。武汉独特的地理位置与雄厚的综合经济实力,决定了它完全有能力率先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率先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率先进行改革开放,成为武汉新港地区的生产研发、金融、贸易、航运服务中心。在加快自身发展的同时,充分发挥武汉的龙头带动作用,更好地辐射新港的黄冈、鄂州、咸宁等地,促进规划范围区域经济全面提升。
三是产业一体与差异发展相结合。进行资源整合,消除行政区划限制,重构一体化的产业链。考虑不同岸线资源、产业资源和城镇发展的异同点,因地制宜,挖掘、利用区位优势,培育主导产业、壮大优势产业、形成特色经济,打造竞争优势。
四是产港一体与协调互动相结合。坚持以港兴产、以港兴城,港、产、城协调互动。依托港口优势和国际、国内产业发展的动态趋势,立足城市自身特点,对区域产业与城市功能分区进行综合布局,坚持港口发展与城市发展目标协调、功能互补。依托新港各区域的优势产业发展吸引产业资源聚集,发挥城镇对产业发展的带动作用,实现城镇经济和港口功能的合理分工与协作。
五是资源节约与循环利用相结合。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把资源节约、生态环境的保护放在突出的位置,积极开发和推广资源节约、替代和循环利用技术,对消耗高、污染重、技术落后等不宜在临港区域发展的工艺和产品实施强制性淘汰,转变经济发展模式,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二)战略定位。
一是将武汉新港打造成为世界级制造业聚集区。以沿江国家级、省级开发区为载体,以大型企业为骨干,打造电子信息、高端装备、汽车、家电、纺织服装等世界级制造业集群,建设长江中游轨道交通装备、工程机械制造基地,突破核心关键技术,培育知名自主品牌。
二是将武汉新港打造成为长江内河航运业服务中心。把武汉新港建设成为中部地区主要的集装箱运输基地、船舶制造基地、航运综合服务基地、物流及贸易基地、航运科技与教育基地和信息服务基地、全国重要的水运交通枢纽、物资集散枢纽、港口经济枢纽,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规模化、现代化内河航运中心的核心功能区。
三是将武汉新港打造成为长江经济带自主创新示范区。发挥引领示范作用,强化企业的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引导创新资源向企业集聚,培育若干领军企业。设立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基金,激发中小企业创新活力。深化产学研合作,鼓励发展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推进信息化与产业融合发展,充分利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形成新兴产业,推动生产组织、企业管理、商业运营模式创新。推动沿江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建设,加快制造业和服务业的电子商务应用。
(三)政策建议。
1.完善新港基础设施体系,进一步提升港口吞吐能力。
武汉新港要加快产业发展,必须有交通、港口、能源、水利和信息等基础设施提供更强、更有力的支撑。港口基础设施建设是港口开发的关键工程,必须加快建设港口外部配套设施与内部主体设施,逐步完善港口基础设施体系,不断加快深水航道建设,进一步提升港口吞吐能力。
2.强化财税政策引导,完善多元化金融支撑体系。
充分发挥政府在港口建设中的重要作用,综合协调好发改、规划、国土、环保、水利等职能部门,调动社会各方面、各部门积极性,在财税政策方面向新港建设倾斜,充分运用专项、补贴、国债、贴息、外贷、转移支付、政府采购、税收等政策工具,引导信贷资金和社会资金,加大对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和服务业优化升级支持力度。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支持企业通过发行股票、企业债券和项目融资、资产重组、股权置换等方式筹集发展资金。健全金融服务体系。积极搭建金融部门与企业间的融资平台和服务体系,引导各商业银行加大有效信贷投入,综合运用信贷承诺、贷款授信、贴现、信用证等手段满足有效信贷需求,保障重点项目建设资金来源。
3.创新园区招商引资方式,强化产业科技支撑。
创新思维,通过市场化运作建立多元的投资主体和投融资机制,加快园区招商引资。按照“综合投资、成本转移、分期回报”的理念做成统一的线型项目整体招商。政府打破行政区划限制,大力发展“飞地经济”,通过规划、建设、管理和税收分配等合作机制,从而实现互利共赢的持续或跨越发展的经济模式。探索建立有利于促进武汉新港区域创新资源优化配置和高效运行的管理模式和运营机制。推进开发类机构改制改革,深化科技企业的产权和分配制度改革。
4.激发创新主体活力,培育新型建设经营主体。
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加强相关政策法规的制定,实施有利于鼓励企业加大研究开发投入的财税、金融政策。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大力促进企业成为技术创新和成果应用的主体。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创新人才引进机制。制定完善人才引进政策,大力度、多渠道、跨领域引进国内外高级专业人才。特别是精通国际规则、具有世界眼光的高层次招商人才、领军人才和创新人才。健全人才培养机制。加大人才培养和职业培训力度,加强与院校、机构、著名跨国公司的合作,集聚一批拔尖的企业家、重点产业领域优秀专业人才和专业能手。创新人才激励机制。对优秀专业人才实行智力资源资本化,鼓励实行年薪制、股权制、期权制,鼓励专利、技术、管理等要素参与投资、分配,在重点发展的产业领域设立“人才特区”。[4](p78-89)
5.充分发挥市场作用,加快新港管理体制机制创新。
一是探索跨行政区域的管理机制,研究市场化运作模式,投融资的体制创新,以保障武汉新港建设的顺利进行;二是建立新港区际利益共享与协调机制。按照共同发展,实现共赢的原则,统筹各方利益,促进经济要素合理流动和资源优化配置的利益分享机制。三是探索产业发展互动合作机制。鼓励四市政府之间打破行政区划障碍,推进区域性管理。建立地方政府之间的对话与协商机制、地方项目合作和运行管理机制、跨行政区划的产业发展问题平衡与协调机制,促进互动发展,实现共赢;四是建立规划动态调整机制。规划实施过程中,产业发展易受国家宏观调控、重大项目落户等因素影响,因此,需要建立完善产业动态修订机制,以确保规划有效实施。在修订规划时,需组织专家论证、并广泛征求各方意见;五是创新项目管理运行机制。加强重点项目库建设。做好重大项目储备工作,着力策划引进、发展一批延伸产业链、提高产业整体配套能力的项目,充实重点项目库。切实做到以项目为抓手,扩大产业有效投入,形成策划一批、争取一批、建设一批、投产一批的滚动机制。
参考文献:
[1]胥朝阳,谭畅,刘睿智.加快武汉先进制造业发展的SWOT分析[J].北方经贸,2013,(5).
[2]汪珂.襄阳城市国际化发展探索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3.
[3]国务院关于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意见[EB/OL].新华网,2014-09-25.
[4]赵桢桢.武汉城市圈产业结构优化的生态学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
责任编辑周刚
·经济论坛
中图分类号:F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477(2016)05-0071-06
作者简介:彭玮(1978—),女,管理学博士,湖北省社会科学院农村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副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