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镇化对我国农村商贸流通发展的影响

2016-06-15向利

商业经济研究 2016年9期
关键词:积极影响城镇化

向利

内容摘要:城镇化与农村商贸流通体系有着积极的相互作用,新型城镇化可以给农村商贸流通体系带来人口聚集效应、区域协调效应和改革效应,并改善基础设施条件。而农村商贸流通体系也会给城镇化带来公共产品效应、就业效应和贸易效应。从目前来看,我国农村商贸流通发展还存在流通组织规模小、基础设施不足、流通成本高、市场壁垒严重和城乡差距大等问题。文章指出,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调整和优化农村商贸流通体系可以从完善城乡流通管理机制建设,加强区域协作效应,加大流通基础设施的投入与优化,加快信息化发展和构建流通诚信体系等几个方面入手,不断推进我国农村商贸流通的发展。

关键词:城镇化 农村商贸流通 积极影响

中图分类号:F724 文献标识码:A

城镇化与农村商贸流通发展的相互作用

(一)新型城镇化对农村商贸流通体系的作用

城镇化是农村商贸流通体系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其积极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人口聚集效应。有人就有消费,城镇化会带来大量人口聚集,不仅可以带来流通业就业人口的增加和分工效率的提升,同时还会带来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效应,使商贸流通业得到发展。二是会大大改善基础设施条件。随着人口的增加,道路条件会变得越来越好,根据城镇化规划,2020年我国铁路将覆盖50万以上人口城市,高速公路将覆盖20万以上人口城市,航空服务则要覆盖全国90%的人口,这样的基础设施条件无疑会给农村商贸流通体系的发展提供强大的基础设施支撑。三是区域协调效应。新型城镇化将会使我国出现越来越多的城市群,这些城市群分工更加明确,各自优势产业更加明显,更重要的是将会加速区域间经济的融合速度,改变以前各个城市、各个省份各自为战、市场分割的情况。在全国统一市场的背景下,商贸流通将变得更加迅捷、方便,农村商贸流通体系融入城市流通体系也会变得更加容易。四是改革效应。城镇化的推进,对我国当前的城乡二元管理体制将会不可避免地产生冲击,户籍制度、土地流转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一系列束缚农民制度的放宽和改革,将大大激活农村的经济活力,改善农村保障水平,提高农民消费能力,进一步繁荣农村市场,为农村商贸流通体系发展奠定长远的、坚实的基础。

(二)农村商贸流通体系对城镇化的作用

良好的商贸流通体系是一个城市发展的重要条件,其对城镇化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一是公共产品效应。流通体系有点类似于公共产品,广大农村地区长期以来公共产品供给不足,民众日常生活受到较大影响。而如果在城镇化的进程中,商贸流通体系能够随之发展,为进入城镇的農民提供更多、更优秀的公共服务,发达的流通体系也会成为城镇吸引农村人口的重要因素。二是就业效应。农民进入城市容易,但要生活下去成为市民却很难,难就难在无法顺利就业,这也成为近年来我国城镇化进程的重要阻力之一。而商贸流通业门槛低,吸纳就业人口多,完全可以成为农民进入城镇后就业的主渠道。仅以农村电子商务为例,截至2014年就为广大农民提供了数百万个工作岗位。三是贸易效应。商贸流通体系的发展,会促进城乡之间社会分工的细化,加速农村地区产业的转型升级,反过来又进一步促进贸易规模和效率的提升。

我国农村商贸流通发展存在的问题

过去三十多年来,我国商贸流通业获得了巨大发展,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生活水平,为经济建设作出巨大贡献,如图1所示。与此同时,其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以下问题:

(一)流通组织规模小

虽然我国贸易流通物流在改革开放以后获得了快速发展,无论是全国社会零售总额还是流通产业增加值,都实现了巨大进步。但在我国贸易流通中,流通组织规模小,地域特色突出、条块分割分明一直是比较突出的问题。以物流行业为例,我国排名前十的物流企业在全国市场份额中只占到13%,而美国的这一数字为34%,日本排名前十的物流企业更是占到全国市场份额的90%。由此不难看出,我国流通组织的集中度过低,组织规模比较小。这也意味着我国物流企业资金实力不强、技术积累不够、人才储备不足,无法与国际物流企业巨头直接竞争。同样的情况还出现在连锁行业,2014年我国连锁百强企业的销售额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的比重只有17%左右,与发达国家普遍在50%的比重相去甚远。

(二)基础设施不足

由于商贸流通业一直是我国市场化程度比较高的行业,各地方政府基本上只制定商贸流通行业的发展规划,在财政资金的投入非常少。特别是在流通基础设施建设上,各地都存在很多欠账,资金投入严重不足。比较明显的情况就是各地的集贸市场和批发市场的摊位,不仅设计不合理、建设数量少,而且造成摊位的成本居高不下,直接增加了商贸流通成本。一方面,从居民身边的超市(大卖场、标准超市、便利店)人均占有率来看,我国每万城镇人口的拥有量是2.26个,不到发达国家5.5个的一半,人均超市面积0.2也大大低于0.34的世界平均水平。从大卖场情况来看,我国每万城镇人口的拥有是4.9个,只相当于发达国家14.5个均值水平的1/3。对于很多消费者而言,去卖场、超市的不方便,会在很大程度上抑制其消费行为。另一方面,从流通的关键环节—物流园区建设来看,各地政府虽然都作出了相应的规划,提出要建设物流中心等业态,但从实际情况来看,地方政府盲目圈地和投资的多,真正发挥作用的少,通过建设现代物流园区对地方流通体系产生深刻变化的更少。

(三)流通成本高

我国流通成本高可以从两个方面体现出来,一方面,在路上的成本过高。中国汽柴油价格自从涨价后很少回落过,而且绝大部分物流企业都是私营企业,很难享受到政府因为油价上涨而推出的汽柴油补贴。在公路运输上,地方政府的路政、运政以及交警等部门对货车另眼相看,只顾罚款而少有管理的情况,公路“三乱”久治不愈。在铁路运输上,运力严重不足,民营商贸流通企业很难通过正常渠道获得火车皮。在航空运输上,大部分商贸流通企业承担不起过于昂贵的航空运费。严峻的现实使得我国属于全球物流成本最高的国家之一。在实践中,一件货物从位于广东的厂家发往东北的费用,竟然比发往美国的费用还要高,处于很不合理的状态。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社会物流总费用占到GDP的18%,远远高出发达国家5%的平均水平。另一方面,商贸物流的零售环节成本极高。在商贸物流的最后一个环节中,也就是零售业,高额的进场费用让很多商家承受不起。而在实际情况中,各个卖场还通过巧立名目违规收取占用费等费用,更是让商贸流通成本直线上升。

(四)市场壁垒严重

我国拥有全球最大的消费群体,却没有形成与之相应的全球最大的统一市场。长期以来,我国各地方政府都或明或暗地实行着地方保护主义,通过种种手段为外来产品进入本地市场设置障碍。比如,地方政府的采购,只要本地企业能够生产的,基本上就不会使用外地品牌,除非是无法拒绝的全国大品牌。这从各地方出租车车辆的选择就可以看出来,北京市用的是现代汽车,天津市用的夏利汽车,到了武汉全是二汽生产的神龙汽车,此类现象都说明,真正意义上的全国统一市场还没有形成,市场壁垒依然十分严重。在有关社会调查中,超过60%的受访者认为地方政府存在地方保护主义,超过69%的受访者认为地方政府会限制本地企业经营外地产品的比例。在本地品牌与外地品牌发生冲突时,往往受到责难的会是外地品牌。正因为如此,甚至有不少商贸流通市场主体认为开拓国内市场比开拓国际市场还要难。这种人为划分本地与外地的市场壁垒行为,不利于商贸流通业的发展。

(五)城乡差距大

我国长期奉行城市优先、工业优先的指导思想,在商贸流通领域同样如此。在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城乡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差距越拉越大。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10-2014年,我国城市与农村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超过了6倍,如图2所示,这显然不是一个正常的数据。除了农村收入水平较低、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存在差距外,商贸流通效率不同也是重要原因。在广大农村地区,特别是中西部地区的农村,商贸流通业还处于比较原始的状态,除了传统的露天集贸市场和村里的夫妻店、代销店,基本上见不到现代商贸流通业态。商贸流通和消费环境建设的滞后,使许多农村居民很少有机会消费。商贸流通体系的落后,还使得农村物流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十分突出。如果不能尽快消除这种差距,我国商贸流通体系将会加大割裂为城市流通与农村流通,且会呈现越来越大的差距。如此一来,目前已存在的工业品难以下乡、农产品难以进城的问题会越来越严重,严重制约我国商贸流通业的长远发展。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商贸流通体系调整与优化路径

(一)完善城乡流通管理机制建设

城乡二元体制是造成我国乡村商贸流通诸多问题的源头,在推进城镇化的进程中,改变这种二元体制,或是削弱二元体制的影响将会是城镇化的重要内容。

一是要加快农村土地流转、户籍管理制度等改革进程,将农民从土地上解放出来,打破城乡的严格区分,为农民创造机会真正从农民变成市民,从而进一步将农民的消费潜力释放出来,奠定农村消费市场繁荣的基础,也为乡村商贸流通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二是要大力培育农村商贸流通主体,构建城乡双向流通体系。乡村处于流通体系的末端,流通主体和流通能力不足是妨碍商贸流通体系发展的重要原因。应鼓励发展农超对接、公司+基地+农户以及各类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建设,在此基础上,发展成为有实力、覆盖面广的农村流通主体。政府应从政策扶持、金融支持和就业培训等方面,引导、扶持农村流通主体的发展壮大。比如,对各地的农村经济合作社给予更大的支持,从人员、资金和管理上给予直接帮助,使其成长为农村商贸流通体系中的重要主体。三是要大力实施农村流通体系建设重点工程。比如,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双百工程、新农村商务信息服务体系工程、以旧换新等一系列重点工程,不仅要让老百姓眼前获得利益,更应成为健全改善农村流通体系的长期工程。要结合县级以下财政收入窘迫的实际情况,加大对农村地区的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可以通过在全国各地建设惠农工程的形式,推进农村商贸流通重点工程建设,补齐农村流通体系的短板,进一步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流通体系的融合,使农村流通体系与城镇化建设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二)加强区域协作效应

在各地追求本地经济增长速度的背景下,地方政府人为设置贸易障碍,实行地方保护主义,严重阻碍了农村商贸流通领域的发展。从经验上来看,在推进城镇化的进程中,贸易起着非常积极的正向作用,城镇化的规范推进也有助于贸易流通体系的发展。因此,應加强区域协作,规范不同地区间的竞争与合作,促进农村流通体系发展。

一是政府应对地区间经济发展考核进行修正,防止城市在追求发展速度的情况下,一味索取,形成只消耗周边地区资源,却不能起到带动辐射作用的做法。通过建立合理的考核标准,引导地方政府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打破地方保护主义思维,真正建立起合理有序、自由竞争的商贸流通体系。二是应推进城市之间的合作与分工,完善商贸流通布局。比如,对中心城市,应着力发挥和提升辐射功能,并将中小城市打造成商贸流通的重要节点与补充,逐步完成全网性的农村流通体系。不能一味追求农村物流体系建设的高大全,而应该结合各地不同的经济发展情况和工农业资源禀赋,有选择的发展商贸流通业。三是应加强我国东中西部流通体系的建设。与东部地区发达的农村经济不同,中西部农村经济比较落后,农村流通体系十分不健全,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和通过农村流通体系促进城镇化进步来看,应加大东中西部的流通体系布局,重点加大对中西部农村商贸流通体系的资金投入和政策扶持力度。可以依托现有的铁路、高速公路和国道等条件,大力扶持农村流通关键节点的布局,真正将流通触角完全铺设到广大中西部农村。尤其是加大对青海、甘肃等中西部经济落后地区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由中央政府牵头,建设一批中西部地区的交通骨干工程,不断完善中西部地区的公路、铁路、民航等交通网络。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在城镇化进程中,建设好农村商贸流通体系,为推进新型城镇化发挥更大作用。

(三)加大流通基础设施的投入与优化

要想富,先修路,这已是所有人的共识。从经济学角度来看,只有当交通成本相对于生产力差别较小时,人们才有利可图。农村商贸流通体系的落后,交通等基础设施的落后是最突出的。因此,必须加大对农村流通基础设施的投入与优化。一方面,加大农村地区公路、铁路等道路的建设,特别是要加大农村地区基础设施与城市设施的连接,逐步消除城乡之间和各种运输工具之间的连接障碍,为农村地区的商贸流通效率提升奠定基础,真正打通物流最后一公里,为工业品下乡和农产品进城建立畅通渠道。同时,通过各种流通方式之间的无缝连接,减少商贸流通领域不必要的商品运输转换频次,进一步降低流通成本。特别是要通过农村基础建设的改善,实现农村商贸流通体系快速融入全国大流通体系。另一方面,要加大农村网点的规划与建设。可以想象,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农村的土地会越来越贵,如果不提前做好农村商贸网点的规划,未来农村商业网点的建设将难以进行。而目前来看,农村和城镇的商业网点严重缺乏,不仅影响着居民日常生活需求,也对农村商贸流通体系形成了事实上的阻断。应结合城镇化进程,合理设计农村商业网点和必要的物流园区,将其融入已有的空港、海港、高速公路、铁路等交通枢纽,最大限度地实现农村商贸流通体系的扩张与效率提升。要出台财政资金扶持、信贷支持、税费减免等优惠措施,加快村庄里的小型连锁超市、村民服务中心的建设,并赋予其现代商贸流通的功能,以取代农村地区广泛存在的代销点、夫妻店等形式,提高农村商贸流通网点对农产品营销的推动作用,使之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助力。

(四)加快信息化发展

信息化在农村商贸流通体系建设中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要加快农村信息化建设,充分借助信息化手段,创新农村流通设施、流通手段,实现农村商贸流通体系的跨越式发展。一是大力实施农村电子商务。阿里研究中心的数据显示,2015年上半年,淘宝网注册地为县以上的网店达到876.2万个,其中有近200万个网店是在村镇,经营着以农产品为主的各类商品,吸纳了数百万农村就业人口。政府应看到农村电子商务的积极作用,从政策、财政、金融等各个角度加大对农村电子商务的扶持力度。比如,在农村设立电商中心,为农民开展电子商务提供免费培训,为农村电子商务配套相应的交通条件等,鼓励、引导农民开展电子商务。二是为农村适当倾斜数字化资源。沃尔玛的成功除了管理上的成功,更重要的是來自于建立在自有卫星系统上的高效强大的采购系统,它实现了沃尔玛总部对各个门店信息的即时掌控,使其信息流的速度远远超过普通连锁企业。随着我国航天科技的日益发达,特别是北斗系统的建立,完全可以在商业应用中适当向农村倾斜,为农村商贸流通体系的效率提升提供帮助。三是加快物联网建设。物联网技术自出现以来,迅速成长为一个巨大的产业。由于物联网还处于起步阶段,农村与城市处于同一起跑线,加强农村物联网建设,可以大大提高农村商贸流通体系的效率。

(五)构建商贸流通诚信体系

农村商贸流通是我国商贸流通体系的末端,商业环境监督力量十分薄弱,导致诚信缺失在农村流通市场中体现的尤为明显。一些不法商贸流通企业和个人利用农村缺乏监管的特点,将一些价格便宜的残次品甚至是假冒伪劣产品销售给农民,还有一些假农药、假种子、假化肥等,给农民生产生活造成巨大的损失。因此,有必要构建更加严谨的商贸流通诚信体系。一方面,要加强农村商贸流通市场主体的监管工作。比如,针对当前农村市场假冒伪劣产品比较多的问题,工商、税务、商务等政府部门应加强监督,及时查处农村市场上制售假冒伪劣产品的行为。如果做不到这一点,农民还是会更愿意到城里购买所需的东西,以保证可以买到质量更好的物品,如此一来,农村商贸流通依然难以发展起来。还比如,农村地域广,管理成本高,易出现管理上的盲点。针对农村商贸流通市场主体众多、规模小且分散的特点,可以借鉴社会管理中的网格化管理经验,将农村流通市场划分为多个网格,实行网格化分片管理,逐步消除农村市场管理中存在的漏洞。另一方面,要加强对渠道商收取不合理费用的管理,加大针对消费者欺诈行为的打击力度。农村商贸流通主体大多比较小,其在面对占有渠道优势的销售商时,往往会处于非常明显的弱势地位,过多过高的渠道推广收费,会严重打击农村流通市场主体的积极性。因此,政府应大力规范市场行为,加大日常监督管理力度,降低农村流通企业的运营成本,促进其不断发展壮大。

参考文献:

1.郑玲.城镇化视角下东北三省城乡商品流通体系建设研究[D].哈尔滨商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

2.廖薇.流通产业发展水平与城镇化质量提升研究[D].安徽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5

3.方聪龙.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我国流通体系的调整与优化[D].厦门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

4.胡宏涛.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宁乡县商贸流通产业发展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

5.王彦庆.中国城乡商品流通一体化研究[D].哈尔滨商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6.吴学品.流通业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研究[D].上海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

7.郑勇军,肖亮,牛言瑜,廖明,徐锋,易开刚,朱发仓,徐元国.现代流通业发展与新型城镇化—以浙江省为例[J].商业经济与管理,2014(3)

猜你喜欢

积极影响城镇化
解析情景教学对高中数学教学的积极影响
商业银行受我国利率市场化的影响分析
英美原声电影对高中英语口语教学的积极影响
让老年农民挑起城镇化的重担?
坚持“三为主” 推进城镇化
城镇化面临的突出问题和应对之道
城镇化
加快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
对构建新型城镇化的观察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