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协同创新的城乡物流运营一体化模式构建

2016-06-15梅培

商业经济研究 2016年9期
关键词:一体化模式协同创新

梅培

内容摘要:对于现代社会来说,物流绝对是重要的基础与先导性行业,其承载着保证城乡之间发展的各类资源要素顺畅流通的重任,同时也是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衡量指标。“三农”问题一直制约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而想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提高城乡经济发展之间的平衡性,打破传统的资源流通壁垒。基于此,本文以新型城镇化时代环境为背景,以协同创新理念为立足点,以河南东部经济隆起带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该地区城乡物流体系在运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构建了更具一体性的城乡物流运营模式,研究成果具有较好的推广意义。

关键词:协同创新 城乡物流运营 一体化模式

中图分类号:F252 文献标识码:A

传统城乡物流模式存在的问题

(一)物流主体之间的协同意识不强

就目前情况来看,河南东部经济隆起带城乡物流体系的运营效率并不高,不同物流企业之间、物流企业与供应链不同节点成员之间都没有建立起完善的合作机制,部分企业尚未认识到产业发展协同效应的重要性,导致在物流业务开展过程中经常出现争抢资源的现象。

(二)政策保障力度不强

政府为了保障农产品销路以及农民收入,推出了一系列鼓励连锁超市将分店开到农村的政策,希望通过这种成熟的商业模式推广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以及提高城乡物流网络的运营效率。不过,农民收入较之城市居民要低很多,所以其消费能力并不强,对连锁商店所销售产品的需求也非常不稳定,这就导致了连锁超市库存难以控制以及经营成本较高的问题。为了降低经营成本,这些连锁超市只能压缩物流成本,这无疑会加剧物流市场的混乱局面。

(三)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失衡且技术保障缺失

虽然最近几年河南东部经济隆起带的基础设施建设速度不断加快,基础设施的完善程度也在不断提高,但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工作却严重滞后,城乡之间存在严重的基础设施失衡问题。技术保障缺失包括:缺乏专用、先进的农产品储存仓库;农产品运输以及仓储等技术水平较低。实际上,技术是农产品物流效率的重要保障,有了先进的加工与储存技术,农产品的损耗率将大幅降低,附加值则会显著升高。此外,当前河南东部地区物流体系尚未实现网络化与信息化的管理方式。

协同创新下的城乡物流运营一体化模式构建

(一)产业基地带动型城乡物流运营模式

1.工业反哺农业发展阶段。为了缩短城乡间的经济发展差距,提高经济发展的平衡性,我国于2006年正式启动了工业反哺农业的进程,这也就意味着国家给予农村发展支持的力度会逐渐增大,城市与农村之间的关系将发生重大转变。与此同时,为了提高农业的产业化与现代化程度,政府一直鼓励农村地区发展特色与现代化农业,希望借此优化产业格局。通过表1可知,河南东部经济隆起带不但进入了工业化阶段,而且还达到了工业化的后期,完全符合工业反哺农业的要求。具体的判断标准如表2所示。

2.产业发展状况分析。总体而言,河南东部经济隆起带仍然以农业为基础产业,农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在逐年递增,整个社会经济体系日趋完善,服务业拥有巨大的发展前景。河南东部经济隆起带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特色就是园区经济。园区经济是一种辐射性超强的产业发展模式,其能够以园区为中心,带动周边地区相关与上下游产业的发展,从而实现协同发展的目标。目前,河南东部经济隆起带的产业类型如表3所示。该地区已经初步形成了产业集聚格局,在园区的带动下,不同产业逐渐靠拢,不但延伸了供应链的长度,还提高了供应链上各节点之间的协同合作效率,增强了本地区的竞争优势。

3.产业基地带动型城乡运营模式构建。以產业基地与园区为依托,该地区的物流运输具有以下两个突出特点:第一,物流需求巨大,由于产业与企业逐渐聚集,集群区内对不同生产资料的输入需求以及不同产品的输出需求都非常大;第二,集群区拥有资金、技术以及设备优势,拥有运输设备等资源,管理的信息化与网络化程度很高,能够为物流体系优化与完善提供足够的资金。基于此,可以将产业基地作为服务中心,在周边地区建立起为其提供资源互换物流服务的物流体系。物流体系的运营模式如图1所示。 从本质上来讲,这种物流运营模式关注的是不同节点之间的信息共享效率;换句话说,其能够保证供应链中的各节点成员能够及时获得各自所需的全部信息,了解产品的具体状态。

该模式的实现流程可以概括为:首先,产业基地建设专属的物流园区,并建立网络化的物流管理系统,园区每天实时更新运输车辆的运行信息;其次,企业根据所获得的运输车辆信息安排采购与销售计划,并将商品交由物流配送中心承运;最后,物流配送中心将商品运输到农村地区,并将企业采购的农产品运回城市市场。

很显然,这种物流模式有以下三个优点:第一,能够显著降低物流成本,增大企业获利空间;第二,能够提高农产品生产的产业化程度,提高企业与农民之间合作的协同性;第三,能够优化配置城市与农村的发展资源,实现“工业反哺农业”的目标。

(二)“三农”专项城乡物流运营模式

1.农产品物流特点分析。第一,市场主体不明确。作为传统的农业大国,我国每年产出的农副产品不但种类繁多,而且数量巨大,其中绝大部分会进入市场。但受到我国农业生产规模化程度不高的限制,生产的主要单位基本上仍然是家庭,很少有具有一定规模的农场出现,这无疑会导致单个农户扮演着农产品交易市场主体的角色,从而导致市场主体不明确。

第二,物流难度大。由于绝大多数农产品都属于生鲜类产品,它们不但难于包装与运输,还难于装卸与仓储,对物流配套设备的要求较高。此外,当前我国农产品的生产过程主要还是依赖自然条件,投资回报具有很高的不确定性,因此,很难吸引到投资。

第三,供给季节性强,供应链整合难度大。众所周知,农产品的生产周期是固定的,因此,其供给具有很强的季节性;与此同时,农产品的消费是分散的,农民很难精准的判断市场需求信息,做出正确的生产决定,一旦种植了供过于求的农作物或者养殖了供过于求的禽类、畜类,就很可能找不到销路,遭受沉重的经济损失。从市场的角度来讲,其对农产品有着很高的新鲜度要求,但农产品又偏偏是容易腐败与折损的,只有整合了供应链上的各个节点,才能缩短物流流程,提高物流体系运营效率。

2.三级“三农”专项城乡物流运营模式构建。目前,河南东部经济隆起带的城乡物流体系存在很多问题,导致这些问题的原因有些是主观的,有些则是客观的,想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应该构建层次更加鲜明、结构更加简洁的城乡物流体系。基于此,本文构建了“三农”物流配送专项城乡物流运营模式。

该模式由政府牵头,以市区为中心,以市区周边的乡镇县为节点建立物流配送中心,不同配送中心之间通过网络连接,共同形成能够全方位覆盖整个地区的现代物流配送网络。首先,政府要加大对物流配送中心建设的支持力度,增强城乡物流体系的完整性;其次,由乡级到镇级,再到县级的流通网络不但能够有效优化城乡之间的物流资源,还能减少物流中间环节,从而实现降低物流成本、提高农产品进城质量与效率的目标。

(三)依托第三方物流的城乡物流运营模式

虽然河南东部经济隆起带的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高,但其周边的农村,特别是那些偏远的农村经济仍然比较落后,农业生产集中程度不高。农户基本上都是各自将农产品运输到城市中,几乎不会委托第三方物流企业。很显然,这种分散的物流模式不但无法降低物流成本,还会导致物流配送时间较长,这也正是导致当前农民无法及时获得农业生产与生活资料,以及农产品无法及时运到城市市场销售的最主要原因。

第三方物流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当然这种物流模式离不开政府的支持。首先,政府应该在尊重市场规律的前提下,向那些为“三农”提供了物流服务的第三方物流企业提供一定的政策优惠,帮助其建立起完善的配送体系;其次,政府应打造信息网络平台,并鼓励更多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加入其中,为其提供共享物流资源的平台,从而优化物流资源配置,提高城乡物流体系运营效率。

(四)依托大型龙头企业的城乡物流运营模式

河南东部经济隆起带上的城市基本上都有属于自己的龙头企业,虽然这些企业所处的行业各不相同,但却都是各自行业中的佼佼者,对本行业乃至上下游行业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这些企业拥有着雄厚的资金实力,完全有能力建立起现代化的物流管理体系;与此同时,其还能带动相关行业的企业和参与者共同提高物流体系运营效率。

現阶段,可以利用各个城市龙头企业的物流体系来发展城乡物流运营模式。根据企业的产品特点,可以将其大致分为两类:第一类,生产的产品主要销往基层企业,例如报纸、书刊等,这些企业已经建立起了非常成熟的物流配送体系,能够承担起服务三农的责任。以此为基础构建物流运营体系的成本相对较低,而且很快就可以见到成效;第二类,销售的产品主要面向消费者,例如连锁超市等,这类企业拥有极强的配送能力,能够达到很高的配送要求,但是服务范围相对狭窄,基本上只辐射到所在市区,无法覆盖到农村地区。政府应鼓励其将配送区域延伸到农村,并提供一定的政策优惠,从而令其可以与农户无缝对接,为农产品进入市场扫清障碍。

参考文献:

1.魏洪茂.基于物联网的物流业发展模式研究[J].物流科技,2013(8)

2.宋长青,赵依林.基于城乡统筹的农产品物流发展因素分析[J].物流科技,2011(11)

3.赵俊亚.从新世纪9个中央一号文件看“三农”发展[J].农业经济,2013(1)

4.张新华,李红.城乡一体化下的区域物流发展问题研究[J].企业导报,2012(3)

5.杨建华,郭继东,马书刚.城市物流配送系统的环境影响评估[J].城市问题,2012(12)

6.卢美丽.城乡物流一体化体系的构建和评价[J].农业经济问题,2012(4)

7.庄文娟,叶.福建省农超对接模式的物流模块改进对策研究[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2(3)

猜你喜欢

一体化模式协同创新
继电保护测试发展方向的思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