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延续性护理在提高脑出血患者生活质量的作用

2016-06-15陈思

当代医学 2016年2期
关键词:延续性生理职能

陈思

延续性护理在提高脑出血患者生活质量的作用

陈思

目的 探讨延续性护理对脑出血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80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n=40)。对照组给与常规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延续性护理疗法,患者在干预6个月后均应用SF-36生存质量量表评估生活质量,观测收缩压及舒张压下降情况来评估治疗情况。结果 实验组患者在生理技能(85.4±11.3)、生理职能(76.8±9.7)、躯体疼痛(72.1±10.9)、一般健康状况(76.8±10.6)、精力(80.9±11.8)、社会功能(91.1±9.1)、情感职能(89.3±10.9)和精神健康(77.1±8.6)方面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出院6个月后,实验组患者在护理满意度方面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延续性护理可明显提高脑出血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推广。

延续性护理;脑出血;生活质量

脑出血居高不下的发病率已严重地危害着我国居民的健康水平,多种脏器的损伤致机体功能的下降,自理能力逐渐下降,导致生活质量的下降[1]。延续性护理是如今较为流行的护理方式之一,是整体护理的一部分,可大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2]。因此,本研究主要分析延续性护理对脑出血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从而为延续性护理在临床上的开展提供理论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3月~2014年3月沈阳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诊疗并经临床医师确诊的急性脑出血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排除有其他系统严重障碍及精神病史的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每组40例。实验组男20例,女20例,平均年龄(57.4±11.9)岁;对照组男19例,女21例,平均年龄(58.4±10.4)岁。2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疾病状态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给予常规护理。给予患者基本的出院指导及药物、饮食及运动指导。

1.2.2 实验组 给予延续性护理内容。(1)自我护理教育:护理人员教会患者正确的自我护理方式,为患者制定合理的护理计划,如每天定时测量心律,记录特殊情况(吃饭、活动、情绪紧张等)时的心率情况;(2)饮食指导:嘱咐患者低盐低脂低糖饮食,多食细软,少食多餐,补充足够的维生素及纤维素,严禁烟酒;(3)运动指导:指导患者选择强度等较适宜的运动,避免较强的运动量,保证运动后的心率为最大心率的70%~85%(最大心率=170-年龄),每周保证运动次数≥3次,应根据自身情况适当调整;(4)心理疏通指导:教会患者正确的心理疏导方式,及时排解自己的负性情绪,医护人员应与患者建立较长期的联系,及时发觉患者的不良情绪,要综合运用多种途径改善;(5)认知干预:通过多种方式向患者讲解脑出血的有关知识,正确的自我护理方式,避免错误的护理,开展“患者交流会”,鼓励患者之间交流康复经验,每月1次,每次60分钟。

1.2.3 调查工具 (1)一般情况调查表:包括患者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工作患者的疾病情况,以及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2)SF-36生存质量量表:本研究将其用于评估患者的生活质量,共有8个条目,包括生理技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一般健康状况、精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和精神健康,每个项目各100分,分数越高表示生活质量越高。

1.2.4 评价方法 在对患者采取延续性护理干预6个月后,应用SF-36生存质量量表及自行设计的一般资料问卷进行生活质量的评估,并由经过培训的调查人员进行收集评定。

1.3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 17.0软件分析,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数(n)表示,计数料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患者生活质量比较 实验组患者在生理技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一般健康状况、精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和精神健康方面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生活质量比较±s)

表1 2组患者生活质量比较±s)

组别例数生理技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一般健康状况精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对照组4073.1±10.261.6±9.558.3±8.951.4±9.161.5±9.8 77.6±10.170.6±9.4 55.1±10.7实验组4085.4±11.376.8±9.7 72.1±10.9 76.8±10.6 80.9±11.891.1±9.1 89.3±10.977.1±8.6 t值5.17.16.211.58.06.38.210.1 P值<0.05<0.05<0.05<0.05<0.05<0.05<0.05<0.05

2.2 2组患者对护士满意度情况 出院6个月后,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对护士满意度的比较[n(%)]

3 讨论

脑出血是我国的常见慢性疾病,可导致心力衰竭,长期多可诱发脑出血,肾损害等,极大的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已有研究表明,脑出血患者生活质量较低,亟需医护人员采取相关措施改善[3]。延续性护理是一种新型的护理方式,其是通过预先制定好的一系列措施,保证患者在出院后仍可以得到正确的协作性的护理照料,是医院内护理照料的延续,其可保证患者在出院后仍能接收到较正规的护理干预,从而促进疾病康复[4]。

本研究数据显示,经过6个月的延续性护理干预后,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在生理技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一般健康状况、精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和精神健康方面得分均明显升高,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延续性护理干预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及治疗状况。本实验结果与国内相关研究结果[5-6]基本吻合,均提示延续性护理可极大程度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患者的生活负担,同时也再次验证延续性护理的临床意义:将正确的护理措施延伸至院外,从而促进患者机体功能恢复,提高生活质量[7]。

虽然经过延续性护理干预后,患者的生活质量已经有大力的提高,但在实地考察测评中可以体会到,患者自觉身体状况明显下降,感觉自身负担加大,仍感觉生活质量大不如从前,这种现象提示我们应采用综合性的干预措施来改善这一状况。为每1个患者建立独自的健康大档案,根据他们自身的不同情况,制定出对应的治疗方案[8];对患者开展健康教育,传授正确及合理的护理方法,减少不必要的护理负担并达到最好的护理目的[9]。

[1] 徐茹.家庭环境与外伤后脑出血患者抑郁的相关性分析[J].中国康复,2014,29(1):18-20.

[2] 梁丽丽.延续性护理在院外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社区医学杂志,2015,13(12):41-43.

[3] 杨建萍,胡丹红.负性情绪对外伤性脑出血患者预后的影响[J].中华护理教育,2013,10(12):557-559.

[4] 张亚妮,雷剑虹.延续性护理对高血压患者的影响效果观察[J].社区医学杂志,2015,13(2):54-55.

[5] 王丽军,王朝娟,宋润珞,等.个性化护理对放化疗肺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实用医学杂志,2013,29(1):135-137.

[6] 管文燕,章庆华,张琳,等.综合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患者术后化疗期生活质量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3,17(4):6-9.

[7] 陈艳.延续性护理对老年前列腺增生症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社区医学杂志,2014,12(20):34-36.

[8] 李莹.早期健康教育在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的应用效果观察[J].当代医学,2015,21(10):106-107.

[9] 汪君.糖尿病患者社区护理干预及健康教育的应用分析[J].当代医学,2015,21(28):95-96.

10.3969/j.issn.1009-4393.2016.2.061

辽宁 110032 沈阳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神经一科 (陈思)

猜你喜欢

延续性生理职能
延续性动词和非延续性动词的用法解读
职能与功能
打破生理“平衡”
基于BP神经网络的旋转血泵生理控制
延续性护理管理在回访中心的应用
妈妈们产后的生理烦恼
价格认定:职能转变在路上
“DIY式”小创新在神经电生理监测中的应用
浅谈会计职能是否应该进行拓展
非延续性动词与延续性动词之间的转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