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颈椎人工间盘置换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的临床效果

2016-06-15张岩岩蔺卓华

当代医学 2016年24期
关键词:颈项椎间盘上肢

张 雨 张岩岩 蔺卓华 邓 俊

颈椎人工间盘置换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的临床效果

张 雨 张岩岩 蔺卓华 邓 俊

目的 探讨人工间盘置换术在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中的应用与临床疗效分析。方法 选取50例颈椎间盘突出患者,所有患者均以颈椎人工间盘置换术进行治疗。以颈项部功能异常指标评分法(ONDI)对患者治疗前后的病情改善进行分析。结果 治疗后50例患者的ONDI优良率为100%(50/50);且治疗后,患者的颈项及上肢VAS评分均明显的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颈椎人工间盘置换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临床效果显著,可积极改善患者的疼痛不适感。

颈椎人工间盘置换术;颈椎间盘突出;临床效果

颈椎间盘突出是临床上的常见疾病,近年来随着人们工作压力大、生活节奏快等原因,使得该病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1]。颈椎间盘突出可导致患者肢体出现明显的疼痛感,严重降低生活质量。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临床上对于颈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方法获得了改进。颈椎人工间盘置换术是用于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主要方法,也是目前最为先进的治疗方法之一[2]。在本次调查中,本研究将对颈椎人工间盘置换术的操作方法、治疗效果等进行统一分析回顾,帮助更多患者了解该种方法,也为其他患者治疗方法的选择提高参考。现进行以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4年1月~2015年1月期间郑州颐和医院骨一科共纳入50例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其中男29例、女21例,年龄31~59岁,平均年龄(33.7±4.8)岁。就诊时患者出现单侧上肢麻木感、部分患者疼痛感强烈,如刀割般。患者活动过程中下肢功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包括走路不稳、肌张力增加等。对患者行影像学资料检测,可见患者的颈椎生理弧度减少或消除;CT诊断可见明显的颈椎或椎间盘压迫。且经影像学结果显示,为侧方突出患者共11例,旁中央突出患者17例,中央突出患者23例。患者对于本次调查情况均了解,愿意接受并配合本次治疗及后期随访。

1.2 方法 指导患者取仰卧位,经口管插管麻醉。双肩下垫软枕,适当抬高肩部。消毒铺巾,于右侧颈部作横切口,对颈阔肌瓣进行游离直至椎前,对病变的椎体组织彻底的清除。依据术前的影像学检查结果,确定植入间盘的直径。后于颈前作横弧形切口,入路后显露椎体前方。见颈长肌后,将定位针插入椎间隙内,明确减压的阶段,对椎体的前方骨赘作切除,并切除肩盘,切除范围至钩椎关节,切除深度至椎体后缘。确定椎间隙基准线,放置双轨通道并作固定处理,对上下椎体终板进行打磨,后将双轨通道拆除,并适当的撑开椎间隙,对受损的各组织作切除处理,同时对纵韧带进行切除并充分显露硬脊膜。对椎间隙中心部位进行明确,并按照限制器,对手术椎间隙进行清洗后置入人工椎间盘,后可逐层的缝合各切口,留置引流管。于颈部套上塑料领围颈,以保护切口及固定颈部。

1.3 疗效评价标准 以颈项部功能异常指标评分法(ONDI)对患者治疗后的颈项部功能改善情况进行评析。评分标准共划分为4个等级,分别为优、良、可、差。同时以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患者上肢及颈项部治疗前后疼痛感进行评分。

1.4 统计学方法 以SPSS 18.0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统计,计数资料以百分数和例数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优良率分析 50例患者治疗后,依据ONDI评分法对患者进行评分。其中优31例、良19例,本次治疗优良率为100%(50/50)。

2.2 治疗前后的上肢及颈项部的疼痛感评分 经统计学可知,治疗后,患者的上肢及颈项部的疼痛感明显的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患者治疗前后的上肢及颈项部疼痛评分分析(x±s)

3 讨论

颈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上的常见病,该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颈椎间盘突出症可引起患者四肢的麻木、行动不便及胸闷等,若不对患者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甚至可导致患者发生高位截瘫[3]。随着人们生活压力的增加且长期伏案工作等原因,我国颈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生率逐年增长,并逐渐向青年化发展,需引起社会的关注。但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临床上对于颈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水平得到了明显的提升[4]。颈椎人工间盘置换术是用于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主要方法,也是目前最为先进的治疗方法之一[5]。但许多患者对于颈椎间盘人工置换术的了解程度不足,因此在治疗方法选择上存在一定的疑惑。在本次调查中,本研究即重点分析了颈椎人工间盘置换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的操作步骤及临床效果,为其他患者的治疗方法提供参考。

经本次调查结果可知,经过颈椎人工间盘置换术治疗后,患者的颈项功能均获得了明显的改善。50例患者中,达优者共31例、良者19例,本次治疗优良率达100%。而该调查结果可有效说明,颈椎人工间盘置换术效果显著。同时治疗后患者上肢及颈项的

VAS评分获得了明显的改善,与治疗前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虽本次调查结果显示,颈椎人工间盘置换术可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但并非适用于每例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本研究结合相关资料及自身经验,总结颈椎人工间盘置换术的禁忌症,如下:(1)颈椎不稳患者不可实施该项治疗;(2)严重骨质增生者不可实施该项治疗;(3)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不可实施该项治疗[6-7]。这就要求在术前需对患者进行各项检查,排除禁忌症患者,以保障本次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8]。而本次调查中也经过各项完善检查,才可达到如此之高的治疗优良率。同时,术前严格检查颈椎曲度及椎间隙高度也是保障手术效果的关键。因需置放人工假体椎间盘,在术中需定位准备,最后达到彻底减压的目的。此外,毕竟为人工假体,置入后可能随着时间的延长出现磨损或融合等情况,因此在治疗前需向患者说明,并结合患者的年龄、耐受性等多方面确定最佳治疗方案。

由上所述,颈椎人工间盘置换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临床效果显著,可积极改善患者的颈项部与上肢的疼痛不适感。该种治疗方法可行有效,可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应用。但在本次调查中,本研究未对患者进行远期随访,因此为深入了解患者后期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等,文章上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本研究后期将继续完善该项调查,以探析远期患者的治疗效果,为患者提供更加全面的治疗信息。

[1] 董竹林,韩慧,董荣华,等.颈椎人工间盘置换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效果分析[J].山东医药,2010,50(36):99-101.

[2] 贾子超,康立星,陈光,等.颈椎前路椎体融合与人工间盘置换术后相邻节段蜕变的前瞻性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0,13(3):311-312.

[3] 卡哈尔・艾肯木,楚戈,王振斌,等.颈椎前路减压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与融合术治疗单节段颈椎间盘突出症的短期疗效比较[J].中国骨与关节外科,2014,11(3):197-202.

[4] 杨涛.颈椎人工椎间盘置换术18例围手术期护理体会[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3,7(19):478,475.

[5] 廖宏喜,刘强.人工间盘置换在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中的应用[J].内蒙古医学杂志,2012,44(4):480-481.

[6] 李志永,吕守正,辛国臣,等.Activc人工间盘置换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早期观察[J].武警医学院学报,2011,20(12):978-979.

[7] 田伟,韩骁.颈椎人工间盘置换术[J].中华骨科杂志,2010,30(11): 1161-1164.

[8] 田伟,阎凯,韩骁,等.Bryan人工间盘置换与前路减压融合治疗颈椎退行性疾病的中期随访研究[J].中华骨科杂志,2013,33(2):97-104.

10.3969/j.issn.1009-4393.2016.24.046

河南 450000 郑州颐和医院骨一科 (张雨 蔺卓华) 456750淇县人民医院静脉调配中心 (张岩岩) 辽宁 110004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第一新生儿科 (邓俊)

猜你喜欢

颈项椎间盘上肢
孕早期胎儿颈项透明层厚度及孕中期血清标志物与病理妊娠的关系分析
ProDisc-C人工颈椎间盘在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后纤维环T2弛豫时间与腰椎间盘突出的相关性
超声检查NT增厚在胎儿染色体异常筛查中的诊断价值
错误姿势引发的上肢问题
上肢康复训练机器人的研究
侗医用木头接骨保住伤者上肢66年1例报道
胎儿颈项透明层值与羊水细胞染色体核型的关系分析
吻合血管的上肢穿支皮瓣修复手足皮肤缺损
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治疗急性颈椎间盘突出症12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