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模块化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2016-06-14叶广建
叶广建
摘要:财务管理实务是一门重视实践教学的科目,它培养出来的毕业生主要满足实务性工作的需要,尤其是对职业类大专生要求就更高。他们不仅要熟练掌握理论知识,还要有熟练的业务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这样的人才才更贴近时代、贴近社会,现在的社会急需这样的人才。以模块化教学方法培养出来学生,恰恰初步具备这方面的素质。
关键词:财务管理实务;课程模块化;高职高专;教学改革
【分类号】G642.0
随着我国职业教育规模迅速扩大,职教在整个教育体系中的地位不断提高。但是,仍然有一些影响职业教育健康发展的深层次问题未能得到解决,其中最根本的问题之一是人才培养的效果与市场需求之间存在距离,而导致这一偏差的最直接原因是课程。 所以进行教学改革尤其是课程改革势在必行。
财务管理是经济、管理类专业的一门核心专业课程,目的是培养学生理财价值观,解决企事业单位具体的资本运作问题及财务问题,是一门理论性和应用性并存的课程。不同专业的学生,有着不同的专业知识结构和不同的学习侧重点,非财会专业学生在财务管理课程学习过程中表现出了其独有的特征。因此,在教学中需要因材施教,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进行重新整合和设计。
模块化教学法是高职教育要求下的产物,它是以现场教学为主,以技能培训为核心的一种教学模式,是从感受-认知-分析-把握-训练-实践等几个环节调动学习者的思维主动性、创新性和实践能力。该模式具有灵活性、针对性、现实性、经济性的特点。模块化教学不但重视知识的传授,更重视知识的应用。它的推广和应用,对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改革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促进高职学生操作技能的形成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管理专业财务管理课程教学目前所面临的矛盾
(一)课程理论脱离实际,学生应用能力较差
我国财务管理理论以西方财务管理理论为主,脱离了我国财务管理实践,与学生的日常生活脱离,导致学生对财务管理缺少感性直观认识,直接影响了学生对知识内容的理解。另外,本课程教学中涉及的大量公式及数学推导,知识抽象,不易理解掌握。相当一部分学生认为只要记住了公式,能够解题就行,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缺乏,融会贯通能力更加欠缺。
(二)课程内容综合,知识点繁多
财务管理课程以微观经济学、管理学为基础,以会计学为先行课,以资本市场为背景,以现代公司制企业为研究对象,对财务管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应用性进行阐述,课程交叉性强,涉及面广,与金融学、经济法、税法、投资学等都有着密切的联系。课程内容涉及资金筹集、投放、营运和分配四大财务活动,以及财务预算、控制、分析等财务环节,以及一些财务管理专题等,内容多而繁杂。但各知识点较为松散,相应的决策、评价方法也各不相同,相互之间缺乏内在递进逻辑关系。而在学习本课程之前,管理专业学生一般仅接触了较为基础的会计学知识点。面对如此专业和繁杂的教学内容,学生往往不知如何适从,有着较大的学习恐惧心理。
(三)学生对课程认同不足,学习兴趣不高
财务管理课程作为财会、经济、管理类学生的主要课程,但不同专业对知识的需求有着不同的侧重。管理专业的学生中,有相当一部分同学对这门课的认识有误区,认为这门课程内容不是核心专业课,对自己“没用”,只是为了拿学分而“被迫”学习。而繁杂的企业财务管理知识涉及到大量公式和数据计算,与学生所学其他专业课程有较大差异,以至更难获得学生的课程认同感。
因此,基于管理系学生的专业特点和知识背景,整合本课程的理论教学,强化对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对知识的灵活应用能力的培养,设计与应用“模块化”的财务管理课程教学模式,是一种非常有意义的探索。
二、财务管理课程“模块化”教学模式的知识点设计
目前,完整的财务管理课程内容体系一般包含三大部分内容:基础部分包括财务管理理论、货币时间价值及投资风险价值;核心部分包括筹资、投资、营运资金、收益分配管理四大财务活动及财务分析;专题部分包括财务战略与预算、企业购并与剥离、财务重组与清算、跨国公司财务、企业价值评估等。这些内容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有不同的要求。因此,有必要结合管理系学生的专业特性,以培养学生实践应用能力为目标,对财务管理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活动和考核方式进行知识点的设计。
(一)公共模块,整合相近知识点
如前所述,由于课程内容综合,知识点繁多且比较松散,需要对必学必教的知识点内容进行分类和整合。根据知识点的联系程度及实际教学总结,将财务管理经典内容分为“财务管理基本理论与财务分析”、“ 全面预算与控制”、“ 企业资本运作”及“营运资金管理与收益分配”四大公共学习模块。
模块一部分讲述企业财务管理基本理论及财务分析。由于学生在前一个或两个学期刚学过基础会计课程,并且基础会计内容一般讲至会计报表的编制。在已有知识点基础上,选用与会计学联系相对较大的财务报表阅读与分析,知识点之间有着较好的前后承接关系。模块二则对财务管理中的预算和控制这两个重要财务环节进行模块化教学。模块三对企业资本运作中的筹资与投资两大财务活动进行整合教学。另外,“货币时间价值”与“风险价值”这两大基本财务管理理念与投资、筹资联系和应用非常密切,所以将这两大观念穿插在这一模块中学习。模块四则对财务管理中的另两大财务活动-营运资本管理和利润分配进行模块教学。
(二)教学过程,侧重应用能力培养
在理论模块学习的基础上,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注重对实践能力的培养,主要是用与学生生活贴切的身边事例进行理论知识的讲授,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实践与应用,增强课程的现实性和生活感,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和热情,尽最大程度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考核。
模块一中,在财务报表阅读与分析部分,从学生的已有知识结构出发,在收集并阅读报表的同时,辅以财务分析方法的理论讲解,注重实践分析应用能力的培养。最终分小组对要求的材料进行财务分析,按照要求规范的文档形成“财务分析报告”,并按小组演示。
模块二中,在讲解预算理论与方法时,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的财务预算,如在管理系工商模拟市场实训中,请同学们选择所成立的模拟公司,估算其一个星期的收入,并预估相应会有产生哪些成本费用等。
模块三与四部分,会围绕“筹资管理—投资管理—营运资金管理—收益分配管理”这根教学主线,结合货币时间价值与风险价值,展开理论内容的讲授。学习货币时间价值时,对个人存款、房贷、保险金缴纳等进行测算。在理论学习的过程中,鼓励学生发挥想象与创意,尝试创新与创业,分组讨论成立一个心目中的公司需要多少的资金、从哪里筹资、如何投放和使用资金、投资的回收期、利润如何分配等,最终形成一个创业财务计划书。
(三)专业模块,结合管理系学生所学专业特点
按知识点间的相互联系,将教学内容整合成四大公共教学模块的基础上,再根据不同的专业特点,设置一个“财务管理与专业结合”的知识模块,以进一步增强学生对本课程的专业认同感和学习热情。在这一模块中,主要结合管理专业学生的专业特点,将前面四个模块内容以大案例的形式予以总结,或考虑学生将来可能用到最直观的财务管理知识,补充前四个模块未涉及但对相应专业学生的知识完整性又非常必要的内容。
三、财务管理课程模块化教学法的组织实施保障
由于模块化教学法需要教师与学生紧密配合,因此需要有效的组织安排。
(一)做好必要的准备安排工作。
财务管理模块教学的实施内容理论指导实践,虽然在教学过程中要突出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但实践课中每个模块的开始都要讲授有关的基础理论,因此理论知识是必要的。具体实施步骤分为这么几步:第一学生以10人为一组,小组中不同水平的学生合理搭配;第二针对模块教学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小组讨论;第三教师应根据财务管理课程模块化教学法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精心选择案例,在此基础之上,还必须熟悉案例,仔细分析案例,对案例有深入、全面的理解,形成自己的观点;而且应具有前瞻性,充分预见到教学讨论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学生可能会提出的观点,以做好事前的准备。
另外,教师应根据教学案例的特点,合理设计课程模块化的案例讨论的形式。案例讨论通常会分组进行,但是根据案例的不同要求,应采用不同的模式,有的案例可以针对同样的问题,要求每个组提出自己的方案,然后对不同的方案进行比较分析;而有的案例,可以让不同的组扮演企业中不同部门的角色,完成相应部门的工作;还有的案例可以让不同的组以不同的利益关系者的身份去做决策。
(二)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
学生能否积极主动参与案例讨论,是关系到模块化教学效果的另一个关键要素。教师应将模块化案例资料提前发放给学生,做必要的指导;学生应查阅收集模块化案例相关的资料,对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提出相应对策,做好发言准备。
在模块化案例讨论过程中,教师应努力营造一种良好的讨论气氛。由于学生已经适应了长期以来的被动学习的方式,所以可能会出现不愿意或胆怯心理,所以教师应鼓励引导学生自由表达自己的观点见解,认真倾听学生的发言,引导讨论思考、争辩,但是教师应能够控制住全局,把握讨论方向,当讨论中出现僵持或停顿的时候,应能对学生进行启发点拨,调动起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使讨论顺利进行下去。
模块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是:在模块教学过程中,教师既是教学的组织者,又是知识的讲授者,在学生实践课中,教师的引导作用十分重要,要加强理论对学生实践的指导,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以模块为中心编写教案,细致安排教学环节,要有全局意识,对学生加强宏观指导教育,在教学过程中要严格执行操作规程,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操作规范;在实训操作过程中,教师必须对教学内容进行精心设计,要与学生交流,引导学生去分析问题,同时要随时注意学生的情况,以便因材施教,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
(三)做好模块化教学案例点评工作。
模块化教学案例讨论结束后,教师应做点评,对案例讨论做总结。这种点评是归纳出案例涉及到的财务管理模块化知识点,阐述自己的观点;总结案例讨论中的成功及不足之处,对学生提出的虽不完善,但具有创新性的可行性方案给予鼓励,指出还存在的问题,给学生留下继续思索的空间。
(四)采用合理的方式进行模块化教学考核。
模块化教学案例分组讨论进行时,应采取相应措施使每个同学都参与其中,如要求做好小组讨论记录,考核分别给出个人成绩和小组成绩,采用加权平均的方法计算出每个同学的考核分数,这样既鼓励了学生个人的积极性,也培养了团队协作精神。讨论结束后,要求学生撰写相应的模块化案例分析报告,根据案例分析报告和讨论情况,评定平时成绩,并应以一定的权重计入到课程的总成绩中。
四、财务管理课程模块化教学法的效果
(一)展示了职业教育的办学思想
模块教学法突出了技能训练是职业技术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职业技能的重要环节。教师依据财会工作岗位对人才要求,确立以市场为导向的课程教学指导思想,使理论教学与创业实践有机融合,注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挥学生的个性和特长,培养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最终达到相关岗位群的要求,使学生今后能独立解决工作中的问题,面对工作中的任务和困难。模块化教学法凸显了职业技术教育的特点、办学指导思想和办学水平。
(二)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模块教学法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的教学活动完全服务于学生的主体地位,克服了传统教学方法中只注重教师讲授,学生听课,单项信息传递的教学方法。模块化教学法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活动是互动的,它把学生作为教学的中心,在逐步熟悉、掌握相关操作程序和工作任务的同时学会“学习”,注重激发学生的自主需求和学习动机,主动控制和调整学习过程,提高了学生的能动性。
(三)增强了课程的实用性,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模块教学法的特点是:学习是为了就业,为了岗位需求,为了将所学知识和技能直接引入就业岗位,满足未来职业技术要求。模块教学法使学生具备必要理论知识和化基础,熟练掌握了主干技术,侧重实际应用和相关知识的综合运用、培养了学生的表达能力、与人沟通、合作共事的能力。
五、结束语
模块化教学法是一项系统工程,它要求财务管理课程将相关的理论知识和应掌握的实践某项技能整合在一起,再根据典型工作任务划分不同的模块,加强了各知识点的联系,节省了教学和学习的时间,并针对高职高专教育的应用特色和能力,强化了实际操作方面的内容,强化实践技能的考核,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教学体系,模块化教学法是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新思路新方向。
参考文献:
[1]盛锦春.高职财务管理课程整体设计与实施的探索.职业时空,2011(2)
[2].刘继平.模块化教学与学习迁移. 当代教育论坛. 2008年第5期
[3]刘学文.基于实践能力培养的财务管理学教学改革研究[J].商业会计,2009(12)
[4]张超.浅谈财务管理教学方法创新模式.科技事业[J].2012(9).
[5]胡德风.财务管理实践教学模式研究.他山之石[J].2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