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常态下我国产业结构转型的动力与优化路径

2016-06-15杨俊峰

商业经济研究 2016年9期
关键词:优化路径新常态产业结构

杨俊峰

内容摘要:在当前经济新常态背景下,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与西方发达经济体相比,依旧还存在着较大差距。我国经济发展已经进入到经济增速换档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的“三期叠加”阶段。在新常态背景下,如何加快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基于此,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产业结构转型的现状,进而对新常态背景下产业结构转型的动力因素进行分析,最后提出在新常态背景下我国产业结构转型的优化路径,以期加快我国产业结构转型、促进国民经济健康有序发展。

关键词:新常态 产业结构 转型动力 转型因素 优化路径

中图分类号:F062.9 文献标识码:A

新时期下,我国经济发展已进入到“三期叠加”的新常态阶段。这一特殊阶段主要表现为几个方面:第一,经济增长速度换档期,经济增长逐步趋于平缓。自2012年以来,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速维持在7.5%上下徘徊,2015年前三季度GDP增速更是降至6.9%。第二,结构调整阵痛期,经济下行压力大。全球经济格局深度调整背景下,工业化、城镇化持续推进,2014年我国持续保持第三产业比重超过第二产业。尤其是在“营改增”税制改革下,重点服务业得到高速发展。第三,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累积效应与溢出效应依旧发挥作用。受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政府出台了拉动内需、产业振兴等一系列刺激政策。非常时期的非常政策产生了良好的效果。但从2012年起,经济增速的回落表明我国进入前期刺激政策的消化期。由此,在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背景下,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也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然而,从我国产业结构转型现状来看,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存在较大差距。由此,对新常态背景下我国产业结构转型的动力因素进行分析,进而提出促进我国产业结构转型的优化路径,对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

新常态下我国产业结构转型现状分析

(一)产值结构已趋于合理,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差距

按照国际惯例,通常将各产业划分为三大类。其中,第一产业指农业,第二产业指工业,第三产业指服务业。三大产业占GDP的比重情况,可以反映一个国家工业化、城市化发达程度。2013年以前,第二产业一直是我国GDP构成的“主力军”,在三大产业中占据着绝对的领先地位(见图1)。直到2013年,第二产业“一枝独秀”的格局才有所扭转。2013年,我国第三产业增加值为262204亿元,增长8.3%,第二产业增值增为249684亿元,增长7.8%,首次实现了“双超”。即第三产业增加值超过了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速超过第二产业。在随后的2014年和2015年里,我国产值结构依然保持着“三二一”的格局。由此可见,自十七大提出促进产业结构升级、转型以来,已取得了显著成就。2014年,我国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48.2%,较2013年同期增长1.3%,高于第二产业5.6个百分点,意味着我国经济正由工业主导向服务业主导转变。然而,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第三产业产值占比依旧较低。整体而言,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已取得阶段性成绩,但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二)区域产业产值结构不均衡,产业转型任重而道远

“十二五”期间,我国逐步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的支持,如中部崛起战略、西部大开发战略等。尤其是2014年,重点支持中、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解决交通与水利两块“短板”问题。在“十三五”的规划中,也将实施中、西部地区的差别化经济政策。在国家一系列的扶持政策下,中、西部地区经济增长速度已连续8年快于东部地区,地区间的差距也进一步缩小。如2013年东部、中部、西部地区生产总值增速分别为9.1%、9.7%、10.7%,2014年东部、中部、西部地区生产总值增速分别为7.6%、8.4%、10.6%。但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象依旧严峻,东部地区产值几乎占到全国总产值的一半以上。如2014年,我国东部11个省份的GDP达到378679.13亿元,占全国总产值的59.5%。同时,各地区产业发展呈现不均衡的状态。如东部地区的第三产业占据着优势地位,2014年占比达到57.8%,且呈现出持续上涨的态势,更接近国际经济发展趋势。而中、西部地区第三产业占比较低,甚至部分省市依旧是以第一产业为主,制约了本地区经济发展速度。可见,我国产业转型任重而道远。

(三)产业成长方式以传统粗放型为主,企业自主研发与创新有待加强

目前,我国产业成长方式依旧以传统粗放型为主,尤其在沿海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仍旧占据着较大比重,近年来随着劳动力成本上升,有逐步向内陆城市转移的趋势。长期以来,我国产业成长主要依靠劳动力优势,承接发达国家与地区的产业转型,成为“世界加工厂”。2012年我国劳动力数量首次下降,且在随后的年份里持续这一格局。尽管在2015年11月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提出了全面放开二胎的生育政策,但在短期内劳动力数量难以呈现持续上涨的态势,继续走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的粗放型经济增长道路也显得不合适宜。尤其是这一高消耗、低价格的增长方式,不符合近年来所提出了低碳、绿色发展道路。从产业价值链的角度来分析,我国传统制造业以加工贸易为主,终端产品比重较小,处于价值链中末端。绝大多数企业通过从上游国家进口科技含量高的零部件,通过加工、组装等出口至其他国家,在研发、设计、创意、品牌等前端工作中不占据优势。长此以往,导致我国企业自主研发与创新能力较弱,尤其是以“市场换技术”、“资源换技术”的合作方式普遍存在,导致加工环节状况几乎没有改变,也就更谈不上自主创新。

(四)产业转型缺乏资本市场支持,中小企业转型更是困難重重

我国资本市场起步较晚,发展不成熟,难以实现生产要素间的优化配置、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一是企业间的收购、兼并、重组,缺乏资本市场的有力支持。纵观发达国家产业转型之路,产权交易起着重要作用。可以说,产权交易是产业转型过程中的必然环节。成熟的资本市场,既能够明确产权界定,又为顺利实现产权交易提供资金支持。然而,目前我国企业的产权交易,除了大中型国有企业能获得资本市场支持外,其余企业主要通过民间借贷、风险投资等方式实现交易。二是技术创新缺乏资本市场支持。目前我国企业的技术创新主要有两类:企业自主创新,企业与大学、科研机构联合创新。无论是何种创新,最终都需要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面临着融资、资金风险规避等问题。三是我国企业中占据九成以上是中小企业,受融资困难的影响,转型之路更是困难重重。自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我国实施了收缩信贷的政策,一方面是中小企业有资金需求,另一方面是难以通过正常途径获得融资。据中小企业协会2014年12月的调查数据显示,93.6%的中小企业都面临着不同程度的融资困难。

新常态下我国产业结构转型的动力因素分析

(一)科学技术发展,成为打造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重要“引擎”

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科技是产业升级之动力。在新常态背景下,科技发展已成为促进我国产业结构转型的主要动力因素。首先,技术改造已不再是简单的设备更新、升级,而是打破传统的一次革命。技术创新与研发、节能、降耗、转型等紧密结合,实现经济提质增效、传统产业升级转型。其次,科技创新活动将打破边界模糊的格局,促进创新体系的不断演化、前进。传统意义上科学技术,如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技术开发等界限日益模糊,不利于产业结构的升级转型。再次,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新技术、新理念将促进产业结构升级转型。2013年德国率先提出了“工业4.0”,即全面实现智能化、信息化、自动化一体。随即,在新常态背景下及“一带一路”战略部署下,2015年我国也提出了“中国制造2025 ”战略,将依托于全球第四次工业革命、顺应“互联网+”的发展趋势,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二)需求结构升级,成为推动产业结构升级的动力源泉

全球经济格局大调整的时代背景下,我国产业结构竞争力不足,难以适应瞬息万变的国际市场。长期以来,我国企业转型升级动力不足,往往是来自企业外部的原因而被迫转型,如资源和环境的压力、国际市场产能失衡等。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扩大内需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基点,尤其是新常态背景下,我国正处于迈入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消费需求的提升更是促进了企业主动转型升级,以适应市场需求。消费需求升级,促进企业向内需型产业结构转型。当前,我国电子商务发展进入到快车道,越来越多的居民选择网上购物这一便利、快捷的方式。如2015年淘宝网“双十一”交易额达到912亿元,京东、唯品会等电商平台也创下了交易额的历史新高。2015年3月,李克强总理在“两会”上提出了“互联网+”行动计划,提出未来将把一批新兴产业培育成主导产业,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推动传统产业的换代升级。同时,在“顾客、竞争和变化”为特征的市场环境下,将推动制造业促进产品向个性化、差异化发展,提升产品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三)组织结构改革与创新,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的步伐

2015年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要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加快组织结构的改革与创新步伐。早在2013年我国就提出逐步推行员工持股制度,有助于调动员工的主动性、创造力,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促进转型升级与运营水平的提升。自我国加入WTO以来,混合所有制经济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呈现出上升态势,如2014年达到了37.6%。尤其是我国市场开放程度不断加快,更是推动了多种所有制经济的融合发展。2015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价格机制改革的若干意见》指出,至2017年,竞争性领域和环节价格将进一步放开,如成品油、药品定价权。在信息化、数字智能时代到来的背景下,产业组织结构的改革与创新,将调动市场活力,促进企业建立以技术创新为主导的战略联盟。特别是在世界产业分布格局加速调整的背景下,将加快我国产业转型升级的步伐。

(四)全球经济梯度发展效应,促进我国产业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跃升

在2008年金融危机背景下,世界各国经济趋向于回归实体,如欧美国家大力发展制造业回归、扩大出口,以推动本国经济复苏。事实上,我国经济虽然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但以工业制造为主的产业仍旧处于全球价值链的末端。当前,随着中国、印度、俄罗斯等新兴经济体的崛起,国际竞争日趋激烈,但同时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自由化背景下,所产生的梯度发展效应也将显现。2013年,习近平主席提出了“一带一路”战略,旨在共建亚洲产业链,抵御全球经济疲软的“逆风”。在我国经济发展趋缓的新常态背景下,通过与东亚、南亚、中欧等国家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可与全球经济梯度发展效应有机结合。经济运行新常态趋势下,我国正处于产业结构升级的关键时期,把握全球经济梯度发展效应与“一带一路”战略,将促进我国产业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跃升。在“一带一路”战略推动下,我国部分企业正着手转型升级,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如2015年11月,中国中铁工程装备集团以BS标准为主,结合国际标准研发出具有世界领先技术的土压平衡盾构,并首次打入中东市场,与以色列签订轻轨项目6台盾构大订单。

(五)国家战略积极推动,为产业转型升级增添新的活力和动力

近年来,我国一系列战略部署陆续出台,为经济发展新常态背景下的产业转型升级增添了新的活力与动力。2013年“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将促进我国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进一步推动我国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转变。目前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呈现显著不均衡的状态,“一带一路”战略将惠及沿线西部省市,如西藏、甘肃、云南等,对于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产业均衡化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2015年,我国相继提出了“互联网+”、“中国制造2025”等战略,无疑将给各行各业带来了无限机遇。如“互联网+”战略将扭转我国经济低迷的现状,促进我国传统优势产业与互联网产业更加科学合理的布局。通过电子商务等新兴战略产业,带动现代服务业的转型升级。知识产权战略将增强科技进步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度,促进工业进入又好又快发展的新阶段。“中国制造2025”战略将促进制造业内在潜力的有效释放和迸发,增强核心竞争力与可持续发展能力。

新常态下我国产业结构转型的优化路径

(一)繼续加大吸引外资规模,引导外资投向技术、资本密集型产业

在吸引外资时需兼顾“量”与“质”的有机结合,努力引导外资投向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项目。目前,我国外商直接投资流入第二产业比重较大,主要集中于制造业加工工业、劳动密集型产业。长此以往,不利于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由此,国家应出台相应的产业扶持政策,有计划地引导外商投资于第一、第三产业的一些薄弱部门,以及技术、资本密集型产业。如出台税收优惠、金融支持政策,引导外商投资于高科技农业,如无土栽培等,促进农业发展。适当放宽产业进入门槛,打破行业中的行政垄断,引导外资投资于金融保险业、科学研究、基础建设等产业。依托于“中国制造2025”战略,引导外商投资于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强竞争力的行业,促进制造业向产业链高端发展。尤其在我国生态压力较大的背景下,引导外商投向于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产业。同时,在资本品(固定资本,如机器设备)的引进上,应倾向于整体技术高、知识储备丰富的国家与地区,更利于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二)积极发挥外商投资技术外溢效应,促进产业技术升级

在新常态下,根据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现状,已不能单纯依靠外资规模的扩张,更重要是的通过科学技术引导产业结构优化。通过积极发挥外商投资技术外溢效应,提升我国企业技术吸收能力,进一步促进产业技术升级。第一,鼓励外资创办研发中心。将先进技术、关键技术带入我国,进行技术的原始创新与合作创新,促进我国技术水平的提升,提升产品核心竞争力。不论外资单独研发还是与我国企业共同研发,势必会通过关联效应、示范效应等,提升我国技术水平、促进产业结构转型。第二,给予外资企业一定的优惠政策,如税收减免、资本扶持等,引导外资加入研发、设计等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生产环节,促进我国企业向产业链中高端发展。第三,我国企业应更新经营、管理、营销等观念,积极主动学习外资企业的长处。尤其是消化并吸收新技术,实现我国产业结构的高级化跃升。

(三)积极推动现代产业体系的形成,促进产业发展走绿色、低碳道路

在新常态背景下,转型升级、变革创新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主旋律。建设现代产业体系,结合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将有利于我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向全球价值链高端转移。在人口红利、“入世”红利逐步消失的背景下,必须走技术、资本型发展之路。依托于“互联网+”战略,构建以互联网、新能源、信息化高度融合为核心的现代产业体系,促进技术创新,提升品牌附加值。以技术、人才、资本、信息等为辅,做细消费群体,满足国内不同消费群体的个性化需求。促进电子商务、互联网金融的健康发展,逐步拓展国外市场,形成享誉国际的优势产业群。同时,2015年3月,中央政治局会议首次正式提出了经济“绿色化”发展,缓解人口、资源与环境压力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我国经济增速进入“换挡”期的背景下,要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产业群,走绿色、低碳发展之路。绿色低碳化是未来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必由之路。发展循环生产,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在建设“美丽中國”的新阶段,引入节能减排、低碳环保技术,如在装备制造领域发展绿色制造、清洁生产,能够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和经济可持续发展。

(四)倡导企业开放式创新,促进中国制造向“自主设计”、“自主品牌”转型

开放式创新是当今全球经济发展的新亮点,是推动全球经济平稳增长的源动力。2015年是“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之年,是“中国制造2025”的起步阶段,更是我国经济发展、产业转型的关键时期。在全球经济自由化的背景下,资源实现全球配置,我国传统要素的比较优势逐步削弱,如劳动力、原材料价格优势。新一轮科技与产业革命的来临,新机遇、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发展将由过去追求生产规模的扩张向质量强化转型,通过产业模块化走开放式创新之路。在全球工业4.0推进中,原有的技术模仿空间愈加狭窄,必须摆脱贴牌生产、尴尬的技术模仿,以复杂化、精细化作为技术突破口,推动科学技术在各领域的深度应用,通过创新驱动实现自主创新。开放拓展对外贸易,在需求结构深度调整下,随着新农村建设步伐加快,内需将保持稳定增加。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构建技术创新体系,向大规模、个性化、定制化方向发展,以满足顾客不同需求。加强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的创新联动,意识到创新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唯一出路,共同推动我国产业结构的转型优化。产学研相结合,推进互联网、管理、技术、信息等多学科于一体的协同创新,推动新技术、新产品研发,避免产品的“低端化”、“边缘化”。政府为主导,形成科研成果向产品转化的长效机制,充分调动国内市场、资源和资金,促进中国制造向“自主设计”、“自主品牌”转型。

参考文献:

1.李俊华.新常态下我国产业发展模式的转换路径与优化方向[J].现代经济探讨,2015(2)

2.张志元,李兆友.新常态下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动力机制及战略趋向[J].经济问题探索, 2015(6)

3.柯善咨,赵曜.产业结构、城市规模与中国城市生产率[J].经济研究,2014(4)

4.洪银兴.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方向和动力[J].求是学刊,2014,41(1)

5.金碚.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15(1)

猜你喜欢

优化路径新常态产业结构
基于产业结构对接的人力资源培养实践与思考——以湖南省为例
运用激励理论开展企业管理面临的困境分析
产业结构
产业结构变动、技术进步与碳排放
中国解决产业结构问题从淘汰落后产能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