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鞋底
2016-06-15刘亚明
刘亚明
现在已少有人穿家做的布鞋了,因此人们对纳鞋底也渐渐陌生了。
上世纪60年代,正是实行供给制时期,好象一直是服装、日用品等物资奇缺,家家生活差不多,都不富裕,穿新衣服、新鞋子对于一般人来说都是在春节的时候。而新鞋的样式也不多,除了解放胶鞋、反毛皮鞋(当时人们那样称谓),更多的是家做的布鞋。
那时,几乎家家会做布鞋。尤其是一些上了年纪的妇人,长年累月地做着针线活,做出的布鞋美观耐穿。春节前,给全家每个人做一双崭新的布鞋是她们的当务之急,也是乐趣所在。做布鞋,有很多讲究,起码穿在脚上舒适好看、经久耐用,所以,做布鞋的人家都少不了鞋楦子、锥子、顶针、烙铁和线板子类。说到做布鞋,最能考验鞋的质量的就是鞋底的坚实耐磨问题。其实,布鞋的鞋底也大都是布料的。布料鞋底加工起来比较费劲,首先就是选布料,大人们把平时做衣服下来的边角余料用一块铺衬或布包裹起来,五颜六色的、大大小小的,找出来之后放在一边备用,接下来把这些布块用米汤或面做的浆子一层一层地粘起来,为了板正,许多人把第一层布料贴在门板上(过去门许多都是可以随时装卸的简易门板,门板上下各有突出的一节,放在门框的两个槽里,就是所谓的户枢),这个时候烙铁发挥了作用,一层布粘上了,上面隔着什么东西或干脆什么也不隔着,就用烧热的烙铁在上面来回熨,这样一层层布料逐渐加高,两三毫米一层熨干,人们俗称打葛布(音),大致有6、7层一厘米左右厚,这时鞋底的原始材料就形成了。
有了鞋底的原始材料,再接下来更重要的是纳鞋底。
纳鞋底同样需要有耐心和手工技术,人们纳鞋底需要把锥子由上而下地扎下去,然后把后面的坚实的麻绳带回来,如此往复,就把1厘米左右的葛布紧紧地缝在一起了,新的鞋底针脚顺势一圈圈,疏密有致,简直就是一个精美的手工艺品。不管是年迈的祖母,还是心灵手巧的母亲,都能在并不明亮的灯光和冬日的火盆旁边,仔仔细细地缝制鞋底,在孩子们的心底也密密麻麻地缝上了难忘的记忆。那鞋底的密密麻麻,是说不尽心血和情思。难怪一些影视作品里,有些孩子舍不得穿上母亲做的新布鞋,把鞋子作为爱的信物珍藏。
现在,会纳鞋底的人恐怕也不多了,取而代之的是琳琅满目的各式各样的皮鞋、休闲鞋等等,即便是布鞋,也远远不是过去那样传统的手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