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小学“国学启蒙教育”的实践与思考

2016-06-14王倩云

关键词:学以致用教学实践

王倩云

摘要:小学阶段进行国学教育很有必要,特别是农村小学,更是不能盲目,要明确方向,言之有物,古今结合,学以致用。如果闭门造车,随想随讲,生搬硬套,不懂取舍,那么小学阶段国学教育就如同鸡肋。因此,我们要重视小学阶段国学教育问题的总结与方法的思考。

关键词:国学范围 教学实践 学以致用

中图分类号:G629.2

1、 在争论中实践

让国学教育走进小学校园在现在可能大有人在,让国学走进小学校园。不算新鲜,让国学走进农村小学校园这可能不太多。所谓争论的焦点是:国学教育走进农村小学会不会影响正常的课程学习?

(1)农村学校教育薄弱,可行吗?

(2)国学教育之前做过的很多,我们搞还有价值和意义吗?

校园国学氛围的营造,国学课本的编印,活动的组织都需要资金,经费可以吗?

(3)会不会短期作秀,“哗众取宠”呢?

所以,我们经常组织教师讨论、争论、辩论。这样的过程其实就是教师思考进步的过程。经过讨论,我们的思路逐步清晰起来。

首先,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引领学生走进国学,不但不会影响学生的学习,而且会更有效地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通过开展国学启蒙教育活动,提高学生综合人文素养。

其次,走进国学教育活动,是对孩子百利而无一害的好事,凡是对学生好的,无论之前有没有人做过,我们都可以开展,我们的活动是脚踏实地的,绝不是为了出名,更不是应付检查,更谈不上哗众取宠。我们的主要目标是:丰富农村孩子的文化生活。提高孩子的综合文化素养,一切有利于这个目标的事情,都是有意义的。

二 、 在实践中模索,在摸索中思考

1、小学生都学什么内容?

结合学校实际,我们课题组根据实事求是的原则,科学定位。我们的定位是:走进国学经典,颂扬中华文化。我们的做法是:以《三字经》、《千字文》、《弟子规》、《论语》、《道德经》、《古诗词》为重点,开展经典诵读活动,自己编印国学教材。选适合农村小学生特点的国学内容,让学生感受国学经典魅力,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另外,我们努力把国学与语文、数学、体育、美术、音乐、德育、地方课程等有机结合起来,逐步形成大国学的概念。

2、国学活动只是背诵活动吗?

诵读是开展国学活动的主要途径,只有多读多背,才能有所领悟。因此,我们每天安排专门时间,让学生坚持诵读。但小学生面对枯燥的文言文,难免跑神,为此我们开展了很多的辅助活动,如:诵读比赛、国学讲堂、国学操、古诗话剧等。这些活动的开展,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真正的活跃了小学生的身心,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3、要不要学国学的古典形式?

学国学的目的是让孩子入心,扎根于他们的生命之中。但是形式也不可缺少。形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营造古典文化的氛围,有利于学生入心,但是我们根据农村学校财力特点,尽量土八路方法上马,尽量营造文化氛围。

1、国学单单是语文实践课程吗?

把国学课分给语文老师,就是想把它变成兴趣课程,可是我们会感觉到,国学不仅仅是语文活动,还是综合活动。像数学里的珠算、历法;科学里的星座;音乐里的民族舞、传统乐器、古典音乐。还有国学里的文明礼仪教育更是德育课不可缺少的内容。

后来,我们的学习计划涵盖了学校的方方面面,渗透到了各科的教学中。比如,每天必做的“弟子规操”“千字文操”“道德经操”,这些不但效果好,孩子们还特别喜爱。

2、国学只是一种课外活动课吗?

为了有效扎实的开展走进国学活动,我们一开始就把国学 当成主要课程来抓。每周每班至少开设两节国学课程,有专门的国学教材,有要求,有考核。这样就保证了走进国学的实效,不会流于形式。

3、国学只是学生活动吗?

农村小学师资力量相对薄弱,教师水平参差不齐,民办教师多,年龄偏大,精力也不够,水平更是不高。因此,我们要求:师生一起学习,一起进步,一起走进国学。效果显著。

4、国学只是校内的活动吗?

我们身边国学无处不在,我们的乡土文化,民族文化,就是很好的国学教材,走进国学,走出我们的校园,走进乡土,把家乡的历史,地理、民俗、传说、人文、旅游等与国学有机结合,形成国学的另一道美丽的风景。

三、思考中的收获

将近一年多的国学实践研究,我们收获甚大。(1)小学阶段开展国学活动很有必要;(2)在农村小学学习国学,确实可行;(3)农村小学走进国学,形式和内容一样重要;(4)农村小学只要行动起来,肯定有收获;(5)国学不仅仅是语文学科活动,也可以是德育活动、校内活动、学生活动和经典背诵,甚至还可以走的更远更远!

猜你喜欢

学以致用教学实践
分组合作教学法在中职《职业生涯规划》中的应用
学以致用,引导学生尝试写诗
初中科学复习课的有效性探究
新时期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意义
中职计算机应用课程教学改革与反思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测量平差课程教学改革探讨与实践