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科肿瘤患者术后发生血栓性疾病的治疗分析
2016-06-15王金莲
王金莲
妇科肿瘤患者术后发生血栓性疾病的治疗分析
王金莲
目的 研究总结妇科肿瘤患者术后出现血栓性疾病的治疗方法,作为临床治疗参考方案。方法 抽取肿瘤术后出现血栓疾病患者100例,进行研究。根据患者意愿,平均分为研究组以及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进行尿激酶和链激酶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增加使用达肝素钠。统计2组疗效和患者满意评价。结果 研究组治疗临床总有效率98%(49例),对照组治疗临床总有效率84%(42例),研究组治疗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满意评价98%(49例),对照组患者满意评价80%(40例),研究组患者满意评价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妇科肿瘤患者术后发生血栓性疾病,联合使用尿激酶、链激酶以及达肝素钠抗凝、溶栓治疗,治疗效果理想、改善患者预后,能够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妇科肿瘤;术后血栓性疾病;尿激酶;链激酶;达肝素钠
妇科肿瘤属于盆腔手术,术后并发血栓栓塞疾病[1]。血栓栓塞疾病分为:深静脉血栓和肺栓塞两种,造成下肢肿胀、疼痛加重,患者发生深静脉栓塞后容易并发肺栓塞,增加患者猝死几率[2]。本文研究妇科肿瘤患者术后发生血栓性疾病后使用尿激酶、链激酶联合达肝素钠的治疗效果,抽取肿瘤术后发生血栓性疾病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大连市友谊医院妇科2010年2月~2015年2月接收并治疗的肿瘤术后并发血栓患者100例,根据患者意愿,平均分为2组,各50例。所有研究对象均自愿参加实验研究,签署知情同意书。研究组中,年龄23~75岁,平均年龄(45.8±2.3)岁,肿瘤类型:宫颈癌20例,卵巢癌21例,良性子宫肌瘤9例,栓塞类型:48例深静脉栓塞和2例肺栓塞。对照组中,年龄22~75岁,平均年龄(44.9±2.4)岁,肿瘤类型:宫颈癌21例,卵巢癌21例,良性子宫肌瘤8例,栓塞类型:48例深静脉栓塞和2例肺栓塞。比较2组患者性别、年龄等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使用尿激酶和链激酶溶栓。尿激酶(吉林省辉南长龙生化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 22023050)用法:首次使用4000 U/kg,控制在30 min内静脉滴完,然后4000 U/kg,控制在1h内滴完。链激酶(青岛国大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S 20053082):首次使用50万U链激酶溶于5%250 mL葡萄糖溶液中,控制在30 min内静脉滴完,然后60万U链激酶溶于5%250 mL葡萄糖溶液中,控制6h内滴完。连续治疗5d。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增加使用达肝素钠(南京健友生化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 20153024),200 U/kg皮下注射,每天1次。连续治疗5d。
1.3 临床疗效评价标准和观察指标[3]临床疗效评价标准:按照影像学检测栓塞程度,分为:显效、有效和无效。显效:经治疗,影像学检查结果显示患者体内血管栓塞溶栓效果显著;有效:经治疗,影像学检查结果显示患者体内血管栓塞有消融;无效:经治疗,影像学检查结果显示患者体内血管栓塞没有改善或加剧。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3]。
观察指标:患者出院时,发放满意评价调查问卷,分为非常满意、一般满意、不满意3个级别,记录患者对治疗结果的评价,满意率=非常满意率+一般满意率。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实验研究应用统计学分析软件SPSS 17.0软件处理所有实验数据,其中:计量资料使用“x±s”记录;计数资料使用百分比记录,进行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治疗效果统计 研究组临床治疗总有效49例(98%),包括:28例显效、21例有效;对照组临床治疗总有效42例(84%),包括:22例显效、20例有效。研究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临床治疗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98,P<0.05)。见表1。
表1 临床疗效比较[n(%)]
2.2 2组患者对治疗结果满意评价比较 统计2组患者对治疗结果满意评价可见,研究组患者的满意评价为98%,对照组患者的满意评价为80%,研究组满意评价高于对照组,2组患者满意评价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8.27,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满意评价比较[n(%)]
3 讨论
妇科肿瘤患者切除术后发生血栓性疾病的原因可能是,患者体内增殖的肿瘤细胞将凝血系统功能打乱,患者体内高凝状态,体内吞噬细胞和内皮细胞产生大量凝血活酶,加速体内血液凝固[4]。术中使用麻醉药物,体内血管平滑肌同样受到麻痹作用,患者术后保持卧床休息,血流速度减慢为血栓形成提供条件。一旦形成深静脉血栓后,血栓随着血液流动,到达肺部造成肺动脉栓塞,患者猝死率极高。
本文对比常规溶栓治疗方法和增加使用达肝素钠的溶栓疗效,研究组临床溶栓效果比对照组更加理想(P<0.05)。研究组满意评价高(P<0.05)。本次实验结果同国内其他实验结果、结论一致[5]。临床常规治疗使用尿激酶和链激酶进行溶栓,能够与纤溶酶原结合为复合物,使纤维蛋白水解,溶解血栓,对于新鲜血栓作用效果明显,本次研究中有一定的临床意义。尿激酶属于间接纤溶酶原激活剂,溶解血栓表面和促进血栓块内部结构塌陷。链激酶属于直接纤溶酶原激活剂,作用于纤溶酶原激活因子前体。二者作用过程不完全一致。尿激酶和链激酶用于治疗脑梗阻、脑血管栓塞的临床效果明显,用于治疗深静脉血栓效果一般[6]。研究组增加使用的达肝素钠商品名为法安明,是一种低分子肝素钠,主要在体内通过增强抗凝血酶抑制凝血因子发挥作用,具有抑制血栓形成的作用,有效延长内源性凝血系统功能。联合三种药物,能够促进血栓溶解、抑制血栓形成,从血栓来源和去路共同作用,有效溶栓。本次研究中患者未出现其他并发症和死亡病例。可以后续进行大样本研究药物不良反应和剂量疗效比较。
综上所述,妇科肿瘤切除术后并发血栓性疾病,使用尿激酶、链激酶联合达肝素钠,溶栓效果显著,安全有效,患者对治疗结果满意评价高,可以在临床治疗中应用并推广。
[1] 陈荣,翁雪玲,徐静,等.妇科肿瘤术后发生血栓性疾病的临床护理[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25):31-32.
[2] 姜鸿.妇科恶性肿瘤术后发生血栓性疾病的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32):460-461.
[3] 李文洲,吴伶俐,王召云.低分子肝素在妇科肿瘤术后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中的作用[J].福建医药杂志,2013,35(6):91-93.
[4] 许月琼,王玲锋,吴婉慧,等.护理干预对妇科恶性肿瘤术后深静脉血栓的影响[J].中外医疗,2014,33(22):168-169.
[5] 张兴平.浅谈妇科术后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及对策[J].中国实用医刊,2015,42(4):71-72.
[6] 周雪燕.妇科肿瘤术后发生血栓性疾病的临床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3,10(36):141-142.
10.3969/j.issn.1009-4393.2016.2.039
辽宁 116001 辽宁省大连市友谊医院妇科 (王金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