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里的潼关
2016-06-15朱耀儒
◎文/朱耀儒
古诗里的潼关
◎文/朱耀儒
古潼关被称为仅次于山海关的天下第二名关,素有“畿内首险”“四镇咽喉”“百二重关”之誉。诗圣杜甫在他的名诗《潼关吏》中如此描绘潼关的险峻:“连云列战格,飞鸟不能逾。胡来但自守,岂复忧西都。丈人视要处,窄狭容单车。艰难奋长戟,千古用一夫。”在潼关山上列开战阵,连飞鸟也无法逾越;如果胡人来侵犯,只要有人把守,就不必忧虑西都的安全;这里险要之处,只容一辆单车通过,大刀长戟是挥舞不开的,千百年来,一直具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
唐太宗李世民《入潼关》诗曰:“崤函称地险,襟带壮两京。霜峰直临道,冰河曲绕城。古木参差影,寒猿断续声。冠盖往来合,风尘朝夕惊。”李世民不仅写出了潼关的“险”,也写出了潼关的“惊”,霜峰、冰河、古木、寒猿,有静有动,有声有色,把潼关的惊险描绘得淋漓尽致,入木三分。
潼关建有威武的城楼,当时被称为津楼。唐代诗人张说有《题潼关楼》诗:“客行逢雨霁,歇马上津楼。山势雄三辅,关门扼九洲。川从陕路去,河绕华阴流。向晚登临处,风烟万里愁。”
写潼关城楼的诗,以诗人岑参的《东归晚次潼关怀古》最著名:“暮春别乡树,晚景低津楼。伯夷在首阳,欲往无轻舟。遂登关城望,下见洪河流。自从巨灵开,流血千万秋。行行潘生赋,赫赫曹公谋。川上多往事,凄凉满空洲。”这是一首容量很大的诗,除了叙述诗人向晚登楼所见之外,还有自己的联想和感触。因为有了这份历史的厚重,诗人落寞无聊的心绪也变得更加凄凉怅惘。
自然天堑固然有利于国家的安定和百姓的无虞,但对作为皇帝的人来说,治理一个国家,只靠设险是不行的。唐玄宗李隆基诗曰:“河曲回千里,关门限二京。所嗟非恃德,设险到太平。”李隆基在这里提出了治理国家重要的是“恃德”的问题,可见他并不糊涂。李隆基的宰相张九龄完全赞同玄宗的观点,也赋诗曰:“嶙嶙故城垒,荒凉空戍楼。在德不在险,方知王道休。”以德治国,这大概是唐玄宗取得“开元盛世”的可贵经验。
宋代汪元量《潼关》诗曰:“蔽日乌云拨不开,昏昏勒马渡关来。绿芜径路人千里,黄叶邮亭酒一杯。事去空垂悲国泪,愁来莫上望乡台。桃林塞外秋风起,大漠天寒鬼哭哀。”汪元量是咸淳进士,曾以琴艺供奉谢太后。元灭宋后,随三宫被掳北去,后出家为道。他的诗多记国亡北徙之事。这首诗是他从甘肃回杭州途经潼关时所写。此诗没有对潼关的直接描写,只是记述了诗人经过潼关时所产生的感慨。当然,这种感慨是由看到雄伟的潼关所引发,蕴藏着江山易主的叹息与悲哀。
明代诗人陈基《潼关》诗曰:“河浑浑,关崿崿,太古以来神禹凿。前车未行后车却,去马一鸣来马愕。自古虎视继龙兴,周道不复如砥平。至今惟有秦川路,千里秋风落叶声。”曾参与修过《元史》的江南才子陈基对潼关的描绘非常具体细致。诗人起笔写山水:黄河浑浊的流水滔滔不绝,潼关高俊的山崖嶙峋峥嵘。据说这样的山河是远古的大禹所开凿。只有一条狭窄的关道上,前面的车还未行动,后面的车已经望而却步;已经过去的马一声嘶鸣,后面的马便被惊得起蹄扬尾。关道的难行由此可见一斑。班固在《两都赋》里写道:“周以龙兴,秦以虎视”,此处“虎视继龙兴”是说自古以来险峻的关隘都是历朝历代的必争之地。今日这条周代开辟的关道再也不像磨刀石一样平坦了。尽管如此难行,但要到秦川也只有这一条路了。秋风中的千里之行,可以听到落叶的声音。最后两句,在于揭示潼关行道上的落寞寂寥。明代马理《题潼关》诗曰:“虎踞龙盘此要津,迢遥悬处不生尘。行人若问金汤固,半属山河半属人。”在祖籍陕西三原县的明代正德九年(1514年)进士马理看来,潼关是“虎踞龙盘”的“要津”,看起来很遥远的悬崖峭壁上不生草木,不落灰尘。这两句是描绘潼关的高耸险峻。行人若问国家为何固若金汤,应该说功劳的一半属于雄壮的河山,一半属于人为。无疑,马理在这里赞颂的是壮丽山河所做出的贡献。
清代顾嗣协有《潼关有感》:“百二雄关入望遥,流亡满目叹萧条。百年赤地难逢雨,近来疲民无可招。雪拥秦山常叆叇,风回河岸自飘摇。从今祀典崇西岳,筹策无烦问采樵。”
潼关一直被誉为“百二雄关”,意思是说,在这里用二万兵卒就可以抵抗百万大军的进攻。“入望遥”即“遥入望”。诗人在“赤地难逢雨”“疲民无可招”的流亡途中,很远就看到有名的“百二雄关”。大自然是如此的雄伟壮阔,而民间却饿殍遍野,满目萧条,这就形成了十分鲜明的反差。这样写来,显示了诗人对世事的关注和喟叹。很厚的云朵笼罩着拥雪的秦岭,朔风在黄河岸边回旋飘摇。如今人们祭祀险峻巍然的西岳会有什么作用,要寻找治理国家的良策,还是不要怕麻烦,去问问打柴的樵夫吧。这首诗对潼关并没有多少描写,却提出了治理国家的一项策略,表现了诗人“民为重,君为轻”的民本思想,实属难能可贵。
1882年秋,17岁的谭嗣同从湖南故乡赴甘肃父亲任所途中,经过潼关,曾赋《潼关》诗一首:“终古高云簇此城,秋风吹散马蹄声。河流大野犹嫌束,出入潼关不解平。”这位英气勃勃的青年,骑马登上山间的潼关古道,看到高天的云涛簇拥着古城,清脆的马蹄声被猎猎的西风吹散刮远。黄河奔向平坦广阔的原野,气势却不见缓和,好像仍然嫌河床箍得太紧,那连绵不断的山峰突兀而起,耸入云天,唯恐自己显得平庸。诗中的大河“犹嫌束”,群山“不解平”,都显示了这位青年诗人豪迈奔放的激情和冲决封建束缚、追求思想解放的愿望。
民国元老于右任先生为潼关写下多篇诗词,其中的《潼关道中》曰:“慷慨同仇有古风,开关几次出关东。河声岳色天惊句,写出秦人血战功。”于老在诗中说,秦人一直有“慷慨同仇”的古风,曾经几次闯出关东,为天下太平建立了不朽的功勋,黄河西岳见证了这一切。众多的文人墨客为它写下了让上天震惊的诗文,都是讴歌秦人血战的丰功伟绩。于老是秦人,自然对秦人感情深厚,所以,字里行间充满对秦人敬仰和赞颂。
古诗里对潼关的描绘和颂扬很多,不能一一列举,但从这里提到的古诗来看,就足以让我们领悟潼关的震古铄今、光前裕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