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烧伤后瘢痕整形患者的护理方法及效果研究

2016-06-15

中国医疗美容 2016年6期
关键词:患肢瘢痕组间

汪 柳

安徽省立医院烧伤整形外科,安徽 合肥 230001

烧伤后瘢痕整形患者的护理方法及效果研究

汪 柳

安徽省立医院烧伤整形外科,安徽 合肥 230001

目的 研究烧伤后瘢痕整形患者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3月至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78例烧伤后瘢痕整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法分为参照组(n=39,实施常规护理)和实验组(n=39,实施护理干预),评价并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参照组并发症发生率38.5%与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7.7%进行统计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烧伤后瘢痕整形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可有效预防并发症,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借鉴和进一步应用推广。

护理方法;烧伤;瘢痕整形

烧伤患者在临床中比较常见,很多患者治愈之后会因为逐渐增殖的瘢痕而出现挛缩现象,进而引起烧伤部位功能出现障碍或外貌发生畸形或严重毁损,大大降低生活质量。无论是何种类型的烧伤,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和正常工作与学习,且烧伤发生突然,很多患者都会出现非常严重的悲观失望、恐惧焦躁等不良情绪。对严重烧伤患者来说,由于残留的正常皮肤比较少,所以后期康复治疗存在很大的难度。为进一步提高整形修复效果,做好患者的生理及心理指导工作非常有必要[1]。本文选取我院收治的78例烧伤后瘢痕整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现进行以下分析汇报:

1 资 料 与 方 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3月至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78例烧伤后瘢痕整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42例,女性患者36例,患者年龄在3-60岁之间,平均年龄(34.6±6.9)岁。病程2-11年,平均病程(6.5±1.3)年。烧伤部位:肘部20例,手部15例,面颈部25例,会阴部18例。按照数字法分为参照组(n=39)和实验组(n=39)。采用相应版本的统计学软件处理两组患者的自然资料,未见组间出现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临床可比性。

1.2 方 法

两组患者的瘢痕整形方法为:切除烧伤瘢痕,修复畸形,予以植皮或选择岛状皮瓣、游离皮瓣的方式实现修复目的。参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即遵照医生指示进行相应的手术配合的护理指导。实验组实施护理干预,主要护理要点:(1)心理干预:烧伤不仅会使患者身体长期存在不适感,其恐惧不安、焦虑抑郁等心理方面的不良状态也会影响治疗和康复。大多数患者在入院后情绪变化无常,护理人员应该与性格烦躁、自卑失望的患者进行积极交流沟通,通过向其介绍医院环境、进行疾病健康宣教和自我护理等方法帮助患者改善不良情绪,增强心理支持。医患之间保持和谐状态,耐心听取患者主诉,减轻其思想负担,使其以正确的态度面对疾病和治疗,保持平稳乐观的心态,提高战胜疾病的决心。讲解整形手术及预后效果,增加患者的安全感和信任感,提高其治疗依从性。(2)术前护理要点:禁止患者抓挠手术区域,以免出现破溃或感染现象;术前7d禁止吸烟,以免发生血管痉挛影响皮片存活。(3)术后护理要点:①术后因为麻醉药尚未减退,患者未恢复肢体与身体其他器官功能,意识还未完全清醒,护理人员必须密切观察其误吸和尿潴留、压疮等情况。②协助患者选择舒适体位,避免低体位影响静脉回流或加重水肿。患肢摆放要遵医嘱,避免血液供应和皮片成活受到影响。做好患肢保暖措施,使其温度始终保持在20℃-25℃范围内;术后7d绝对制动患肢。③血运观察及感染预防要点:密切观察包扎敷料是否存在移位或松脱等情况,同时观察患肢末梢血运。高度警惕动脉供血不足的情况。及时更换渗血的敷料,做好加压包扎处理;判断针眼是否存在炎症表现,密切关注切口疼痛程度。定期进行实验室相关检查,发现感染情况要予以药敏试验及细菌培养,以便积极有效的控制住感染。④功能康复训练: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术后指导患者早期下床活动,并对患肢实施康复训练,遵循由简单向复杂、由低强度向高强度的原则进行锻炼,首先进行被动训练,然后进行主动训练,最后进行主动、被动较差训练,有效牵拉关节和关节韧带,以降低关节强直和挛缩的发生概率。

1.3 观察指标

统计处理两组患者围手术期关节痉挛、皮片或皮瓣坏死、感染、麻醉并发症等各种并发症发生概率。

1.4 统计学分析

利用SPSS20.0版本的统计学软件包处理,采用百分率(%)描述并发症发生率,组间进行χ2检验,以P<0.05作为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的代表。

2 结 果

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7.7%,其与参照组并发症发生率38.5%统计比较,组间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据比较见表1。

表 1 统计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情况[n(%)]

3 讨 论

瘢痕主要是指人体在遭受创伤之后,在创面或伤口自然愈合期间出现的一种生理反应,其亦是创伤愈合必不可少的一个过程,质地坚硬、形状差异、色红是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烧伤后遗留瘢痕在临床中又被称之为结缔组织增生症,其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后期治疗和预后的困难性[2]。

烧伤瘢痕整形之后,功能康复锻炼对患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在实际的临床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需要帮助患者及其家属掌握不同康复锻炼的方法及相关注意事项,通过个性化健康教育的方式提高患者积极主动配合的意识,降低创面预后后的伤残率和并发症发生率[3-4]。此外,护理人员必须对患者的心理状态予以全面了解,真正做到站在患者的角度考虑问题,给予患者关怀与照料。加强精神慰藉和心理干预,支持和鼓励患者保持平稳乐观的心态,以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5-6]。本组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同参照组进行统计比较,组间差异明显(P<0.05)。这充分说明烧伤后瘢痕整形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可有效预防并发症,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借鉴和进一步应用推广。

总而言之,烧伤整形不仅要保障手术顺利完成,还要做好围手术期护理工作,只有手术治疗和护理工作密切配合并达到预期目的后,才能真正提高治疗效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1]王睿菁.烧伤后瘢痕整形围手术期患者的护理干预[J].中国卫生产业,2013,51(29):25-26.

[2]凌少梅,潘宝环,卢妙英,等.围手术期内患者烧伤整形术后的护理分析[J].中国医药科学,2014,48(22):128-130.

[3]李娟,任丽青,张翠娜,等.护理干预对烧伤患者出院后抗瘢痕行为能力的影响[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14,36(7):765-768.

[4]马晶晶.烧伤后瘢痕整形手术的围手术期护理问题研究[J].心理医生,2015,21(10):149-150.

[5]赵立娟.烧伤后瘢痕整形手术的围手术期护理探讨[J].中国医疗美容,2016,6(1):85-86.

[6]卢俊英.烧伤瘢痕整形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措施[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3,48(24):234-235.

汪柳(1982-),女,安徽六安人,学士学位,护师,学主要研究方向:烧伤后瘢痕整形手术相关护理。

猜你喜欢

患肢瘢痕组间
手指瘢痕挛缩治疗的再认识
股骨髁间骨折术后患肢采用特殊体位制动加速康复的效果观察
A case of conjunctiv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 with spheroidal degeneration: a clinicopathological study
手术联合CO2点阵激光、硅胶瘢痕贴治疗增生性瘢痕的疗效观察
复方血栓通胶囊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局部血流及微炎症反应的影响观察
当子宫瘢痕遇上妊娠
乳腺癌病人术后患肢功能锻炼的护理干预及实施效果分析
一种水垫式患肢抬高枕的设计及应用
Rigid ureteroscopy in prone split-leg position for fragmentation of female ureteral stones:A case report
数据组间平均数、方差关系的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