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传染性鼻炎的实验室检查与防控措施
2016-06-16周小宁祁先鹏
周小宁,祁先鹏,2
(1.新昌县畜牧兽医局,浙江新昌 312500; 2.江苏畜牧兽医职业技术学院)
鸡传染性鼻炎的实验室检查与防控措施
周小宁1,祁先鹏1,2
(1.新昌县畜牧兽医局,浙江新昌 312500; 2.江苏畜牧兽医职业技术学院)
鸡传染性鼻炎是一种常见的急性上呼吸道传染病,由鸡嗜血杆菌感染所致,可引起幼鸡生长受阻,产蛋鸡产蛋率下降,甚至完全停产。
1病原特征
病原体为鸡嗜血杆菌、革兰氏阴性,呈多形性,长1~3 μm,宽0.4~0.8 μm,无芽胞、鞭毛,不能运动。病菌生长条件要求较严,在鲜血琼脂上培养24 h后可形成细小、柔软、透明的针尖状小菌落。
该菌抵抗力较弱,45℃环境下6 min即可失去感染力,易被干燥和一般消毒药物杀灭。
该病多发于寒冷潮湿的秋冬季节。病鸡和带菌鸡为主要传染源,饲养环境不良等均可诱发本病。
2临床症状
该病发病初期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鼻腔窦道发炎,内有浆液性或粘液性分泌物,面部一侧或两侧浮肿,流鼻液,浮肿严重时眼睛闭合,引起暂时性失明,鼻孔常有粘稠鼻液或痂块堵塞。严重时出现全身症状,精神不振,食欲废绝,张口伸颈,呼吸困难并有啰音。
患鸡感染后,病程一般为4~18 d,死亡率20%~30%,并发其他疫病时可使病程延长、病情加重,死亡率增加,多数患鸡可康复为带菌鸡。
该病多发于育成鸡和成年鸡,尤以寒冷潮湿的秋冬季节多发,气候突变、饲养密度过大、鸡舍通风不良等因素均可诱发本病。
3病理变化
剖检病死鸡主要病变在鼻腔、眶下窦和气管黏膜,可见急性卡他性炎症。
鼻腔、眶下窦有灰白色黏液,下颌部皮下有浆液性浸润,卡他性结膜炎,结膜充血水肿,眼窝内有干酪样填充物,部分患鸡可见肺炎和气管炎,气囊、腹腔内有黄色干酪样物。
4实验室检查
4.1病料染色镜检无菌手术剪开病死鸡窦腔和鼻腔,将无菌棉拭子插入腔内,蘸取分泌物革兰氏染色镜检。可见革兰氏阴性小杆菌,单个、成双或短链存在,两端钝圆,两极浓染。
4.2细菌分离培养无菌采集病死鸡窦腔和鼻腔分泌物,将蘸取分泌物的棉拭子直接划线接种于琼脂平板上,37℃培养48 h,挑取灰白色、半透明的细小露滴样菌落再接种于琼脂平板上进行纯化或扩大培养,可见生长良好的灰白色露滴状菌落。
4.3药敏试验采集分离菌落数环置2 mL灭菌生理盐水中,充分混匀后置于两个琼脂平板各1 mL,以灭菌培养棒涂布于整个平面。将直径为6 mm的圆形滤纸片分别放入有效浓度的庆大霉素、强力霉素、红霉素、青霉素、头孢菌素、氯霉素、环丙沙星、链霉素、卡那霉素、土霉素、氟哌酸稀释液中,随即按试验要求移去多余液体后平铺于涂布有细菌的平板上,置培养箱中37℃培养24 h后观察结果(详见表1)。
表1 药敏试验结果
药敏试验结果表明:该菌对庆大霉素、强力霉素高敏,红霉素中敏,青霉素、头孢菌素、氯霉素低敏,环丙沙星、链霉素、卡那霉素、土霉素、氟哌酸不敏。表1所示,“++++”抑菌圈大于20 mm,“+++”抑菌圈15~20 mm,“++”抑菌圈10~15 mm,“+”抑菌圈小于10 mm。
5治疗方法
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用对该菌敏感药物氨苄青霉素、强力霉素、红霉素、庆大霉素、头孢菌素等治疗,对减轻疾病症状,减少病原菌排出等均有较好效果。
另据有关报道,氧氟沙星、环丙沙星、恩诺沙星、沙拉沙星等喹诺酮类药物具有抗菌谱广、抗菌力强、副作用小等优点,对该病治疗效果良好,可视病情酌情选用。
6预防措施
6.1加强饲养管理鸡舍内氨气浓度过大是发生传染性鼻炎的重要诱因之一。特别秋冬寒冷潮湿季节为了保证禽舍温度,大多门窗紧闭,造成鸡舍通风不良,极易诱发本病。因此,饲养管理中要特别注意解决保温和通风之间的矛盾。保持栏舍清洁干燥,饲养密度适当,饲料、饮水清洁、营养完全,以提高鸡体抗病力。
6.2加强卫生消毒本病流行季节,可用0.1%高锰酸钾饮水,对控制本病有良好作用;加强环境卫生和消毒工作,及时清除场内和鸡舍内的粪污,保持场区清洁卫生,每周可用2%火碱溶液对鸡舍周围喷洒消毒,以防病原菌传播危害鸡群。
6.3免疫接种定期免疫接种是预防鸡传染性鼻炎的有效措施之一,常用疫苗为鸡传染性鼻炎灭活苗,一般6月龄左右首免,免疫后2周开始出现免疫力。二价苗则在1个月后二免,如在蛋鸡开产前再加强免疫一次,则可保护整个产蛋期有效防控该病,免疫效果良好。
农业部发布猪胃肠炎等三联活疫苗外源病毒检验方法
(第2362号公告)
最近,农业部根据《兽药管理条例》和《兽药注册办法》规定,组织修订了猪传染性胃肠炎、猪流行性腹泻、猪轮状病毒(G5型)三联活疫苗(弱毒华毒株+弱毒CV777株+NX株)外源病毒检验方法(第2362号公告),自发布之日起执行。原农业部发布的该产品外源病毒检验方法同时废止。
猪传染性胃肠炎、猪流行性腹泻、猪轮状病毒(G5型)三联活疫苗(弱毒华毒株+弱毒CV777株+NX株)外源病毒检验方法详见http://www.moa.gov.cn/govpublic/SYJ/201602/t20160214_5011908.htm
《浙牧》摘
收稿日期:2016-03-16
中图分类号:S858.3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7307(2016)03-0033-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