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护理对脑外科危重患者应激反应的作用
2016-06-15程丽萍
程丽萍
认知护理对脑外科危重患者应激反应的作用
程丽萍
目的 研究认知护理对脑外科危重患者应激反应的作用。方法 选取86例脑外科危重患者,将其随机均分为2组(n=43)。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给予观察组患者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认知护理。护理结束后,采用简明精神状态量表(MMSE)比较2组患者护理前后的变化。结果 观察组患者干预后MMSE评分为(27.86±1.38)分,显著优于对照组的(26.20±2.02)分(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在护理前后的MMSE量表各指标与总分均存具有相关性。结论 认知护理对脑外科危重患者应激反应能力的恢复有着较好的促进作用,值得在临床中大力推广。
认知护理;脑外科危重患者;应激反应
脑外科疾病大多具有病情变化快、急、危、并发症多、致残率高、致死率高等特点,对于脑外科疾病患者的治疗大多采用手术治疗,术后患者恢复时间较长[1-2]。患者通常在生命体征、肢体活动、意识状态等方面表现出一定的差异,同时患者的不良心理对手术及术后的恢复造成了阻碍[3]。此次研究选取86例脑外科危重患者,分别采用常规护理和认知护理对其进行护理,从而研究认知护理对脑外科危重患者应激反应的作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4月~2014年4月间在景德镇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86例脑外科危重患者,将其随机均分为2组(n=43)。观察组患者中,男24例,女19例,年龄27~74岁。43例患者中,26例为颅脑外伤,14例为脑出血,3例为颅脑肿瘤。对照组中,男22例,女21例,年龄27~74岁。43例患者中,24例为颅脑外伤,16例为脑出血,3例为颅脑肿瘤。2组患者在年龄等一般资料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措施,保持患者病房内安静舒适,定期更换病房内的床单,协助患者翻身,帮助患者按摩受压肢体。指导患者通过分散注意力的方法缓解疼痛,若患者疼痛较为剧烈,可根据医嘱给予镇痛药物。监测患者生命体征,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注意力、感知力等变化,若出现异常应及时与临床医生进行沟通[4]。
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护理方法基础上,再给予患者认知护理:(1)医护人员积极主动与患者及患者家属进行交流沟通,消除患者不良情绪,帮助患者树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2)在患者术后进行常规的宣教指导,指导患者正确的饮食、锻炼、康复训练等。若患者在术后暂时丧失或永久丧失部分功能,护理人员应给予患者心理护理,并提供克服困难的办法。(3)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给予患者针对性的护理,对于患者及患者家属所提出的问题给予耐心详细的解释,增加患者及患者家属对疾病的认知程度,给予患者鼓励,可组织康复较好的患者与其进行交流,从而减少和避免心理应激,消除患者的不良心理。(4)对于患者在恢复过程中产生紧张情绪的情况,给予患者进行心理指导,进行放松训练,帮助患者稳定情绪,缓解紧张的心理。(5)及时向患者及患者家属传达术后有利的信息,支持和鼓励患者应对术后可能出现的特殊症状,使患者有心理准备去面对可能出现的特殊情况,以良好的心态对待特殊症状。(6)通过拼图、猜谜语、推理等训练,提高患者的记忆力、注意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7)给予患者婉转的心理疏导,使患者能够保持良好的心态面对术后可能会出现的并发症如肺部感染、肢体瘫痪等,使患者有思想准备,并鼓励患者进行早期的功能训练。
1.3 观察指标 对比2组患者干预前后的MMSE评分。
1.4 评价方法 根据MMSE量表[5]评价2组患者护理前后的认知功能评分,<27分为认知功能存在障碍,27~30分为正常。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6.0统计学软件对2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使用“x±s”表示,使用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百分率(%)表示,使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患者MMSE评分情况 2组患者干预后MMSE评分均优于干预前(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后MMSE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MMSE评分情况(±s)
表1 2组患者MMSE评分情况(±s)
组别例数干预前干预后对照组4323.36±1.4526.20±2.02观察组4323.42±1.2327.86±1.38
2.2 MMSE量表各项指标与总分之间的相关性 2组患者在护理干预前后MMSE量表各指标与总分均有相关性,记忆力与总分的相关程度最大。见表2。
表2 MMSE量表各项指标与总分之间相关性的r值表(n=43)
3 讨论
脑外科危重患者大多是由于交通事故、意外摔伤、脑血管意外等突然因素所造成,所以患者起病较急、严重、危险,对于脑外科危重患者的治疗大多采用手术,但患者在术后可能会并发其他疾病甚至出现残疾,致残率及致死率较高[6]。大部分患者病情较严重,术后需要长时间的治疗和护理才能恢复;患者与家属对手术顾虑较多,有较重的思想负担,对于治疗没有信心,患者心理恐慌,对术后恢复过度担忧,从而严重的阻碍了患者术后的康复[7]。认知护理属于心理护理范畴,重视患者的行为、信念、思想、情感的本质及变化[8]。认知护理的方法能够增加患者及患者家属对疾病病因、功能恢复训练、术后并发症、饮食方面的了解,能够有效的缓解患者的紧张心理,稳定患者情绪,减少患者的心理应激[9]。
认知护理干预能够给与患者良好的心理支持和必要的心理干预,能够很好的帮助患者认识自我,从而提高患者对现实的认知能力,使其建立正确的认知。张旭英[10]的研究表明,通过有效的认知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的调动患者大脑兴奋性,促进患者早期大脑功能的恢复。
此次研究给予观察组患者认知护理干预,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护理结束后,2组患者干预后MMSE评分均优于干预前,观察组患者干预后MMSE评分优于对照组,说明认知护理能有有效的提高脑外科危重患者的应激反应能力。
综上所述,认知护理对脑外科危重患者应激反应能力的恢复有着较好的促进作用,值得在临床中大力推广。
[1] 何淑萍.探讨重度脑外伤患者的护理重点[J].大家健康(中旬版), 2014(5):288.
[2] 赵明仙,高丽仙.优质护理在颅脑外伤患者中应用的效果分析[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6):20-21.
[3] 罗晓菊,万鸿.脑外科急危重患者血糖控制与护理措施[J].中外健康文摘,2014(7):227-228.
[4] 陆宏翠.脑外科患者术后气管插管护理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2(8):587.
[5] 郭艳,蒋超.MoCA和MMSE量表在脑小血管病性认知障碍中的应用比较[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34(4):897-898.
[6] 程锦珍,周仲辉,吴惠平,等.脑状态指数在脑外伤患者意识监测中的应用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13,28(18):1641-1643.
[7] 张登科,徐水琴,苏巧荣,等.脑外伤患者心理推理能力缺陷的认知性和技巧性干预:一项12周随机单盲对照试验[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2,26(12):906-912.
[8] 李新玲.重症脑外伤患者64例的呼吸道护理[J].中国中医急症,2010, 19(2):350-351.
[9] 袁丽敏,张海英,王卉,等.认知护理对脑外科危重患者应激反应的作用[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2,31(6):1053-1055.
[10] 张旭英.认知护理在脑外科危重患者应激反应中的效果分析[J].健康必读(中旬刊),2013,12(2):446-447.
10.3969/j.issn.1009-4393.2016.2.064
江西 333000 景德镇市第一人民医院(程丽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