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职语文教材练习系统资源的有效开发与利用

2016-06-16张静

课程教育研究·中 2016年4期
关键词:语文教材中职语文开发

张静

【摘要】语文教材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举足轻重,而练习系统又是语文教材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在实际教学中,由于种种原因,练习系统被重视的程度并没有达到我们所预期的效果,不能很好地发挥出其功效。因此,本文以高教版的中职语文教材练习系统的编排与教学为研究对象,针对中职语文的教学现状,提出语文练习系统在编排上以及教学上的建议。旨在强化练习设计,使练习系统成为能被充分利用重要的课程资源,令其在教学中发挥出其最大功效,优化中职语文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效率。

【关键词】中职语文 语文教材 练习系统 有效 开发 利用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4-0063-02

一、中职语文教材练习系统资源的现状

语文教材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举足轻重,是人类历史的一面镜子。而作为语文教材中重要组成部分,练习系统无疑是不可或缺的课程资源。朱绍禹、张文颖先生认为,“练习题早已成为语文教科书中的一项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小学教材实行审定制、教科书可以互竞高下的情势下,练习题的设计,更为各种语文教科书的编者所重视,编者们在这方面所付出的心力几乎不亚于对课文的选择”,更证实它的重要性并给予了其高度重视。它一方面体现出编者的意图和目的,显示出特定时期语文教育界对语文学科性质、教学目的、教学方法等基本要素的认识,为教师指导学生学习与学生自我导学指明了方向;从另一方面来说,又是一个很好的诊断反馈;学生可以通过课后练习题对自己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进行诊断,教师也可以通过学生对课后练习题的回答体现出学生对课堂知识的掌握,反馈出教师课堂教学的效果。师与生更可以从所反馈的信息中,发现出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促使自己查漏补缺,不断充实、完善自己。

但在我近几年对语文教学过程实施的观察中发现,课后练习系统似乎处于一个容易被忽略的地位,利用率也并不高。稍作了一番了解与调查,发现这种情况并不是偶然。在我们现实的中职语文教学中,我们的一些语文教师对我们的练习系统采取敷衍了事的态度,没有注意到课后练习系统在教学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如备课时没有仔细钻研课后练习,从中发掘编者的意图和目的,甚至有个别的教师更是对其进行漠视,将其从教学步骤中完全切除,视课后练习系统形同虚设;而学生的方面也不尽乐观,部分学生也是采取不理不睬的态度,既没有主动去预习课后练习的习惯,也没有生成以课后练习指导学习方向的预见性。这些种种现状,都使课后练习系统变成了一种摆设,失去了其原本的意义,更令练习系统的必要性与重要性遭到了质疑。

二、有效开发利用练习系统 优化中职语文课堂教学

作为整个教材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与前面的课文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整体。这种特殊的位置,决定了它具有一些与一般练习题所不具有的功能。因此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教师必须充分利用好练习系统这一重要的教学资源,优化整合课后练习,提高教学实效。

(一)围绕练习系统,制定教学目标

对于一些缺乏经验的新教师来说,在教学中常会有一个这样的困惑,看到教材之后,不懂应该教些什么,该怎么教?那是因为教师心里没有对如何讲一节课进行一个准确的目标定位。而课后练习系统则是很好地体现了教材编者的意图与目的,他们根据教学大纲,对训练学生听说读写的哪一方面能力,要求训练达到什么样的程度,都做了一定的要求,是教师制定课文教学目标的重要依据。换一种角度来说,其实课后练习是为教师教学指明了方向,暗藏了教学的思路。因此,教师备课必须重视课后练习这一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深入钻研教材,把握编者的意图,从而紧扣教学内容的重难点,制定教学目标,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而不是盲目地走一步算一步,心里没个底儿。

就以基础模块上册第二课《好雪片片》练习与思考第三与第五题为例:

三、作者说:“我们生活中的好雪、明净之雪也是如此,在某时某地当下即见,美丽地落下。落下的雪花不见了,但灌溉了我们的心田。”请问“生活中的好雪、明净之雪”在文中象征着什么?这些“好雪”最终落在了什么地方?

五、课文中流浪老人“明净的善意”深深地感动了“我”,使“我想起了自己的父亲,鼻子因而酸”。读过课文后,你有什么感触?把它写下来,以“别样的感动”为主题,办一期班级小报。

深入钻研之后,从中我们可以很明显地看出作者的编写意图,第三题所侧重的就是训练学生的感知感悟能力和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接着在对课文感知的基础上,规划延伸出第五题,侧重加强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进行主题式写作,并出版黑板报,回归生活。因此,知道了编者的意图,懂得学习这篇课文需要解决什么样的问题,训练学生什么方面的能力,则可以“对症下药”,制定出明确的教学目标,从而提高课堂的教学实效。

(二)围绕练习系统,设计教学环节

教师是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发挥其主导作用,引导学生学习。而练习系统是重要的课程资源,它既可以是教学思想的导向,也可以是教学目标的导向,更可以是教学思路的导向。因此,想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就必须强化练习系统的导学功能,联系学生的实际,使其成为教师设计教学方案的依据,成为教师引导学生走进文本的切入点,来精心设计各个教学环节。

如在进行《离太阳最近的树》这篇课文的教学时,就可以结合练习与思考的两道练习题来设计教学思路。如题:

四、阅读课文,圈画出描写红柳的语句,梳理出以红柳为线索的行文思路。

五、有感情地朗读文章的最后一段,完成下列题目。

1.什么是“原住民”?作者为什么要把红柳称作“原住民”?这里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2.这一段中表现出作者怎样的情感?

3.说说你读了这段后的感想?

从这练习题的启发中,我们可以看出红柳的前后命运是文中很重要的一个转折点,以这个转折点为中心,来探究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在此基础上引发一系列的问题,如红柳如今的命运是什么?为什么红柳会有如此的命运?我们人类是怎样对待红柳的?从这一系列细节问题的探究中,引导学生得出以红柳为线索的整个行文思路。再结合第五题联系出自我的体验与感想,从而更加深入对课文主旨的探究。

从此例子可以看出,由问题切入,教师能很好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使学生更快速地走入文本,开启重难点的钥匙,把握文章的内容与思想感情,让学生学会如何学习,进行自我导学。

(三)围绕练习系统,落实语文知识

教材是大纲和教学目标的具体化,是知识的载体,编者更是通过练习系统体现出对学生能力训练的要求。而落实更是保证质量的前提。所以,必须做好课后练习的落实,才能提高教学的质量,摆脱“高耗低效”的现象。

1.融入课堂,适时穿插

课堂的教学时间的十分有限,然而,如何在短暂的时间内达到好的教学效果,将课后练习融入我们的课堂教学是一个很有效的手段。课后练习与课文的内容是相关联系的,结合课后练习进行教学,教师可以从中明确教学的重难点,摒除不必要的讲解,从而使自己的教学思路更加清晰有序。因此,教师在备课的时候,必须认真地专研教材,根据课文的具体要求与学生的实际情况,巧妙适当地将课后练习穿插在教学中,使其成为与教学有机联系的一部分,既有效地完成了教材设定的训练任务,又节省了专门来讲解课后练习的时间,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这对于学生来说,这也是一种减负。

2.训练达标,做好落实

练习系统是重要的教学资源,暗藏了教学的思路与目标,可见练习系统对教学的重大影响力。然而在现今的教学中,课后练习落实不到位的现象还是比较普遍的。这就容易导致教学的“高耗低效”,即在花费了大量的教学时间后,因为摆错教学的重点,仍是没有达到应有的效果。且练习系统中的每一道练习都是编者根据课程目标精心编制的,对于应该训练学生什么方面的能力,训练应该达到什么样的程度都做了明确的规定。因此,教师应当认真分析每一道练习题的目的,掌握好训练的分寸,落实好课后的练习题,从而提高课堂的效率。

3.选择处理,形式多样

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基本出发点和根本归宿。因此,教师在处理课后练习的时候,必须以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学习语文知识为原则,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和题目难度,有针对性的对练习题进行选择,在必要时加以适当地调整与改造。且要通过多样化的处理形式,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促使学生在教师设置的情境中,主动地参与到训练中。

(四)围绕练习系统,加入职业特色

中职语文与中小学语文不同的就是在于更多地加入了对职业的需求,对于即将踏入社会工作的学生们打好运用语文能力的基础,例如在文章的课后练习的安排中,就加入了应用文写作的模块,频率是每个单元一次,加重了学习的比例。而且教师在选用课后练习还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加入职业的特色,在练习的安排上加入学生与职业的联系,让学生与未来的社会生活接轨。

根据专业加入职业特色,如以“启事”写作为例,电商专业的可以写淘宝店的开业启事,文秘专业的可以写文书的招聘启事等,这些创设了不同情境的写作练习,都参与了专业的因素,学生便会对此内容倍添兴趣,主动参与进来,优化课堂的效率。

可以看出,课后练习系统是十分重要的课程资源,它能直接影响我们的教学效率,虽然,在多轮课改之后,练习系统的优势已经逐步明显,但仍是存在着许多问题,使其的地位受不到重视,从而影响着我们的教学。因此,在中职语文的教学过程中,必须强化练习系统的教学功能,令其成为教师教学的重要依据,从而优化整合课后练习,让练习系统作为教材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中发挥其功效,提高教学实效,成为学生自学与教师教学的得力帮手。

参考文献:

[1]转引自毋小利. 语文教材练习系统的比较研究——以人教版新课标前后两套初中语文教材为例[D].广西:广西师范大学,2005.1

[2]郑国民,张毅,季雪娟,黄显涵.当地语文教育论争[M].广东:广东教育出版社,2006.3

[3]韩德光.初中语文课后练习革新初探[J].琼州学院学报,2007(增刊).49

[4]刘慧琴. 围绕课后练习 组织课堂教学[J].新疆教育,2000(6).27

猜你喜欢

语文教材中职语文开发
论语文教材中古典诗文吟诵教学方法
语文教材中寻找口语训练的契机研究
小学语文教材共有课文的词语编排情况考察
在线投稿与编辑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遵义红色旅游开发对策研究
中职语文教学的艺术魅力
以学生为本的中职语文课堂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基于J2EE和Ionic的ITer学习APP设计与开发
单片机在电子技术中的应用和开发
立足文本,给中职语文阅读教学搭建解读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